实质条件本文重定向自实质蕴涵 - 万维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命题演算,或在数学的逻辑演算中,实质条件、实质蕴涵(容易和语意蕴涵 ... 1 真值表; 2 形式性质; 3 对自然语言的符号表示; 4 同其他条件陈述的比较; 5 引用 ... 多语言版本 中文版 英文版 条目 搜索 实质条件本文重定向自实质蕴涵   此条目的主题是逻辑运算符。

关于逻辑门,请见“蕴含闸”。

文氏图 A → B {\displaystyleA\rightarrowB} 在命题演算,或在数学的逻辑演算中,实质条件、实质蕴涵(容易和语意蕴涵 ⊨ {\displaystyle\vDash} 搞混,建议不要用蕴涵这两字)或蕴涵算子是一种二元的真值泛函的逻辑运算符,它有着如下形式: 若A,则B。

这里的A和B是陈述变量(可以被语言中任何有意义的可表示的句子所替代)。

在这种形式的陈述中,第一项这里的A,叫做前件;第二项这里的B,叫做后件。

这个算子使用右箭头“→”(有时用符号“⇒”或“⊃”)来符号化,其语义仅为“如果A为真,那么B亦为真”。

它的常见写法见下: A → B {\displaystyleA\toB} A ⊃ B {\displaystyleA\supsetB} A ⇒ B {\displaystyleA\RightarrowB} 须注意的是, ⇒ {\displaystyle\Rightarrow} 更常用于语意蕴含(等同符号 ⊨ {\displaystyle\vDash} )。

这也是大多数初学者易搞混的点。

目录 1真值表 2形式性质 3对自然语言的符号表示 4同其他条件陈述的比较 5引用 6外部链接 真值表 涉及实质蕴涵的真值表定义如下:   A {\displaystyle~A}   B {\displaystyle~B}   A →   B {\displaystyle~A\rightarrow~B} (符合了“如果A为真,那么B必为真”) F F T F T T T F F T T T 由此可见, A → B {\displaystyleA\toB} 等价于 ¬ A ∨ B {\displaystyle\negA\lorB} 。

形式性质 实质条件不要混淆于蕴涵关系 ⊨ {\displaystyle\models} 。

但在多数逻辑包括经典逻辑中二者之间有密切关联。

例如下列原理成立: 如果 Γ ⊨ ψ {\displaystyle\Gamma\models\psi} 则 ∅ ⊨ ϕ 1 ∧ ⋯ ∧ ϕ n → ψ {\displaystyle\emptyset\models\phi_{1}\land\dots\land\phi_{n}\rightarrow\psi} 对于某些 ϕ 1 , … , ϕ n ∈ Γ {\displaystyle\phi_{1},\dots,\phi_{n}\in\Gamma} 。

(这是演绎定理的特定形式。

) 上述的逆命题 → {\displaystyle\rightarrow} 和 ⊨ {\displaystyle\models} 而二者都是单调的;就是说如果 Γ ⊨ ψ {\displaystyle\Gamma\models\psi} 则 Δ ∪ Γ ⊨ ψ {\displaystyle\Delta\cup\Gamma\models\psi} ,并且如果 ϕ → ψ {\displaystyle\phi\rightarrow\psi} 则 ( ϕ ∧ α ) → ψ {\displaystyle(\phi\land\alpha)\rightarrow\psi} 对于任何α,Δ。

(用结构规则的术语说,这叫做弱化。

) 但是这些原理不在所有逻辑中成立。

它们显著的不成立于非单调逻辑中,也不成立于相干逻辑中。

实质蕴涵的其他性质: 左分配律: A → ( B → C ) → ( ( A → B ) → ( A → C ) ) {\displaystyleA\rightarrow(B\rightarrowC)\rightarrow((A\rightarrowB)\rightarrow(A\rightarrowC))} 传递律:( A → B ) → ( ( B → C ) → ( A → C ) ) {\displaystyleA\rightarrowB)\rightarrow((B\rightarrowC)\rightarrow(A\rightarrowC))} 幂等律: A → A {\displaystyleA\rightarrowA} 真理保持:在其下所有变量被指派为真值‘真’的释义生成真值‘真’作为实质蕴涵的结果。

前交换律:( A → ( B → C ) ) ≡ ( B → ( A → C ) ) {\displaystyleA\rightarrow(B\rightarrowC))\equiv(B\rightarrow(A\rightarrowC))} 注意 A → ( B → C ) {\displaystyleA\rightarrow(B\rightarrowC)} 逻辑等价于 ( A ∧ B ) → C {\displaystyle(A\landB)\rightarrowC} ;这个性质有时叫做柯里化。

由于这些性质,对→符号采用右结合约定是合适的。

对自然语言的符号表示 在介绍逻辑的课本中经常包括的常见的练习是符号表示。

这些练习给学生自然语言的一个句子或一段文本,学生必须把它们转换成符号语言。

这是通过识别普通语言的等价的逻辑术语而完成的,这通常包括实质条件、析取、合取、否定和(经常的)双条件。

更高级的逻辑书籍和介绍性读物的后续章节经常增加等号、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

用来识别实质条件的、在普通语言中的一些短语包括,“如果/当”、“仅当”、“假定”、“假如”、“假设”、“蕴涵”、“即使”和“万一”。

很多这些短语指示前件,另一些指示后件。

正确识别“蕴涵方向”是重要的。

比如,“A仅当B”被如下陈述捕获 A→B 而“A当B”被如下陈述正确捕获 B→A 蕴涵算符的中文意思包括“那么”“则”“是因为”“如果……就……”。

中文 数学表达式 如果天下雨,我就带伞 天下雨→我带伞 学生只有喜欢数学,才会学好物理学生物理学得好是因为他喜欢数学 物理学得好→喜欢数学 如果老婆说对,我就要听 老婆说对→我就听 同其他条件陈述的比较 使用这个算子是逻辑学家规定的,作为结果,它产生了一些有争议的真值推理陈述句。

比如前件明显为假设的,任何实质条件的整句陈述结果都是真值成立的。

所以陈述句如“假设 2 {\displaystyle2} 是奇数,则蕴涵了 2 {\displaystyle2} 是偶数”这样违反自然语言直觉的推理蕴涵是真的。

类似的,后件为真的任何实质条件陈述都是真的。

所以陈述“如果猪接管了农场并谋杀了农民,则巴黎是在法国”是真的。

这些有争议的真值推理陈述句出现,是因为自然口语的人经常易受诱惑,而把实质条件和直陈条件或其他条件陈述如反事实条件,混淆在一起了。

通过不把条件陈述读做“如果”和“则/那么”可以减轻这种诱惑。

最常见的方式是把A→B读做“要么不是情况 A {\displaystyleA} 要么是情况 B {\displaystyleB} (或二者)”,或更简单的“要么 A {\displaystyleA} 为假要么 B {\displaystyleB} 为真(或二者)”。

(当 A {\displaystyleA} 为假,此式即已被浅薄的(trivial)满足。

这种陈述等价的自然口语方式,即是使用否定和析取(或)的逻辑符号 ¬ A ∨ B {\displaystyle\negA\veeB} 而获得的。

) 引用 Brown,FrankMarkham(2003),BooleanReasoning:TheLogicofBooleanEquations,1stediti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Norwell,MA.2ndedition,DoverPublications,Mineola,NY,2003. Edgington,Dorothy(2001),"Conditionals",inLouGoble(ed.),TheBlackwellGuidetoPhilosophicalLogic,Blackwell. Edgington,Dorothy(2006),"Conditionals",inEdwardN.Zalta(ed.),The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Epri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Quine,W.V.(1982),MethodsofLogic,(1sted.1950),(2nded.1959),(3rded.1972),4thedition,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MA. Stalnaker,Robert.'IndicativeConditionals'.Philosophia5(1975):269–286. 外部链接 陈力恒:〈如言、选言发微〉 陈力恒:〈关联词之逻辑关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逻辑联结词 恒真( ⊤ {\displaystyle\top} ) 与非( ↑ {\displaystyle\uparrow} ) 反蕴涵( ← {\displaystyle\leftarrow} ) 蕴涵( → {\displaystyle\rightarrow} ) 或( ∨ {\displaystyle\lor} ) 非( ¬ {\displaystyle\neg} ) 异或( ⊕ {\displaystyle\oplus} ) 双条件( ↔ {\displaystyle\leftrightarrow} ) 命题 或非( ↓ {\displaystyle\downarrow} ) 非蕴涵( ↛ {\displaystyle\nrightarrow} ) 反非蕴涵( ↚ {\displaystyle\nleftarrow} ) 与( ∧ {\displaystyle\land} ) 恒假( ⊥ {\displaystyle\bot} ) 分类:​逻辑联结词数理逻辑二元运算 捐赠继续浏览文章 终生VIP请直接登录 邮箱 登录 或者你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除限制   1、解锁本文(本次) 2、解锁全站(本次) 0.55元 0.99元 支付成功将记录你的IP和保存COOKIE(一周) 支付成功将记录你的IP和保存COOKIE(一周) 3.赞助成为VIP,永久不受限制  邮箱(以后使用邮箱登录) 赞助金额(元) 8.88 18.88 50 100 我没钱,我就是要访问 本页面最后更新于2022-03-2920:51,点击更新本页,查看原网页。

台湾为中国固有领土,本站将对存在错误之处的地图、描述逐步勘正。

本站的所有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全部转载于维基百科(wikipedia.org),遵循维基百科:CCBY-SA3.0协议 万维百科旨在为中国大陆网民提供优质内容,因此对部分内容进行改编以符合中国大陆政策,如果您不接受,可以直接访问维基百科官方网站。

关于万维百科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如果本页面有数学、化学、物理等公式未正确显示,请使用火狐或者Safari浏览器 顶部 如果本页面有数学、化学、物理等公式未正确显示,请使用火狐或者Safari浏览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