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GeForce 700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GTX TITAN發布後續升級版GTX TITAN Black前,消費級的完整版『GK110』顯示核心出現在2013年11月7日推出的GTX 780 Ti上,規格和後續的GTX TITAN Black的基本一致,但 ...
NVIDIAGeForce7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GeForce700系列發布日期2013年2月19日,9年前(2013-02-19)代號GK10xGK110GK208架構Kepler產品系列GeForceGTGeForceGTX電晶體5.85億(GF117)10.2億(GK208)12.7億(GK107)35.4億(GK104)70.8億(GK110)製造工藝台積電28nm顯示卡入門GPUGeForceGT705GeForceGT710GeForceGT720GeForceGT730GeForceGT740GeForceGTX745中階GPUGeForceGTX750GeForceGTX750TiGeForceGTX760(192-Bit)GeForceGTX760GeForceGTX760Ti高階GPUGeForceGTX770GeForceGTX780GeForceGTX780Ti旗艦GPUGeForceGTXTitanGeForceGTXTitanBlackGeForceGTXTitanZAPI支援Direct3DDirect3D12OpenGLOpenGL4.6OpenCLOpenCL1.2VulkanVulkan1.2[1]歷史前代產品GeForce600系列後繼產品GeForce900系列
NVIDIAGeForce700系列是NVIDIA公司在2013年發布的第十五代GeForce圖形處理器,用於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
它主要是使用於GeForce600系列Kepler架構的改進版(晶片代號以『GK』開頭),不過,和GeForce600系列一樣,一些低階型號則仍使用Fermi架構或是其製程升級版。
2013年4月,已經有部分GeForce700系列的行動版顯示核心悄然發布,但都是舊有顯示核心的更名版。
2013年5月23日,首款基於GeForce700系列顯示核心的顯示卡GeForceGTX780正式發布,同時也將此前劃分至GeForce600系列的GeForceGTXTITAN重新劃分到GeForce700系列中。
[注1]
目次
1概觀
2特性
2.1針對運算而進行的SMX提升改進
2.2隨機搬移指令
2.3Hyper-Q
2.4DynamicParallelism
2.5Gird管理單元
2.6NVIDIAGPUDirect
2.7Direct3D12
3產品介紹
3.1桌面平台
3.2行動平台
4晶片規格
4.1桌上型顯示核心
4.2行動平台顯示核心
5參見
6腳註
6.1註解
6.2資料來源
7外部連結
概觀[編輯]
NVIDIAGeForce700系列的首款顯示核心,代號『GK110』,特別針對通用運算的效能提升而設計,其擁有71億顆電晶體,而且還會根據負載需要以及各流處理器負載情況來分派運算任務,從而加強並行多任務效能,並盡可能來最佳化效能能耗比表現。
在『GK110』上,暫存器堆和2級快取(L2cache)的容量和頻寬比此前的型號都有所提升。
與『Fermi』架構相比,在SMX/SM流處理器陣列的層面上,『GK110』的暫存器堆容量增至256KB,由65536個32位元的暫存器組成。
『GK110』的2級快取的容量增加到1.5MB,兩倍於費米的『GF110』。
2級快取和暫存器堆的頻寬與『Fermi』架構相比提升了兩倍,使得在需要為每條執行緒分配更多可用暫存器資源時導致的暫存器匱乏的情況下的效能也得到提升,而且,GK110上每條執行緒可進行定址、搬移的暫存器總數,也由每執行緒63個暫存器提升到每執行緒255個暫存器。
GK110上,NVIDIA也對GPU的紋理快取進行修改,使其不僅只用於圖形處理,還可以用於通用運算。
48KB容量大小的紋理快取,在執行通用運算時作為唯讀快取,專門用於未對齊的記憶體存取操作。
此外,錯誤偵測功能也被加入,使得依賴於ECC糾錯的負載任務更穩定安全。
[2]
對比GeForce600系列,GeForce700系列的部分型號的顯示記憶體由上代0.33ns顆粒改用了更低延遲的0.28ns顆粒,等效頻率由6000MHz上升到7000MHz,GPU時脈亦有所上升。
此外,GeForce700系列的部分型號還引入GPUBoost2.0,令GPU可根據負載需要自動加速到更高頻率。
未來輝達還會透過驅動程式的支援,在『Kepler』顯示核心上實作DirectX12。
[3]
特性[編輯]
NVIDIAGeForce700系列包括來自『GK104』和『GK110』的特性。
GeForce700系列中基於Kepler架構的各款型號根據市場定位需要加入了以下功能特性。
來自『GK104』的特性:
PCIExpress3.0
DisplayPort1.2
HDMI1.4a4Kx2K視訊輸出
PurevideoVP5硬體視訊加速(最高支援4Kx2K的H.264解碼)
硬體H.264編碼器(NVENC)
支援最多4個2D螢幕輸出,或是3螢幕3D視訊輸出(NVSurround)
無邊界紋理
GPUBoost
TXAA抗鋸齒
台積電28奈米製程
來自『GK110』的新特性:
GPUBoost2.0
針對通用運算而進行的SMX提升改進
CUDA3.5
隨機搬移指令(Shuffle)
動態並行
Hyper-Q(Hyper-Q的MPI功能僅為Tesla系列保留)
網格管理單元
NVIDIAGPUDirect(GPUDirect的RDMA功能僅保留在Tesla和Quadro系列)
針對運算而進行的SMX提升改進[編輯]
NVIDIA在設計『GK110』時,重在提升其運算效能。
『GK110』與『GK104』最大的改變在於,『GK104』的SMX陣列中,每個SMX陣列擁有8個CUDA核心(流處理器)專門用於FP64(雙精度浮點數)運算操作,而『GK110』中每個SMX陣列擁有64個CUDA核心用於FP64運算操作,這使得『GK110』中每個SMX陣列的雙進度浮點數運算作業吞吐量可達8倍於一個『GK104』的SMX陣列。
『GK110』的SMX陣列的全域暫存器檔案空間也有增加,達256KB。
紋理快取也有改進,48KB的空間,可在通用運算中充當唯讀快取。
[2]
隨機搬移指令[編輯]
在低階程式語言層面上,『GK110』增加了額外的指令和操作,來求得更好的效能。
新增的隨機搬移指令,允許執行緒可存取共享資料而無需到記憶體中存取,使處理進程比以往的載入/共享/存放模型來得更快。
原子操作也被徹底分解,這樣做除了加速原子操作執行速度之餘,還加入一些FP64的操作使其獲得對FP64資料的處理能力,而此前僅支援FP32單精度浮點數的資料。
[2]
Hyper-Q[編輯]
在執行通用運算時,Hyper-Q將『GK110』的硬體工作隊列從1個擴展到32個。
在『Fermi』架構時代,一個工作隊列無論它是否會動用顯示核心內每個SM陣列,都會在隊列任務處理完畢前佔用這些陣列,這樣做就會有部分SM陣列處於閒置,而造成效率低下。
『GK110』上,由於擁有32個工作隊列,在不同的情況下,能夠將不同的任務流輸入至原本閒置的SMX陣列中,增進單元復用率來達成運算資源利用最佳化。
Hyper-Q不僅在顯示核心內負責任務隊列分派作用,還能與MPI通訊以及建立對映(在高效能運算領域裏頻繁使用的一個通訊介面),來加強Hyper-Q的在高效能運算方面的功用。
此前基於MPI的解題運算步驟,多為多CPU系統而設計,利用顯示核心作運算加速的話,由於一般顯示核心僅能對圖形任務進行排程,對顯示核心內的運算單元等進行通用運算任務分配仍需要依賴CPU處理,這樣又加重了CPU的負擔,而且顯示核心也沒有被充分利用,這樣就成為效能提升的一大瓶頸,而Hyper-Q則可以解決這個瓶頸,GPU可自動根據負荷需要對SMX陣列執行通用運算任務分配。
提升MPI任務數量,可在這些求解運算步驟中充分利用Hyper-Q,提升效率進而提升效能,而且,運算程式還無需做修改或只需小許修改。
[2]
DynamicParallelism[編輯]
DynamicParallelism是使顯示核心根據需要對Grid的運算結果進行判別並在顯示核心內建立新的Kernel。
『Fermi』時代,當前一個Kernel執行完畢後只有CPU可以回收判別運算結果然後才為顯示核心分配新的Kernel,這使得需要花費不少的資源來維持顯示核心與CPU之間的通訊。
在核心加入判別運算結果以及分派Kernel能力,使其它的Kernel也能按照接到CPU發出的運算請求的Kernel去派遣分配,那樣顯示核心就可以節省大量與CPU通訊的資源以及時間,降低延時、提升顯示核心內部的Kernel密度、任務執行連貫度以及低負載高密集度任務中的運算單元復用率,同時也能解放CPU,使CPU能有更多時間處理其它任務。
[2]
Gird管理單元[編輯]
DynamicParallelism,由GridManagementUnit(GMU,Gird管理單元)用作管理Grid以及對將要運行的Gird進行優先級排程,可以暫停新網格和隊列的分派,並且在網格準備執行時方會解除網格的暫停等待狀態,為准許像是動態並行能力等高負載的功能的運行提供更好的靈活性。
在Kepler上的二級仲裁機制CUDAWorkDistributor(CUDA工作分發器,CWD)持有準備可被分派多達32個活動的Grid,雙倍於『Fermi』的CWD,GMU對其收到的Grid進行執行/停止、回收、判斷、暫停等待以及重新排序等作業。
『Kepler』上的CWD通過一種雙向鏈路與GMU進行通訊,以使得GMU可以暫停新Grid的分派並在需要時令Grid繼續執行。
GMU也與Kepler的SMX陣列直接連接,以允許開啟額外工作的Grid通過動態並行發送新工作回GMU,令其對新工作進行優先級排程並分派。
如果分派了額外工作負載的核心暫停了,GMU將使其進入不活動狀態,直到從屬的工作已經完成方會調回。
[4]
NVIDIAGPUDirect[編輯]
NVIDIAGPUDirect™特性,允許在一台電腦上或數台伺服器中的多顆GPU連接為一個網路,而且它們之間可進行直接的資料交換而無需經過CPU或系統記憶體。
GPUDirect的RDMA特性允許第三方裝置,像是固態硬碟、網路卡以及IB適配器等在多GPU網路上的同一系統中直接存取顯示記憶體,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MPI發送到或接收自其它GPU的顯示記憶體的資訊。
它也降低了系統記憶體的頻寬需求,減低GPU的DMA引擎的壓力並使其可用於其它CUDA任務上。
Kepler『GK110』也支援其它GPUDirect特性,包括點對點(P2P)以及視訊專用GPUDirect。
Direct3D12[編輯]
在GeForce700系列中基於『Kepler』顯示核心的顯示卡上實作DirectX12。
輝達通過在DirectX11的GPU上,透過驅動程式,支援DirectX12的API。
未來將擴展到Fermi架構、Maxwell架構的顯示卡上[3]
產品介紹[編輯]
桌面平台[編輯]
技嘉推出的GeForceGTX770顯示卡
GeForceGTX780顯示卡的電路板
目前基於『Kepler』顯示核心的有6款產品推出,GeForceGTX760、770、780、780Ti、TITAN以及TITANBlack。
GTX760和770採用GK104核心。
GTX780採用與TITAN相同的GK110核心,僅在紋理單元數量,時脈以及驅動程式特性上有不同。
780Ti以及TITANBlack搭載完整版『GK110』顯示核心,兩者的驅動程式特性也有所不同。
GeForceGTXTITAN[5]以及GeForceGTXTITANBlack[6]-前者於2013年2月19日推出。
[7]GeForceGTXTITAN採用和NVIDIATeslaK20X相同的,核心代號為GK110的顯示核心:擁有71億個電晶體,2688個CUDA核心,48個ROP單元,224個紋理單元,384位元的記憶體位寬和6GB容量的GDDR5顯示記憶體,雙精度浮點運算速率和單精度浮點運算速率的比率維持在設計的1/3,而非GTX690/680/670等限制在1/24的比率。
然而在GeForceGTXTITAN的驅動程式中,預設雙精度浮點運算速率和單精度浮點運算速率的比率仍為1/24(但可以手動在NVIDIA控制面板中開啟全速雙精度浮點運算),核心時脈和著色器時脈均為837MHz(開啟全速雙精度浮點運算後降為732MHz),等效顯示記憶體時脈為6008MHz,記憶體頻寬288.4GB/s。
除此以外還支援新的電源管理GPUBoost2.0,提供相對更自由的電壓調整和更細緻的時脈和電壓調整。
外接輔助供電採用6Pin+8Pin的形式。
NVIDIA的宣傳口號:『DNAOftheWorld'sFastestSupercomputer』。
在多個效能測試中遠超GeForceGTX680以及對手AMD的RadeonHD7970GHzEdition。
[8][9][10]但是,NVIDIA卻嚴格限制合作廠商生產非公版的GeForceGTXTitan。
[11]後續的升級版『GTXTITANBlack』已於2014年2月18日推出,規格更新至和QuadroK6000以及TeslaK40X一致的完整版『GK110』顯示核心,擁有2880個流處理器,240個紋理單元,預設時脈也提升到889MHz(全部核心加速時為980MHz),而其餘規格與GTXTITAN一致,其顯示卡外觀上僅散熱器金屬罩的標識相異。
[12][13]
GeForceGTX780[14]以及GeForceGTX780Ti[15]-前者於2013年5月23日發布,相比GTXTITAN,流處理器數量進一步削減至2304個(1組SMX單元),紋理單元也削減至192個,但其它基本規格和GTXTITAN一致;公版顯示卡的顯示記憶體容量也削減到3GB,核心預設時脈則小幅上升至863MHz(全部核心加速時可達900MHz),也閹割了雙精度浮點數運算的效能(1/24比率),相對GTXTITAN,NVIDIA允許合作廠商推出非公版顯示卡。
[16]在GTXTITAN發布後續升級版GTXTITANBlack前,消費級的完整版『GK110』顯示核心出現在2013年11月7日推出的GTX780Ti上,規格和後續的GTXTITANBlack的基本一致,但公版顯示卡的顯示記憶體容量也只有3GB,而且和GTX780一樣閹割雙精度浮點運算效能,核心時脈上升至876MHz(加速可達928MHz),效能表現稍勝於對手AMD的RadeonR9290X。
[17]但是由於GTX780Ti的規格和GTX780的規格相差非常小(僅供電不一致),因此有合作廠商曾將用於GTX780的電路板用於GTX780Ti上,但由於供電規格的差異而導致這批使用GTX780電路板的GTX780Ti會有顯示卡燒毀的危險。
而對於問題顯示卡,廠商也願意對購買了這批顯示卡的使用者免費更換新批次的顯示卡。
[18][19][20]
GeForceGTXTITANZ[21]-2014年3月25日由黃仁勳於NVIDIAGTC2014(GPU年度技術大會)上公佈,GTXTITANBlack的雙芯版本,單張電路板上搭載兩顆完整規格的『GK110』顯示核心,5760個流處理器,480紋理單元,56個ROP單元,12GB容量的GDDR5顯示記憶體,2×384位元的記憶體位寬,但具體的時脈仍沒有公佈,輝達的官方建議售價高達2999美元。
[22]但正式販售日期已數度延期,最終於2014年5月28日正式販售,維持和發佈時硬體規格以及價格。
儘管公版顯示卡的效能上略為不及對手AMDReadeonR9295X2公版,但最大僅375W的熱設計功耗以及發熱控制(僅使用風冷)要比對手的500W優勝,但在散熱器的噪音控制方面不及對手。
[23][24]
行動平台[編輯]
使用MXM介面的筆記型電腦用GTX780M
輝達首先推出的使用於行動電腦的GeForce710M[25]和GeForceGT730M[26]均為上一代產品的更名版本。
後續陸續發布了低階入門、中階以及高階的行動GPU,見下面的晶片規格表。
晶片規格[編輯]
桌上型顯示核心[編輯]
GeForce700系列的桌上型顯示核心,首發實際上是GeForceGTXTITAN,稍後是GeForceGTX780,規格進一步刪減、價格更低的產品都在GeForceGTX780發布以後陸續發布並上市。
和GeForce600系列一樣,幾乎所有的『Kepler』架構的顯示核心儘管支援DirectX11.1的應用程式介面,但硬體支援度上僅支援到Direct3D11.1的硬體特性層面11_0,Direct3D硬體特性層面11_1並沒有完整支援,11_1相比11_0多出的4個特性在『Kepler』的硬體上沒有予以支援。
[27][28]即使後續可以支援Direct3D12,也只能支援到FetureLevel11_0的功能級別。
1統一彩現器/流處理器數量 :紋理對映單元數量 :彩現輸出單元(ROP)數量
2畫素填充率的計算:ROP的數量乘以基準核心時脈速率(時脈單位Hz),單位畫素數每秒(P/s)。
3紋理填充率的計算:TMU的數量乘以基準核心時脈速率(時脈單位Hz),單位紋理數每秒(T/s)。
4單精度浮點數運算效能的計算:兩倍彩現器的數量然後乘以基準核心時脈速率(時脈單位Hz),單位FLOPS。
5雙精度浮點數運算效能的計算:GeForceGTXTITAN的為單精度浮點數運算效能的最高的1/3或1/24,具體取決於使用者於驅動程式附帶的NVIDIA控制台上的設定(預設為1/24)[29],但是其它型號的顯示核心,雙精度效能都被固定為單精度的1/24;[30]基於Maxwell架構的顯示核心,更被壓低至1/32。
[31]
6GDDR5視訊記憶體的資料傳輸時脈速率是其運作時脈的四倍,DDR3記憶體的則為兩倍。
7列表數據絕大部分來源於輝達的公版顯示卡的資料,實際數據會因不同廠商推出的非公版型號而有所出入;另外GF108、GF117以及GF119的時脈數據標示為:CUDA核心時脈/彩現器時脈
8GeForceGTX750[32]以及GeForceGTX750Ti採用的是『Maxwell』架構的顯示核心[33][34][35],詳見NVIDIAGeForce800系列
9GeForceGT740隻有非公版顯示卡,實際顯示核心、視訊記憶體之時脈會與NVIDIA發布的資料有所差異。
[36]
型號
推出年分
核心代號
製程(奈米)
電晶體數(百萬個)
晶粒面積(平方毫米)
匯流排介面
核心組態SPs:TMUs:ROPs1
時脈組態
填充率
顯示記憶體組態
API支援(版本)
運算效能(GFLOPS)
熱設計功耗(W)
發售價格(美元)
預設(MHz)
加速(MHz)
記憶體(MT/s)
像素(GP/s)2
材質(GT/s)3
容量(MiB)7
匯流排類型
匯流排寬度(位元)7
頻寬(GB/s)7
DirectX
OpenGL
OpenCL
Vulkan
單精度浮點數
雙精度浮點數
GeForceGT705(OEM)[37][38]
2014年3月27日
GF119-300-A1
40
292
79
PCIe2.0x16
48:8:4(1SM)
874/1748
不適用
1650
1.748
6.99
10242048
DDR3
64
13.2
11.0
4.5
1.1
未知
167.8
未知
29
OEM
GeForceGT710(GF119)[39][40]
2014年8月22日
GF119-300-A1
40
292
79
PCIe2.0x16
48:8:4(1SM)
810/1620
不適用
1800
1.62
6.48
10242048
DDR3
64
14.4
11.0
4.5
1.1
未知
155.52
未知
29
未知
GeForceGT710(GK208,OEM)[39][41]
2014年3月27日
GK208-301-A1
28
1,020
87
PCIe2.0x8
192:16:8(1SMX)
823
不適用
1800
3.29
13.17
512
DDR3
64
14.4
12.0
4.5
1.1
未知
316.03
未知
19
OEM
GeForceGT710(GK208)[39][42]
2014年3月27日
GK208-301-A1
28
1,020
87
PCIe2.0x8
192:16:8(1SMX)
954
不適用
1800
3.82
15.26
10242048
DDR3
64
14.4
12.0
4.5
1.1
未知
366
15.2
19
$42
GeForceGT720(GK208B)[43][44]
2014年6月18日
GK208-201-B1
28
1,020
87
PCIe2.0x8
192:16:8(1SMX)
797
不適用
1600
3.2
12.8
10242048
DDR3
64
12.8
12.0
4.5
1.1
1.0
306
12.8
19
$49
GeForceGT720(GK208)[43][45]
2014年3月27日
GK208-301-A1
28
1,020
87
PCIe2.0x8
384:16:8(2SMX)
967
不適用
1800
7.74
15.47
10242048
DDR3
64
14.4
12.0
4.5
1.1
1.0
742.7
未知
19
$49
GeForceGT730(GF108)[46][47]
2014年6月18日
GF108-400-A1
40
585
116
PCIe2.0x16
96:16:4(2SM)
700/1400
不適用
1800
2.8
11.2
1024
DDR3
128
28.8
11.0
4.5
1.1
未知
268.8
未知
49
未知
GeForceGT730(GK208,DDR3)[46]
2014年1月18日
GK208-301-A1
28
1,020
87
PCIe2.0x8
384:16:8(2SMX)
902
不適用
1800
7.22
14.43
10242048
DDR3
64
14.4
12.0
4.5
1.1
1.0
693
28.9
23
未知
GeForceGT730(GK208,GDDR5)[46][48]
2014年1月18日
GK208-400-A1
28
1,020
87
PCIe2.0x8
384:16:8(2SMX)
902
不適用
5000
7.22
14.43
10242048[49]
GDDR5
64
40
12.0
4.5
1.1
1.0
693
28.9
25
未知
GeForceGT730(GK107,OEM)[50]
2014年5月29日
GK107-301-A2
28
1,270
118
PCIe2.0x16
384:32:16(2SMX)
993
未知
50001800
7.84
31.36
10242048
DDR3GDDR5
12864
8028.8
11.2
4.5
1.2
1.0
762.6
31.8
23~25
OEM
GeForceGT740(GK106,OEM)[51][52][53]
2015年4月14日
GK106-400-A1
28
2,540
221
PCIe3.0x16
384:32:16(2SMX)
980
1006
50001800
8.05
32.2
10242048
GDDR5DDR3
128
8028.8
12.0
4.5
1.2
1.0
772.6
未知
65
OEM
GeForceGT740(GK107)[51][54]
2014年5月29日
GK107-425-A2
28
1,270
118
PCIe3.0x16
384:32:16(2SMX)
993
未知
50001800
15.9
31.8
10242048
GDDR5DDR3
128
8028.8
12.0
4.5
1.2
1.0
762.6
31.8
64
$89
GeForceGTX745(OEM)[55][56]
2014年2月18日
GM107-300-A2
28
1,870
148
PCIe3.0x16
384:24:16(3SMM)
1033
未知
1800
16.5
24.8
最大4,096
DDR3
128
28.8
12.0
4.5
1.2
1.0
793
未知
55
OEM
GeForceGTX750[57][58]
2014年2月18日
GM107-300-A2
28
1,870
148
PCIe3.0x16
512:32:16(4SMM)
1020
1085
5000
16.3
32.6
1024
GDDR5
128
80
12.0
4.5
1.2
1.0
1044
32.6
55
$119
GeForceGTX750v2[59][60]
2015年11月17日
GM206-150-A1
28
2,940
228
PCIe3.0x16
512:32:32(4SMM)
1038
1188
5000
33.2
32.6
10242048
GDDR5
128
80
12.0
4.5
1.2
1.0
1062
33.2
未知
$119
GeForceGTX750Ti[61][62]
2014年2月18日
GM107-400-A2
28
1,870
148
PCIe3.0x16
640:40:16(5SMM)
1020
1085
5400
16.3
40.8
10242048
GDDR5
128
86.4
12.0
4.5
1.2
1.0
1306
40.8
60
$149
GeForceGTX760192-bit(OEM)[63][64]
2013年6月27日2013年8月25日
GK104-355-A2GK104-200-KD-A2
28
1,870
148
PCIe3.0x16
1152:96:24(6SMX)
823
888
5808
19.8
79
15363072
GDDR5
192
134
12.0
4.5
1.2
1.0
1896
79
130
OEM
GeForceGTX760[65][66]
2013年6月25日
GK104-225-A2
28
3,540
294
PCIe3.0x16
1152:96:32(6SMX)
980
1033
6008
31.4
94.1
20484096
GDDR5
192
256
12.0
4.5
1.2
1.0
2258
94.1
170
$249
GeForceGTX760Ti(OEM)[67][68][69]
2013年6月27日2013年8月25日
GK104-355-A2GK104-325-A2
28
3,540
294
PCIe3.0x16
1344:112:32(7SMX)
915
980
6008
29.3
103
2048
GDDR5
192
256
12.0
4.5
1.2
1.0
2460
103
170
OEM
GeForceGTX770[70][71]
2013年5月30日
GK104-425-A2
28
3,540
294
PCIe3.0x16
1536:128:32(8SMX)
1046
1085
7008
33.5
134
20484096
GDDR5
256
224
12.0
4.5
1.2
1.0
3213
134
230
$399[72]
GeForceGTX780(GK110)[73]
2013年5月23日
GK110-300-A1
28
7,080
561
PCIe3.0x16
2304:192:48(12SMX)
863
900
6008
41.4
166
3072
GDDR5
384
288
12.0
4.5
1.2
1.0
3977
166
250
$649[72]
GeForceGTX780(GK110B)[73][74]
2013年9月10日
GK110-301-B1
28
7,080
561
PCIe3.0x16
2304:192:48(12SMX)
863
900
6008
41.4
166
6144
GDDR5
384
288
12.0
4.5
1.2
1.0
3977
166
250
未知
GeForceGTX780v2[73][75]
2013年9月10日
GK110-300-B1
28
7,080
561
PCIe3.0x16
2304:192:48(12SMX)
863
900
6008
41.4
166
3072
GDDR5
384
288
12.0
4.5
1.2
1.0
3977
166
250
$649
GeForceGTX780Ti[76][77]
2013年11月7日
GK110-425-B1
28
7,080
561
PCIe3.0x16
2880:240:48(15SMX)
876
928
7000
42.0
210
3072
GDDR5
384
336
12.0[78]
4.5
1.2
1.0
5046
210
250
$699[72]
GeForceGTXTitan[79][80]
2013年2月19日
GK110-400-A1
28
7,080
561
PCIe3.0x16
2688:224:48(15SMX)
837
876
6008
40.2
188
6144
GDDR5
384
288
12.0[81]
4.5
1.2
1.0
4500
1500
250
$999
GeForceGTXTitanBlack[82][83]
2014年2月18日
GK110-430-B1
28
7,080
561
PCIe3.0x16
2880:240:48(15SMX)
889
980
7000
42.7
213
6144
GDDR5
384
336
12.0
4.5
1.2
1.0
5121
1707
250
$999
GeForceGTXTitanZ[84][21]
2014年3月25日
2×GK110-430-B1[85]
28
2×7,080
2×561
PCIe3.0x16
2×2880:240:48(2×15SMX)
705
876
7000
2×33.8
2×169
2×6144
GDDR5
2×384
2×336
12.0
4.5
1.2
1.0
8122
2707
375
$2999
型號
推出年分
核心代號
製程(奈米)
電晶體數(百萬個)
晶粒面積(平方毫米)
匯流排介面
核心組態SPs:TMUs:ROPs1
時脈組態
填充率
顯示記憶體組態
API支援(版本)
運算效能(GFLOPS)
熱設計功耗(W)
發售價格(美元)
預設(MHz)7
加速(MHz)
記憶體(MT/s)
像素(GP/s)2
材質(GT/s)3
容量(MiB)
匯流排類型
匯流排寬度(位元)
頻寬(GB/s)
DirectX
OpenGL
OpenCL
Vulkan
單精度浮點數
雙精度浮點數
行動平台顯示核心[編輯]
某些筆記型電腦或低功耗裝置製造商會使用特定規格,特別是低階入門型號的顯示核心。
因此該列表中低階型號的顯示核心的數據僅供參考,實際數據取決於裝置製造商。
1統一彩現器/流處理器數量 :紋理對映單元數量 :彩現輸出單元數量
型號
推出年分
開發代號
製造工藝(nm)
匯流排介面
記億體(MB)
核心組態SPs:TMUs:ROPs1
核心頻率
填充率
顯示記憶體
API支援(版本)
處理效能2(GFLOPS)
熱設計功耗(瓦特)
備註
核心(MHz)
流處理器(MHz)
記憶體(MT/s)
像素(GP/s)
材質(GT/s)
頻寬(GB/s)
匯流排類型
匯流排寬度(位元)
DirectX
OpenGL
OpenCL
GeForce705M[86]
2013年6月1日
GF119
40
PCIe2.0x16
最多2048
48:8:4
775
1550
1800
?
?
?
DDR3
64
11
4.5
1.1
?
12W
GeForceGT520M的重新命名版本
GeForce710M[87]
2013年4月1日
GF117
28
PCIe2.0x16
最多2048
96:16:4
775
1550
1800
?
?
14.4
DDR3
64
11
4.4
1.1
?
?
GeForceGT720M[88]
2013年4月1日
GF117GK208
28
PCIe2.0x16
最多2048
96:16:4192:16:8
800
1600
2000
?
?
16.0
DDR3
64
11
4.4
1.1
?
?
GeForceGT730M[89]
2013年4月1日
GK107GK208
28
PCIe2.0x8PCIe3.0x16
最多4096
384:32:8384:32:16
725
725
1800-4000
?
?
14.4-64.0
DDR3GDDR5
64128
11
4.4
1.1
?
?
GeForceGT735M[90]
2013年4月1日
GK208
28
PCIe3.0x16
最多2048
384:32:8
889
889
2000
?
?
16.0
DDR3
64
11
4.4
1.1
?
?
GeForceGT740M[91]
2013年4月1日
GK107GK208
28
PCIe2.0x8PCIe3.0x16
最多2048
384:32:8384:32:16
810/1033
810/1033
18003600
?
?
14.4-57.6
DDR3GDDR5
64128
11
4.4
1.1
?
?
GeForceGT745M[92]
2013年4月1日
GK107
28
PCIe3.0x16
最多2048
384:32:16
837
837
2000-5000
?
?
32.0-80.0
DDR3GDDR5
128
11
4.4
1.1
?
?
GeForceGT750M[93]
2013年4月1日
GK107
28
PCIe3.0x16
最多4096
384:32:16
967
967
2000-5000
?
?
32-80
DDR3GDDR5
128
11
4.4
1.1
?
?
GeForceGT755M[94]
未知
GK107
28
PCIe3.0x16
最多2048
384:32:16
980?
980?
5400
?
?
86.4
GDDR5
128
11
4.4
1.1
?
?
GeForceGTX760M[95]
2013年5月30日
GK106
28
PCIe3.0x16
2048
768:64:16
657
657
4008
?
?
64.1
GDDR5
128
11
4.4
1.1
?
?
GeForceGTX765M[96]
2013年5月30日
GK106
28
PCIe3.0x16
2048
768:64:16
850
850
4008
?
?
64.1
GDDR5
128
11
4.4
1.1
?
?
GeForceGTX770M[97]
2013年5月30日
GK106
28
PCIe3.0x16
3072
960:80:24
811
811
4008
?
?
96.2
GDDR5
192
11
4.4
1.1
?
?
GeForceGTX780M[98]
2013年5月30日
GK104
28
PCIe3.0x16
4096
1536:128:32
823
823
5000
?
?
160.0
GDDR5
256
11
4.4
1.1
?
?
參見[編輯]
NVIDIA顯示核心列表
NVIDIATesla
NVIDIAQuadro
腳註[編輯]
註解[編輯]
^驅動程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GeForceGTX780發布前,在驅動程式手動搜尋中,GeForceGTXTITAN歸為NVIDIAGeForce600圖形處理器系列當中,而非NVIDIAGeForce700系列。
而GeForceGTX780發布後,GeForceGTXTITAN被歸到GeForce700系列當中。
後來發表的GTXTITANBlackEdition以及GTXTITANZ也被劃分至GeForce700系列中。
資料來源[編輯]
^存档副本.[2020-07-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8).
^2.02.12.22.32.4NVIDIALaunchesTeslaK20&K20X:GK110ArrivesAtLast.AnandTech.11/12/2012[2014-02-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5).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3.03.1參照錯誤:沒有為名為blogs.nvidia.com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NVIDIA-Kepler-GK110-Architecture-Whitepaper(PDF).[2014-02-09].(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5-02-21).
^geforce.com.tw:GeForceGTXTIT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eForceGTXTITANBlack.[2014-03-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萬眾期待GeForceGTXTITAN正式發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zol.com.cn
^效能超GTX680四成?Titan效能震撼首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zol.com.cn
^NVIDIA巔峰之作GTXTitan顯示卡首發評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t168.com
^新一代单芯显卡之王,GeForceGTXTITAN评测汇总.[2013-06-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8).
^EVGA也只能妥協?超頻版GTXTitan展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zol.com.cn
^宇宙最強單芯卡皇:GTXTitanBlack正式發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mydrivers.com
^NVIDIATitanBlackcardsbringmuchimprovedspecs,evencrazierprices.[2014-03-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6).
^GeForceGTX780.[2014-03-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7).
^GeForceGTX780Ti.[2014-03-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7).
^「親民版」泰坦,GeForceGTX780同步評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expreview.com
^GK110火力全開新卡皇GTX780Ti評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PAI.COM
^新卡皇命運多舛,部分GTX780Ti顯示卡出現燒PCB問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expreview.com
^GTX780Ti"燒PCB"元兇現身果然貼紙惹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pai.com
^直接換部分GTX780Ti顯示卡有燒PCB問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t168.com
^21.021.1UltimatePower.ThenewGeForceGTXTITANZ.[2014-03-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6).
^輝達核彈:5760顆Kelper核心+12GB視訊記憶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thome.com
^林光楠.先发后至的NV卡皇TitanZ性能首发测试.大砲村.[2014-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4).
^E-Zone.NVIDIATitanZ首测:双芯卡皇惨不忍睹.E-Zone.[2014-05-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5).
^geforce.com.tw:GeForce710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eforce.com.tw:GeForceGT730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VIDIAKeplernotfullycompliantwithDirectX11.1.[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NvidiaDoesn'tFullySupportDirectX11.1withKeplerGPUs,But…-BrightSideOfNews.[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9).
^GK110TheTrueTank-NvidiaGeForceGTXTitan6GBGK110OnAGamingCard
^NvidiaGeForceGTX780TiReviewGK110,FullyUnlocked-GK110,UnleashedTheWondersOfTightBinning
^Smith,Ryan;TS,Ganesh.TheNVIDIAGeForceGTX750TiandGTX750Review:MaxwellMakesItsMove.AnandTech.February18,2014:5[February18,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9).
^麥克斯韋第二炮:GeForceGTX75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mydrivers.com
^DetailsonNvidia'sGeForceGTX750Ti,GTX750cardslea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echspot.com
^GTX750Ti、GTX750長這樣:規格也定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mydrivers.com
^新Maxwell顯示卡GTX750Ti居然開放預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pai.com
^Strike.这不是“马甲”,NVIDIAGeForceGT740首发评测.expreview.com.[2014-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7).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3).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39.039.139.2Specifications|GeForce.[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4).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9).
^43.043.1Specifications|GeForce.[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5).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46.046.146.2Specifications|GeForce.[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2).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4).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5).
^Inno3DGeForceGT7302GBGDDR5LP.Inno3D.[21May2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4).
^51.051.1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1).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9).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5).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3-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1).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8).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8).
^NV新马甲战术GTX750悄悄升级GM206暴走.newstime.com.cn.[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30).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3-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1).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4).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1).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1).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5).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0).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8).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4).
^72.072.172.2存档副本.[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73.073.173.2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2).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存档副本.[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4).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1).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存档副本.[2014-01-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8).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3-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2).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Walker,Justin.TwoGPUs,OneInsaneGraphicsCard:IntroducingtheGeForceGTXTITANZ.NvidiaBlog.NvidiaCorporation.25March2014[25March2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5).
^Specifications|techpowerup.com.[2016-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6).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6).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8).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0).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0).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0).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1).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0).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8).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0).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3).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1).
^Specifications|GeForce.[2014-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3).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NVIDIAGeForce700
NVIDIA主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VIDIAKeplerComputeArchitec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vidiaNsigh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輝達 繪圖處理器固定功能管線早期產品
NV1
NV2
RIVA系列
128
TNT
TNT2/Vanta
GeForce系列
GeForce256
2系列
3系列
4系列
FX/PCX/5系列
6系列
7系列
統一著色器架構(英語:Unifiedshadersmodel)GeForce系列
8系列
9系列
100系列
200系列
300系列
400系列
500系列
600系列
700系列
800系列
900系列
10系列
16系列
光線追蹤GeForce系列
20系列
30系列
微架構
特斯拉(英語:Tesla(microarchitecture))
費米
克卜勒
麥斯維爾(英語:Maxwell(microarchitecture))
帕斯卡
伏打
圖靈
安培
其他產品中央處理器
Denver系列
主機板晶片組
nForce系列
初代
2
3
4/400(包括MCP51/61)
500
600(包括MCP68/73)
700(包括MCP78/79/7A)
800
900
Professional2000
Professional3000
工作站高效能計算
Quadro系列
2
DCC
4
FX
CX
VX
NVS
Plex
QuadroG-Sync
SDI
Tesla系列
電視遊樂器
NV2A(Xbox)
RSX(PlayStation3)
TegraNX-SoC(NintendoSwitch)
ShieldPortable
ShieldTablet(英語:ShieldTablet)
ShieldAndroidTV
GeForceNow(前稱GeForceGRID)
多媒體整合平臺系統晶片
GoForce系列
ION系列
Tegra系列
橋接晶片
HSI
BR02
BR03
BR04
NF200
技術與軟體多媒體加速
PureVideo(視訊解碼)
NVENC(英語:NVIDIANVENC)(視訊編碼)
圖形處理技術相關
Surround(英語:NvidiaSurround)
3DVision/3DSurround
ActiveArmor(英語:ActiveArmor)
G-Sync(英語:NvidiaG-Sync)
SLI
HybridPower
TurboCache
Optimus
DLSS(深度學習超級採樣)
晶片組相關技術
FirstPacket
DualNet
MediaShield
LinkBoost
PowerMizer
SmartDimmer
SoundStorm
其它硬體技術及標準
MXM
EPP
ESA
NVLink
驅動程式和軟體
ForceWare(GPU驅動程式)
Verde(行動裝置GPU驅動程式)
GameWorks(英語:NvidiaGameWorks)
PhysX
OptiX(英語:OptiX)
VDPAU
nView
nTune
SystemUtility(英語:NvidiaSystemTools)
Gelato
Cg
CUDA
其它相關併購企業
3dfxInteractive
Ageia
Exluna
HybridGraphics
Icera(英語:Icera)
iReady
MediaQ
MentalImages(英語:mentalImages(firm))
PaceSoftSilicon
PortalPlayer
RayScale
Stexar
ULi
關鍵人物
黃仁勳
ChrisMalachowsky(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英語:ChrisMalachowsky)
CurtisPriem(克蒂斯·普里姆)(英語:CurtisPriem)
DavidKirk(大衛·柯克)(英語:DavidKirk(scientist))
DavidRosenthal(大衛·羅森塔爾)
MarvinBurkett(馬文·伯克特)
BillDally(比爾·戴利)(英語:BillDally)
RangaJayaraman(蘭格·賈亞拉曼)
JosephGreco(約瑟夫·葛雷柯)
JeffFisher(傑夫·費舍爾)
JonahAlben(約拿·阿爾本)
BrianKelleher(布萊恩·凱勒赫爾)
PhilipCarmack(菲利普·卡馬克)
DwightDiercks(德懷特·狄耶克斯)
FrankFox(弗蘭克·富克斯)
GaryTarolli(蓋瑞·塔羅利)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NVIDIA_GeForce_700&oldid=63143929」
分類:GeForce系列2013年面世的產品隱藏分類:有參考文獻錯誤的頁面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使用過時圖像語法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DeutschEnglishفارسیSuomiעבריתItaliano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PortuguêsРусскийСрпски/srpskiУкраїнська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NVIDIA GeForce GTX 750 Ti - 華人百科
規格
- 2華碩顯示卡GTX750TI-OC-2GD5 | NVIDIA GTX 系列 - Yahoo 購物
華碩顯示卡GTX750TI-OC-2GD5 ; Memory Clock, 1350 MHz ( 5400 MHz GDDR5 ) ; Memory Interface, 128-bit ; R...
- 3GeForce GTX 750 | 規格
附註: 以下規格為此GPU 整合至NVIDIA 參考繪圖卡設計時之規格。時脈規格適用於中到最高GPU 使用率玩遊戲 ... GTX 750 GPU 引擎規格: 512CUDA 核心. 1020基...
- 4低耗能也能有高效能! 微星GeForce GTX750Ti GTX750 ...
微星GeForce GTX750Ti GTX750 Gaming顯示卡 ... 大丈夫だ、問題ない微星的GTX750以及GTX750Ti,兩者這次所搭載的散熱器完全相同,筆者老實 ... GTX...
- 5NVIDIA GeForce GTX 750 Ti_百度百科
規格 ; CUDA 處理器核心. 640. 基礎頻率(MHz) ; 長度. 5.7 英寸. 高度 ; GPU 最高温度(攝氏度). 95 C · 顯卡功率(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