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1912年)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成立[编辑] · 中國同盟會:宋教仁、仇亮、劉彦、湯漪、張耀曾、李肇甫 · 統一共和黨:馬邻翼、彭允彝、王樹聲、張壽森、谷鍾秀、殷汝驪 · 國民共進會:王寵惠、徐謙、陸定、 ...
國民黨(1912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中國國民黨或民國黨。
國民黨理事长孫中山(未就任)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首任)吳景濂(末任)成立1912年8月25日 (1912-08-25)解散1913年11月4日 (1913-11-04)合并自 中國同盟會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继承者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总部 中華民國京兆地方北京意识形态共和主义责任內閣制政治立場中间至中间偏左[1][2][3]党旗青天白日旗中華民國政治政党·选举
國民黨由宋教仁於民國元年(1912年)主導成立,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一個主張內閣制的重要政黨,由中國同盟會和其他黨派合併而成,並推舉孫文為理事長。
在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孫文及部分成員於日本東京另立中華革命黨,但黃興、陳炯明等國民黨大佬不願意加入該黨。
國民黨最後被袁世凱下令解散,中華革命黨最後在上海改組成中國國民黨。
目录
1背景
2成立
3組織
4國會選舉及宋教仁案
5二次革命及國民黨分裂
6國會召開及勒令解散國民黨
7参考文献
8參見
背景[编辑]
中國同盟會原是清朝末年由多個革命團體組成的一個秘密結社,在1912年3月公開化後吸收了很多新會員,仍堅持革命理想。
但由於孫中山于1912年3月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第一次唐紹儀內閣於6月請辭,使同盟會在中央政府的政治勢力消失。
而袁世凱為把持政局遷都北京,在北京亦有很多前清的舊官僚,令同盟會受舊勢力包圍;加上同盟會部份保守派和支系社團——民社與光復會分裂出去組成了共和黨,使同盟會有江河日下之勢。
同盟會司法部檢事長宋教仁為了避免同盟會再度分裂,確保同盟會在北京臨時參議院保持多數席位,亦為了實現他的內閣制政治理想,聯合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組成了國民黨。
其目標是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通過民主選舉組成國民黨的內閣,掌握政治實權。
而與同盟會等革命派人士之主張向來南轅北轍的原立憲派人士也聯合民主黨、共和黨、統一黨三黨組成進步黨,在國會與國民黨爭奪政權。
成立[编辑]
國民黨成立地點——北京湖廣會館
1912年8月5日至11日,中國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分别派出代表共同磋商合併事宜,各方推舉的代表為:[4]
中國同盟會:宋教仁、仇亮、劉彦、湯漪、張耀曾、李肇甫
統一共和黨:馬邻翼、彭允彝、王樹聲、張壽森、谷鍾秀、殷汝驪
國民共進會:王寵惠、徐謙、陸定、沈其昌、王善荃、蒋邦彦、馬振憲、姚憾
共和實進會:董之雲、許廉、夏樹仁、晏起
國民公黨:虞熙正
8月13日,中國同盟會發表將改組為國民黨之宣言。
8月14日,孫中山與黄興就中國同盟會改组為國民黨一事,在上海聯合致電同盟會各海外支部以徵求同意。
[4]
8月25日,國民黨成立大会在北京湖廣會館舉行。
該黨由中國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等五團體合併改組而成。
[4]
在成立大會上,決定了如下主要人事安排:[4][5][6]
理事长:孫文(宋教仁代理)
理事(9人):孫文、黄興、宋教仁、王寵惠、王人文、王芝祥、張風翙、吳景濂、貢桑諾爾布。
參議(30人):閻锡山、張繼、李烈鈞、胡瑛、王傳炯、温宗堯、陳錦濤、陳陶遺、莫永貞、褚輔成、松毓、楊增新、于右任、馬君武、田桐、譚延閣、張培爵、徐謙、王善荃、姚錫光、趙炳麟、柏文蔚、沈秉堃、景耀月、虞汝钧、張琴、曾昭文、蔣翊武、陳明遠。
候補參議(10人):尹昌衡、袁家普、唐绍儀、唐文治、胡漢民、王紹祖、高金釗、許廉、夏仁樹、賀國昌
名譽參議(7人):溥倫、鈕永建、徐紹楨、姚雨平、林述慶、馬安良、張錫銮
國民黨的人事組織有理事九人、參議三十人、候補參議十人及名譽參議七人。
九位理事分別是: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王寵惠、王人文、王芝祥、吳景濂、張鳳翽及蒙古人貢桑諾爾布,以孫中山為理事長。
由於孫當時為全國鐵路督辦,总部在上海,而黃興又是當時的粵川鐵路督辦,故實際黨務由宋教仁代理。
組織[编辑]
國民黨本部設於北京,下設總務部、政事部、文事部、交際部、會計部、政務研憲會等機構。
總務部主任幹事:魏宸组、殷汝驪
政務部主任幹事:谷钟秀、湯漪
文事部主任幹事:楊庶堪
交際部主任幹事:李肇甫
政務研究會主任幹事:張耀曾、劉彦
國會選舉及宋教仁案[编辑]
1912年底至1913年初在中華民國國會的選舉中,國民黨若不計跨黨派人士,在參議院274個席位總共贏得132個席位,在眾議院596個席位中共贏得269個席位,參眾兩院均為第一大黨,代理事長宋教仁可望成為國務總理。
在國會召開第一次正式會議之前,袁世凱發電召宋教仁赴北京共商國事;宋教仁認為大局已定,遂毅然起行。
臨行前,陳其美曾經囑咐宋小心袁世凱,于右任亦勸宋改行海路,皆不為宋所接納。
1913年3月20日晚上10時,宋教仁於上海火車站遇刺;兩日後去世,時年32歲。
數日後,正兇武士英及協兇應夔丞落網,並且在應夔丞家中搜出了一封代國務總理趙秉鈞給他的密電碼一冊,「叮囑『以後有電直寄國務院』」的密函一份及多件由內務部秘書洪述祖指使他行刺宋教仁的電函。
故此歷史學家都認為袁世凱或趙秉鈞是幕後主謀。
二次革命及國民黨分裂[编辑]
在「宋案」發生後,國民黨內部彌漫著悲憤情緒,黨內一致認為袁世凱是幕後主謀,但在追究責任的方式上存在嚴重分歧。
孫中山力主即刻起兵討袁,理由是袁世凱為前清重臣,曾對革命黨與清廷首鼠兩端,不可信任又擁兵自重,靠法律討公道是行不通的;不如趁袁世凱的億兩萬銀元軍費(即善後大借款)尚未到手,國民黨率先發難,或許尚有勝算。
但與會者只有戴季陶一人贊成,其餘黨員則支持黃興的建議,通過法律途徑控告袁世凱。
理由是國民黨沒有足夠強大的軍力去找袁興師問罪,且如今中華民國是現代共和政體,國民黨作為國會中的多數政黨,解決紛爭應訴諸法律而不是武力,否則將破壞中國好不容易初具雛形的代議民主制度;若袁世凱公然毀法,屆時再起兵亦不遲。
於是國民黨先請江蘇都督程德全向國會提出成立特別法庭處理「宋案」,但被國民黨籍的司法總長許世英駁回,他認為依法訴訟應由地方法庭開始,不可逾級,成立特別法庭更是干預司法獨立。
另一方面孫中山要求國民黨籍的江西都督李烈鈞、安徽都督柏文蔚和廣東都督胡漢民宣佈獨立,但三都督皆回覆無足夠實力,而孫在武漢進行的地下活動亦被黎元洪搗破。
其他黨員如黃興等,則堅持通過法律途徑處理宋案,並無積極軍事佈署。
當袁世凱繞過國會程序,向六國列強商借的善後大借款入手後,受到國會議員和湖南都督譚延闓、江西都督李烈鈞、安徽都督柏文蔚及廣東都督胡漢民四位都督的抵制。
此時孫中山自知不敵,為了國民黨不被袁世凱剿滅,同意以和平方式解決宋案,但袁堅持撤換國民黨籍都督李烈鈞、柏文蔚及胡漢民。
1913年7月,孫中山在上海召開黨務會議,決定興師討袁,發動「二次革命」。
7月12日,李烈鈞率先宣佈江西獨立,接著江蘇、安徽、上海、廣東、福建、湖南及重慶亦宣佈獨立,黃興被任命為討袁軍總司令,但不到兩個月就被袁世凱的中央軍和唐繼堯的滇軍所擊敗。
孫中山、黃興、李烈鈞、柏文蔚、陳炯明、陳其美、胡漢民等國民黨領袖相繼流亡日本。
孫中山檢討「二次革命」失敗的原因,認為國民黨在宋案發生後未能立即起兵,失去先機以致袁世凱得到善後大借款後,國民黨再無籌碼與其交涉。
又表示根本原因是國民黨不但失去了同盟會的武裝革命精神,“散漫無力”,而且有很多所謂“投機份子”、“政客”、“軍閥”、“市井之徒”混入黨內。
因此在「二次革命」期間,很多黨員便各自打算,並未服從理事長孫中山的號令,例如譚延闓;甚者,大多數國民黨員否定訴諸武力,支持政治解決。
總之,孫中山僅為理事長,並不擁有國民黨的絕對領導權,當時民主政黨的黨員也無絕對義務聽從黨魁之命令。
有鉴于此,孫中山決定重新創立一個充滿革命精神、行動一致、服從領袖的中華革命黨,繼續討袁。
然而對於中華革命黨的組織辦法,尤其是須宣誓服從孫中山一人,以及按手印為記這類幫會的作法,黃興、李烈鈞、柏文蔚、陳炯明等無法接受,故拒絕加入。
他們另組歐事研究會,對外仍用「國民黨」之名,在一定程度上繼續反袁。
位於國內北京的國民黨本部,則將孫、黃等參與「二次革命」者的黨籍撤銷,劃清界線,此時的國民黨已分裂。
國會召開及勒令解散國民黨[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通令解散國民黨
通令各省解散國民黨省議員文
袁世凱未因國民黨部份黨員發動「二次革命」而立即將它定為非法組織,因為他仍需要國會選舉自己為正式大總統,而國民黨是國會的多數政黨,將其解散等同癱瘓國會。
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11月4日,袁下令解散國民黨,并收缴國民黨議員證書,國會因人数不足而无法开会;1914年1月,袁宣布解散國會。
参考文献[编辑]
^SocialistideologyoftheKuomintang.Wikipedia.2021-07-16(英语).
^ArifDirlik.TheMarxismintheChineserevolution.Rowman&Littlefield.2005:20.ISBN 0-7425-3069-8.
^VonKleinSmidInstituteofInternationalAffairs,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SchoolofPolitics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Studiesincomparativecommunism,Volume21.Butterworth-Heinemann.1988:134.
^4.04.14.24.3李松林、齐福麟、许小军等编:《中国国民党大事记》,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山西芮城陌南镇——景耀月故居的历史承载.辛亥革命网.2018-10-09[2020-12-04].
^《中国国民党史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页
參見[编辑]
中华民国主题
政治主题
历史主题
宋教仁
革命党、興中會、中國同盟會、中華革命黨、五四運動、中國國民黨
查论编中華民國初期(1912年-1913年)政党清末的活動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1912年8月)·帝国宪政会(1906年10月-1912年2月)·中国社会党(1911年6月-1913年)·国民協会(1911年10月-1912年8月)·中华共和促进会(1911年12月-1912年8月)·共和建设会(1911年12月-1912年3月)·商界共和团(1911年12月-1913年)反袁世凱统一共和党(1912年1月-8月)·共和实进会(1912年2月-8月)·国民共进会(1912年3月-8月)·国民公党(1912年3月-8月)·国民党(1912年8月-1913年11月)親袁世凱(-1913年5月)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年1月-3月)·统一党(1912年3月-1913年5月)·民社(1912年1月-5月)·民国公会(1912年1月-5月)·国民协进会(1912年2月-5月)·国民党(1912年2月-5月)·共和党(1912年5月-1913年5月)·共和建设讨论会(1912年4月-8月)·共和统一党(1912年3月-8月)·共和俱进会(1912年-1912年8月)·国民新政社(1912年-1912年8月)·民主党(1912年8月-1913年5月)其他中华民国工党(1912年1月-6月)1913年5月-11月進步党(5月-11月)·政友會(6月-11月)·公民党(9月-11月)·大中党(9月-11月)·民宪党(10月-11月)後来的流亡政党中華革命黨(1914年7月-1916年7月)中華民國歷史
查论编中國國民黨各時期領袖領袖興中會主席(1894-1895)劉祥→何寬(代理)總會長(1895-1905)黃詠商(臨時主席)→楊衢雲→孫文華興會會長(1904-1905)黃興同盟會總理(1905-1912)孫文國民黨理事長(1912-1913)孫文→宋教仁(代理)中華革命黨總理(1914-1919)孫文中國國民黨總理(1919-1925)孫文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1925-1926)胡漢民→汪兆銘→譚延闓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1926-1927;1935-1938;1939-1944)張靜江→蔣中正→空缺→胡漢民→蔣中正(代理);汪兆銘*總裁(1938-1975)蔣中正中央委員會主席(1975-1976)蔣經國主席(1975年至今)蔣經國→李登輝→連戰→馬英九→吳伯雄(代理)→江丙坤(代理)→吳伯雄→馬英九(二次)→吳敦義(代理)→朱立倫→黃敏惠(代理)→洪秀柱→林政則(代理)→吳敦義→林榮德(代理)→江啟臣→朱立倫(二次)荣誉主席(2005-2015)連戰、吳伯雄註1:1905年併入的光復會於1910年正式脫離同盟會,故不列入表中。
註2:1927-1935年間,中國國民黨採取集體領導制,不設最高領導人職位。
註3:「總理」與「總裁」兩個職位,已經延續成為孫文和蔣中正兩人逝世後的追贈稱號。
註4:本列表收錄榮譽主席。
該職位為榮譽職,不具有實權。
连战于2005年担任,吴伯雄于2009年担任。
2015年荣誉主席职务废除。
註5:汪兆銘于1939年所担任的「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系「汪伪國民黨」之「主席」。
副領袖副主席(1935-1938)蔣中正副總裁(1938-1939)汪兆銘副總裁(1957-1965)陳誠副主席(1993-)李元簇·郝柏村·林洋港·連戰→俞國華·邱創煥→蕭萬長·王金平·蔣仲苓·吳伯雄·林澄枝·江丙坤→馬英九→關中·林益世·章仁香·詹春柏·林豐正→蔣孝嚴·吳敦義·曾永權·朱立倫·洪秀柱·胡志强·郝龍斌·黃敏惠·林政則·詹啟賢·陳鎮湘→曾永權·郝龍斌第一副主席(1993-)李元簇→連戰→江丙坤→曾永權→吳敦義→郝龍斌→詹啟賢→連勝文
查论编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北洋军阀
袁世凯
皖系(段祺瑞等)
直系(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齐燮元等)
奉系(张作霖、張宗昌、张学良等)
冯系(冯玉祥等)
晉系(閻錫山、傅作義等)
南方军阀
滇系
舊桂系
新桂系
粤系
國民黨
共产党
川军等
主要事件
北洋政府建立(1912)
宋教仁遇刺(1912)
初年国会(1913)
二次革命(1913)
解散国民党(1913)
西姆拉会议(1913-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
二十一条(1915)
《新青年》创刊
新文化运动(1915-1919)
洪宪帝制(1915–1916)
護國戰爭(1915–1916)
袁世凱去世(1916)
府院之争(1916-1917)
對德宣戰案(1917)
張勳復辟(1917)
護法運動(1917–1922)
西南军阀混战(1917-1933)
安福国会(1918)
西伯利亚干涉(1918–1920)
巴黎和会(1919)
南北议和(1919)
五四运动(1919)
佔領外蒙並撤治(1919–1921)
直皖战争(1920)
琿春事件(1920)
第一次粤桂战争(1920)
新新国会难产(1920-1922)
武昌兵变(1921)
第二次粤桂战争(1921)
第一次直奉戰爭(1922)
六一六事变(1922)
九江兵变(1922)
二七惨案(1922)
曹錕贿选(1923)
江浙战争(1924)
第二次直奉戰爭(1924)
甲子兵变(1924)
临时政府(1924)
善后会议(1925)
第二次江浙战争(1925)
滇桂战争(1925)
国民革命军东征(1925)
五卅运动(1925)
反奉战争(1925–1926)
大沽口事件(1926)
三一八惨案(1926)
國民革命軍北伐(1926–1928)
宁汉战争(1927)
五三慘案(1928)
皇姑屯事件(1928)
东北易帜(1928)
参见: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內戰戰鬥列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國民黨_(1912年)&oldid=68920520”
分类: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党中國國民黨大陸時期歷史1912年建立的政黨1912年中國建立1913年解散的政黨1913年中國廢除宋教仁隐藏分类:CS1英语来源(en)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已展开
已折叠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其他语言
日本語한국어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幾經更名國民黨曾經沒有中國- 政治要聞
國民黨的前身,是國父孫中山於1894年11月24日在夏威夷檀香山創立的革命 ... 1911年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隔年1月,中華民國在南京 ...
- 2中国同盟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同盟會(簡稱同盟會),亦稱為中國革命同盟會,是清朝末年由興中会、華興會等多個團體集合而成的革命組織,1905年成立於日本東京。其組織網絡遍布中國與世界各地的 ...
- 3同盟會- 翰林雲端學院
同盟會,清朝末年在孫中山的組織下,聯合興中會、華興會與光復會等革命組織而成,最終滿清政府,在其組織的辛亥革命中覆滅。 同盟會在1905年於東京成立, ...
- 4中國國民黨與台灣-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KMT Official Webstie
後來蔣渭水、連橫、賴和等七十六位臺籍菁英也加入同盟會,共同奮鬥。中山先生的革命運動進一步與臺灣抗日運動結合起來。其後1913年羅福星的苗栗抗日事件與1915年余清芳、羅 ...
- 5中國同盟會聲明同盟會不等同國民黨、中國國民黨CNL # KMT...
中國同盟會聲明同盟會不等同國民黨、中國國民黨CNL # KMT 同盟會CNL繼承興中會於1905年8月20日在東京成立。 確立先烈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為革命黨(同盟會)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