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法蘭西-時尚、藝術、電影…-沉浸在生活美學中的法國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談到法國很難讓人不得不想到美食、藝術、時尚等,所有和「美」有關的事物。

...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高階秀爾,在《法國繪畫史》書中,便曾經形容法國文化是「將 ... 「法國月─品味法蘭西」 ‧法國科學:人文科學家推動科學  進程  -法國科學推薦書目 ‧沉浸在生活美學中的法國人  -法國印象推薦書目  -法國美食推薦書目  -法國時尚推薦書目  -法國藝術推薦書目  -法國電影推薦書目 ‧法國古典音樂簡介  -邂逅法蘭西推薦樂曲 ‧繁花似錦的法國人文思潮  -法國人文思潮推薦書目 ‧法國—無所不在的文學國度  -諾貝爾文學獎歷年法國作家得  獎名單  -龔固爾獎(Prix Goncourt)歷年  得主及作品總覽 ‧法蘭西文學重新登陸華人文學 ‧東拼西湊看法國當代文學 ‧漢譯法國小說目睹之怪現象  -法國文學推薦書單  -如何閱讀法國當代文學推薦書  目 ‧法國月推薦作家  ─淫而不穢的情色哲人—薩德 ‧法國月推薦作家  ─俄裔法籍作家安德依.馬金尼 ‧法國月推薦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 ‧法國月推薦作家  ─說童話故事的人馬克李維 ‧法國月推薦作家  ─昆蟲詩人法布爾 ‧《網路與書netandbooks》  50本必讀的法國書 ‧聰明線上國際書展 ‧回博客來首頁 沉浸在生活美學中的法國人 張淑英、黃慧娟/特稿 一談到法國很難讓人不得不想到美食、藝術、時尚等,所有和「美」有關的事物。

「人們應該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句廣告詞一語道盡了法國人生性喜愛美的浪漫民族特色。

法國美食:捨得在美食上花時間 法國料理是唯一能與中國料理一較高下,並稱得上世界美食的稱號。

18世紀一位法國美食家兼作家的薩瓦蘭(Anthelme Brillat-Savarin)便談到他的美食哲學,認為從一個人所吃的食物裡就可以觀察到他(她)的為人,而且一個國家的命運其實仰賴於國民的吃相。

法國人對吃的講究與要求,可以從小小的法國麵包(Baguette)觀察得到。

黃仁達曾在《酗巴黎》一書中談到,法國對於他們的國寶之一-棍狀麵包規定了嚴格的品質標準,認為所謂的Baguette就是只准用政府的第55號、未經漂白的麵粉(French Type55),不含防腐劑、不摻油脂、只准用鹽巴和酵母發酵烘焙出來的麵包。

而且,法國麵包在烘烤出爐後的一個鐘頭內最新鮮,因此法國人往往願意在早、午、晚餐前花時間到麵包店大排長龍,只為了買新鮮好吃的法國麵包。

不僅對法國麵包如此要求,法國人對於製作沙拉也相當講究。

曾經遊學巴黎的押田洋子 ,便在《巴黎小廚房》書中提到,光是沙拉的種類及做法,就足夠出一本厚厚的食譜, 《Larousse料理百科全書》就記載了各式各樣的沙拉食譜。

法國人還有相關諺語流傳著 :製作可口美味的沙拉,需具備四種人-捨得倒足夠油料的浪費家、只肯倒入一點醋的小氣家、能夠倒入適量鹽巴的精算家,以及能專心混合這些材料的人。

想一想,法國料理能夠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不是沒有道理的。

法國另一項美食「乳酪」,擁有不同多樣的風格與口味,法國總統戴高樂(de Gaulle)曾經說過:「誰能統治一個擁有四百五十種乳酪的國家?」乳酪種類既然如此眾多,那麼法國料理則更是如此。

《法國土司》的作者霍栩佛(Harriet WeltyRochefort)以一位身為法國家庭的美國人立場,發現在法國家庭上菜的順序,依序為前菜、主菜、沙拉、乳酪及甜點。

她並強調在法國,菜不會同時端上來,每次只上一道。

押田洋子便提到法國是一個肉食國家,吃牛肉、豬肉、雞肉、羊肉,甚至馬肉…,肉類可分為白肉、紅肉。

「即使熱食也不烹調全熟,才屬高級吃法。

而一般所謂的紅肉,首推牛肉,以附有炸薯片的牛排最為普遍,也有人只加調味醬生食。

而一般的家庭烹調常加入葡萄酒(Daube deboeuf)增加風味。

」 只是法國人雖然沒有吃零食的習慣,除了法國麵包外,法國人在正餐之外的節制,全都在上了餐桌時徹底瓦解。

以《山居歲月》一書聞名全球的英國作家彼得.梅爾(Peter Mayle)便在書中風趣地描述法國友人吃晚餐的情景,他寫道「他們吃得如此歡天喜地 ,讓我不由懷疑他們上一頓是多久以前吃的,下一頓又打算延到什麼時候。

」他也在《重拾山居歲月》書中,談到對於法國人吃大餐的程度深感大惑不解,「怎麼有人一天要把兩頓大餐塞進肚皮裡去,卻怎樣也不會像吹氣球一樣一發不可收拾?或因為膽固醇堵住了動脈而一頭昏死過去?法國人上的每一道菜,份量是不多,不過,他們上菜是一道接著一道,川流不息…」。

然而,若沒有來點酒,伺候一下腸胃,還不能算是吃了一頓盛餐呢! 「沒有酒的一餐就像是沒有陽光的一天。

」無論你是到法國人家裡作客還是進法國餐廳,主人或侍者可能都會先端上一杯開胃酒(aperitif),通常是一種以葡萄酒為主的甜酒,而大部分的法國葡萄酒都是以產地而不是以葡萄品種命名的,且大多數法國人最喜歡的還是自己家鄉的葡萄酒。

佛特斯裘夫人曾在《普羅旺斯來的香水》書中,描述普羅旺斯當地人採收葡萄、釀葡萄的情景,寫道:「他跟整個家族-妻子、孩子、姊妹、兄弟,還有堂兄弟姊妹-全都聚集在一條曲折拱道下方的一個圓形拱頂地窖裏。

他們點燃幾把火炬,插在牆壁的縫隙洞孔裡,每一個人,甚至於他那個年僅五歲的可愛小女兒-戴著葡萄藤葉頭冠,雙耳各掛著一串葡萄-都幫忙將大把大把的葡萄搬運到安裝在一個大桶上面的正方形榨葡萄機器那裡,由愛美莉和她的哥哥負責轉動那機器。

」從字裡行間中,可以想見葡萄成熟時,帶給當地人的樂趣與辛勞。

儘管法國葡萄酒種類繁多,莎莉亞當森泰勒(SallyAdamsonTaylor)在《CultureShock!法國》書中對於學習認識法國的美酒,則認為是一種很輕鬆、很隨意、不斷地摸索嘗試並純粹以娛樂為前提的經驗。

並沒有所謂「錯誤」的佐餐酒,因為法國人喝酒通常並不太講究,只是要求必須與食物搭配而已。

(文/張淑英) 法國美食推薦書目 法國時尚:美麗時尚不分年齡 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美學家庫辛(VictorCousin)曾經說過,美的本身就是在事物身上的美。

這句話從法國人對於「穿著」的講究,不分男女老少,便可以嗅出端倪。

尤其是巴黎人,更是懂得透過打扮,展現自己的品味與格調。

「在任何年齡,你都可能有令人無法抗拒的美。

你必須以神秘感取代青春。

只有已經掌握未來的人,才可能擁有優雅的特權。

」香奈兒(Co CoCHANEL)女士對於優雅做出了這樣的詮釋,她更以為優雅是不可粗心大意的。

因此,走在巴黎如此引領時尚風潮的城市中,你大概很難看到上班族穿著牛仔褲或是球鞋,如果有,那肯定是國外的觀光客或者是廉價商店的員工身上才能瞧見。

莎莉亞當森泰勒(Sally AdamsonTaylor)曾經稱讚「穿著」是巴黎人最拿手的事情,因為巴黎人往往不太需要一整櫃的衣服,無論男女都只有兩三套材質上等的基本服裝,他們懂得利用絲巾或飾品不斷變化出新的風貌,而男士則靠著一條領帶、一件襯衫,就可以展現迷人的優雅特色。

然而,一談到時尚,大家腦海裡頭頓時浮現的頭號名牌代表,就是香奈兒(CHANEL)。

「時裝造就了香奈兒,CHANEL創造了新時尚。

」徐玉婷曾在《超級名牌服飾》書中如此介紹CHANEL的重要地位。

一如Co Co本人傳奇卻鮮明的一生,CHANEL服飾最傳奇的特色 ,莫過於從簡約的極端中淬煉出高雅,而且CoCo總是憑其過人的敏銳觀察,為女性設計出體貼卻別出心裁的服飾,詮釋她眼中獨到的女性美。

繼CocoChanel之後在20世紀初期最有影響力的服裝精神領袖,莫過於ChristianDior。

由於他到42歲才開始設計服裝,因此在風格上始終強調把個人的內涵本質與外表細節做出完美的結合,這也是出自於他對美的認定,是來自人們內在精神的煥發。

無怪乎,當我們看到CD的服裝時,總覺得它具有出身貴族的氣氛,並多出了一份遺世獨立的氣息。

另外,也具有相當的時裝代表性人物,如替奧黛麗赫本設計羅馬假期戲服的HubertdeGivenchy,他在服裝設計上的風格,一如赫本所言:穿上Givenchy 優雅簡單的服飾,不僅讓我更出色,最重要的是,它帶來自信心和安全感。

而巴黎時裝五巨頭除了上述的CD、CHANEL之外,還包括了YSL、Givenchy與emanuel ungaro,至於其他如:ChristianLacroix、HERMES、JeanPaulGaultier、GuyLaroche、Yves SaintLaurent等,在時尚界都具有相當的地位,也各自擁有不同的美感與獨特的穿衣美學。

在香奈兒女士的眼中,女性的浪漫魅力除了透過服飾之外,「香水」恐怕是女人的第二生命了。

黃仁達在《酗巴黎》書中曾這麼形容「香氛」,他說「通過嗅覺所體會到的味道,無論是香味或體味,都是屬於精神的層面,它像祈禱或思想一樣,既無實體,更會飛快飄逸繚繞的上昇消失,同時也會沉潛到潛意識裡,喚起一種浪漫或刻骨銘心的回憶。

」 世界上第一瓶以服裝設計師以及號碼命名的香水N°5,在1921年魅力登場。

而N°5的命名得自它是編號第五的樣品,「5」同時也是香奈兒女士最喜愛的幸運數字。

這瓶香水之所以獨特,除了是Co Co的第一支香水作品,其出身的意義不同外,還有一個桀驁不馴的原因-它是一瓶不試圖重現花香的香水。

吳蓓薇曾在《名牌香水60》一書中解釋,市面上的香水,無一不在小小的香水瓶子裡,努力地試圖將鮮花的香味重現,並且以模仿真實的花香為傲。

而香奈兒女士則是以「抽象」為目的,將80種成分的天然精油加上乙醛所創造出來的概念香味,以詮釋端莊、典雅、十足女人味的仕女。

難怪影星瑪麗蓮夢露會以這瓶香水,作為她夜晚入眠的唯一服裝呢!(文∕張淑英)法國時尚推薦書目 法國藝術:安靜畫作下的豐厚情感 當我們綜觀整個法國文化的特色,其實會發現法國文化是不喜歡華麗,而是偏愛莊重;不重視外觀上的華美,而是在乎充實的內在面。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高階秀爾,在《法國繪畫史》書中,便曾經形容法國文化是「將人類存在的整體型態加以凝縮,而呈現出兼具明晰的理性精神與洗鍊的纖細感性」,他認為這種東西乍看之下是潛藏在安靜外觀深處的豐富情感,然而在節制的激情當中卻不乏完美的表現。

法國的繪畫,正足以印證高階秀爾所說的特色。

然而,真正具有代表意義的法國繪畫時期,應該是從16世紀至19世紀末將近四百年當中。

在此之前,法國的繪畫雖然是始於9世紀後半的羅馬式美術,接著為哥德樣式的時代,然而整個歐洲大陸風格幾乎相去不遠,法國藝術並尚未開始形成。

自從16世紀,法國由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封建諸侯的聯合體,逐漸地轉變為以王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時,透過法蘭西斯一世建造了楓丹白露、凡爾賽等宮殿,提供藝術家豐富的創作環境,逐漸產生具有「法國式」的艷麗優雅樣式,然而仍深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此期繪畫稱之為楓丹白露派,著名如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畫作便是懸掛在楓丹白露宮的入浴之廳。

到了17世紀,在路易十四強而有力的統治下,締造一個輝煌的時代,藝術風格轉為原自義大利的巴洛克樣式,以描繪貴族、歌功頌德的畫作為其主流。

但是,此時法國繪畫的個性卻是更加明顯了,一直到18世紀,法國繪畫進入了成熟期,擺脫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影響,原本雄偉誇張的巴洛克藝術,逐漸為清淡精緻的洛可可藝術所取代。

當18世紀末與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爆發,使得法國在藝術上盛行新古典主義,作品經常以神話或史詩故事為題材,只是避開了煽動觀眾情緒的技法,而多呈現靜謐肅靜,著名如大衛的《薩賓諾的女人》。

與新古典主義相庭抗禮的畫風-浪漫主義也在相同時代並存,而此派的畫家則是喜愛幻想,並且崇尚自然情緒的表達。

隨著19世紀中葉,法國受到工業革命所帶來在社會結構上的改變,使得繪畫上轉入到寫實主義,畫家們以極為真實的筆法,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如米勒著名的畫作《拾穗》 。

真正將法國繪畫推向高峰,則莫過於寫實主義之後的印象派作品,其影響力以及受矚目的程度,至今仍無其他派別可與之相比擬。

印象派畫家在描繪大自然的特色上,在於運用光學上的新發現,特別強調出光線與陰影的效果,而印象派名家如梵谷、高更、塞尚、畢沙羅、雷諾瓦、莫內、秀拉、竇加等,幾乎全是法國人,或是到法國之後達到創作高峰的,這些藝術家自此將巴黎推向世界藝文舞台的中心,印象派美學幾乎為英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國家所接受。

不過,印象派走上顛峰時期仍舊開始會出現反動的派別,如厭倦寫實的象徵主義(高更與魯東)、脫離印象主義的野獸派(馬諦斯及畢卡索)、激進的立體派(布拉克)、超現實主義的夢幻派(夏卡爾),都在法國畫壇上居有一席之地。

如今的法國繪畫風格,則是早已跳脫傳統的框架,呈現出多樣性的風格。

(文∕張淑英)法國藝術推薦書目 法國電影:電影的天堂 法國的首都巴黎是著名的藝術之都,世人對於法國的藝術氣息更是甚為欽慕,有「第八藝術」之稱的電影在法國,自然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雖然美國好萊塢電影襲捲全球的電影消費市場,但是熱愛電影的影癡都不會否認法國的電影文化及對世界電影型態改變的巨大。

電影研究者蔡秀女便說:「一個狂熱的電影愛好者在巴黎停留三年,足以觀賞一部完整的世界電影史。

」 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即是1895年由法國的盧米埃兄弟製作的。

奧古斯都.盧米埃夫婦一起餵食他們的嬰兒,後來一個男童腳踩水管突然放鬆,正在澆水的園丁不知所以地被噴了一身。

這部後來被稱《落湯雞的澆水者》的影片,是影史上有名的一次電影放映活動,地點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店中。

不只如此,「電影資料館」首開在法國,法國政府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電影當文化資產加以保護和資助的國家,法國觀眾是世界上素質最高且極為支持電影的觀眾。

法國的電影文化自六○年代新浪潮崛起後,可以說是逐步發展完成。

在長達一百年的電影史中,法國電影的「新浪潮」是影癡們不可不知的一個時代,而六○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絕對是認識電影藝術的一大轉折,其在影史上的革命影響至今仍餘盪不已。

所謂「新浪潮」,是指一九五八年興起於法國的新一代導演,他們沒有共同綱領,唯一的共同點是都反對傳統電影的作法,強調電影是一種個人的藝術創作。

這批作著論的實踐者,個個才氣縱橫、電影知識豐富,所授電影雖不相同,但在題材的開發與表現的創新上均有極燦爛的成績,著名如高達、楚浮、雷奈等。

台灣知名導演蔡明亮便深受新浪潮的影響,他說他最喜歡看楚浮的《四百擊》,目前也正籌拍《七到四百擊》,不但請了《四百擊》的男主角來演出,在影片中也有些《四百擊》的片段,和楚浮喜歡在每部片中都插入一段他喜愛的導演的作品一樣。

《四百擊》是楚浮所拍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奪得1959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大獎,震動了西方影壇。

這部帶有自傳性色彩的電影,便是新浪潮的主流。

在《電影百年發展史》中,便稱這群年輕導演提倡了一種個人電影新觀念,並且也貢獻了創新的電影型式和風格。

這群年輕導演者常在《電影筆記》上攻擊頗受藝術界尊重的電影導演,卻推崇幾個被認為已經過時的導演,如尚雷諾、馬克斯歐弗斯或布列松等人。

重要的是,當時這些評論家在攻訐當時法國電影制度時並不覺得欣賞誇大花俏的好萊塢作品是一種矛盾。

這群新浪潮的導演幾乎都出自《電影筆記》的影評身份,而在處於電影的「作者」是編劇或是導演之爭時,《電影筆記》強力主張「作者論」,亦即:「電影工作者/作者以攝影機書寫,如同作家以筆書寫一般。

」導演是作者,而連演員在內,都不過是材料。

尚雷諾即說過,「一位導演其實只有拍一部電影,而且一再重覆地拍著。

其他的作品只是這部電影的詮釋。

」 在《導演與電影》中,便獨立選出一篇1962年,兩位美國影評人對楚浮的訪談,楚浮大談「作者論」。

楚浮強調:「電影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導演才有好壞之分。

」彼德華倫亦在其所著的《電影符號學》中表示:「電影導演並不附屬於他所改編的題材的任何作者,他所取材者不過是一個借用之物,利用這種借用之物來溶合他的構想與獨立意念,以轉換成另一種完全屬於他的東西。

」 提到楚浮,就不能不提到他所尊崇的法國印象派時期的導演尚雷諾。

他生於電影開始的那一年,是印象派畫家奧古斯都雷諾的兒子,演員皮耶雷諾的弟弟。

尚雷諾說他接觸電影是在最自然的情況下接觸的,他話語中的自然天成,便是因為他說的:「我從父親和他的同輩畫家的作品中,學到了一整套法國人的姿態。

」 雖然提到一個導演只能拍一部電影這樣子的話,也是支持「作者論」的楚浮等人尊崇的導演,但在《尚雷諾──偉大的電影心靈》中,卻說:「在歐洲,一部影片是一個導演的作品,在美國習慣上一部影片還是製作人的創造物,我必需承認在所有我拍的片子當中,我的影響力足以使我 必須對完成作品負起較大的責任,但如果否認我的合作者曾深深地影響我,也是無意義的。

一個人如果未經其他人,怎麼能對生命有認識呢?」除此之外,極端的作者論者會把偶像拍得不好這件事歸究於劇本、演員等因素,而尚雷諾卻說:「一個好的影片是個意外。

」 由於法國知名的電影導演相當多,如高達、盧貝松等,法國電影的流派還有「新巴洛克」、「前衛電影」、「法蘭西品質」等等,不勝枚舉,有興趣的朋友或可閱得《電影百年發展史》、《歐洲當代電影新潮》、《新浪潮 ──高達的電影劇本》等書。

(文∕黃慧娟)法國電影推薦書目 ‧法國印象推薦書目 ‧法國美食推薦書目 ‧法國時尚推薦書目 ‧法國藝術推薦書目 ‧法國電影推薦書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