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以英語學習學科的CLIL - 師德文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是芬蘭學者David Marsh 於1994 年提出的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是一種以學科及語言雙重學習重點的教育方法,由學科 ... 英語教學德博士 HelloET(62) 大師開講(17) 中文證夯(15) 名人對話(54) 活動報導(6) 教學好評(8) 教學得來速(5) 教學實務(368) 教學議題(123) 新聞報導(52) 補教經營(4) 試用大隊(26) 聚焦英檢(21) 數位講座(9) 課程報導(1) 辭源好好玩(10) HelloET 大師開講 中文證夯 名人對話 活動報導 教學好評 教學得來速 教學實務 教學議題 新聞報導 補教經營 試用大隊 聚焦英檢 數位應用 數位講座 課程報導 辭源好好玩 線上客服 LINE@ 培養學生以英語學習學科的CLIL 2019/5/1分類:大師開講作者:簡雅臻點閱次數:27335 CLIL的意涵 CLIL(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是芬蘭學者DavidMarsh於1994年提出的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是一種以學科及語言雙重學習重點的教育方法,由學科老師以第二語言進行學科教學。

CLIL的語言學習概念是現學現用(learnasyouuse,useasyoulearn)(Mehisto,Marsh,&Frigols,2008),可透過學科學習建立更多的語言辭彙,也就是在學科課堂以第二語言學習學科知識,學生吸收認知過程具有雙語的支撐。

CLIL已在歐洲實行近二十年,歐洲委員會(EuropeanCommission)推動CLIL的出發點在於國際化社會,跨國語言溝通能力十分重要。

要將語言學好,只藉由一週上兩節課,把語言當成一門學科來學習是不夠的,而是要以目標語言來學習其他知識,天天接觸,常常使用。

臺灣因為非母語情境,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後,往往無法在日常生活中現學現用(learnnow,uselater),使用英語的環境有限,學習成效自然也有限。

因此,在不增加語言學習時數下,用第二語言來學習其他科目,不但能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更能透過該語言習得新知識,用不同的視角學習學科、發展跨文化溝通能力。

  CLIL的形式 由於CLIL強調學科及語言並重,因此課程有許多樣貌,可簡單分為(1)HardCLIL:重學科、以學科內容為主的完全沉浸或部分沉浸式教學;(2)SoftCLIL:以語言課程為主,以學科內容融入語言教學,或語言課程教學科內容,但以習得語言、語法為主。

臺北市許多國小高年級使用進口教材,其中涵蓋科學、自然、社會知識等,例如以恐龍為主題,學習分辨兩種恐龍的身高、生活型態,但主要還是讓學生學習bodyparts的英文等,可視為SoftCLIL的課程。

目前國內正朝向HardCLIL嘗試。

CLIL4Cs課程設計 Coyle於2005年提出4Cs課程設計,意即以學科知識內容(Content)為主、提升認知思考層次(Cognition)、增進語言的溝通技巧(Communication)、以及提升國際及本土文化覺知(Culture)。

以下分別詳細說明:    一、Content:CLIL的學科內容 CLIL的學科內容有三種類型,第一是專業學科(Subject)內容,目前教育部國教署正在推動,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陳錦芬教授所主持的「推動國民中小學沉浸式英語教學特色學校試辦計畫」即屬於專業學科內容,由學校試辦綜合、藝術領域、健康體育等科目的CLIL課程。

第二是主題式(Theme)內容,例如全球暖化議題。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戴雅茗教授所主持的「學校本位英語多元主題學習方案計畫」就屬於主題式內容,發展以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為主的CLIL課程。

第三種是跨領域、跨學科(Cross-Curriculum)內容,例如瑞典少女桑柏格為氣候變遷發起罷課行動,引發比利時、德國、英國等國學生加入,這項重大議題可以透過CLIL課程讓學生了解全球氣候變遷,進而開始付諸社會行動。

    二、Cognition:提升認知思考層次HOTvs.LOT 有別於現階段國小英語課程著重辨識、聽懂、唸讀等較低階思考(LowerOrderThinking,LOT)之能力指標,CLIL課程是以學童為中心的知識建構課程,著重高階思考(HigherOrderThinking,HOT)學習活動,強調進行比較、判斷和推理等學習活動。

學生的語言學習上,CLIL課程能符合他們的認知思考能力。

 加拿大雙語教育學者JimCummings(2017)將學生的語言能力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本人際溝通技能(BasicInterpersonalCommunicativeSkills,BICS);另一種是認知學術語言能力(CognitiveAcademicLanguageProficiency,CALP)。

前者為基本對話、溝通能力,可透過表情、手勢動作、語調等幫助理解,若以國小課程而言,BICS可泛指老師使用的課室用語及同學間日常互動的語言。

CALP為學科、學術語言,較為抽象或抽離語境,也就是要了解學科知識、概念、討論相關資訊時所需的語言能力。

例如學習健康概念,必須了解每日卡路里攝取量(caloriesconsumptionperday)等,認知要求較高、較困難。

國小英語課綱能力指標及審定版國小英語教材,目前僅止於發展基本人際溝通技能BICS,而CLIL的課程涵蓋了BICS及CALP,因此涵蓋較高認知內涵。

  三、Communication:CLIL課程中的語言溝通(Language) CLIL課程中的語言,並非是翻譯學科學習內容。

CLIL強調的是使用目標語言來進行學習(usinglanguagetolearn),而不僅止於學習語言而已(learningtouselanguage)。

課程不再只是教語言,而是讓學生使用語言來學習、用語言來溝通,由學習內容來決定需要學習的語言。

CLIL語言溝通學習分成三類:LanguageofLearning、LanguageforLearning和LanguagethroughLearning(Coyle,Hood,&Marsh,2010)。

以國小三年級健康與體育能力指標「辨識食物的安全性並選擇健康的營養餐點」主題為例: (一)LanguageofLearning:強調學生學習學科知識所涉及的語言,此部分語言溝通應該要學習與營養和食物有關的單字,例如nutritionfacts,calories,fat,protein等,以及課程內容所涉及的辨別營養食物的用詞,例如toomuchsugar,toomuchsalt等。

(二)LanguageforLearning:強調學生在CLIL課堂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時所需使用的語言。

國內老師多半會提供句型,讓學生使用特定句型來進行發表,例如討論食物主題時,Ithinkeating_____isgoodforusbecause...。

這類語言著重的不僅止於學習目標句型,而是分組活動與他人溝通時所需要的語言。

(三)LanguagethroughLearning:強調課程中學生經由主動學習思考、詢問資訊的過程,藉由語言使用學習到的新知識、概念及語言。

這部分語言習得需透過課堂同儕或師生互動而產生,並非教師所能事先預知的,須透過課室觀察才能得知,而後在課堂中可重複使用(recycle)。

LanguagethroughLearning是CLIL獨特的特色,著重的是學科內容的學習、思考、知識與技術的應用等,在英語及學科學習並重之下,學生會在課堂上不經意脫口說出英語表達意見,例如要學生判斷健康飲食,老師說Howabout20cokesaday?,學生脫口而出That'simpossible.That'sbadforus.,學生回答的內容就是LanguagethroughLearning。

CLIL可以藉由英語溝通,建立有情境脈絡、能用英語表達自己想法的環境。

四、Culture:文化 現今社會有許多跨國組織,組織成員可能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必須能接受多元文化,並透過知識和情感的交流和理解來進行溝通。

而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CLIL的目標之一是跨文化溝通。

在CLIL課程中,學生需培養針對不同主題進行文化理解、察覺本土文化及他國文化,能願意協助他人溝通並欣賞另一種文化的能力。

例如可與第二語言國家的學生建立教室連繫,提升學生語言使用的文化認知。

後續筆者將分享訪視台灣多所學校進行CLIL課程的實際上課情形,並就不同主題CLIL課程設計進行分析檢討。

  -本文來源:HELLOE.T.第113期   活動訊息 .2018師德教師聯誼會集點活動 .秋季英語教師聯誼會 .雙效發音講座 .兒童中文作文師資班 影音全民英檢初級一次HomeRun 延伸閱讀 .以學生為中心之差異化分組教學及分站學習 .英語差異化教學:學前能力診斷 .善用圖形輸入與時限,增加認知投入 .字彙與寫作中的認知 .語音與視覺輸入影像的整合—讓聆聽經驗更豐富、更精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