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女人到底該不該有野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電影《第一夫人》聚焦了美國前總統甘迺迪遇刺之後,第一夫人傑奎琳從全世界最具權勢的女人瞬間成為總統遺孀,她從絕望恐懼,不知所措到隱忍堅定,面對巨變的心路歷程。

電影以傑奎琳在暗殺一周後接受採訪為線索開始探討她入駐白宮那兩年的內心活動,而我們在後來發現這場採訪是著名的《生活》雜誌採訪,採訪者正是大名鼎鼎的白修德(對的,Theodore Harold White的中文名真的是白修德……)。

影后娜塔莉•波特曼為了準備傑奎琳這個不但在美國歷史上有著重大意義,更可以說是時尚標誌的第一夫人,反覆觀看了當年傑奎琳著名的電視白宮游。

也正因為她對角色長時間的摸索研究,觀眾們看到的結果可以說是難以置信的——波特曼不僅在動作神情細節上效仿了傑奎琳,更是把她的口音學得惟妙惟肖。

但這卻不是波特曼的表演中最出彩的細節,畢竟這些都只是復刻表演大家都已經看過千萬遍的視頻而已。

她最出彩的,反而是通過自己的理解作出對傑奎琳這個角色在暗殺前後心理狀況的推測,然後把這種推測讓人信服地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

那個時而在大眾面前穿著優雅保持笑容的傑奎琳,以及那個在故事背後抽菸解愁的消瘦的傑奎琳,都在波特曼的詮釋下變得毫不做作,自然而然。

不管你是電影迷、政治/歷史迷、還是言情劇愛好者,都會在其中找到觸及你心靈的地方,因為——它並不是一部普通的、平鋪直敘的傳記片。

不止如此,片中幾乎沒有一分鐘是傳統的傳記風格。

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只是這個地球上最著名的女人在丈夫遇害、她條件反射地爬上後車蓋捧起他噴出的腦組織——之後的故事,讓我們難以自拔地窺探著她在幾天內所經歷的一切。

她有「傑姬」經典的形象、氣若遊絲的聲音、嚴格挺拔的儀態,卻沒有絲毫刻意模仿的痕跡。

而整個事件的重頭戲,也就是「傑姬」在悲劇發生後所迅速煉成的鋼鐵般的堅毅,她不僅要面對個人的驚恐、悲痛,還身處在公眾、媒體無孔不入的窺視中。

我們看到娜塔莉波特曼爐火純青的演技,把每個細微的情緒都展現得恰到好處。

熱愛歷史題材的觀眾還會看到,片中有近乎真實的謀殺、醫院、林登·詹森在達拉斯臨危受命宣誓就職時離開達拉斯的航班等場景。

我們仿佛再次回到了1963年的11月22日,傑奎琳前一秒還穿著她標誌性的粉色毛呢套裝並戴著同款禮帽,而隨後那上面就濺上了她丈夫的血肉。

當傑奎琳還未從槍擊的驚嚇中緩過神來,紫紅色的套裝上殘留著甘迺迪的血跡時,副總統詹森已迫不及待的宣誓就任美國總統了。

就在那一刻,傑奎琳是如此孤獨,身處一群政府高官和聯邦特工之間,卻沒有人在意他,冷漠的寒意充斥著整個機艙。

眼見詹森夫人成了新的「第一夫人」,而自己瞬間喪失了這個高貴的封號,難以掩飾的失落感,閃爍在娜塔莉•波特曼眼神中。

可她心有不甘,還試圖在眾人面前刷下存在感,倔強的提出各種要求,得到的回覆卻是「甘迺迪夫人,你沒必要這樣...」

的確,隨著丈夫在敞篷車上遇刺的那兩聲槍響,傑奎琳就不再是美國總統夫人了,在小叔羅伯特的庇護下,在全世界關注的同情中,她僅存的那一點榮光,只夠映照到葬禮結束。

《第一夫人》的鏡頭對準了傑奎琳•甘迺迪,對準了白宮,一家之痛,一國之哀,填滿了一百分鐘的銀幕,卻填不滿她坎坷的餘生。

從傑奎琳對葬禮安排的出爾反爾來看,周圍人只是在容忍她「最後的任性」,畢竟等到國葬結束後,她和孩子們就不得不搬出精心布置的房間,把白宮的布置權交給詹森夫人,她的繼任者。

在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突變、痛哭和壓力過後,傑奎琳在淋浴中痛哭,她洗去了身上丈夫的血跡,可卻無法將這件事從心中抹去。

而正是從此開始,這個柔弱的女子才真正變成了第一夫人。

她行動起來,安撫她兩個幼小的孩子,拒絕林登·詹森要她儘快搬離白宮的企圖,組織在華盛頓街頭進行一次追悼遊行活動,堪比亞伯拉罕·林肯遇刺時的規模。

當詹森總統的特別助理傑克·瓦倫蒂(馬克斯·凱塞拉 飾)對她提出異議時,她十分果敢的處理也令人起敬。

她並不是僅僅靠伏特加、鎮靜藥、和死忠「好閨蜜」、時任白宮社交秘書南希·塔克曼(格蕾塔·葛韋格 飾)才能走出陰霾,雖然他們確實有所幫助——幫助她走出來的,是她對自己的認識,是她再也不要做別人遊戲里的一枚棋子的決心。

她希望人們記住甘迺迪。

為此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先是參考了林肯的葬禮規格,又固執追求丈夫葬禮的排場,最後還要求同甘迺迪的棺槨一起參加遊行。

在做完這一切後,甚至連小叔子都覺得她很Ridiculous(荒唐),可她仍然覺得——「還不夠」,她覺得葬禮值得更多的士兵、痛哭、照相機。

作為一名妻子,她太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夠名垂千古了,也太害怕甘迺迪會被人們遺忘了。

其實傑奎琳也有自己的野心,她是他的妻子,人們記住了他,就相當於記住了她自己。

在片中和神父的對話里,她坦言道:「我為紀念他提出的種種要求,其實都不是為了他或者他的遺產,是為了我自己……」

片中穿插了一段甘迺迪在位時,電視媒體剛剛興起時,利用錄像採訪的形式讓傑奎琳向公眾介紹白宮的畫面,讓人感嘆即使是大時代背景下的大人物,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過客。

影片另外一個吸引人的地方,無疑是對那個時代的還原,以及精緻的服化道。

貴為「第一夫人」的傑奎琳,也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女性名人,時尚標杆,典雅大方。

或許她沒有絕代的容貌,卻備受世人矚目。

娜塔麗波特曼本身具有的高貴氣質與歷史人物高度融合,無論是著裝風格還是行事做派都真實可信,演員的個人魅力和「第一夫人」獨特的魅力重合在一起,同時也增加了電影之外的看點。

畢竟描述的是一位悲劇性的歷史人物,因此影片整體基調偏向陰鬱,尤其是配樂的處理極為出色,沉重悲傷的曲調和主題高度契合,將觀眾的情緒帶入到電影氛圍中去,令人舒懷屏息的空間並不會太多,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

有些電影,是在正史之外給予我們的一些教科書之外的補充,《第一夫人》正是如此,看完電影,第一時間去查閱資料了解了很多關於這段歷史的文字,也許,這就是此類電影的魅力之所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