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拍再現億元作品 傳統書畫力挽藝術市場頹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報記者 于娜 北京報導

隨著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賣會以29.5億元的總成交額落下帷幕,此前有關人士對藝術品市場滑坡的擔憂終於得到緩解。

2015年秋拍被認為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拍賣行遭遇到的最難挑戰。

不僅有經濟波動和股市低迷的雙重壓力,而且接近年末,一些企業收藏者和機構還會面臨資金流壓力。

保利秋拍的成績無疑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是否能讓仍處於低迷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就此走上回暖通道,尚且不能下定論。

傳統書畫夜場確保市場穩定

每季大拍的夜場都集結高比例的精品、好貨,往往天價也出自於此,其成交結果也被看作市場風向標。

2015年秋拍內地幾大拍賣公司的書畫夜場成交情況沒有出現大的波動,成交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在市場不景氣的環境下,這已經是一個比較圓滿的答卷。

在保利古代書畫夜場中,共47件拍品總成交額為2.4億元,成交率為87.23%,6件拍品超千萬元成交。

其中,文徵明一件行書手卷《雜詠》以8165萬元成交,刷新文徵明作品拍賣世界紀錄,同時也創下2015年秋季古代書畫拍賣紀錄。

宮廷藝術再次表現出強大的收藏需求,保利「十全——中國清代宮廷繪畫」專場10件拍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2553萬元,一半的拍品超過估價成交。

嘉德秋拍大觀夜場古代書畫也表現穩定,30件拍品總成交額1.87億元,成交率80%。

業內人士認為,這兩年古代書畫市場表現一直穩健,雖然沒有億元高價出現,但也說明古代書畫收藏還處於一個正常的生態之中,藏家表現理性反而有利於市場長遠發展。

在2015年嘉德春拍中潘天壽《鷹石山花圖》以2.79億元的高價成交,秋拍中嘉德又徵集到兩件潘天壽不同風格大尺幅作品。

其中,《勁松》以9315萬元被龍美術館收藏,成交價十分接近億元,藏家覺得是市場理性的表現。

齊白石的《「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在保利秋拍前,就被評論為是億元後備軍,結果不出所料最終以1.15億元成交。

此外,傅抱石、李可染、徐悲鴻、黃胄等近現代名家都有千萬元作品成交。

2015年匡時秋拍的三個書畫夜場平均成交率達89%,張光宇專場和積玉書畫無底價專場的成交率均為100%。

其中,拍前就備受關注的魯迅行書偈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經,立地殺人。

」為周氏兄弟的日本友人、教育家清水安三舊藏並題盒,從75萬元起拍,以304.8萬元成交。

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表示,雖然魯迅先生書法作品的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高度,但場內外藏家積極參與,反應熱烈。

藝術品市場特別是古代書畫和書法板塊門檻較高,還需要社會和學術的持續引導,未來藝術品的價值將最終回歸到文化的層面上。

值得一提的是,名人信札手稿在2015年的藝術品市場上持續升溫。

從2013年開始,名人信札手稿百萬級別拍品數量開始明顯增加,如魯迅《古小說鉤沈》手稿,估價60萬至65萬元,成交價為690萬元。

保利秋拍中,「簡素文淵——香書軒秘藏名人書札」專場人氣火爆,3000餘封信札100%成交,取得4583.4萬元的成績。

還有一個新變化是網絡賣家的大手筆,1.15億元的齊白石《葉隱聞聲冊頁》被網際網路買家收入。

北京保利秋拍聯合藝典推出的「同步拍」總成交額近2.4億元,包括 7015萬元的李可染《崑崙雪山圖》;4502.25萬元的9件國家一級文物古籍文獻等,網絡拍賣對中國傳統拍賣的格局衝擊引發關注。

藝術市場評論人士牟建平認為,秋拍和春拍表現基本持平已屬不易,秋拍書畫市場沒有繼續下跌就是好現象,純粹投資的人多數都離開了,拍賣價格變得比較理智,市場越來越成熟,買家也越來越挑剔,「人傻錢多」的現象已經很少了。

當代藝術又躲過一劫?

經歷了縮水和調整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既是焦點也是難點,在低迷的氛圍中,如何呈現中國當代藝術,是幾大拍賣行面臨的考驗。

在各自尋找突破口的同時,2015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達成的一個共識是,成交比高價更務實。

比如2015年10月進行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中國當代藝術拍品數量有所下降,但是成交率卻有所上升,有人還以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開始反彈了,實際上這是拍賣行從拍品選擇上保證成交量策略的收效。

對於首次亮相嘉德秋拍的現當代夜場,業內人士多數持讚賞和理解態度,畢竟在此時此刻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一片冷清和悲觀之中,拍賣行表現出魄力和發展眼光。

不過,嘉德夜場封面作品石沖的《欣慰中的年輕人》曾引發藏家議論和擔憂,他們覺得在市場並不樂觀的情況下,此作品拍前估價高達2600萬元,已有藏家表示為此不得不忍痛割愛,另作選擇。

好在該作品最終在嘉德夜場以3795萬元成交,創下石沖個人拍賣最高紀錄,給市場注入信心。

保利現當代藝術部分此次秋拍成交2億元,夜場在數量上幾乎縮水一半,但成交率卻不低於2014年秋拍,其中「中國新繪畫&裝置」專場以賈藹力與段建宇作品領銜,成交額接近九成。

另外,沉寂的60後當代藝術家也出現閃光時刻,尤倫斯舊藏的張曉剛《血緣——大家庭·全家福》,以980萬元起拍,成交價達1679萬元。

劉小東的《白頭到老》以1035萬元成交。

日韓抽象藝術以及東南亞藝術在本季香港秋拍中明顯取代中國當代藝術成為板塊主角。

在香港蘇富比夜場拍賣中,日韓藝術家作品全數拍出。

其中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還刷新了個人作品拍賣的世界紀錄。

人們注意到當代藝術拍賣會上新鮮的面孔多了起來,尤其是一些年輕藏家表現活躍。

業內人士認為,當代藝術的操盤手紛紛退市,進入一個以收藏、興趣、品位、消費為價值觀念的時代,也許這一變化還無法為低迷的當代藝術市場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逐漸穩定的成交率對市場回歸理性提供了信心。

學會把握市場調整期機遇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何時才能回暖呢?這是人們關心的話題,2015年秋拍給出的答案依然是調整,不過內涵已經發生變化,轉向積極和主動。

收藏者趙磊的體會是,之前討論藏家、買家如何學習理性時,會被覺得是喋喋不休,藝術市場必然受到經濟形勢影響,這是藏家應該接受和承受的事情,這個市場不會再像以前那麼瘋狂,而是更加理性、成熟。

大眾應該調整「買漲不買跌」的習慣,學會把握市場調整期機遇。

從2015年春拍開始,北京、上海等地多家中小拍賣公司就相繼傳出暫停拍賣的消息,大拍賣公司在秋拍中也縮減拍賣規模,節省成本開支,忙著度過最嚴峻的生存挑戰。

「越是市場低迷調整時期,誠信越發重要。

」北京誠軒拍賣公司董事長左京華表示。

左京華坦言誠信需要付出相應的犧牲和代價。

他們曾經因為不能接受某批藏品中的少數贗品,而放棄整批藏品,並且目睹它們在其他公司拍得紅紅火火。

買家拖遲或拒付拍賣款也是當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一個硬傷,特別是在2015年經濟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更為嚴重,據說北京某大拍賣行被拖欠的應收款超過20億元,造成藏家、買家和拍賣公司之間的惡性循環。

左京華認為,拍賣會結束之後,將成交款項及時、全額付給委託方,既是誠信的體現,也是拍賣真實成交最有力的證明。

對於惡意賴帳的買家,誠軒不惜費用,進行司法訴訟,並將其列入黑名單。

當然也因催款得罪了一些人,比如,前些年,有一位買家因一時衝動,買價過高,繼而後悔,想只付佣金給拍賣公司了事。

在反覆勸說無效的情況下,誠軒向法院起訴並獲得支持。

一個健康的藝術品市場生態才能抗擊經濟震盪的錘鍊,拍賣行、收藏者、投資者和機構,各方參與者都是這個市場的建造者,共同生存其中,即使中國書畫市場擁有全球最大的收藏群體及根深蒂固的收藏傳統,市場機制和配套服務還應再完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