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是手工皮具,真正的手工皮具又該如何分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手工皮具」這個行業逐漸被大家認可和熟知的同時,大眾對於手工皮具的理解也出現了一些偏差。
有人說,手工皮具,顧名思義,就必須是全手工操作,有機械參與的就不是手工皮具。
然而,所有市面上你知道或聽過的手工品牌,都100%部分的使用了機器:下料機,削邊機,縫紉機,磨邊機等。
包括日本的土屋軳、herz,美國的MAKR,TANNER,世人熟知的最頂級的愛馬仕手工包也不例外。
在其他行業中,機械參與的第一要義可能會是效率。
然而,在手工皮具製作中,卻不能這樣簡單理解。
因為,機械的某些優點和長處對於手工皮具而言,遠比提高產量這一特性重要得多。
比如,有些包的款式很特別,手無法深入內部,以至於難以完成手縫作業。
在某些程度上還限制了設計師的創意和設計。
因此,只要是不以批量生產為目的,以個性化要求為前提,以提高產品細節及其工藝水準為宗旨的,一切機械化嘗試都是符合手工皮具存在的意義的。
(手工打磨)
(機器打磨)
但問題是,當機器做的又快又好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選擇手工?
手工製作,常常講究的兩個字是「情懷」,但僅僅是情懷是不夠的,通過技藝的磨練,手工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後可以做的比機器更優秀的地方,才是純手工有意義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手縫。
純手工:小批量製作,手工縫線,如愛馬仕部分產品
半手工:小批量製作,機器縫線,如土屋軳、MAKR等
純機械:大批量工業化生產,機器縫線,如LV、GUCCI等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辨別是手工還是機器縫線呢?
註:由於植鞣和鉻鞣特性差別較大,以下均針對植鞣皮具。
從製作來說,縫紉機是一根針,利用機器動力,扎穿皮革,兩根不同的線上下走。
設置好邊距和間距,沿著邊緣推著走,就可以一圈縫下來了。
而手工則是先用畫好需要縫的線,然後用斬打穿皮革。
然後再用兩根針穿在同一根線的兩頭,以馬鞍針法縫。
不同的斬,不同的線,不同的手法力度,都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所以,主要區別有:
1、機器一針雙線,手縫雙針一線
2、機器用針打孔,手縫用斬打孔
土屋軳的鑰匙包,他們的機縫做工堪稱優秀
放大後,縫紉機的孔和斬打的孔差別還是相當明顯的。
有些人會以是否餃子型線跡(波浪型)判斷,這點其實並不一定。
比如這個機縫包,就是非常顯著的餃子型線跡,高端的縫紉機大都可以做到這點,甚至有菱形針,扎出來的孔和菱斬效果類似。
但是機縫的植鞣皮,正面縫的要好看,代價就是被針扎穿的背面,往往會慘不忍睹。
上面兩個還是做工精良的,相對不以做工聞名的herz,即使不需要放大,也可以明顯看出入針的正面線跡和背面線跡的差別。
而手縫的,雖然正反面依然有點不同,但可以通過技藝的磨練去達到接近的效果。
可以通過波浪型是向左和向右來區分。
總結、判斷是否手工皮具,可以通過以下兩點:
1、是否小批量製作,是的話大多數可以接受部分定製
2、是否手工縫線,通過放大看線孔細節,看背面線跡效果判斷
但並不是所有的手工作品縫線都很好,那些縫線歪七扭八的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如機器做得好。
看做工好壞,關鍵同樣是放大看細節
一看縫線線跡平整、一致。
二看封邊光滑不毛糙不咯手。
三看細節處理。
人們總是調侃所有機器做出來的東西,「這樣的煎餅是沒有靈魂的」「這樣炒出來的菜是沒有味道的」,同樣,對於機器做出來的皮具,我只想說「你是沒有靈魂的」。
「也許你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想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和枯燥的轟鳴聲,而是長夜孤燈下皮革的香氣;當你觸摸它們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它們屬於自己的小小靈魂,這就足夠了。
」
——孟蒙
註:部分資料來自知乎
微信搜索關註:紅紅火火皮藝,即可獲得更多有關皮藝的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