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豔時裝周的明星們,在奢侈大牌那兒怎麼算名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慶黃金周,大家一部分忙著看人山人海,一部分在在朋友圈裡看攝影大賽;而我們的明星們大半忙著在米蘭和巴黎看秀。

九十月正是時尚圈裡集中舉辦盛會的時候,米蘭時裝周、巴黎時裝周也就在十一年後相繼舉辦。

中國的各路明星們紛紛奔赴國際時尚戰場,秀場內外好好擺拍了一把。

要知道追求逼格、咖位、對代言人的考核標準極其高的奢侈品品牌,可是品牌圈裡最勢利的代表。

看著頻頻刷屏的新聞,事實上未必有那麼熱鬧!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奢侈品和中國明星之間的深深淺淺的情緣。

名分不易,還分三六九等

大家看到明星在電影節上、在時裝雜誌上穿了哪家衣服,新聞稿出來就誤以為是不是有了什麼代言人的身份,其實很多情況下不過就是去免費借個衣服而已,設置是明星自己的私服

要知道,在明星面前,奢侈品基本上還是有面子的。

現在各大媒體都喜歡帶著明星看秀,有時候不過是品牌和媒體的合作罷了,也並非是明星和品牌之間有名分的合作。

當然看秀還是很重要的,除了明星自身的條件和作品,時裝周的頻繁露出、時尚雜誌的主編們的力推也是相當的重要。

雜誌主編的座上賓基本上都會成為各大品牌的心頭愛。

此外,就算是明星和奢侈品有合作了,但也分代言人、形象大使、品牌摯友三種身份不同待遇的。

雖然奢侈品牌代言人、形象大使和好友之間的區別並沒有明文規定,但一般來說,品牌代言人>形象大使>品牌摯友

然後具體還要看明星代言的區域是全球的還是地區;是整個品牌全線,還只是單個系列。

所以呢,坐上全球代言人的位置才是中國明星的夢想。

目前這些位置大部分還是被國際影星牢牢占據。

所以才會有鐵打的代言人流水的品牌摯友。

至於這些級別的區別,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來舉幾個栗子,很快你就明白了:

中國之星鞏俐阿姨,因為多年征戰國際影壇拿獎無數,2016年榮登為伯爵的全球代言人,而我們的胡歌僅為品牌形象大使。

Wuli freestyle的吳亦凡從去年1月份做Burberry走秀明星到10月份拿到全球代言人合約,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今年他又拿下寶格麗的全球代言人身份,而劉嘉玲僅為寶格麗珠寶系列的代言人。

楊冪是雅詩蘭黛的亞太區代言人,王凱是雅詩蘭黛中國品牌區大使,唐嫣則為中國區彩妝大使。

而在本次時裝周期間,迪奧新公布的消息中,趙麗穎也是作為中國區形象大使出現的。

新生代明星備受青睞

想想五年前,奢侈品才剛剛戀上戀上」中國女星。

章子怡、周迅、李冰冰、范冰冰四位女星因為LV、GUCCI、香奈兒、阿瑪尼幾家大牌的代言爭得你死我活。

最後LV選了范冰冰,作為LV的Alma手袋系列中國區形象大使;GUCCI選了李冰冰作為GUCCI亞太區的代言人;周迅則作為香奈兒的中國區推廣大使,章子怡則作為阿瑪尼品牌服裝、配飾及眼鏡系列的亞太區代言人。

短短几年時間,日月已經換新天。

如今在新消費浪潮中,年輕人已經成為主力,自然也成為奢侈品爭奪的重點對象。

所以呢,奢侈品的代言人也越來越年輕化,90後小鮮肉、小花旦手上的資源實力是相當的雄厚。

不難發現,在上述品牌邀請的代言人或形象大使中,年輕明星占據了半壁江山。

18個品牌中有13個品牌的代言人或形象大使涉及當紅年輕明星。

而像吳亦凡、鹿晗、陳偉霆、楊洋等當紅小生更是受到了不止一家大牌的青睞。

楊冪更是拿下Michael Kors全球首位品牌代言人的殊榮,古力娜紮成為Fendi芬迪中華區品牌大使,倪妮成為Gucci亞洲區眼鏡形象大使。

有人說,邀請年輕代言人有損品牌形象,畢竟中國的小花們都沒有太多內涵作品,僅靠流量熱度只是一時之快。

但已經老氣橫秋的奢侈品同樣也也面臨著增長疲軟的困境。

在迎合消費者,年輕化變身的路上,奢侈品幾乎都已放下了高身段,不是採用大膽印花、亮片、牛仔等年輕元素;就是與一些潮牌玩跨界。

畢竟GUCCI新任創意總監米歇爾(Alessandro Michele)就是這麼讓GUCCI完成「大翻身」的。

今年5月,LV與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創辦的街頭潮牌 Fragment Design 推出的聯名系列正式在全球開售。

7月又與目前紅到發紫的紐約潮牌Supreme跨界。

和消費者認知匹配最重要

小花雖好,但是消費者認知更重要。

不然迪奧官宣趙麗穎之後,就不會有大批人來評析「平凡女孩」趙麗穎的氣質不配Dior,大批路人在Dior 官微下怒懟N多條的局面了。

儘管頂著官方的帽子,卻還是沒能逃過被吐槽「土氣」,「像淘寶模特擺拍」的命運。

至於之後的合作何去何從,我們只能靜候了。

這讓方姐想起當年李玟代言香奈兒的往事。

2001年,李玟在奧斯卡頒獎上演唱《臥虎藏龍》。

她當時是華人歌手裡的頭牌,聲勢一時無倆。

當年Chanel 就邀請了李玟做亞洲區代言人。

結果卻讓香港的名媛、千金非常的不滿,表示要聯署對Chanel 進行抗議,並發起罷買行動。

貴婦們的怨氣直衝chanel本部,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李玟僅僅代言了一季就匆匆結束合作了。

事後香奈兒也只能以「李玟工作太忙」作為理由了解了。

當然,品牌其實比消費者更謹慎,章子怡以阿瑪尼第一個中國代言人身份拿下合作後,不到一年就出現了潑墨門時間,正值合約到期,阿瑪尼立馬換成舒淇。

然而,隨著《一代宗師》的走紅,章子怡事業迎來新起色。

2013年起,我們發現章子怡又開始穿著阿瑪尼出現在活動中了。

今年 3月,香奈兒公開發文授予白百何 CHANEL中國腕錶形象大使的身份。

隨後,白百何也趕赴巴黎時裝秀,去看香奈兒的大秀。

而出軌門發生後,香奈兒立馬公開和白百何撇清關係,解除合作關係。

都說品牌現實,奢侈品品牌更現實啊。

結語

生意人的嗅覺永遠都是最敏銳的。

中國儼然已經成為奢侈品最為重視的市場之一。

奢侈品品牌需要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這種活力源於產品設計,發力於推廣的手段、方法、資源和合作的明星。

因此,甄選代言人和合作明星,逼格和規格仍在,但是評判的指標卻已隨著消費者喜好的變化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就像是一年能帶紅300件時尚單品的楊冪,只要常常曝光保持話題,只要沒有出軌離婚胡鬧負面新聞,只要人氣高漲且穿衣有品,誰又真會像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一樣在乎她的演技好不好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