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界巨星「老佛爺」去世,5分鐘回顧他的傳奇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英國《鏡報》援引法國雜誌Closer報導,時尚界巨頭,有「老佛爺」之稱的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因病去世,享年85歲。

卡爾·拉格斐是香奈兒藝術總監,曾執掌該集團數十年。

今年1月,卡爾·拉格斐錯過了香奈兒的巴黎大秀等一系列時裝秀,引發了外界對他健康狀況的關注。

據悉,他的身體已經有多個禮拜感到不適。

卡爾·拉格斐是香奈兒的藝術總監,還有自己的品牌,同時還為Fendi等品牌擔任設計。

1933年,卡爾·拉格斐出生在德國漢堡一個富裕家庭。

1982年, Chanel Corporation主席Alain Wertheimer邀請拉格斐為時裝屋擔任設計。

他由此展露自己在時尚設計方面的天分。

卡爾·拉格斐讓粗花呢、珍珠、鍍金紐扣、雙色鞋以及「雙C」變成了香奈兒品牌的經典標誌。

在這個過程中,他幫品牌建立了一個數十億英鎊的奢侈品低過,並為Tom Ford、Nicolas Ghesquière和Marc Jacobs等設計師在重振品牌的過程中,描繪了一組藍圖。

1955年,卡爾·拉格斐被皮埃爾·巴爾曼選中為助理,在其品牌下學習。

1983年,他成為香奈兒的設計師。

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他成功讓品牌「復活」,令香奈兒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時裝品牌之一。

自1983年起,他每年為香奈兒製作8個系列的服裝,被稱為「時裝界的凱撒大帝」。

自1983年進入香奈兒以來,卡爾·拉格斐從未缺席過一場時裝秀,沒想到這次春夏發布會上他的缺席會是永遠的缺席。

網友和業內一片哀嘆:隨著老佛爺的離去,一個藝術時代也就此終結……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他傳奇的人生

其實追溯卡爾的發展歷程,也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故事——

謎一樣的男人

別看卡爾-拉格斐是法式時尚的代言人,但他出生卻是在德國漢堡,卡爾從小家境富裕,父親是商人,經營一家售賣乳製品的公司,母親曾是內衣銷售員,而爺爺則是服務於中心黨的政治家。

在這位時尚大帝身上總是圍繞著神秘感,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人們在最開始都不能摸清他到底出生在哪一年,他有時說自己出生在1938年,有時又聲明是在1935年,讓當時報導的記者和編輯相當心塞……

後來這個謎底終於在2008年揭曉,當時法國的雜誌《周日畫報(Bild am Sonntag)》刊登出了他的洗禮記錄,上面清晰地寫著他於1933年9月10齣生,有關他的生辰大戲才算落下帷幕。

或許恰是這類處女座尋求完美的天命在冥冥中指導,卡爾進入了時興圈。

商人的兒子,運營乳製品公司的父親,褻服銷售員的母親,政治家的爺爺,在這個生存富有卻和時興八竿子打不著的家庭中培育出了奇觀。

1954年,年僅21歲的卡爾·拉格斐將一張設計稿投給了「國際羊毛局」舉辦的業餘服裝設計大賽,而這個比賽的評委都是聲名赫赫的設計大師,比如皮埃爾-巴爾曼與于貝爾-德-紀梵希,卡爾的作品獲得他們的一致好評,並被評選為當年的「最佳外套設計圖」,而藉此他也得到了在巴爾曼手下的工作機會。

卡爾與伊夫從十幾歲的時分就相互看法,兩個性情天差地此外年老人情投意合,一同在巴黎城中駕車夜遊、在咖啡館裡飲酒、相互分享藝術的思惟。

這類友誼保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卡爾在圖爾農大街的家中還掛著伊夫的親手畫。

但是這份友誼很快就遭受到了戀愛的磨練,而且沒有保持下去。

連伊夫的葬禮,卡爾也沒有出面。

兩個極有天分的設想師,愛上了同一團體,漢子,Jacques de Bascher.一個法國貴族美女子。

伊夫·聖羅蘭羞怯而自閉,卡爾明智、控制力極強,兩團體都被Jacques庸俗的檔次氣質,美妙的體態迷住。

但是除去美妙,Jacques還充滿了頹喪的憂傷、狂放的生存立場和淺薄的高興。

比方福壽膏另有紊亂的私生存。

Jacques曾在23歲的時分變節了卡爾,投靠伊夫的度量。

或許是由於卡爾德國血緣的淡漠與控制,讓這個自在絢麗的法國女子感覺到壓制,而伊夫·聖羅蘭能給他全盤的寵溺。

但是他帶給伊夫的那些頹靡的自在和終極的分開簡直毀了伊夫。

Jacques回到了卡爾的身旁。

卡爾·拉格斐在乎嗎?或許是在乎的,不然那份友誼不會因而解體。

卻也是深入懂得的,「我了解他那致命的吸引力是甚麼——Jacques是我不克不及、不肯、也不會成為的統統。

Jacques在1989年死於愛滋病,享年不外38歲。

而他和卡爾在一同了18年。

這份直到近來才在法國記者Marie Ottavi的舊書《Jacques de Bascher:Dandy de I』ombre》中才被卡爾憶述出來的豪情,被堅稱兩人世從未發作過性關係:「我無限地愛阿誰男孩,但我們並沒有身體上的密切打仗。

固然,他的形狀魅力對我來說是引誘的。

在Jacques住院直到逝世前,卡爾都陪同在他身旁。

成年女子的體態,蜷曲著睡在病房裡中間的嬰兒床上。

在Jacques身後,卡爾開端暴飲暴食,體重驟增,在記者採訪時淚如雨下,簡直沒法抑制本人的豪情。

在爾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卡爾的奇觀都在低谷。

在中國,同性戀還在困難地生存的今日,卡爾的家庭卻很自在而開放。

他沒有由於性取向的麻煩而活在苦楚中,或許年老的時分也曾為此憂?過,而他的媽媽卻說道:「以是,這哪有甚麼麻煩?就如同發色。

藝術感開展的僥倖,生存在一個開通的家庭中。

卡爾·拉格斐對本人父母的評價很棒:「他們不是天使,但他們很酷。

他和母親無話不談。

不曉得是不是由於對已經豪情中的憂傷纖細沉迷,仍是卡爾的藝術中不存在「胖」這個字一畝半分地。

2002年,他與他的大夫讓協作,出書了《卡爾·拉格菲飲食》。

在前言中寫道:「假如你不注重體重麻煩,假如不克不及穿新衣服、時興的小衣服不會使你感到遺憾,那末這本書不適合你。

這本書相稱滯銷,約莫是與卡爾本人已經在一年中減了92磅,而且保持住了這集體重的緣由。

但是他減肥的伎倆相稱刻薄,「我簡直沒有吃東西」,他說。

為了減肥,面臨本人喜好的巧克力也只是舔一舔,吐掉。

這需求很強的意志力,他對本人也非常嚴厲。

不外這類「以瘦為美」的看法已經一度為他惹來訟事。

在墮入戀愛之前,宣稱任務就是他的愛人,現在的時興圈「老佛爺」一開端的奇觀路並沒有非常順遂。

在敲門磚打開大門後,他在巴爾曼做了三年的「時興助理」。

但他深深大白本人的野望毫不僅限云云:「我天生就不是做助理的人,假如你是個無休止的助手,那末永久都不會有希望。

但是,他的時興看法太超前了。

超短的小禮裙、深V的雞尾酒服、露背的晚禮服,這些現在看來屢見不鮮的斑斕,在1958年固然沒有像是禍不單行,但也引得現場女記者氣呼呼的。

被時期以為太保守的卡爾停駐了腳步,歇息了2年,依然保持了本人的人生美學觀念。

以後,古典浪漫作風的春夏系列讓Chloe 品牌在1972年大獲勝利。

還前後擔當了Tiziani、Fendi等多品牌的設想師。

1983年是一個值得留念的年份,卡爾·拉格斐與香奈兒的分離,成為香奈兒的首席設想師。

事先已是古玩車的香奈兒正走在外界分歧認定的下坡路上,但是此次分離給卡爾、香奈兒和時興界帶來了巨大的欣喜。

厥後卡爾·拉格斐本人的品牌也垂垂成型,而且涉及到很多差此外行業和熱門。

這已是一條恢弘的稱帝之路。

從德國鄉村到法國巴黎

2015年,來自蘇格蘭的小說家Andrew O』Hagan來到Lagerfeld位於巴黎聖傑曼大道的公寓作客。

他們談論了普魯斯特的小說和Lagerfeld熱愛的默片,還有Lagerfeld童年故事以及他在時尚業的經歷。

「他在每個自己所能想到的維度上,都成為了一個傳奇……同時他也具有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智慧,對這個他能從中掙錢的世界保持思考,而不是在已取得的浮華中享樂。

」離開聖傑曼大道公寓之後,O』Hagan在《惱人和傑出的Karl Lagerfeld》(The Maddening and Brilliant Karl Lagerfeld)中寫道。

成為傳奇而依舊保持思考的Lagerfeld,總說自己從童年就開始端詳自己所處的世界

Lagerfeld於1933年9月10日出生於德國漢堡鄉村一個還算富裕的舊天主教家庭,父親Otto Lagerfeld是一位煉乳商人,母親Elizabeth Bahlmann則是一位內衣售貨員。

在紀錄片《卡爾·拉格斐:孤獨的時尚大帝》(Karl Lagerfeld: A Lonely King)中,Lagerfeld承認自己因為在鄉下長大,因此從小就憧憬著大都市,尤其是在17世紀十分輝煌的法國。

他說自己法國沒有什麼所謂的愛國主義情懷,僅僅因為自己的審美而對法國感到接近。

同時他希望把自己當作世界的中心,對學校里一切庸俗的人或事都無心理會,「每次有人詢問我學校里的事,我都不屑於回答。

他從小熱愛設計與時裝,常常把雜誌中自己喜歡的照片剪下來收藏。

當然,他總覺得周圍同學的穿著有些庸俗。

於是Lagerfeld逃離了德國北部的鄉村,搬到夢想中的巴黎。

在1954年由法國設計師Pierre Balmain和Hubert de Givenchy擔任評委的國際羊毛局舉辦的時尚設計大賽上,21歲的Lagerfeld贏得了外套組別的冠軍,並在1955年被Balmain選為助手,從此踏入時尚業。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Yves Saint Larent——Lagerfeld曾經的好友與之後的情敵,也是從那場比賽中脫穎而出並踏入時尚界,當時18歲的Yves Saint Larent贏得了裙子組別的冠軍。

1970年代Yves Saint Larent和Lagerfeld都被法國貴族Jacques de Bascher所吸引,Lagerfeld後來說Jacques de Bascher是他一生中的摯愛,也是他所見過最優雅的法國男人。

但Jacques de Bascher最終與Yves Saint Larent墮入愛河,兩位好友從此分道揚鑣,Yves Saint Larent原本的愛人兼經紀人Pierre Bergé也被迫結束了一段長達15年的感情。

在Balmain工作了三年,25歲的Lagerfeld又來到另一家法國時裝屋Jean Patou設計高定時裝。

年輕的Lagerfeld在這裡第一次碰壁,設計的首個系列沒有得到意料中的好評。

美國時尚記者Carrie Donovan當時寫道「媒體對Lagerfeld的首個系列發出一陣噓聲」,還說「這些時裝看起來像很暢銷的成衣,但並不是高定」。

事實上,即便在Lagerfeld功成名就之後,人們誇讚最多的還是Lagerfeld設計的成衣,而不是高定。

Lagerfeld在Jean Patou歷練了幾年才慢慢得到了媒體的好評,之後他離開了Jean Patou,以自由設計師的身份為多家時裝屋設計時裝,包括義大利高定品牌Tiziano和法國品牌Chloé。

起初,Lagerfeld只是每個季度為Chloé設計幾件單品,久而久之Chloé的整個系列都由他操刀,1973春夏系列便是他為Chloé設計的最著名的、被奉為經典的一個系列。

1965年,義大利時裝屋FENDI請Lagerfeld擔任主要設計師,讓他負責皮草、時裝和配飾的設計。

FENDI和Lagerfeld都很長情,如今簽訂終身合約的Lagerfeld已在FENDI工作了54年,Lagerfeld為其設計的雙F Logo也成品牌的經典標誌。

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Lagerfeld算是正式在時裝界聲名大噪,這個來自德國鄉下、渴望與眾不同的男孩在巴黎展開拳腳,準備攻下世界。

Chanel的時尚機器

Lagerfeld真正開始在全世界聞名,是從他接手Chanel開始。

他在49歲成為Chanel首席設計師,那是1983年,彼時Chanel創始人Coco Chanel已去世12年,品牌幾乎完全失去了活力,集團主席Alain Wertheimer急切尋找一位能讓品牌重煥光彩的設計師。

Wertheimer找到了當時還在Chloé的Lagerfeld,勸說他終止合約。

Lagerfeld身邊的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壞主意。

「每個人都對我說,『別理會,這個品牌已經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Lagerfeld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回憶道,「但我覺得,這是一個挑戰。

初到Chanel,Lagerfeld並不被外界看好,就連Chanel的員工也不太喜歡他。

時尚記者Christopher Petkanas在《女裝日報》1983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Lagerfeld剛加入Chanel就和員工們陷入了冷戰,或者說是一場「表面微笑卻內藏硝煙的戰爭」。

Lagerfeld認為需要把Chanel拉回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設計風格,忽略品牌在1950年代的輝煌,拋棄四四方方的套裝,而這在當時是非常冒險的決定。

因此當他完成對Chanel的「改造」時,他這樣詢問Petkanas:儘管她(Coco Chanel)不是這麼做的,但這是非常Chanel的設計,不是嗎?

事實證明Lagerfeld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他把死氣沉沉、失去新意的Chanel復活了,如今Chanel已經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奢侈品牌之一。

Lagerfeld是這麼說自己成功的秘訣的:要比所有人都努力,遵循傳統時一定要注入新鮮又不至於顛覆的力量。

Lagerfeld把自己稱為一台調到Chanel模式的「時尚機器」,為了前行就必須不斷進行設計。

Lagerfeld的創舉不僅限於設計時裝,他還熱衷於打造極具創新和話題性的秀場。

他曾把Chanel的秀場布置成旋轉木馬遊樂場,Chanel的各種經典手袋、鞋履和帽子代替了旋轉的木馬。

他還曾把Chanel秀場到造成超級市場、賭場、餐廳和藝術館,2019春夏系列還把巴黎大皇宮變成了度假海灘,極為真實的海浪陣陣拍打在沙灘上,模特則光著腳、提著高跟鞋從觀眾面前走過。

大概設計師都有個推出同名品牌的夢想,不少設計師更是一開始就設立同名品牌並逐漸成名。

在進入時裝界30年後,1984年Lagerfeld也終於推出個人同名品牌Karl Lagerfeld,可這個品牌的業績卻很低迷,畢竟他已為Fendi和Chanel兩家同時效力,精力有限。

2005年他將品牌出售給Tommy Hilfiger集團,香港企業家曹其鋒隨後成為品牌的最大控股人。

2017年福建七匹狼從曹其峰家族手中收購了Karl Lagerfeld大中華公司80.1%的股權,對外表示Lagerfeld仍會負責品牌整體創意的管理和控制。

同時效力Chanel、Fendi和Karl Lagerfeld三個品牌,老佛爺長期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但他卻對著名時尚評論家Suzy Menkes說快節奏的生活是他維持健康的訣竅,「擁有高速且專業的生活是一件非常健康的事,等我工作的時候靈感才會上門,我不相信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做,信息就會主動上門。

」就連提到對年輕設計師的建議,Lagerfeld也說是「不斷地工作、工作、工作,除此之外沒其他辦法」。

儘管自己是個工作狂,Lagerfeld卻也從不諱言自己的幸運。

在接受《Bazaar》雜誌採訪時,他承認和Chanel與Fendi兩個品牌簽訂的終身合約給予了自己極大程度的自由,而這樣的機會除了他沒幾個人能擁有。

自認為幸運的老佛爺因此對一起工作的人非常好,付給他們相當高的薪水,「這在時尚產業這並不常見」。

而Lagerfeld之所以能成為眾人心中的傳奇,是因為他的才華從不僅限於時尚。

他從1987年開始自己拍攝宣傳照和產品目錄,在成為攝影師之後出版了多本攝影寫真書。

1992年他為童話《皇帝的新衣》花了60張插圖,又成為了一名插畫師。

1999年Lagerfeld在巴黎開了一家名叫7L書店,並於一年後開了同名出版社,專門出版與時裝、攝影等有關的書籍。

2008年起他開始為Chanel高級手工坊拍攝短片,劇本、造型和服裝都親自操刀。

Lagerfeld的離世,令時尚業少了一把標尺。

從此,世界少了一位有趣、複雜而富有爭議的天才設計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