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唯「快」已破?精準定位才能長久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快時尚領域,快速已經不是品牌追求的惟一條件,只有精準定位才能長久發展。

「快時尚是時候慢下來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服裝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近日,優衣庫在官網宣布,將與義大利奢侈品牌Bottega Veneta的創意總監Tomas Maier合作,在初夏季推出度假系列。

業內人士稱,這是繼愛馬仕前創意總監發布U系列後,優衣庫大牌之路的又一次嘗試,這表示優衣庫已經在快時尚領域逐漸找準定位,而不是一味追求快速。

除了優衣庫,H&M也在最新的財報中表示,要加快電商化發展,繼續拓展電商道路。

而NEW LOOK在中國盲目拓張,導致「賣身」傳聞不斷。

分析表示,在快時尚領域,快速已經不是品牌追求的惟一條件,只有精準定位才能長久發展。

聯名大牌設計

在快時尚領域,日本品牌優衣庫近年來不斷用「高調品牌,低調設計」獲得消費者青睞。

近日,Global官網消息稱,優衣庫將與義大利奢侈品牌Bottega Veneta的創意總監Tomas Maier合作,推出新的聯名度假系列。

據了解,該系列預計於今年初夏上架。

業內人士認為,優衣庫是看上了Tomas Maier的低調設計風格,以Bottega Veneta的設計為例,編織的簡約風並不是大眾化的設計風格,而此次與優衣庫的合作也是Tomas Maier最擅長的度假風格。

此前,優衣庫U系列的推出大受好評,2018春夏新款在上海、北京和廣州三地的三家指定門店發售,當日部分款式被一搶而空,部分款式斷碼。

消費者普遍認為,以優衣庫的價格購買到愛馬仕設計水平的服裝實屬難得。

U系列是由設計師Christopher Lemaire帶領團隊設計的,她目前擔任優衣庫巴黎研發中心藝術總監。

此前,Christopher Lemaire曾擔任愛馬仕的創意總監。

2015年,她第一次與優衣庫合作發布聯名款,當時也曾引發搶購。

隨後2016年,她加入到優衣庫公司。

分析稱,此次優衣庫與Tomas Maier的合作,也是想借勢營銷再打聯名牌。

各家分散定位

另一方面,瑞典快時尚品牌H&M也將於今年3月正式入駐第三方電商平台。

此外,H&M將在2018年加大、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出一個新的多渠道折扣平台項目Afound。

分析認為,這一系列動作都表示H&M 2018年將進入數字化轉型的一年。

在H&M與天貓聯手前,天貓已經集聚了多家快時尚巨頭。

2009年,優衣庫率先入駐天貓,2011年GAP的天貓旗艦店正式開張,ZARA則在2014年建立了旗艦店。

H&M集團CEO Karl·Johan Persson表示,天貓是H&M目前在門店外的重要補充,未來會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天貓是重要的一環。

H&M方面表示,2018年公司將加速在數字化領域的擴張,將數字化服務推向新的市場。

不過相對上述品牌,英國快時尚品牌NEW LOOK近期陷入了「賣身」傳聞,《泰晤士報》報導稱,專門投資陷入困境企業的私募基金Alchemy Partners,現在正考慮重新買入英國快時尚品牌NEW LOOK股份,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其進軍中國市場的動作過為激進導致的。

據了解,NEW LOOK在2016年提出,三年內要在中國開設500家門店,但在2016年,NEW LOOK在中國內地新開門店35家,2017年的新開數量為53家,與此前目標相差甚遠。

分析認為,對於晚進入中國市場的NEW LOOK,拓展門店是好事,但盲目拓展無法清晰尋找定位,可能會導致衰落現象出現。

該不該慢下來?

服裝產業專家張培英認為,以往快時尚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設計、款式與速度上的較量,它們拉近了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這也是快時尚多年產生爆發性增長的原因。

隨著品牌與商家競爭的加劇,整個快時尚行業開始分散定位,尋找新的聚焦點和突破點。

例如與知名設計師的合作、推出概念性產品等。

但張培英表示,快時尚「快速」的核心還會繼續發展,在短時間內不會動搖,以前新產品的發布,從產品到設計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如果快時尚的核心發生轉移,將會使行業倒退。

快時尚產品與奢侈品的區別就在於規範化和標準化,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快時尚品牌可以在短時間內與大牌合作,或者推出不一樣的產品吸引消費者,但不能當做核心競爭。

但部分中國民營企業家會進入這個誤區,認為體驗式服務可以與快時尚「快速」結合,但這只是小眾市場,很難做大做強。

所以未來快時尚品牌的考慮主要是在品牌創新與消費者接受程度。

他還表示,上述品牌的動作只能說明,快時尚品牌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布局,真正的定位不會改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