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東與西:誰是真正的London Style?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安妮

倫敦是一個太多元、太複雜的地方,人們的穿衣風格各不相同,我想「混合」就是所謂的倫敦style(Kate Moss)而我想,倫敦的style不僅僅體現在穿衣、時尚、飲食,更體現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兼容並蓄的文化、包容與體貼的人情味兒、逗比與自黑的傲嬌勁兒……

說到倫敦,人們大多會想起泰晤士河。

整座城市被它攔腰分成兩半。

南邊的倫敦,除沿岸的藝術中心和博物館外,大多是黑人聚居區。

而河的北側,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倫敦。

北岸又可以大致被分為西倫敦、東倫敦和北倫敦。

西邊大多為皇家領地,公園、綠地成片,是閒適的貴族生活區,著名的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和V&A博物館也在這裡。

藝術院校如皇家藝術學院、皇家音樂學院等也都坐落在倫敦西部。

圍繞海德公園的商業中心如Knightbridge和Regent Street上聚集著各種高檔百貨和精品店鋪。

北倫敦以Camdon Town為中心,是倫敦朋克文化的發源地。

走在Camdon Market,一路上穿孔、紋身店鋪無數,各種面相兇惡的牛鬼蛇神出沒於此。

雖然此地以毒販眾多而出名,卻也不乏畫廊和藝術家工作室,是個相當具有現代藝術氣息的區域。

而從Liverpool Steet開始一直向東,就是倫敦最年輕、最具活力也是最多元化的東倫敦了。

Brick Lane區域比比皆是的復古小店和設計師店鋪、White Chaple的當代畫廊,都讓很多來到倫敦尋找夢想的年輕人停住腳步,紮根於此。

Camden Town

但說到London Style,你又會想到什麼呢?是優雅的下午茶貴婦裝?是跳躍著的60年代迷你裙?是溫暖的羊毛衫和牛角扣呢子大衣?還是拄著拐杖拿著雨傘夾著報紙穿著西裝的紳士?除了北邊的朋克區外,東西倫敦在時裝風格上可謂大相逕庭。

西倫敦的優雅,東倫敦的另類,哪個是你的那杯茶?

西倫敦:悠閒、優雅、高貴

西倫敦向來是英倫時裝經典的延續與傳承。

從Sloan Square開始到Knightbridge,你會見到許多高檔店鋪和最具英倫代表性的品牌旗艦店如Burberry、Cutler & Gross等等。

典型的西倫敦女孩是乖巧中帶著一絲高傲的優越感的。

由於住在西倫敦的大多是貴族、商人和老倫敦人,這裡的時裝風格較東倫敦更加高貴甚至有些保守。

最能代表西倫敦的人物大概會是Alexa Chung和Emma Watson。

針織衫下潔白的襯衫,整齊的領口和袖口代表著一塵不染的優雅生活。

乖巧甜美的女學生裝扮在這裡隨處可見。

柔軟的金髮、卷翹的睫毛、粉嫩的色彩、甜美的連衣裙、一點點可愛的皮草和圓頭小皮鞋,構成了西倫敦的經典造型。

而說到西倫敦的男裝,就不得不提到Savile Row,對於倫敦時裝界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條街,更是一種風格。

從18世紀Henry Poole在Savile街15號開設店鋪開始,大大小小的裁縫店在這裡紮根發芽,代表了英國最高水準的男裝剪裁。

Henry Poole也因其卓越的製衣水平,成為了皇家認可的「專門皇室御用裁縫師」。

政界、商界名人無不對這條街趨之若鶩,紛紛到這裡定製正式或非正式的西服套裝。

可以說,Savile Row是英國紳士的誕生地。

頭戴禮帽、身著格紋西裝,腳踩漆亮皮鞋,手中或握著一把黑色雨傘或拿著精緻拐杖,拎著皮包或夾著報紙,步履悠閒地走在路上的英國紳士形象,至今出沒在西倫敦的大街小巷。

到了60年代,Savile Row上的Tommy Nutter又將傳統的男士西裝改良,為當時的搖滾明星定製與眾不同的反叛造型。

他用傳統的英式製衣技術,打造當時最前衛的造型,並得到了甲殼蟲樂隊主管Peter Brown的贊助。

在男士便服逐漸取代定製的時期,Tommy Nutter為Savile Row在時尚與傳統間取得了平衡。

東倫敦:年輕、活力、多元

如果翻閱倫敦歷史,你會發現東倫敦在二戰前一直都是小偷、妓女、外來人口和窮人的聚集地。

直到現在,除了後來開發的金融區之外,東倫敦較西倫敦相比也是略微雜亂無章的。

但就是因為人種的多元和開放的態度,東倫敦聚集著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藝術家。

他們在這裡居住、生活、工作、玩樂,創造著怪誕、反叛的英倫風格。

著名的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就是從蘇格蘭來到東倫敦,又從這裡走向全世界的。

60年代開始,以Mary Quant和披頭士為首的東區人掀起了「搖擺的倫敦」時尚浪潮,迷你裙、波波頭、喇叭褲、搖滾樂、香菸和咖啡不離手……倫敦東區徹底顛覆了20年代以來優雅高貴的審美觀,成了未來主義的先鋒。

從此,倫敦style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熟知並熱愛。

今天,來到東倫敦,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Brick Lane。

這裡沒有奢侈品大牌的店鋪,也沒有高傲的「藍血貴族」,取而代之的是年輕設計師的獨立店鋪和復古裝扮的文藝青年,四處散發著一股自由而叛逆,慵懶又充滿活力的氣息。

周末的集市上,藝術家們在這裡表演,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裡與遊客分享家鄉美食,也夾雜著販賣贓物的黑人,當然不容錯過的還是這裡大大小小的古董衣店鋪。

Amy Winehouse就是最能代表東倫敦的時裝偶像。

在這裡,女孩子們身穿50年代的棉布花裙、梳著60年代的波波頭、踩著70年代的流蘇長靴,或衣著80年代的牛仔服,眼線濃重而妖艷,嘴唇水嫩鮮紅。

男孩們則個個都像是披頭士的翻版。

復古是這裡無可複製的風格,「有品位的貧窮」是東倫敦人的驕傲。

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希望英國絕對的時尚偶像Kate Moss概括一下她心目中的London Style。

這位土生土長的英國超模停頓了一秒,說:「這太難了。

倫敦是一個太多元、太複雜的地方,人們的穿著風格各不相同,我想『混合』就是所謂的London Style。

的確,倫敦的魅力就在於此,它敞開懷抱歡迎各種人群。

在這裡,沒有人會覺得自己身在異鄉。

忘記是在哪裡看到一位留學生形容自己在倫敦的生活:開著德國車去愛爾蘭酒吧喝著來自比利時的啤酒;在回家的路上買了印度咖喱或者是土耳其Kebab的外賣;回到家中坐在瑞士的沙發上在日本製造的電視上看著美劇……這就是英國人的生活,一個多元化豐富多彩的生活。

人們不由自主便融合在一起,但每個人都有表達自我的權力。

無論你喜歡西倫敦優雅高貴的風格,還是東倫敦怪誕另類的打扮,行走在倫敦的大街上,都不會覺得自己被排斥或側目。

沒有人會批評你的穿著。

「做你喜歡的自己,穿你喜歡的衣服,大膽嘗試」,這是英倫時尚教母Vivienne Westwood給年輕人的穿著建議,也是所有熱愛時尚的倫敦人獨一無二的生活守則。

微信公號「安妮在倫敦」,每天一則倫敦晚安/國內早安故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服400年來的演變

西裝已經有 400 多年歷史了。這種打摺、分片和分體的服裝縫製方法,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不曾有過什麼大的變化。

「酷」英倫,時尚不相同!

活色生香的英倫風尚,與它常年陰雨綿綿的天氣形成有趣的對比:最前衛,也最保守;叛逆,混搭,年輕,頹廢,搖滾。「傳統與反叛」是英倫時尚的真正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