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塊表到底是不是好表?看這九個方面就夠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何謂好表?眾說紛紜。

無數藏家、玩家、炒家和用家,都對好表之說理解頗深,雖各有不同,但大同小異,無非都是那幾個關鍵的細節,希望這篇東西可以拋磚引玉。

也許通過以下的闡述,你會發現本來你認為好的表並非好表,而有些你先前並不留意的表,卻真的是很好的表——那也是本文所希望達到的效果——重新認識。

(石英表與本文無關;本文並未涉及日內瓦印記,原因在於那規則實在太老,並且地域性太強;也未涉及表的準確度,因為懂得買一隻好表的人,已經過了分秒必爭的心理年齡了。

1. 表殼

好表,誰都希望它長久。

長久到能夠傳世。

長久到能夠陪伴幾代人去體驗著人世間的滄桑。

常見的腕錶大多以不鏽鋼作為表殼的材料。

但鋼有自己諸多的弱點。

於是,比鋼更優秀的金屬勝出:金。

無論是白金黃金玫瑰金,還是與它們沒什麼關係卻更貴重的鉑,都是高檔腕錶選擇的對象。

其原因無非有二:儘管現代的鐘表業,也在使用鋼作為表殼的原料,但就大多數情況而言,鋼的廉價性使它不登大雅之堂。

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好表崇金」。

剛開始自己選表買的時候,最注重的是機芯。

那時候喜歡把錢花在自己所謂的「刀刃」上。

於是,鋼表便成了首選。

1.4435或316L應該是最常用的不鏽鋼。

接觸了相當多的古董表後,我發現了一個鋼殼最致命的弱點:會銹。

即使是號稱鋼王的904號鋼,在經過了幾十年的使用後。

依然會在後蓋內牆裡,留下人的汗液腐蝕的痕跡。

(因為人的汗水會滲到後蓋和中框的結合處,尤其是經過維修後的表,後蓋往往沒有原廠擰得緊,那個縫隙足夠讓汗水滲入)。

如果不注意保養,這些小坑便會影響防水的效果。

而且給人心理上一個小小的陰影。

鋼殼的另外一個缺陷,是會輕微的整體變形。

我想,這和製作的工藝一定有關係。

看過一些古董鋼表,後蓋和中框會出現一些縫隙。

我想,這和鋼殼的變形有關。

有內應力的原因,也有外力干擾的原因。

但不管怎麼說,這對於表殼來說,都是夠麻煩的事情。

因為直接影響到了防水的效果和視覺的完美程度。

鋼殼的第三個弱點。

不能說是缺點,是防磁性能。

隨著家電等帶磁性的東西越來越多圍繞在我們的周圍,迴避磁力應該成為腕錶的一個重要的性能。

我沒有數據說鋼殼和K金殼對於磁的屏蔽和剩餘磁力的保留有多大區別,但有搞物理的朋友告訴過我,這兩點上鋼殼要輸掉的。

如果說鋼殼還有弱點,那一定是過敏和無法進行高端工藝加工了。

很多人都知道不鏽鋼會讓部分人過敏。

這時候,鋼表便成為了你的敵人。

鋼材無法進行高端的工藝加工,這點有專業的朋友會從技術上解釋得很科學。

我們會發現,很少有鋼表殼上有最高級的打磨和工藝。

鋼殼上出現的一般只是鏡面,磨砂,拉絲等簡單的「活」。

這點和鋼表本身的價值有關,也和鋼的物理性能有關係。

愛上黃金,應該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

同樣的道理,一個愛表之人,拿半年的工資買自己喜歡的一隻表,會讓同樣工資而不愛表的人所不理解。

這和收入沒有關係。

2. 錶盤與指針

我們會注意到錶盤的材料。

一個好的錶盤,不僅僅是美觀科學的,而且必須是經久耐用的。

試想一隻完美的表,但錶盤卻在歲月的撫慰下日漸蒼老,實在讓人心痛而惋惜。

經常有人讚美錶盤的蒼老是一種自然的美,但在古董二手市場上,完美品相的錶盤狀況,卻比氧化斑駁、字落色脫的字面,價值高出太多。

腕錶中的錶盤,多是金屬製成。

大多是銅合金。

最高級的是琺瑯或瓷面,抗氧化,耐腐蝕,經百年而不變色者多也。

更有甚者用多色琺瑯在錶盤上進行繪畫,甚至微繪。

或人或物,極其精美,已經不僅僅是錶盤之簡單長久,而是將藝術文化融會貫通,讓人心悅誠服。

其中有一分枝,乃用寶石或半寶石(如瑪瑙、青金石等)切割成片,整體覆蓋在金屬盤上,華麗奢侈,奪人眼目。

次之為K金面,用18K黃金製成的表面,一樣的美觀且持久。

和黃金表殼交相輝映,大有高級品的傲骨仙風。

再普通者或漆或塗料。

會氧化會脫落。

但因為成本低廉,加工容易,也被廣大品牌所選用。

指針或刻度,也是氧化殺戮的對象。

高檔表的指針,莫不以金為之。

更甚者用鑽石或高級紅寶石藍寶石進行鑲嵌作為刻度。

民間曰:鑽字。

在日光或燈光下閃爍,更頂級的是滿錶盤鑲嵌鑽石。

坊問曰:滿天星。

把高檔表的魅力充分體現。

還有一種高級指針叫藍鋼針。

雖曰鋼,但工藝也極複雜。

將高級的鋼指針成型後放在盛有銅粉的金屬盤上,下面明火燒烤,對火候功力掌握分寸要求極其嚴格。

缺一分太黑,過一分變白,要求到幽藍的色澤,也並非易事。

著名的Breguet寶璣,便是以藍鋼指針的華美聞名。

3. 表鏡

表鏡也叫玻璃。

大凡表玻璃,有三:

早年為亞克力。

優點在於彈性好,耐碰撞。

可自己拋光修復。

甚至,隆起的高度能讓表中框本身節省空間,讓表體看起來更薄。

缺點在於軟,不耐刮,容易花。

60年代開始,石英玻璃登場。

廉價的成本,不錯的硬度,容易生產各種造型,讓業界為之一振。

只可惜,脆是它的大穴。

一撞就破,於是喜歡的人不算太多。

隨之而來的,是人造藍寶石。

現代稍微上些檔次的表,均用人造藍寶石玻璃。

吾非化學專業出身,實在懶得讀那些分子式。

只知道,所謂人造藍寶石,類似鋼玉成分,硬度為9,其實可以通過添加各種化學元素,生成各種顏色。

而現在常用的無非是無色的。

它的成本沒有聽起來那麼貴,一片普通的國產,不過幾十元。

貴一些的弧面倒角,便會貴到幾百元一片。

如果加上了防耀目的那層油(也叫鍍膜),便又會貴一些。

但注意,它的優點其實和玻璃相似。

硬,但要命的一樣是脆。

如果破了,不能像亞克力一樣裂個口還能湊合幾天幾月,非要馬上去換玻璃。

而碎玻璃會刮傷面板甚至掉進芯里,一筆高昂的洗油檢修配件費用,就在那喀碴一聲中,煙消雲散……各種玻璃有優勢也就有了劣勢,玩家和消費者各有側重。

4. 防水

一個好的芯,必定需要一個良好的保護環境。

否則水氣、灰塵之類的有害物質的侵入,會讓非常優秀的一隻芯變得老態龍鍾。

所以表的防水性能一直是廠家所關注的問題。

現在的30米防水,意味著只能日常佩戴。

防禦一些水濺,毛毛雨之類的環境。

100米標稱就可以游泳。

因為他們大多使用了鎖緊式把頭。

更深的要300米的。

於是,防水標稱成了實用性的象徵。

一點無奈的是,真正的高檔表,大多是日常防水級別的。

百達翡麗的很多款式也只有25米的效果。

我想,這和佩戴者的環境有關係。

也和表的風格有關係。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高檔表的材料:黃金。

對後蓋的防水效果真的好於鋼。

這也是因為黃金的物理優越性。

現代的後蓋,無非有三種:螺旋鎖緊結構,多方位小螺絲鎖緊結構,壓蓋結構。

一般的推拉式把頭,靠裡面膠皮圈來防水,如果膠圈老化,那防水的效果就會喪失。

而有些把頭是利用螺旋鎖住的,即使膠圈老化,瓶蓋式的結構也能完全保證日常防水的效果。

現代很多表在模仿Rolex勞力士的鎖把,可惜其中一些廉價的由於鋼材質量和工藝問題,把頭太愛壞,還不如推拉式。

鎖底和一般的撬底相比較,優點也如上,就是防水好。

水氣和灰塵不容易進入,保證了機芯的良好狀態和潤滑油的壽命。

5. 造型

好的表殼,必須有自己的特色,也必須有獨特的工藝。

無論是材料的切削成型,還是表面的各種方式的打磨,都是玩家體味的對象。

如同勞力士的Oyster,把鏡面拋光和搓痕相結合,讓細膩和高貴相統一,可以讓任何挑剔眼光的玩家把玩而找不到缺憾。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功力。

寶璣的外殼,黃金的拋光和側面硬幣紋的結合,搭配上純金鍍銀錶盤上的手工雕刻花紋和著名的藍鋼寶璣針,一副十足的貴族氣息撲面而來,也許,這就是高檔工藝的魅力吧。

經典:什麼才是經典?我相信人的審美絕對會變的。

很多剛入行不喜歡勞力士的朋友,在幾年後卻對這Oyster的款式大加褒獎。

而很多款式卻在時光的過濾下,由欣賞轉變為麻木或厭惡,我相信所謂經典一說。

其實,真正的經典,是非常少的⋯⋯究竟什麼是經典表?單從字義上看,經典表很容易被誤解為「傳統造型表」。

經典表首先應該有一個開創性的設計,並得到市場的認可:第二,要成為經典還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市場的認可度至少要保存十年甚至更長,它的造型象徵著一個年代的風格;第三,經典款式必須代表品牌的形象,成為一個品牌的代言和主打。

適合:絕大多數表買來是要戴的,但其實只有適合自己的表才是好的表。

表其實和衣服一樣,不見得掛在那裡美,你穿上就一定美。

尤其是一些新的表款。

味道:一隻好表的設計講究的是原創,講究的是味道。

IWC萬國的馬克,勞力士的Oyster,JLC積家的翻轉,百達翡麗的十字星,歐米茄的曲耳星座⋯⋯都有別人學不來的味道。

再模仿,也是狗尾續貂,難受得緊。

一隻好的表,味道能襯托出你的神采,味道能散發出你的高貴。

無奈,世間多抄襲。

勞力士的Sub,歐米茄的SpeedMaster(超霸)等,都被不斷地抄襲抄襲再抄襲。

模仿人家的款式,如同日本人Play Jazz,就是你的技術真的能登峰造極,也不及黑人樂手的一嗓子的哼哼。

血液就是血液。

6. 機芯

擺輪:朋友每當你把玩你心愛的手錶時,聆聽著它那清脆悅耳的滴答聲,看著錶針永不停歇歡暢地走著,你是否覺得你的表真的被賦予了生命?在它體內那永遠不知疲倦周而復始地做著往返運動的擺輪就是它搏動的心臟。

1675年荷蘭的惠更斯首先使用擺輪系統,代替了原來的鐘擺。

目前常見的擺輪有以下幾種:環型擺輪(俗稱光擺)、平衡螺絲擺(蓮花擺輪)、砝碼擺輪、勞力士專用內調擺輪、雙層金屬補償螺絲擺。

勞力士的內調擺、百達翡麗和AP愛彼都在使用的超級砝碼擺、歐米茄的同軸系列的外調擺,都是配備了無卡度遊絲為結構,都有非常好的實際效果,今年的JLC積家也使用了擺輪微調結合無卡度。

這種精確度高且保持度久的結構,已經受到廣泛認可。

遊絲之檔次:最高級者為上繞結構。

有合金和藍鋼之說。

前者物理性能更好,後者更悅人目,喜人心。

另外搭配開口擺對溫度極大極小的控制也相當出色。

普通為平游。

拜科學發展,如今的高級合金的平遊絲在實用上也很出色。

只是對付位差略差。

材料:材料之說,無非是裝飾性。

普通腕錶芯的材料,都已經固定。

無非是鋼和銅合金。

只是好表會在擺輪,遊絲,發條上用更高級的配件。

鈹青銅合金,鎳青銅合金,安奇龍不斷發條等等。

最近的德國表,用了鎳銀做夾板。

美麗,但愛傷愛髒。

更高級的表,有用K金或鉑做夾板的。

好不好,沒人理會。

人們欣賞的是那份貴氣。

以前的夾板鍍層,多是鎳鉻。

現代低檔品用是氮化鈦,金黃一片,有人騙說是鍍金了。

鍍金在上個世紀50-70年代流行,著名的有歐米茄的鍍玫瑰金,美麗得很。

現代高檔品多是鍍銠。

也有鍍鈀和金的。

耐腐蝕.漂亮,昂貴。

7. 功能

一直覺得,要把佩戴和收藏劃開界限。

普通的佩戴,有大三針加日曆已經足夠。

故障可能率減少到最低(因為簡單,所以「沒有的」那部分不容易出毛病)。

但說到收藏,稀少,複雜,歷史便成為了要命的武器。

沒見一個收藏大家只收藏大三針加日曆的普通款。

什麼計時、萬年曆、陀飛輪、三問、鬧錶,甚至雙追、立體陀飛、倒計時、音樂、人偶等極複雜的款式,金雕、鏤空、琺瑯微繪、珠寶鑲嵌等藝術性很強的一個勁的往上貼,總之,是越複雜越好。

越少見越好。

這些表,是藝術,是財富,也是奢侈(高檔鐘錶的命脈便是如此)

對於一隻值得收藏的表,稀少性很重要,要是周圍兄弟們人手一隻,那再稀奇的東西也變得無所謂了。

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概念很重要。

少,不等於好。

但卻一定等於能吸引你的眼球,讓你「沒見過」而感嘆。

收藏家喜歡收藏數量極少的自廠芯,但對於實用主義者來說,這樣的芯壞了連配件都難找,絕對沒ETA實在。

這是取值點不同。

可以說,歷史上很多複雜古董表的實用性絕對比不上現在ETA毛坯級別的一半。

但,那些古董的檔次不是靠實用級別來體現的,它可能走的不准(一天誤差半小時是常事),它可能上鏈效率極低,它可能爛得掉渣,但歷史性決定了它的昂貴性。

初入門的朋友不相信一隻破爛的老寶璣的一張錶盤,就比一隻新的勞力士甚至百達翡麗貴,這就是歷史,這就是文化的價值。

實用性表和收藏性表,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何找一隻又實用、又有價值的腕錶,對於普通的愛表族來說,就是一個入門級的考驗。

8. 編號

有沒有發現,上檔次的表,都會有所謂流水號。

我們經常提到的勞力士有**字頭,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流水號,刻在機芯上,或刻在表殼上。

比如著名的勞力士Oyster,便在表耳之間刻上流水號和型號,機芯上刻上串號。

歐米茄以前一直只在芯上刻流水號,80年代後在表殼上也開始鐫刻流水號。

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等頂級表更是認真,系列號、流水號、型號等一應俱全。

這個號,是每隻表獨一無二的,可以查到出廠的日期和其它具體的內容。

當表回廠維修的時候,廠家會根據這個獨一無二的流水號把維修紀錄記載在檔案館裡。

這個號,也正是「有價值」精工細做的表和「無價值」的大工業化流水線產物的分界線。

因為有號,有一種生命感和獨一無二感,表廠對它的重視程度也由此體現。

即使遇見一模一樣款式的表,也會因號而不同。

每隻表會有自己不同的製作、組裝、調試、檢驗的記錄。

頂級表甚至會根據這個號把買主的資料記錄到自己龐大的檔案館裡。

買新表的時候,在附件部分,會有出世紙,上面的流水號碼必須和表身上的號碼對應。

如同一張身份證(有的還有COSC證書或日內瓦印記的證書)

沒有了這幾張紙,收藏的價值會少很多,樂趣也就少了一些。

沒有流水號的表,每隻都是一樣的,壞了芯隨便換(因為是毛坯級別),具體什麼時候出的也不知道,查資料也查不到什麼具體的內容。

即使返廠修理,也不會有記錄。

是一種廉價的感覺。

只有佩戴價值而已。

現在的流水號,就是區別高檔表和低檔表的簡單分界線。

這裡要提到的是Tissot天梭,70年代末瑞士鐘錶集團整合的時候,取消了天梭一直使用的流水號。

這樣,天梭便從一個「檔次品」轉變為一個大眾品牌。

那一個小小的號碼,代表了品牌的定位,在任何的高檔用品(奢侈品)行業,品牌的價值都是占據相當比例的。

9. 附加值

奢侈品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需要時間的積累,素養的薰陶。

不是花了大錢就能提高品位。

名牌不等於雅致,不代表情趣。

名牌也有上中下之分。

那麼,我們經常會說買一塊某某牌子的手錶是否值得。

因為在一個整體的價格里涉及到了成本、品牌價值、廠家利潤、廣告費用、代理商和經銷商利潤、各種稅等雜七雜八的組成。

這裡面有我們無法避免的,也有我們可以權衡比重的。

而最重要的兩個衡量點:

一個是品牌的價值,一個是工藝的價值。

我們知道,對於一個高檔的鐘表品牌來說,有兩點是最至關重要的:1、歷史。

在每一個顯赫的品牌背後,都有悠久的歷史背景,短的也有百年,如勞力士;長的有將近二百年的,比如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寶璣、寶珀等。

2、事件。

光有漫長的歷史,而沒有自己的輝煌創作,一樣成為不了一個顯赫的品牌。

每個大牌都有自己值得驕傲的創作,且不說寶璣的諸多影響後世的設計,也不說歐米茄的登月事件,就是以豪華為美的卡地亞,也不斷強調著自己的坦克系列的歷史和背景事件。

我們在體味品牌價值的時候,時間的長度和其中發生過的故事,最讓人回味無窮。

第二個重點,就是腕錶本身的工藝。

現在的瑞士鐘錶界大量使用統機。

使得機芯本身的造價成本非常低廉,一隻最常用的ETA 2892本身的出廠價格僅僅是二百多美元。

加上打磨裝飾性的工藝,不過是300美元上下。

而這樣的芯被大量的使用在5,000-30,000元的產品上。

這時候,如何選擇工藝成本,就成為一門學問。

在同樣的價格下,如何讓品牌的價值和腕錶本身的價值相對增大,就成為行家裡手們追求的目標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制表業的純粹與傳統 三款大三針男士腕錶推薦

[腕錶之家表款推薦] 每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腕錶品牌都必定有自己的經典系列。我們或許錯過了它們的誕生,但這不妨礙我們見證經典的傳承與延續。時至今日,腕錶製造商們仍在不斷借鑑、重新演繹懷表的經典設計。...

白富美最喜歡的十大名表品牌

(《腕錶部落》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上一期寫了一篇關於最適合小資女性的十大名表內容,其中包括一些相對比較親民的品牌,所以那裡的名表實際上是指比較出名的國際制表品牌,而未必是名貴的品牌,今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