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家族拍下5億粉鑽,亞洲富豪震動國際珠寶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盧寶宜

2017年末的時候,兩大拍賣行佳士得和蘇富比,給出了一致的年終總結:珠寶拍得特別好。

《Rapaport鑽石報導》稱,由於不少主打拍品都打破了記錄,兩家拍賣行2017全年拍出得珠寶總額超過了10億美元。

佳士得收穫5.567億美元,蘇富比也不遜色,5.513億美元。

2017有多棒?佳士得自己說:「2017年是珠寶部門輝煌的一年。

」蘇富比則拿一場香港秋拍舉例,成交率86%,同時創造了16項世界拍賣紀錄。

因為,全世界最有錢的那一群人,2017年變得更有錢、更樂觀了嗎?

///

先盤點一下2017年險些閃瞎我們的那些珠寶大件。

2017年4月4日,蘇富比香港拍賣會上,拍賣史上新的最貴珠寶紀錄誕生:

59.60克拉的CTF Pink Star 鑽石,以7120萬美元(約5.53億港元)成交。

買家是周大福,他們將這顆鑽石改名為「周大福粉紅之星」。

耳環方面,拍賣了兩枚鑽石耳環,14.54克拉的「阿波羅藍」和16克拉的「阿特米斯粉」。

為了讓兩枚耳環價值最大化,蘇富比採用了分開競拍的方式,最終以4208.7萬美元和1533萬美元成交,合計5740萬美元。

買家是一位不知名的亞洲買家。

另一邊,佳士得2017香港秋拍,14.93克拉粉紅VVS1 Type IIa鑽石戒指「粉色承諾」1.7億港元上拍,2.2億港元落槌。

在11月的日內瓦佳士得拍賣中,de Grisogono的一件鑲嵌一顆重達164.41克拉的D色無暇鑽石的珠寶以3350萬瑞郎成交。

這是拍賣史上最大顆的祖母綠切割完美白鑽,打破原有D色無暇鑽石最高成交價的記錄。

內部消息稱,很大可能是亞洲買家。

(我們曾寫過《向太、鄭家純、劉鑾雄,2.2億巨鑽買家是中國人嗎?》)

///

2017年珠寶拍賣市場增長強勁,主要由頂級彩鑽、彩色寶石、天然珍珠及來自著名品牌的罕有作品等帶動。

決定珠寶收藏價值的因素很多,材質、鑲嵌工藝、歷史文化價值等都有關係。

例如傳奇名媛及著名收藏家芭芭拉·赫頓的一件舊藏天然翡翠珠項鍊,就在2014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以2.1億港元成交,打破了翡翠在拍賣史上的最高價格。

雖然拍品本來就優,但如此高價,還是傳奇身世托的福。

這兩年買家對珠寶的需求還反映在獨特的設計工藝上,如de Grisogono的項鍊,之所以高價成交,少不了獨特的不對稱設計,以及眾多頂級工匠的精湛手藝。

除了傳統的高級珠寶品牌如卡地亞、格拉夫、梵克雅寶及寶詩龍等大師之作,拍賣行也拓寬思路,對拍品有了更多的選擇。

精緻的古董首飾,及多個國際著名品牌不同年代的特色作品、高定珠寶,以及東方經典的翡翠系列,在今年都受到歡迎。

///

不過,最終的決定性因素仍是財富對優質寶石的強勁需求。

兩大拍賣行過去一年都感受到了市場對頂級鑽石、翡翠,以及各類寶石的熱情,需求主要來自於財富快速增長的新一代中國、俄羅斯及中東買家。

2017年結婚的俄羅斯富商阿列克謝•沙波瓦洛夫給太太送了一枚70克拉的鑽戒

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凈資產客戶除購買罕有優質寶石作首飾佩帶外,亦以此作為投資,帶動了珠寶的需求。

隨著發展中市場買家的審美品味日趨成熟,這些可佩帶的藝術品出現了更多的追求者。

至於頂級珠寶投資,歷來都有一些爭議的聲音,但從未真正打擊到超級富豪的興趣。

成長中的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被看好,不是沒有道理的。

從上面列舉的2017年度世界範圍內的珠寶交易,大多發生在大中華區。

佳士得亞洲區副主席暨珠寶部總監石麗華分析認為,中國的珠寶消費正在興起。

而超級藏品的成交接連破紀錄,更是反映市場越趨成熟、買家的需求越趨熾熱。

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及珠寶部亞洲區主席郭進耀,在今年蘇富比香港春拍後也公開表示,春拍期間兩場珠寶拍賣人氣旺盛,十大成交拍品皆有亞洲藏家投得。

///

所以,買家究竟是誰?

一類是像周大福這樣的珠寶集團,品牌珠寶在拍賣場上高調競拍,未嘗不是一種市場營銷手段,達到品牌推廣之效。

還有一個周大福的小插曲,2017年佳士得春拍舉辦的「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中,拍品中有來自四位香港珠寶設計大師的代表作總共10餘件。

這四位設計師是鄭志剛、趙心綺、陳智安及王幼倫。

鄭志剛是鄭裕彤的孫子,周大福和新世界未來的掌門人。

鄭志剛設計作品

眾所周知,每個珠寶品牌都有自己培養的珠寶設計師,更不用說直接是集團的接班人自己了。

拿出了作品,加上大量媒體宣傳,再加上體面的成交價格,對珠寶商來說營銷效果是完美的。

///

另一類更引人注目,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網際網路行業快速崛起一批白手起家的財富新貴,他們正在不斷加入珠寶收藏家行列。

蘇富比透露的一個數據似乎印證了這一猜測:「在今年的珠寶買家中,約32%的人是第一次競拍。

32%,不是一個小數字。

這群新興的收藏家具體對拍賣總額的貢獻率還有待考究,但確實已經產生了影響。

一是對拍品上,前文已提到,拍品在今年,不僅在珠寶領域,在藝術品、鐘錶等領域也傾向於創意設計更傑出的精品。

這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珠寶收藏回報周期長、升幅緩慢等特性。

買家選擇那些大品牌出品,大師設計或者創作的珠寶作品,更利於轉手升值,緩解作為新手藏家的疑慮。

另一方面,一個顯著的變化是,線上銷售崛起。

儘管佳士得大部分的拍賣都是現場拍賣,但該公司今年的在線拍賣成交額已達890萬美元。

蘇富比也稱,線上買家買下了23%的拍品。

隨著電商對人們消費行為影響的不斷深入,不少珠寶大牌也在尋求與消費者拉近距離的方式,令珠寶品牌電商類的售賣渠道不斷增加。

不過,總的來說,那些價值連城,破紀錄的「大貨」,通常還是出現在現場拍賣上。

德勤《2017中國奢侈品網絡消費報告》顯示,到2017年5月,40%的時尚品牌和38%的奢侈品手錶和珠寶品牌已經發展了直營電商。

銷售方式的多元化與「年輕化」,可能也與買家群像的變化有關係。

幾百年來,價值連城的珠寶,總是伴隨著離奇的故事,財富、愛情與陰謀交織不斷。

今天情況也沒有太大變化,有人說,買頂級珠寶有時目的是轉移財富,有人去年送出頂級珠寶,今年就進了監獄。

珠寶本身卻在一次次悲喜劇之後,在拍賣場上贏得了更高的身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