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n McDowell專欄:米蘭太把自己當回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Colin McDowell專欄:米蘭太把自己當回事作者:Colin McDowell 編輯:Claudia.Ke 翻譯:張賽

Giorgio Armani 秀場謝幕

我在米蘭待了一個星期,發現這裡的新生力量非常有限,尤其是對比了倫敦、紐約和巴黎之後。

倫敦時裝周幾乎全部都是年輕的新人,巴黎也擁有Riccardo Tisci(義大利籍), Nicolas Ghesquiere,Hedi Slimane等年輕設計師,他們都不到55歲,均已成為各大品牌的領軍人物。

在當今的義大利時尚界,我想不出任何處於類似地位的人來。

實際上,從Armani的下滑開始,義大利籍設計師們日漸衰老,他們掌管的公司也在走下坡路。

這並不代表義大利的時尚產業已日暮西山。

前不久結束的米蘭時裝周還是很成功的。

許多發布會和紐約或巴黎周中的某些秀一樣,洋溢著青春活力。

但是,那些名字印在標籤上的人往往只扮演媒介和組織者的角色,而非親力親為的創造者;這一點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許多品牌會僱傭國外設計師團隊,大多來自美國或英國的藝術學校,以保證幾十年前審美的原汁原味。

當然,這種做法本身並沒有錯。

年輕設計助理幾乎是所有設計師品牌的中流砥柱。

這是件健康的事情。

不健康的是,在這些設計助理中,能夠創立自己獨立品牌的人少之又少,儘管他們具備足夠的才華和願望。

我知道至少一個非常著名的設計師品牌,儘管他(她)的名字被印在標籤上,卻從未親手設計過秀台上的任何作品,全部工作都由助手完成。

這也還好,助理們不是奴隸,他們有權離開。

不過,除了倫敦以外,他們似乎並未得到創建個人品牌的鼓勵。

有句著名的諺語說,在大樹的庇蔭下,小樹永遠無法茁壯成長。

這是對當今時尚界很好的比喻。

紐約和巴黎在某種程度上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但在我看來,米蘭的處境是最糟糕的。

在紐約,我們看到了Rodarte, Alexander Wang和Zac Posen等設計師,他們都在50歲前起步,創建了非常著名的品牌。

倫敦則一向擅長挖掘有才華之士,並在其創建品牌初期予以推動和幫助。

不妨想想Christopher Kane, Erdem和Mary Katrantzou,他們剛一走出大學校園便有了自己的品牌,現已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穩定事業。

在義大利,這些都沒發生。

於是我們感到疑惑,究竟誰會真正在乎這一點,並會做些嘗試來扭轉局勢。

時尚博主得夠年輕?作者:Colin McDowell 編輯:Claudia.Ke 翻譯:張賽

時尚博主 Tavi Gevinson

至於時尚博主,情況恰恰相反。

自打13歲的博主Tavi Gevinson一炮而紅,人們便普遍認為,時尚博主必須要年輕。

相比之下,年紀漸長的博主無法和年輕人很好地「溝通」。

這點可能是對的,但也不見得,如果眾人看博客是為了獲取權威信息,那麼就可以假定——當然暫未經過驗證——經驗和事實更具價值。

但也有可能並非如此。

在這個舞台上,那些時尚博主、推特紅人和其他新傳播者都會一直出現,直到未來的某一天被全新的發明和方法所取代——這是早晚的事。

我其實很想知道,她們是否已經具備某種暫時預測不到的影響,某種尚未來臨的影響。

科技將把時尚引向何方?作者:Colin McDowell 編輯:Claudia.Ke 翻譯:張賽

2015秋冬巴黎時裝周 Chanel「法式小館」秀場布景

多年來,時裝發布會一向都是接到邀請才能參加的私人活動。

觀眾都是時尚界的專業人士,參加的主要目的是專業需求而非娛樂。

但現在每個人的iPhone都有拍照功能,都可以把發布會的情景記錄下來實時分享給全世界。

發布會的主要目的也不再是預先展示,變成了娛樂大眾。

我可以想像模特們目不斜視、款款走過秀台的場景,並在看到懶散而缺乏想像力的服飾銷售方式時,儘可能地遏制情緒同時保持中立。

Alexander McQueen和John Galliano藉助展現設計背後的靈感,力求使觀秀者理解時裝的「生命」;但這種做法還沒有被完全開發應用。

不過,考慮到廣告電影已經相比過去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發布會電影應該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多年以前,Miuccia Prada嘗試著在劇院中展示時裝。

這一想法十分大膽,但也沒能發展成熟。

從本季Chanel的布景來看——傳統巴黎餐館經過改造,作為時裝展示的背景——時裝秀是否也可以同時展示許多事物,也包括設計師對服飾穿著方式、時間和地點的個人觀點。

先進技術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改變,將為我們的衣著、生活方式和購買模式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有最重要的,應該如何藉助時裝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關於這些問題的探索,站在山腳下仰望的我們才剛剛開始。

時尚一直被人嘲笑,說它是件很蠢的事,事實並非如此。

相比生活中的其他媒介,它能更加快速直接地告訴我們,自己和他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只有傻瓜才會否認這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明星們去參加時裝周了?2017年潮流趨勢盤點

時裝周是時尚界的盛宴,怎能少了我們愛豆的身影?紐約、巴黎、米蘭、倫敦時裝周並稱全球四大時裝周,2017春夏時裝周怎能少了明星們的身影。讓我們來看看時尚明星們都活躍在哪裡,順便了解下2017春夏的...

盤點世界四大時裝周 潮人們的最愛

也許你聽說過十大最流行的時裝款式,但是你有了解過引領潮流的世界四大時裝周嗎?雖然世界上有許多揭示重要流行趨勢的時裝周,但只有4個被稱為「四大」:紐約時裝周、倫敦時裝周、巴黎時裝周和米蘭時裝周。想...

你知道「四大時裝周」經歷了什麼嗎?

今年時裝周也都如期的進行著,大家也在關注著每年時裝周帶給我們的驚喜。但是大家都知道時裝周怎麼由來,又各自經歷了什麼?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補補腦,長長見識。國際四大時裝周:紐約/倫敦/巴黎/米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