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寒門女孩揭貧富差距真相:你努力的天花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後,這幾個互幫互助的農村孩子都考上了很不錯的大學,成為了工程師、醫生、教授。
貧富差距造成了教育資源的天差地別 ...
PrimaryMenu
Searchfor:
Search
本文來源:米粒媽頻道
微信id:MilimaPinDao
作者:米粒媽
前幾天,在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工業工程系的張薇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聽了這個女孩的發言,我很受觸動。
來自甘肅貧困縣的寒門女孩,在清華大學代表畢業生致詞:飲水思源,致力於公益
貧富差距,更是教育資源的差距
這個寒門女孩來自甘肅鎮原,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那里交通不便,教育資源有限,經濟也相對落後。
教育資源有限到什麼程度呢?她舉了一個例子。
她第一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在實驗環節,她甚至沒有見過比賽所用的儀器,當她終於找到儀器開關時,實驗時間已經到了。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地區的教育差距如此巨大。
短暫的失落也埋下了改變家鄉教育現狀的種子。
」
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那我再講講我父親的經歷。
大家都知道,我父親是從最最窮困的大別山區走出來的。
當初他通過努力考上了湖北數一數二的大學,但在入學後的分班考試中,他這個「全村的希望」卻備受打擊。
分班考試有英語科目,我父親一天英語都沒學過,26個英文字母都不會念。
他看著試卷一臉蒙圈,老師踱步過去,在他身邊說了句,不會做也先把名字寫上。
我父親看著那幾張「天書」,問老師,「名字寫哪?」老師搖了搖頭,告訴他,「在Name後面寫!」我父親又問:「Name是啥?」
最後,老師擺擺手,說了句:「行了,你回去吧。
」
我父親以為老師在勸他退學,回到寢室蒙著被子嚎啕大哭,他最怕這麼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最後還是要回去面朝黃土背朝天。
其實,老師是看我父親一點英文基礎都沒有,直接給他分配到了C班。
他們學校在入學考試後按照成績把新生分在ABC三個班里,我父親所在的C班是最差的,同學中基本都是像他一樣農村出來一點英語都不會的。
而A班幾乎都是武漢本地或者其他大城市考過來的。
我父親為什麼沒學過英語?
他們高中老師自己都沒有高中畢業,他能教些什麼,可想而知……
高中老師說我父親想上大學,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高考前夕,老師完全不帶大家復習高考,而是教大家記工分、學好「農村常用字」。
這樣才「現實」。
我父親當時意識到現實的殘酷,於是跟同班其他「學霸」組成了一個「學習互助小組」,里面都是班里的數學第一、物理第一、化學第一……(我父親是數學第一)
他們幾個天天逃課,借來高考復習資料,到玉米地里一起學習研讀。
最後,這幾個互幫互助的農村孩子都考上了很不錯的大學,成為了工程師、醫生、教授。
貧富差距造成了教育資源的天差地別。
不管你承不承認,那些擁有優秀父母、豐富資源的大城市孩子,正在把那些家境貧寒、信息閉塞的農村孩子,遠遠甩在身後。
清華附小的小學生寫的論文▲
北京的教育氛圍讓孩子從小學得比同齡人更早、更多、更紮實。
同時高學歷、高資歷的老師又帶給孩子更開闊的視野。
我讀高中那會兒,我們班學習好、家境好、綜合實力最好的那批同學,瞄準的是美國的常春藤;像我這種成績馬馬虎虎,高考發揮失常,想出國讀大學的,周圍同學也給了我好多建議和啟發……
並不是北京孩子比別的城市的孩子聰明,而是北京孩子更幸運,更早接觸到更多的教育資源、了解到更多進修途徑。
人大附中學生的科研成果▲
一線城市的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比十八線的優質幾百倍。
能留在一線城市的老師,大多都是名校的博士、碩士畢業,還有一部分有海外名校留學背景。
北上廣深最Top那幾所中學的老師,不少都是北大、清華的博士。
當然,能留在一線城市的家長也有很多是985、211等名校的碩士,或有海外留學背景。
這是農村孩子不能想像的,在他們的數學老師能同時給他們上物理、化學和體育時,他們的同齡人正在中學課堂上聽著北清博士侃侃而談。
北京人大附中2016年招聘的教師名單▲
大城市里的孩子,出生就開始用英文兒歌磨耳朵,樂高、編程、橄欖球、演講、藝術……各個領域同時開花。
而對於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能坐在教室里,就已經是一種奢求了。
條條道路通羅馬,可就是有人出生在羅馬。
有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北京清華大學2019招生廣告:上大學,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附影片)
張薇在畢業典禮的發言中說:
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
你會被淹沒嗎?
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淪。
我們都曾經歷過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曾在漫漫長夜中苦苦思索,在無人的角落里放聲大哭,但只要咬牙堅持,生活就會給你驚喜。
後來我參加了辯論賽,和小夥伴一起獲得了《辯論好聲音》的冠軍,我的仰臥起坐及格了,當上了班長,也開始指導實踐支隊,還順利拿到了學業優秀獎學金。
我沒有辜負自己當初在日記中寫的那句話,無論如何,不許退縮,不許不努力,決不許放棄。
我們不會被困難打倒,咬著牙含著淚也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兩個堂哥。
我父親是家中六個兄弟姐妹中,唯一走出農村來到大城市生活的,我的其他姑姑、大伯和叔叔們一輩子都在大山里種地。
他們的孩子也大多留在了農村,除了我大伯家的兩個堂哥。
我的大伯母有一些智力障礙,大伯又忙於生計,所以我的兩個堂哥從小就缺乏家人的照料。
我記得我小時候,爸媽帶我回湖北老家,見到這兩個堂哥,臉上永遠掛著兩朵高原紅,身上破衣襤褸,像極了電視里的「野孩子」。
大冬天里,沒有暖氣,他們邊往手上吐哈氣取暖邊做作業。
我看到兩個堂哥連個像樣的文具都沒有,鉛筆用到只剩1cm的筆頭了,都還捨不得扔,練習本對他們來說更是一種奢求,他們甚至要用報紙上面沒有印刷的縫隙部分來寫字、演算。
那一幕幕畫面,刻在了我的腦海里。
一回到北京,我就和媽媽一起去採購了好多筆、本、橡皮等文具,寄給了老家的堂哥。
上中學時,我聽父親說,兩個堂哥學習都很好。
他們一路從村里的小學讀到鎮上的初中,後來又考上了縣里數一數二的高中。
雖然縣里高中的教學水平也依舊沒有辦法跟大城市比,但即使這樣,兩個堂哥都因為村里和縣里的教育資源差異,學習上跟得很吃力。
他們每天只要是醒著,就一定在埋頭做題,座位周邊的同學,他們甚至都叫不上名字,他們心無旁騖,只是一心想著考出大山。
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喝咖啡提神,他們兄弟倆沒有那樣的條件,就每人準備一根繡花針,困得眼皮打架,就對自己下手,紮精神了繼續讀書做題。
別的同學在高三的時候,家里都想盡辦法給他們補充營養,以至於高考結束時胖了好幾圈。
我的兩個堂哥卻因為生活費有限,連肉都捨不得吃。
他們幾乎每天都等到食堂快關門了才拿著飯盒去打飯,食堂阿姨也經常因為只剩一些殘羹剩飯了,所以盡量給他們加量,就這樣,他們覺得自己「賺大了」。
有一次父親回老家,路過縣城里,就到學校去找兩個堂哥,想帶他們去飯店改善下夥食。
結果卻被他們婉拒了,因為他們還要抓緊時間做題。
但在臨別時,他們卻支支吾吾有話要說,在父親的追問之下,他們說希望父親回到北京後能給他們寄一些北京這邊高中的模擬試卷。
就是在那樣非人般的高強度努力下,他們兄弟倆都考上了大學,而且在我父親的鼓勵下,後來又都考上了北京高校的研究生。
畢業後,因為北京的生活成本和房價等原因,他們去了蘇州發展。
現在,我的這兩個堂哥都有房有車,一個在高校任教,一個是大型日企的銷售總監(最近還正在被另一家日企挖角)。
而他們事業有成、家庭穩定後,也把我的大伯和大伯母接到了蘇州安享晚年。
這就是我身邊「知識改變命運」的真實故事。
每個人的家庭不同、出身不同,這的確不公平,但是有些人選擇自怨自艾,整日活在抱怨中,而有些人卻能身處低谷,絕地反擊,為自己拼搏出一條希望之路。
真正優秀的人,都在努力改變世界
張薇在清華大學畢業典禮上說,擔當就是要銘記家國情懷,不忘初心,堅守理想。
在過去四年里,她曾前往甘肅、雲南、陜西、內蒙等多個省份開展了八次公益實踐。
而她也在推研成功後,決定延遲入學一年,加入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2017年,在甘肅特困鎮一個土窯洞里,張薇遇到了一位母親和她的三個孩子。
母親不識字,父親意外離世,家里只有一張桌子,沒有台燈,但姐弟三人卻學習得無比認真。
她至今忘不了那個母親的手足無措,忘不了孩子衣服上的破洞和眼睛里的光。
她說,「我想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經歷。
我在出國讀書之前,滿腦子是「好好學習」——每門課都考A,考出接近滿分的GPA和金光閃閃的GRE,得到教授的推薦信,申請牛校的研究生,然後去華爾街或矽谷找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
總而言之,成為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可到了美國,我的整個人生觀價值觀都被顛覆了。
在美國的大學里,大家都在忙著改變世界。
一個讀博士的學長,出身貧寒,看到美國大學圖書館成噸出售1美分的舊書(其實就是白送啦),而自己貧苦的家鄉,留守兒童們窮得根本沒有書看。
他成立了幫助農村兒童閱讀的公益組織,每年幾百位留學生到農村支教,還給很多貧困的村子建立了小學圖書館,幫助了成千上萬的農村孩子。
一個比我高一級的學長,因為自己給國內父母打電話不方便,創辦了美國前三名的華人電話卡網站。
那是他才大三,每月營收上百萬美金。
我們用他的電話卡平台聯繫國內的家人朋友,又方便又省錢。
還有更多的同學,因為買中國食材不方便(冬菇、粉絲、茴香、花椒這些美國超市可沒有啊),開創了中國超市;因為太想吃一口家鄉味道,開了正宗的中國飯店;因為經常當國內親友來美的「地陪」,開了全美連鎖的大型旅行社……
有的同學,還讀本科呢,不僅學費生活費自己賺出來(美國學費一年30萬啊!),還能補貼家里,真是太牛了。
被深深震撼之後,我開始思考,不要只是做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要改變世界,要幫助、影響更多的人。
在他們的影響之下,我在大學期間和朋友們創立了一個公益機構,給國內多所偏遠山區的小學建立了圖書館,為他們捐圖書繪本,組織留學生們暑假去支教,讓孩子們有更多的閱讀機會。
記得幾年前在《奇葩說》第一季的預選賽上,高曉松曾經「炮轟」一個清華學霸愧對清華教育。
起因是這個學霸在清華大學待了十年,法律學學士、金融學碩士、新聞傳播學博士,這其中的名頭隨便一樣拎起來都虐普通人幾百倍,卻在這個辯論舞台上問老師自己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
高曉松說:一個大名校是幹什麼的?名校是鎮國重器。
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不是用來找工作的。
一個名校生走到這里來,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欲望,在這問我們你該找個什麼工作,你覺得你愧不愧對清華十多年的教育?
高曉松的這番話擲地有聲。
的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是胸懷天下的。
他們有改變世界的勇氣和決心,寧願放棄外人眼中的最優解,跳出生活的舒適圈。
在哈佛大學里,有一扇為紀念1890年畢業生SamuelDexter而建的門,內外門楣上的銘文100多年來為哈佛學子所遵從。
門外刻著「EntertoGrowinWisdom」,門內刻著「DeparttoServeBetterThyCountryandThyKind」。
走進此門以增長智慧;離開此門以服務國家和人民。
最好的時代:一塊屏幕改變命運
我曾經推送過一篇文章,248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通過直播,與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課。
成都七中是所什麼樣的學校?
一年中30多人被伯克利等國外名校錄取,70多人考進了清華北大,一本率超九成,號稱「中國最前列的高中」。
【螢幕改變的命運】兩百所偏鄉中學用直播與名校同步上課,88人考上清華北大
中國貧困地區的248所高中,師生是周邊大城市「挑剩的」,曾有學校考上一本的僅個位數。
然而通過這樣一種直播的形式同步教學,200多所學校全天候跟隨成都七中一起上課、作業、考試。
16年來,7.2萬名學生跟隨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
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數成功考取了本科。
這種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一束光,丟下一條繩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拼命向上爬。
做公號這幾年中,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事情莫過於通過網絡和科技,能讓很多小城市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國際一流的全科教育。
我小時候,因為家住北京南城,上西城、海淀的補習班都是奢望。
不管我想去哪兒上課,媽媽都只能攤手說,「太遠了,咱家沒法兒去呀」。
那時候我家沒有私家車,坐公車去的話單程就得2小時,確實不現實。
但在現在這樣一個最好的時代里,在線教育真的能改變無數孩子的命運。
我老公在大學期間曾去湖南農村支教,知道貧困地區的孩子是多麼絕望、面臨了多少困難。
我們總在思考,怎樣能通過自己的力量,為貧困地區的孩子真正做點什麼!
有什麼優質資源,能持續提供的?
不是請孩子們吃一頓飯、送他們一個漂亮的小書包這樣的;而是持久提供的、富有啟迪性的、真正能改變視野和命運的。
想來想去,那就是教育。
貧窮,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被貧窮打敗。
知識改變命運,這從來就不是一句雞湯,而是實實在在奮鬥的希望。
知識是什麼?
它不是書上印刷的鉛字,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不卑不亢的底氣,是更開闊的視野,是為人處世的態度。
而知識改變的命運又是什麼?
它不僅是一份體面的工作,一份不菲的收入,更是永不放棄的信念,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它也不局限於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願意為人類的文明、整個社會的進步做出努力和改變。
【螢幕改變的命運】兩百所偏鄉中學用直播與名校同步上課,88人考上清華北大
【底層文學《賣米》】力爭上游卻早逝的北大才女張培祥有過什麼經歷?
閱讀原文
貴州舞蹈學校老師紅了,腳踩平衡車督導學生練功xxx2020-11-19幫助貧困學生讀書長大,最後去當了「全職太太」?雲南女高校長反「全職太太」惹議xxxx2020-10-312020-11-01上海中小學3月2日起在線教育,到底怎麼上?xxx2020-02-192020-02-20在中國如何挑選大學?寧去一線211,別去18線985。
為什麼?xxx2018-06-252018-06-25大陸小學生的課本都會包書皮,有家長把書皮變成藝術品風靡網路,孩子好開心。
xxx2017-02-16【不怕家醜怕外揚】大學教授為學生爭權益向後勤經理掀桌子,遭校方處分批評xxx2020-10-31
Searchfor:
Search
最新
網路文化
奇葩
兩岸
娛樂圈
北京
上海
商業
商業新聞
互聯網行業
行銷話題
網紅經濟
互聯網金融
中美貿易戰
手機產業
工業技術
共享經濟
外賣市場
在中國創業
製造業
中國物流
實體經濟
中國電商
社會
社會新聞
新冠肺炎
教育新聞
網路文化
新冠肺炎
奇葩
數據
中產階級
城市發展
婚姻
圖集
兩岸
年輕世代
軍事
高手在民間
旅遊
旅遊新聞
西藏
新疆
陸客話題
城市
北京
上海
深圳
香港問題
朝鮮問題
公司
人物
川普
馬雲
劉強東
王健林
王思聰
郭台銘
胡錫進
阿里
騰訊
百度
微信
京東
美團
華為
滴滴
富士康
小米
支付寶
微信支付
文娛
文創
時尚
電影圈
電視圈
歷史
武術
歷史
考古
老照片
老建築
紫禁城
古詩詞
延伸文章資訊
- 1大學裡的貧富差距.... - 心情板 | Dcard
大學裡的貧富差距.... 心情. 2019年9月4日07:04. 人生也活了20年了看過的也很多了在同濟之間的家庭差距讓我體會到一件事生在沒錢的家庭真的很悲哀家境好的小孩總是想著 ...
- 2清華大學寒門女孩揭貧富差距真相:你努力的天花板
最後,這幾個互幫互助的農村孩子都考上了很不錯的大學,成為了工程師、醫生、教授。 貧富差距造成了教育資源的天差地別 ...
- 3【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 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 - 報導者
貧富差距 · 教育 · 政治政策. 一份來自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林明仁與學生沈暉智的研究,揭露台灣高等教育反向重分配的事實:越有錢的人,子女進入 ...
- 4大學的貧富差距- - TUN大學網有問必答社群
大學看到室友都背lv、Gucci的包包跟衣服等,突然發現大學裡面也有貧富差距,堪比小型社會。想問大家在大學也有遇到這種情況嗎?
- 5貧富差距大學就有鄉民嘆:2萬就是高負擔、哪敢出國交換
貧富差距這個詞的意義,現已可在大學中體現;嚴格說來,自十年前到現在的貧富差距,到現在還沒有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