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希濂(1907年4月9日-1993年2月13日),字荫国,湖南省 ; 1921年,考入 ; 1930年5月,中原 ; 1933年2月,宋希濂解任261旅旅長職務,9月升任國民革命軍第36師師長,並指揮該 ... 宋希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8月24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宋希濂"—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宋希濂暱稱鷹犬將軍黃埔之光出生 大清湖南省湘鄉縣 1907年4月9日逝世 美國紐約 1993年2月14日國籍 大清(1907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5年) 中華民國(1925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993年)效命 中華民國(1923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61年–1993年)軍種中華民國陸軍服役年份1923年–1949年軍階中將部隊國民革命軍第36師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第34集團軍第11集團軍第14兵團統率 國民革命軍第36師師長兼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八軍軍長 西安警備司令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軍長 第三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 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 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參謀長兼新疆警備總司令 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辭) 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十四兵團司令 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 參與戰爭北伐對日抗戰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滇西緬北戰役 國共內戰宜沙戰役西南戰役獲得勳章青天白日勳章 美國自由勳章其他工作 作家 國民大會代表 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專員 全國政協常委 黃埔同學會副會長 宋希濂(1907年4月9日-1993年2月13日),字蔭國,湖南省湘鄉縣溪口人。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被譽為「黃埔之光」。

中華民國陸軍中將,蔣中正嫡系重要將領,抗日名將。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步兵科、日本千葉陸軍步兵學校中國將校班、陸軍大學將官講習班第一期、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一期畢業。

曾任國民革命軍第36師師長,國民革命軍七十一軍軍長、第三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新疆警備總司令、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十四兵團司令,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於1949年戰敗被俘。

1959年被特赦,出任全國政協常委。

目次 1早年生活 2警衛軍時代 3抗日戰爭期間 3.1淞滬會戰 3.2南京保衛戰 3.3蘭封會戰 3.4武漢會戰 3.5滇西抗戰 4國共內戰時期 4.1新疆時期 4.2鄂西時期 4.3四川被俘 5晚年生活 6家庭 7參考文獻 7.1引用 7.2書籍 早年生活[編輯] 1921年,考入長沙長郡中學[1]:208。

1923年冬,經熊亨翰介紹,考入廣州大本營軍政部長程潛開辦之陸軍講武學校,而後南下廣東入學。

1924年1月,宋希濂說服家人,自籌路費,隨湖南湘鄉小同鄉陳賡,結伴十餘人,由長沙、武漢、上海、香港,到達廣州。

5月,宋、陳共同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

宋希濂成為黃埔第一期最年輕畢業生。

6月上旬,加入中國國民黨。

8月,周恩來到黃埔軍校主持政治部工作。

12月,宋希濂在教導第二團第四連任副排長。

半個月後,升任該連第一排排長。

1925年春,廣州國民政府第一次東征。

戰後,宋希濂升任第四連副連長。

5月下旬,接任連長。

不久又回師廣東。

一天,陳賡突然來訪,聚談後提出願不願意加入中國共產黨。

隨後,宋希濂經陳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時,他亦加入中國國民黨,因為黃埔畢業生會集體加入。

9月下旬,廣州國民政府第二次東征,宋希濂升任副營長,駐防潮州。

「中山艦事件」後,便脫離中國共產黨,服務於中國國民革命軍新編第21師、黃埔軍校同學會,參加北伐戰爭。

1927年底,赴日本學習,在千葉陸軍步兵學校中國學生隊就讀[1]:209-210。

警衛軍時代[編輯]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宋希濂回到中國,任國民政府警衛軍教導第一師中校參謀。

隨後調任警衛軍第二師第六團團長。

是年冬,升任警衛第一師第二旅旅長。

1931年,警衛軍第一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87師,改制後宋續任旅長,旅番號更名為261旅。

在一二八事變期間,宋希濂參與87師之作戰。

事變結束後的同年8月升任87師副師長兼261旅旅長。

1933年2月,宋希濂解任261旅旅長職務,9月升任國民革命軍第36師師長,並指揮該師參與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

9月中,36師移防江西省撫州市,兼任撫州城警備司令。

36師在同年12月與滲透後方防線的彭德懷紅三軍團和尋淮洲紅七軍團在滸灣鎮接觸交戰,36師與其友鄰部隊的防禦造成紅三軍團與紅七軍團攻勢受挫。

民國二十三年(1934),宋希濂以27歲升任陸軍少將、隔年以28歲之齡晉升陸軍中將,成為國軍最年輕中將。

1934年,宋希濂參加鎮壓福建事變。

第一次戰鬥便一舉攻克天險九峰山,使駐守延平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一個師開城投降。

蔣中正親寫一封嘉許信,空投給宋希濂。

信中寫道:「三十六師已攻占九峰山,使余喜出望外。

」原來蔣只讓要三十六師助攻,以牽制敵軍兵力,因此沒有叫炮兵支援攻擊。

當晚,蔣又通電全國軍隊,表揚第三十六師這支新編部隊「於討伐叛亂戰鬥中首建奇功」[1]:212。

1935年6月,奉命處決中共領導人物瞿秋白。

1936年,參加討伐張學良楊虎城西安事變[1]:213。

1937年2月13日,宋希濂就任西安警備司令[2]:5363。

2月17日,西安軍警聯合辦事處成立,宋希濂為司令[2]:5368。

抗日戰爭期間[編輯] 淞滬會戰[編輯] 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當晚,國民政府令第36師「火速赴上海參戰」,36師自西安回軍上海。

36師先頭部隊在兩晝夜間回師上海,佈署至江灣天寶路及大場戰線,與日軍在8月23日在吳淞區登陸增援之第3師團展開激戰。

36師隨後在上海北部戰線與日軍血戰2個多月,傷亡1萬2千多人,並進行4次部隊補充,期間宋希濂在前線持續指揮,並在戰場上晉升為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八軍軍長[1]:214。

直到上海戰線撤退。

南京保衛戰[編輯] 1937年11月22日,宋希濂率領第三十六師殘部三千餘人參加南京保衛戰,歸唐生智指揮,防衛下關地區[1]:214。

蘭封會戰[編輯] 1938年5月,日軍土肥原第14師團由濮陽南渡黃河,威脅徐州會戰中國軍隊後方。

宋希濂奉命率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參加攻擊日軍第十四師團,先後攻占日軍踞點儀封、蘭封。

最後因日軍死守三義集地區,功敗垂成。

宋希濂部撤至河南郟縣一帶,進行整補[1]:214-215。

武漢會戰[編輯] 1938年武漢會戰期間,宋希濂率第七十一軍兼第36師、第88師防守富金山,聯合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一軍、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七軍抗擊日軍第十師團、第十三師團(即荻洲立兵師團,在南京大屠殺中罪行最嚴重)數週,阻擊日軍進犯。

富金山其山坡緩無險,日軍以飛機重炮猛轟後,準備一舉突擊而下。

第三十六師巋然不動。

日軍激戰十天,五補兵員,仍不得進,想繞開第三十六師,卻被第八十八師伏擊,亡500人。

日本報紙稱:「此役由於受到敵主力部隊宋希濂軍的頑強抵抗,傷亡甚大,戰況毫無進展。

」、「我軍遇到強手,束手無策……」。

9月11日,宋希濂奉命轉移至沙窩、小界嶺一帶。

此戰中國軍隊傷亡15,000餘人,斃敵4,506人,傷敵17,380人。

宋希濂率領第七十一軍以劣勢裝備,依託有利地形,阻止日軍企圖越過大別山、迂迴武漢之戰略,為抗戰時期陣地防禦作戰成功戰例。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通電全軍讚揚嘉獎,獲得華胄榮譽獎章和獎狀[1]:215。

滇西抗戰[編輯] 1939年冬,宋希濂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

1941年,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

指揮滇西緬北戰役,在滇西惠通橋擊退日軍第五十六師團,接回從緬甸撤退之中國遠征軍殘部。

1944年5月,宋希濂第十一集團軍為左集團軍,渡過怒江,進攻日軍盤踞之龍陵、松山地區,包圍、殲滅兩處日軍,打通滇緬公路,因而獲得青天白日勳章和美國自由勳章[1]:216-218。

國共內戰時期[編輯] 新疆時期[編輯] 1946年10月,宋希濂被委任為新疆省警備總司令。

在新疆期間,宋希濂與西北行轅主任張治中、陶峙岳將軍等配合。

先是1947年6月5日激戰北塔山事件,反擊外蒙古軍隊對中國駐疆邊防部隊之挑釁,維護了邊境線;隨後擊斃大批「東突厥斯坦」分子,鎮壓暴亂,捍衛中國領土主權,協助張治中處理三區事件。

隨後,宋希濂親自前往南京面見蔣中正和顧祝同,為駐新疆中國軍隊爭取到一批寶貴武器與援兵。

強硬對待新疆問題,但不主張動武,而提倡「以遊行對遊行,以示威對示威」[1]:218。

鄂西時期[編輯] 1948年7月2日至16日,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陝南軍區、桐柏軍區聯手發動襄樊戰役,攻占襄陽、樊城,全殲第十五綏靖區,導致南陽的王凌雲第十三綏靖區孤軍被圍。

1948年8月3日至7日,南京方面召開軍事會議,重整華中剿總、成立第14兵團,調宋希濂任華中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第十四兵團司令,在襄宛一帶作戰,沿漢水打通與第十三綏靖區的聯繫,進而出南陽在豫西拒止作戰。

1948年8月中旬,宋希濂抵達漢口著手籌建第十四兵團司令部和直屬隊。

華中剿總撥給川軍楊森系的整編第20師(楊幹才)和湘軍何健系整編第28師(顧心恆)共5個整編旅、10個步兵團。

1948年9月,整編師、整編旅恢復軍、師番號,每個師擴編為3個步兵團。

兵團達到15個步兵團。

1948年9月,兵團部遷到沙市,楊幹才第二十軍僅占空城襄陽,第二十八軍進至應城駐剿張才千的江漢軍區。

1948年10月24日晚,第二十八軍在應城遭江漢軍區獨立旅(旅長吳世安,政治委員齊勇)突襲(應城戰役),江漢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李學先,政治委員文敏生)3個團於應城東南的十里舖和城東北的萬家棚子、伍家山一帶阻援;戰至26日凌晨,守軍第二十八軍軍部率第49師的1個團另2個營及保安團隊共4200餘人被全殲,副軍長、代軍長顧心恆被俘,該軍所屬各師還被引誘到隨棗山地被重創,損失了三分之一兵力。

此後,第二十八軍被華中剿總調到鄂東蘄黃附近整補。

淮海戰役開始前,南京方面意識到宋希濂兵團在漢水、荊江流域對抗中原軍區的江漢軍區、桐柏軍區、陝南軍區的兩鄖軍分區、豫西軍區的第六、第七軍分區,確保長江防線使解放軍不能渡江南下或挺進四川,軍事防禦壓力太大,必須收縮:王凌雲第十三綏靖區放棄南陽撤至襄陽固守;從西安綏靖公署調第七十九軍(方靖)編入宋兵團作為預備隊,駐防荊門(1948年11月抵達華中)。

由於1948年10月15日,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所主任杜聿明被派到葫蘆島出任東北剿總副總司令收拾遼瀋戰役殘局,直至11月還在葫蘆島指揮撤退。

1948年10月24日,宋希濂接到蔣中正自北平發出電報,叫宋到徐州任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剿總前進指揮所主任。

10月25日,宋希濂接到國防部正式調職命令。

宋希濂以「到鄂西後情況漸明,正在做種種規畫和積極部署,以及自己對徐州方面情形不熟悉」為由,於10月26日求蔣及參謀總長顧祝同收回成命,並婉覆劉峙及郭一予(徐州剿總辦公廳主任)。

蔣於10月27日自北平發限一小時到電報:「某電悉。

吾弟到鄂西的種種規畫,頗為妥善,深洽余意。

惟今後戰爭重點在徐蚌。

徐蚌為首都門戶,安危所系,希吾弟毅然負此艱巨,迅即赴徐與劉總司令及各將領妥善部署,勿再延遲為要。

」宋於10月28日覆:「某電奉悉。

徐州戰區以邱清泉兵團為骨幹,邱清泉為人驕橫跋扈,目空一切,與友軍不能和衷協調,如萬一將來再發生類似豫東戰役的情況,以致貽誤戎機,則所關甚大,誰負其咎?」[3]最終蔣中正同意宋希濂留在鄂西,繼續指揮79軍和王凌雲的第13綏靖區,調杜聿明回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所主任。

1948年11月4日王凌雲第十三綏靖區在第二十軍楊幹才部接應下,放棄南陽,成功撤退至襄陽。

隨後楊幹才第二十軍南下武漢,坐船至南京,1948年12月中旬抵達蚌埠,隨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北進救援黃維兵團。

淮海戰役結束後,宋希濂通過黃埔軍校同學和蔣中正關係,先後吞併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湖北省政府主席朱鼎卿所屬保安部隊,及第十三綏靖區司令王凌雲、川鄂邊區綏靖公署孫震的部隊,擁有16個師。

[來源請求] 1949年2月2日,解放軍江漢軍區部隊進行荊門戰役,將國軍第十四兵團宋希濂部第七十九軍軍部和一個團部又兩個營,包圍於荊門城內[2]:8801。

2月4日,解放軍江漢軍區於2月3日晚進攻荊門縣城,占領東端要地文峰塔,國軍第七十九軍軍長方靖急電第十四兵團司令宋希濂求援,並下令部隊向南突圍;第一九四師師長龔傳文主張固守,並親率一團反攻文峰塔;雖然占領文峰塔之解放軍當即退出,而駐守城內之國軍仍按方靖之命令分路向西南突圍,遭埋伏在各要點之解放軍伏擊;是日上午,解放軍占領荊門,殲滅第九十八師一部,生俘軍長方靖以下5,000千餘人[2]:8803-8804。

3月31日晚7時,李宗仁在總統府設宴歡送和談代表團。

後李在辦公室召開一個兩小時軍事會議,有何應欽、白崇禧、顧祝同、張治中、林蔚、蕭毅肅、湯恩伯、王叔銘、總統府軍務局長劉士毅、關麟徵、宋希濂等十二人[4]。

會議討論:一、加強長江防務部署;二、將新疆駐軍東調;三、分配十個美械師[4]。

8月,被調任為川湘鄂綏靖公署主任[1]:218-220,指揮部隊有第十四兵團(第十五軍、第七十九軍、第一二二軍),第二十兵團(第二軍、第一二四軍),第一一八軍,新編第一軍,新編第一、二、三、四師,新編獨立第一旅等,兵力號稱17、18萬,實有14萬左右[4]。

8月初,宋希濂把司令部由巴東移到恩施,8月9日乘機到重慶,8月11日乘機抵漢中[4]。

8月27日,蔣中正約見宋希濂,聽取其對四川、湖北、湖南邊區軍事報告[5]:238。

四川被俘[編輯] 解放軍南渡長江後,宋希濂察覺解放軍動態,搶先在觀音寺、黃草壩等戰鬥中打擊解放軍,但是部隊戰鬥力不足與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精銳抗衡,乃放棄鄂西向四川撤退。

他與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代理長官胡宗南計畫將部隊拉到緬甸建立反共基地。

[6] 在遭到解放軍追擊,部隊潰散後,他率領殘部向邊境逃亡。

途中,1949年12月19日,剛渡過大渡河邊[1]:222,於峨邊縣被俘虜[7]。

晚年生活[編輯] 1954年,宋希濂轉移到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1959年,他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赦。

1961年,被安排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任文史專員[1]:208。

1957年反右運動中,著名知識分子儲安平被劃為右派,根據章詒和所著《最後的貴族》,其妻子易吟先後與宋希濂有染,與儲安平離婚。

1961年,宋希濂與易吟先結婚。

[8]宋希濂於1959年獲特赦後獨自一人生活(其夫人冷蘭琴於1949年6月因腦溢血去世,時年36歲。

子女被送往台灣後,輾轉去了美國)。

官方說法是黃埔同學侯鏡如夫人李嵩雲見此情況,因儲安平生死不明,介紹已離婚之易吟先與宋希濂相識。

1980年,兩人移居美國,後參與組織黃埔軍校同學會,擔任副會長。

[9] 1980年,宋希濂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1]:224,同年赴美國與子女團聚並定居美國,並加入了當地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台灣《中央日報》曾載文指其「甘為中共鷹犬」,對此宋希濂索性將自傳定名為《鷹犬將軍》[10],以表達其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的看法。

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在紐約逝世,享年86歲。

其骨灰安葬在長沙唐人永久墓地的「名人區」。

[11] 家庭[編輯] 宋希濂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四,三位哥哥都在國民政府任職,二哥宋尚魯,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撫恤委員會少將處長兼軍需主任。

三哥宋宜山,1949年後曾擔任國共談判密使,在香港和周恩來見面。

宋希濂及其兒女一家在1980年代旅居美國,其後代現居美國東部西部等地[1]:225。

與馬英九的母族有姻親關係,抗戰時期馬英九外公秦承志還做過宋希濂的機要處長[12]。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王成斌等主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2),解放軍出版社,北京,1998年 ^2.02.12.22.3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2011.ISBN 9787101079982.  ^宋希濂《徐蚌會戰的最大內幕——白崇禧與蔣中正的鬥爭》 ^4.04.14.24.3宋希濂:〈大勢已去的國共戰爭——國軍在西南、西北的大崩潰〉,刊《大對抗(下):海變》,香港:中原出版社,1991年 ^蔣經國.〈危急存亡之秋〉.《風雨中的寧靜》.台北:正中書局.1988.  ^owlapps.www.owlapps.net.[2021-05-21].  ^峨边活捉宋希濂当时我就躲在旁边.華西都市報.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修訂版).時報文化出版.2015-03-13:134.ISBN 978-957-13-6209-0.  ^宋希濂的前世今生(之五).聯合時報.  ^李敖.打了败仗,还能神气活现的将军.鳳凰網知之.[2020-08-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8).  ^南方都市報深度報導組.寻访抗战老兵.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ISBN 978-7-80652-475-6.  ^蕭元愷.《在歷史的天秤上:馬英九評傳》(上).香港:明報出版社.2008-02-01.ISBN 9789628993055(中文(香港)).  書籍[編輯] 宋希濂.《鹰犬将军》.中國文史出版社.ISBN 9787503405914.  沈醉.《战犯改造所见闻》.十月文藝出版社.  閱論編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學生學生第一隊 唐嗣桐 楊其綱 董鍘陝 林芝雲 王國相 謝維幹 王治歧 張鎮國 徐石麟 劉鑄軍 譚輔烈 李安定 李伯顏 趙勃然 李紹白 劉仲言 韋祖興 賀衷寒 魏炳文 胡信 傅維鈺 王公亮 馮毅 胡仕勳 周秉璀 陳謙貞 鄔與點 梁漢明 李園 陸汝疇 陳選普 劉仇西 游步瀛 劉慕德 郝瑞徵 唐同德 徐會之 白龍亭 容海襟 王逸常 張坤生 徐象謙 蔡粵 甘達朝 蔣先雲 項傳遠 李子玉 陳文寶 穆鼎丞 鄧春華 伍翔 鍾斌 張其雄 林斧荊 陳皓 龍慕韓 古謙 帥倫 伍文生 鄧文儀 譚鹿鳴 劉長民 羅煥榮 睦宗熙 江霽 王爾琢 廖子明 潘學吟 曾擴情 廖偉 蔡敦仁 劉焦元 顏浚 陳琪 唐星 周惠元 蔣森 羅群 周振強 楊挺斌 趙榮忠 楊步飛 陳公憲 李繩武 劉釗 郭遠勤 劉希程 宋希濂 戴蒙 謝翰周 陳平裘 張君嵩 宋雄夫 郭冠英 余程萬 羅奇 馮劍飛 顏逍鵬 譚作校 丘宗武 陸汝群 吳興泗 陳德法 郭劍鳴 黃承謨 黃彰英 印貞中 林大塤 王太吉 周天健 石祖德 范振亞 何復初 蕭洪 朱一鵬 鄭漢生 田毅安 康季元 尚士英 周品三 李培發 沈利廷 陳卓才 毛煥斌 蔣孝先 陳國治 學生第二隊 李樹森 王家修 林英 杜成誌 王雄 朱耀武 蕭冀勉 黃維 馮聖法 祝家鳩 鄭述禮 洪顯成 羅毅一 黎崇漢 劉先臨 何昆雄 王體明 董煜 程式 俞濟時 李模 鄭子明 伍文濤 胡博 杜心樹 李國干 賀聲洋 王步忠 孫常鈞 李延年 胡逐 龔少俠 董仲明 黃珍吾 李源基 郭樹械 許永相 桂永清 韓雲超 鐘洪 張德容 鄭洞國 陳文山 曹日暉 朱炳熙 張際春 李蔚仁 陳應龍 史仲魚 李均煒 謝清灝 劉赤憂 吳重威 林冠亞 陳文清 唐震 洪劍雄 余海濱 李良榮 焦達梯 周士第 葛國樑 侯又生 許繼慎 酆悌 唐澍 蔡任民 彭幹臣 鍾煥全 陳鐵 張人玉 周風歧 李玉堂 李及蘭 吳斌 甘杜 趙柵 羅倬漢 趙子俊 馬勵武 湯家驥 梁廣烈 宋思一 白海風 顧希平 郭德昭 文志文 張隱韜 梁錫古 嚴武 李之龍 黃鰲 李奇忠 李嗚珂 石真如 王鐋鈞 嚴沛霖 陳劫 丁炳權 萬全策 賈韞山 袁滌清 申茂生 趙履強 丘飛龍 呂昭仁 孫樹成 凌技雄 張作獻 張本清 陳子厚 鄭炳庚 李榮 陳拔詩 王克勤 李青 蔡鳳翁 陳堅 陳志達 陳沛廣 甘麗初 澍瀛濱 呂佐周 學生第三隊 蕭乾 韓之萬 黎曙東 郭安宇 陳以仁 杜聿明 陳克 孫元良 王連慶 楊溥泉 曹淵 江世麟 李仙洲 廖運澤 閻奎耀 楊耀 邢鈞 官全斌 張運榮 潘德立 成嘯松 李強之 楊啟春 何基 黃杰 李夢筆 梁乾喬 夏楚鐘 韓紹文 鄭坡 謝聯 王之字 播國馳 楊晉先 容保輝 樊嵩華 趙清廉 馬師恭 王慧生 邢國福 樓景越 薜文藻 孫天放 蔡光舉 劉漢珍 關麟徵 韓浚 張耀明 礫泰運 葉或龍 馮士英 朱祥雲 李正華 梁文琰 陳賡 張忠煩 黃奮銳 羅照 王定一 劉保定 王認曲 楊麟 賈伯濤 譚其鏡 潘佑強 周士冕 梁冠那 鍾煥群 梁廷驤 李捷發 袁守謙 甘清池 鄒範 趙自選 何文鼎 黎庶望 李就 郭一予 胡魁梧 蔣魁 張瑞勳 吳乃憲 羅寶鈞 霍揆彰 譚寶燦 邱安民 李其實 李鈞 孫以驚 杜聿明 郭禮伯 胡棟臣 譚計全 王副乾 謝永平 杜從戎 鍾偉 陳武 譚肇明 徐敦榮 尹榮光 王彥佳 伍瑾璋 鄭燕飛 鮑宗漢 鄭凱南 支雲龍 雷雲孚 覃學德 韓忠廣 鄧經儒 葉幹武 王汝任 甘競生 林朱梁 張獼川 朱然 王馭歐 蔣國濤 侯鏡如 伍誠仁 張紀雲 陳述 杜幸鑫 學生第四隊 鄧瑞安 丁琥 鄭承德 李靖難 范漢傑 宋文彬 任文海 耿澤生 陳金俊 盧盛棟 嚴崇師 楊伯瑤 陸傑 雷德 雷克明 於洛東 曾昭鏡 洪君器 王世和 蔣超雄 宣鐵吾 周啟邦 李正韜 牟廷芳 冷相佑 朱鵬飛 容有略 張耀樞 張汝翰 李殿春 王君培 張達 彭善 蕭灑河 段重智 張慎階 蔡炳炎 蔡昆明 袁嘉猷 劉明夏 柏天民 徐經濟 馬維周 黎青雲 劉鴻勛 黃梅興 馮洵 劉雲 孔昭林 萬少鼎 榮耀光 王敬久 周澤甫 王文彥 張開銓 濂圖南 孫懷遠 俞墉 陳綱 王萬齡 馮春申 何紹周 同仁 莊又新 胡宗南 王文偉 薛蔚英 冷欣 余安全 馬志超 張偉民 侯鼐釗 張鼎銘 董世觀 趙定昌 王仲廉 吳展 張森五 張世希 趙敬統 李銑 凌光亞 劉柏芳 韋日上 刁步雲 陳廷璧 王彥佳 唐雲山 李文亞 李岑 方英 劉幹 任宏毅 田育民 周鴻恩 周世霖 李自迷 邱士發 李文淵 賈春林 楊顯 李秉聰 李榮昌 王風儀 王鑣 卜世傑 石美麟 鄭南生 高致遠 高起鵬 曾繁通 許餳球 顧濟潮 譚煜麟 李武軍 王惠民 劉國勳 學生第五隊 謝遠灝 歐陽瞳 張伯黃 謝任難 李光韶 丁德隆 黃振常 何章傑 周建陶 捷克聖 劉嘉樹 胡煥文 劉味書 左權 劉梓罄 劉子俊 劉泳堯 劉鎮國 袁樸 傅鯤翼 吳瑤 何祁 傅正模 王振鞍 朱孝義 蕭運新 陳明仁 李默庵 劉岳耀 王夢 盧志模 王禎祥 曾國民 余劍光 李禹祥 劉瑤 史宏烈 藍運東 蘇文欽 劉基宋 鄭振華 王勁修 劉佳炎 吳高林 徐克銘 遊逸鯤 熊建略 易珍瑞 張穎 楊良 鄧子超 何光宇 彭戢光 文輝鑫 袁策夷 陳大慶 陳滌新 劉楚傑 黃再新 鄧白珏 粱愷 曾廣武 陳牧農 劉進 艾啟鐘 劉戡 彭華興 賀光謙 馬輝漢 陳純道 趙能定 葉謨 楊闊身 詹庚陶 劉顯簧 彭繼儒 張際鵬 楊光醫 朱元竹 彭傑如 蕭贊育 蔣鐵鑄 黃雍 黃子琪 李士奇 谷樂軍 張雁南 潘耀年 李文 胡琪三 劉雲騰 彭寶經 蔡升熙 張迪峰 陳顯尚 陳烈 劉立道 陳啟科 朱繼松 李萬堅 李隆光 李人乾 李向榮 李強 張策 張烈 劉國協 劉柏心 劉銘 劉靜山 劉作庸 程邦昌 何清 曾紹文 羅鐔 文起代 高振鵬 學生第六隊 邱企藩 鐘畦湖 鐘烈謨 黃錦輝 黃第洪 黃鶴 楊炳章 馮得實 史書元 義明道 李振唐 李鐵軍 溫忠 唐金元 張鎮 張良莘 譚孝哲 王祈 張風威 李昭良 張本仁 楊光文 王鍾毓 陳家炳 羅欽 袁榮 胡屏曼 彭兆麟 王邦御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FAST:229335 HKCAN:9811110082103406 ISNI:0000000063739495 LCCN:n88118465 NTA:166967890 VIAF:26154092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宋希濂&oldid=68134304」 分類:1907年出生1993年逝世中國統一促進人士國共戰爭人物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軍事人物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政治人物黃埔軍校第一期湘鄉人宋姓罹患腦溢血逝世者青天白日勳章獲得者長郡中學校友西安事變人物隱藏分類:自2019年8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KCA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