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棄「軍團」改「作戰區」 軍隊改制背後的用意- BBC News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5月10日表示,有意廢止台灣目前的軍團、防衛指揮部官銜職稱,保留作戰區以作為今後部隊編製。

這一舉動將改變台灣由陸軍將領擔任戰區 ... 台灣棄「軍團」改「作戰區」軍隊改制背後的用意2021年5月13日圖像來源,AFP在台海形勢持續緊張之際,台灣方面表示,將對軍隊作戰體系作出重大調整。

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5月10日表示,有意廢止台灣目前的軍團、防衛指揮部官銜職稱,保留作戰區以作為今後部隊編製。

這一舉動將改變台灣由陸軍將領擔任戰區指揮官的現狀。

邱國正稱,希望借此讓作戰區指揮官可以統籌陸、海、空三軍,加強部隊聯合作戰能力。

台灣軍事專家向BBC中文分析稱,這一變化既是台灣一直進行的軍事改革的一環,也凸顯在北京威脅日益增加之際,台灣防務部署升級的必要性。

五大作戰區圖像來源,GettyImages目前台灣在戰時劃分有五大作戰區,分別是第一作戰區至第五作戰區,以陸軍為主。

其中,第一作戰區為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第二作戰區為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第三作戰區為北部的陸軍六軍團,第四作戰區為南部的陸軍八軍團,第五作戰區為中部的陸軍十軍團。

加上金門、馬祖的防衛指揮部,共同構成台灣的戰時編製。

台灣中央社報道稱,現今這些陸軍軍團及防衛指揮部的指揮官同時身兼五大作戰區指揮官。

他們均為陸軍中將編製,平時以軍團或防衛指揮部為主要職稱,當需要救災或作戰時,會以作戰區相稱。

目前尚不清楚台灣是否會對作戰區進行重劃,但改制廢除軍團與防衛指揮部後,作戰區將在平時與戰時皆成為部隊的主要規劃。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蘇紫雲博士認為,戰區架構象徵著台灣的戰地防衛策略發生了轉變。

「這不再是一個內陸的考量,而是把思考範圍擴大到了近海,」他表示。

聯合作戰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台灣空軍一架美製F-16飛機參加在台灣東部宜蘭舉行的漢光演習期間資料照片。

觀察人士普遍認為,這意味著台灣的作戰方式以陸軍為主向三軍聯合作戰轉變,陸軍將領壟斷戰區指揮官的現狀將被打破,以後會有更多海軍及空軍擔任戰區指揮官。

對此邱國正表示,考慮到聯合作戰,需要依靠不同戰區負責的主要任務調派指揮官,目前雖尚未有定論,但未來會朝此方向逐步規劃。

軍團這一編製在台灣沿用已久,自國民黨從大陸遷往台灣後一直使用至今。

台灣政界因此有聲音質疑,蔡英文政府意在借用此舉「去中國化」。

有軍事專家認為,啟用軍團、使用作戰區,是加強聯合作戰能力、順應當前全球趨勢的做法。

蘇紫雲指出,使用戰區劃分、依照戰場特性任命指揮官在世界上已不鮮見。

他舉例稱,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中央指揮部由陸軍將軍擔任指揮官,而負責海洋戰場的印太司令部則有海軍將領擔任指揮官。

而中國的五大戰區中,三大戰區司令員為陸軍,南部戰區與中部戰區司令員則分別為海軍與空軍將領。

「這符合全世界國家的國防趨勢,」他繼而表示,這也將有利於台灣未來在戰時與潛在盟友的配合,而「去中國化」的說法並不是其目的所在。

「軍團也不是只有中國才叫做的用法,它是一個專有名詞,在古羅馬就有了,所謂政治考量的說法不值得討論。

」中國軍力威脅與台灣國防改革圖像來源,DefenceMinistryofTaiwan圖像加註文字,中國大陸軍機近來多次飛越所謂的「海峽中線」。

圖為2020年2月10日,台灣F-16戰機升空監控伴飛中國軍機繞台飛行(台灣國防部資料照片)。

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岸關係的跌宕歷史特朗普上台後首次對台灣軍售逾14億美元專訪葛來儀:拜登上任後美中、兩岸關係如何變局特朗普簽署《台灣保證法案》引發美國軍售正常化討論蘇紫雲稱,台灣的國防改革近年來一直在進行,這種作戰層級的變化也是其中一環。

但由於解放軍的威脅近來發生變化,因此台灣改革的腳步也有所「加速」。

從頻頻軍演到軍機、軍艦活動,解放軍近來在台灣海峽動作不斷。

上月13日台灣當局表示,前一天共有25架中國軍機進入其放空區域,數量創下記錄。

為此,台灣方面也在加快軍事防衛部署。

本月初,台灣立法院初審通過一項法案,擬設立「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

作為軍隊的後備力量,這將增強台灣在戰時動員作戰人員的能力。

美國印太戰略:幫助印度崛起聯合抗衡中國南海角逐:中國被指部署「小藍人」英國航母戰鬥群遠航中國新型核潛艇「從沿海即能威脅到美國本土」中國增加軍費投入「第一島鏈」中美對抗加劇圖像來源,TAIWANMINISTRYOFNATIONALDEFENSE圖像加註文字,台灣處於美國遏制中國海空力量的「第一島鏈」的核心前沿。

「這是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一部分,」蘇紫雲稱。

他表示,雖然從力量對比來看,中國規模較強大,而台灣規模較小,但台灣希望的是,通過升級自己的軍事力量與結構,顯示出「認真自衛」的意願,並給台灣製造一個「戰略性的不對稱槓桿」。

「就像車子要換輪胎,是要由一個小的點把很重的車子舉起來,」他解釋稱。

「這種不對稱策略使得小規模的力量可以反抗大規模力量。

」更多相關內容中美關係:「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美國對台政策之辯2021年5月6日美印太司令部上將:解放軍可能在六年內攻打台灣2021年3月11日南海角逐:中國被指部署「小藍人」英國航母戰鬥群遠航2021年5月5日中國新型核潛艇「從沿海即能威脅到美國本土」2021年5月7日拜登政府首次對台軍售引人關注可能快過特朗普2021年4月20日美國印太戰略:幫助印度崛起聯合抗衡中國2021年1月15日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岸關係的跌宕歷史2021年4月16日中國軍機單日進入台灣防空區域數量「創紀錄」2021年4月13日頭條新聞香港立法會選舉:你需要知道的五個重點3小时前香港立法會選舉專題報道2021年12月14日視頻,「維吾爾特別法庭」如何裁定中國政府「種族滅絶」3小时前特別推薦非洲為何需要中國和美國精誠合作2021年12月9日緬甸政變:在拘留中遭受虐待和折磨的女性2021年12月13日首屆「民主峰會」舉行:中美針鋒相對的「民主」之爭2021年12月10日BBC巾幗百名2021名單揭曉:今年有誰上榜?2021年12月7日普京拜登會晤後烏克蘭局勢下步走向的三種可能2021年12月10日德國告別默克爾時代內政經濟挑戰與外交政策中國戰略2021年12月8日所羅門群島騷亂後政治撕裂持續背後的中國因素和深層矛盾2021年12月7日中國發佈民主白皮書,「民主峰會」前夕與美爭奪話語權2021年12月5日「我被性騷擾了,地鐵工作人員卻給了我一張宣傳單」2021年12月6日熱讀1台灣「四大公投」即將舉行你該了解的看點有哪些2香港立法會選舉:你需要知道的五個重點3黑巧克力英國專家告訴你它的健康益處和最佳吃法4香港移民潮:被拒之BNO門外的年輕人5外交抵制2022北京冬奧到底會有多大影響6一位香港單親母親攜女兒移民英國的故事最近更新:2021年6月4日7政治動蕩下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最近更新:2020年7月2日8Omicron奧密克戎的威脅有多大?9與台灣斷交後尼加拉瓜獲中國捐贈百萬疫苗10美國「黃道12宮殺人案」半世紀密碼信被破解最近更新:2020年12月14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