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差距究竟有多大?臺灣鄉鎮的8 大殘酷現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口由鄉村往都市集中的過程稱為「都市化」,各國因地理及人口條件不同,對都市化的定義也有所差異。

主計總處過去曾對都市化有明確定義,但隨著行政 ... NPOst公益交流站 TopMenu MainMenu share 內容分類 城鄉差距究竟有多大?臺灣鄉鎮的8大殘酷現實 Poston: 5月5,2016 NPOst編輯室 0   編按: NPOst本月主題是「城與鄉的界限:非營利組織如何深耕偏鄉」,5 月底也將推出相關實體活動(請密切注意NPOst粉絲團)。

同時,我們也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合作,以社企流的《讓改變成真》作為NPOst5月選書,本篇即為本書前言選讀。

本篇非常清楚的爬梳了臺灣城鄉現況,顯示臺灣相較於許多國家,出現了更嚴重的資源與人口集中情形。

鄉村當然有其美好之處,然而NPOst想討論的是,對鄉鎮來說,那些關於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教育、醫療、工作機會等公共利益的輕簡,在如今許多鄉鎮裡,都並非是一種自我選擇之下的結果,而是一種不得與不能;同樣的,城市裡的環境汙染、高房價、治安敗壞、人口爆炸等,也都是高度都市化的後果。

如何面對這件事,如同NPOst上個月的長期照護主題一般,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重大課題。

城市的勝利與危機 50年代,臺灣工業化起步,80年代轉向高科技,20世紀末進入知識經濟,極需人口聚集效益。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2010年發布的《人口住宅普查報告》指出,臺灣有60.8%的人口居住在5個直轄市,約1400萬餘人,10年間增加了61萬人。

若加上後來升格的桃園市,6大直轄市人口達1600萬人,占全臺人數的70.8%。

人口由鄉村往都市集中的過程稱為「都市化」,各國因地理及人口條件不同,對都市化的定義也有所差異。

主計總處過去曾對都市化有明確定義,但隨著行政區劃變遷,「聚居地」、「都市化地區」、「都會區」的分類已經廢止,因此目前並無明確的都市化統計指標,一般是以「都市計畫區」居住人口數為普遍衡量標準。

深入言之,政府主要將國土分為「都市土地」與「非都市土地」,前者依據《都市計畫法》規範人口或產業聚集區域的空間使用方式;後者按照《區域計畫法》認定及管理,但原則上沒有擬定整體性的土地控管計畫。

截至2014年,臺灣都市計畫區共有433處,面積總計4815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3%。

占地雖小,卻有將近80%的國人住在都市計畫區裡,顯然臺灣都市化程度相當高。

放眼全球,人口高度聚集於都市,主要原因是就業機會。

聯合國早在70年代即指出,全球「都市人口比率」與「人均國民生產毛額」的相關係數為0.81(在統計學中,相關係數1代表完全相關,大於0.8則為高度相關),主計總處統計臺灣近20年則達0.93,顯示我國都市化程度與經濟成長的關聯性高於國際平均水準。

這些數據意味著,城市對鄉村有極大的磁吸作用,就算城裡又忙又擠又貴,但能獲得比鄉下還要好的經濟、教育、醫療、衛生等條件,城市也能藉著吸納外地人才、集中大量資本而創造更多機會。

然而,都市化並非沒有副作用。

一旦人口集中到超出環境負載力,將導致地價上漲、交通壅塞、治安敗壞、產業汙染、綠地縮小等。

相對的,當人口流失到掏空鄉村結構,將使區域內就業機會消失,青年移往都市,村裡剩下老人與小孩,年輕人找不到結婚對象,出生率急速降低,學校與醫院接連倒閉,最後鄉村更加孤立。

鄉鎮居民的8大殘酷現實 依照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定義,全臺共有81個「偏遠地區鄉鎮」,除了離島、外島,其中有2/3位於山區及原住民區域。

假設名叫小飛的年輕人在部落裡成長、受教,長大後到城市定居及謀生,但家裡仍留著孩子與長輩,那他可能會碰上哪些事情呢? 1.出身低收入戶 小飛的出身背景可能比一般人還要艱困,因為原住民來自低收入戶的比率,高出一般學生約10%。

教育部《教育統計簡訊》指出,102學年度不分身分,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學生家庭屬低收入戶的比率分別為3.36%、4.10%、2.72%、3.00%;原住民則為13.9%、14.54%、9.41%、9.18%,大約高出10%左右。

2.被迫告別家鄉 長大之後,小飛環顧四周都找不到工作,並且發現澎湖、臺東、嘉義的外流就業率是臺灣最高,超過28%。

他只好跟鄰居一樣,包袱收一收往大城市奔去。

根據主計總處2012年的《國內遷徙調查》,全國以澎湖縣的外流就業比率最高,達30.78%;臺東縣第二,29.86%;嘉義縣第三,28.75%;其後是雲林縣、嘉義市、花蓮縣、南投縣、宜蘭縣及屏東縣,都在20%以上。

最低的前三名是桃園市6.28%、新北市7.67%、臺中市9.7%,都未達一成。

3.根本買不起房子 小飛來到臺北後,總算找到一份足以餬口的工作,歡喜之餘卻發現就算奮鬥大半輩子,也買不起一個容身之處。

他拿起計算機仔細一算,驚訝地發現至少得16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一戶中等價格的房子。

這個數字來自「房價所得比」,指一個區域內中位數收入的家庭,須要花多少年的可支配所得,才能買到中位數價格的房子。

比率代表需花費的年數,越高代表房價負擔能力越低。

內政部營建署統計2015年第2季的房價所得比,臺北市為16.1倍,新北市為12.95倍,其後是臺中市8.83倍、新竹縣8.34倍、彰化縣8.11倍、高雄市7.91倍、桃園市7.90倍、宜蘭縣7.59倍、新竹市7.49倍、苗栗縣7.20倍。

另外,「貸款負擔率」意指貸款購買中位數房價,之後每期要償還的金額占家戶每月可支配所得的比例,越高代表房價負擔能力越低。

臺北市為67.34%,表示購屋者每個月要花費薪資的6.7成來付房貸,新北市為54.16%,兩地均屬於「房價負擔能力過低」。

4.惡劣的移工勞動條件 小飛為了買不起房子而煩惱,此時又發現身旁的東南亞勞工每天在工廠裡勞動將近10 小時,一個月只領約25000元。

另一位家庭看護月薪更少,只有約18000元,她們之中還有68.6%沒有任何休假,小飛不禁為東南亞勞工打抱不平。

勞動部發布《103年度外籍勞工工作及生活關懷調查》,臺灣的「產業外勞」有將近29萬人,他們平均月薪僅25000元左右,有59.8%的人必須另外借錢償還貸款。

當初會貸款是因為他們來臺前要先負擔各式各樣的仲介費、手續費,35.4%須支付9萬以上,其餘在3萬元至9萬元之間。

來臺之後,還有33.3%、40.4%的人分別遭到臺灣仲介、雇主代扣規定以外之費用。

至於「社福外勞」(即家庭看護)目前國內有將近20萬人,他們之中有10.3%的人一整天休息時間(包含睡眠)不超過8小時,68.6%完全沒有休假;且因不受勞基法保障,平均月薪約18000元,連臺灣人的基本工資都不到。

圖片取自《四方報》粉絲團 5.學業程度大落後 小飛在城市裡掙扎地生存著,總算攢了一些錢給部落裡的孩子上學,但是孩子的學習成果與同齡頂尖學生卻可能相差7個年級,相當於小一與國一的落差。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15歲青年每3年舉行一次「國際學生評量」(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輪流測驗數學、科學、閱讀等3項素養。

2012年的主題是數學,根據「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的《臺灣PISA精簡報告》,臺灣在67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4,領先歐美諸國。

但同時有12.8%的學生落在低標區(Level2)以下,比例遠高於排名較佳的東亞各國;且成績前10%和後10%差了311分,約等同7個年級的程度,是所有受測國家地區中落差最大的。

這種狀況其實有跡可循。

依照教育部《103學年度各級教育統計概況分析》,偏遠地區的國中小代理教師比率為19.8%,高於全國的14.1%;教學年資未滿5年者有28.4%,高於全國的18.7%;年齡未滿30歲有13.5%,高於全國的9.4%。

顯示偏遠地區教師多屬代理、資淺、年輕教師,師資流動率極大。

6.醫療資源匱乏 煩惱完孩子,小飛還得擔心家中父母的健康與就醫問題,因為鄉裡的醫院實在太少了。

如金門縣平均每1萬人只分配得到5.79位醫師,約只有臺北市34.09位的1/6。

另外,臺東縣與最近的急救醫院相隔約140公里,平均車程至少需2.5小時,而臺北市的平均車程僅需5分鐘。

生病不只要送醫,還要送對醫院。

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將國內急救責任醫院分為「一般、中度、重度」三級,只有重度醫院可以因應五大急重症:腦中風、心肌梗塞、重大外傷、高危險姙娠及新生兒重症。

從2015年「急救責任醫院分區名單」來看,苗栗、南投、臺東、澎湖、金門、連江縣均無重度級醫院,病患必須後送其他縣市。

然而急重症各有黃金搶救時間,如中風是3小時,心肌梗塞1.5小時,重大外傷、高危險姙娠、新生兒重症則狀況不一,平均起來黃金搶救時間在30分鐘內。

在地理條件限制下,許多偏遠鄉鎮到重度醫院的車程已超過黃金搶救時間,如臺東延平需要165分鐘、屏東牡丹要90分鐘、新竹五峰要80分鐘。

另外東西兩側的離外島也有差異,如澎湖到臺南成大醫院要50分鐘,蘭嶼到花蓮慈濟醫院則高達190分鐘,都可能錯過急救機會。

7.傳統文化消逝 走在繁華的城市街頭,五光十色、車馬如流,小飛的心思卻飛回部落裡,憶起柴火上的山豬肉、教堂的禮拜聲、一年一度的豐收祭⋯⋯這份濃濃的思念反映出臺灣人對文化的認知。

依據2011年文化部的《文化參與暨消費調查》,臺灣民眾有36.8%認為文化是「傳統、語言、習俗、社會或文化社區」,29.4%認為是「生活(食衣住行)及生活形態與方式」,第三是「藝術(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為24.1%。

這個結果與2007年歐盟《歐洲文化價值調查》(EurobarometeronEuropeanCulturalValues)中,最多人(39%)將文化視為「藝術」大不相同。

然而,臺灣人這份對傳統、語言、習俗、社區的認同卻快速消逝,其中尤以母語為甚。

例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年《族語調查報告》即指出,原住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族語交談的比例是52.7%,另外半數則使用國語及閩南語。

報告還指出,30歲以下原住民族語能力退化程度「令人擔憂」。

這種情況也反應在客家語,客家委員會於2011年進行的《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顯示,50歲至59歲的客家民眾會說客家語的比例為72.4%,但20歲至29歲則驟降至28.1%。

另外在全體客家民眾中,有95.3%在家庭中使用國語交談、58.1%以閩南語、51.6%以客家語,顯示國語及閩南語在客家家庭中使用的比率都高過客家語。

8.暴雨乾旱輪番襲擊 就在小飛萬分思念故鄉的青山綠水時,颱風登堂入室,故鄉一夕間變成窮山惡水。

隔一年,臺灣卻遭逢旱災,政府不得不強制限水。

此時他才發現,臺灣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是全球平均的2.5倍,可是每人分配到的雨量卻不及全球平均的1/5,缺水程度排名世界第18。

上述經濟部水利署《多元化水資源經營管理》的數據令人吃驚,深究其原因,臺灣坡陡流急,3/4的雨水落地後便迅速流入海裡。

此外降雨時間分配不均,78%集中在5月到10月的颱風季,其餘枯水期則時常缺水。

降雨空間也差異甚大,北部「豐枯比」約6:4,中部和東部約8:2,南部為9:1。

種種原因造成臺灣住民一年可使用的有效水資源,只有年均雨量的42.5%。

來回一遭城市鄉村,小飛漸漸發出「臺北不是我的家」的喟嘆,可是當他回望故鄉,又已經不是幼時那個家了。

臺灣經歷一甲子的風華萬變、人口洗牌,生活益加便利,問題卻也日漸棘手。

NPOst公益爆米花5月講座 高雄場 時間:5月23日(一)19:00-21:00(18:30即可入場) 地點:三餘書店(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高捷橘線文化中心站1號出口,前行50公尺) 講者: 莊哲昀|胖卡NPO計畫專案經理 黃憲宇|偏鄉教育工作者 主辦單位:NPOst公益交流站 臺北場 時間:5月25日(三)19:00-21:00(18:30即可入場) 地點:社企聚落(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42號)(捷運東門站4號5號出口步7分鐘) 講者: 張敏慧|基督教芥菜種會社會服務部主任 莊哲昀|胖卡NPO計畫專案經理 主辦單位:NPOst公益交流站 協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企聚落、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活動報名網址  FB粉絲專頁活動頁 作者介紹 NPOst編輯室NPOst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

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

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延伸閱讀 柬埔寨通過《非政府組織法》,執政黨想提昇NGO透明度還是打壓異己? 不顧民間抗議以及反對黨的反彈,柬埔寨執政... 內容分類 7月15,2015 0 Tips:您的臉書專頁長草了嗎?(上)——NPO定位再思考 台灣人愛臉書成痴,不少NPO也趁著這... 內容分類 3月7,2014 0 搜尋站上文章 支持NPOst訂閱電子報 訂閱粉絲團,好文不漏接! 最新文章 【活動幫推】優時間銀行雲與NPOst共同邀請NPO參與「時分幸福」專案 6月13,2022 「毒死」或「餓死」的矛盾心情當石化產業掏出大量回饋,地方該怎麼面對? 6月2,2022 嫁來台灣,卻遭枕邊人傳染愛滋從五名女性處境看見蔓延20年的汙名化 5月30,2022 【徵才幫推】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誠徵正職活動企劃、美編設計、兼職會計各1名 5月27,2022 NPO需要更彈性的經費從聯勸「協導計畫」談起 5月26,2022 九成NPO都想創新?潛在路徑與難題面面觀 5月25,2022 解決公益困境趨勢科技張明正:贊助模式要打破製造業文化 5月24,2022 【徵才幫推】關愛基金會誠徵行政專員一名 5月23,2022 用農地連結社福「綠社工」的在地實踐 5月20,2022 籌措經費大難關:七個讓公益組織難以創新的困境 5月20,2022 熱門文章 SDGs專欄/臺灣,性別平等了嗎?從重視兩性受害者開始 「我第一次感覺這麼爽!」手天使首位使用者的體驗心得 你的Gmail也被入侵了嗎?分辨釣魚信件的5大技巧! 城鄉差距究竟有多大?臺灣鄉鎮的8大殘酷現實 SDGs專欄/世界正在翻轉!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家有一「老」,如何讓他變成「寶」?心理師教你共創「快樂老人」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義工、志工、社工,傻傻分不清?做NGO工作難道不會餓死嗎? 現行長照政策到底哪裡出問題? 日子過得辛苦就上網公開募款,究竟有沒有違法?/《公益勸募條例》的迷思 什麼是「障礙」?誰是「障礙者」?/人約盟CRPD星期天專欄 認識永續發展,鎖定專欄! 我要投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