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战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抗日战争战区[编辑] · 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為程潛,在平漢路作戰; · 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 ... 抗日戰爭戰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體裁可能更適合散文而非列表。

(2017年6月29日)請協助將此條目改寫為散文,如果合適。

也可以尋求編輯幫助。

抗日戰爭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戰區劃分。

以國民革命軍為主體所劃分的此戰區,最初所轄範圍為長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東、江蘇為主,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及日軍佔領區域,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三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

一般來說,此作戰區劃分是以陸軍作戰為主。

目次 1簡介 2沿革 3戰區列表 4參考文獻 4.1引用 4.2來源 5參見 簡介[編輯] 就戰略與兵力言,1937年戰區劃分,是以第三戰區為重心,保衛京滬杭,期間也發生長達三個月的淞滬會戰。

1938年戰區劃分,則以華中地區的第四、第五、第六戰區為主,整編主要是為了「持久抗戰,鞏固武漢核心」,戰略目的則在於「東保津浦,西守道清」。

另一方面,位於武漢的國民政府,以修正《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方式,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定為戰時政府之實質統治機構,也將統率國軍的委員長取代了國民政府主席成為中國實際領導人。

1938年11月中旬,中國軍隊於臨時首都武漢組織武漢保衛戰失利,加上華南戰場重要據點廣州亦極為危險,至此,中華民國政府再度遷都至重慶。

為了此戰略異動變數,加上兵士折損眾多,戰區同年年底至翌年年初予以大幅度更動。

而跟隨戰區,中日戰爭第一期之第二及三階段亦告正式結束,而中國也正式邁入以重慶為根據地的第二期抗日戰爭。

1939年至1943年,隨戰爭型態趨於固定,戰區除了小更動之外,並無太大變化。

1944年則因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成立,戰區再度予以更新。

除了將中國戰區涵蓋緬甸與越南之外,更增加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及第三方面軍。

1945年中日戰爭末期,為了反攻及9月之後的勝利受降準備,戰區擴充為十二戰區並維持方面軍設置。

值得一提的是,以接受日軍投降及遣返日俘為主的最後一次戰區劃分,因受蘇聯紅軍進軍東北等因素影響,受降區或戰區並未涵蓋長城以北。

沿革[編輯] 「戰區」的編制原為軍事委員會為抗日所作的軍事作戰佈署,抗戰前夕為五個戰區,至1945年增至十二個戰區。

這些戰區分別受到各地行營指導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根據1937年8月12日中央常務委員會暨國防會議決議:改國防會議為國防最高會議,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大本營,蔣介石委員長兼陸海空軍大元帥,不另設大本營,組織統帥部,統一指揮全國陸、海、空軍。

行政院所屬軍政部、海軍部,歸軍事委員會兼管。

1945年後,各戰區陸續取消或改制。

1937年8月20日,軍事委員會頒布戰區及戰鬥序列,成立五個戰區: 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第二戰區為晉察綏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下轄第六、七、十八集團軍(八路軍); 第三戰區為京滬杭地區,司令長官為馮玉祥(後改由蔣介石兼),下轄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團軍; 第四戰區為閩粵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下轄第四、十二集團軍; 第五戰區為魯南及蘇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後改為李宗仁),下轄第三、五集團軍; 另將西南各省部隊編為一、二、三、四四個預備軍,隨時聽候調遣。

1937年9月17日,軍事委員會劃津浦路北段為第六戰區,以馮玉祥為司令長官。

1937年10月26日,增設第七戰區,以劉湘為司令長官,下轄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團軍,在長江下游沿岸佈防。

1938年2月,軍事委員會重新劃分戰區。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為程潛,在平漢路作戰;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在山西作戰;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為顧祝同,在蘇浙作戰;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在粵桂作戰;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為李宗仁,在津浦路作戰; 第六、第七戰區撤銷,增設第八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守備甘寧青地區。

1938年6月14日,增設第九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組織武漢保衛戰。

1938年11月軍令部在南嶽召集軍事會議。

會議決定撤銷廣州、重慶、西安行營,增設直屬於軍事委員會的戰地黨政委員會,並根據戰局變化對戰區進行了調整。

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長官為衛立煌(1947年3月改編為西安綏靖公署); 第二戰區,轄山西及陝西一部,司令長官為閻錫山(1948年改制為太原綏靖公署); 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為顧祝同; 第四戰區,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為張發奎; 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為李宗仁; 第八戰區,轄甘寧青及綏遠一部,司令長官為朱紹良(後改制為西北軍政長官公署); 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為陳誠(由薛岳代理); 第十戰區,轄陝西省,司令長官為蔣鼎文; 另設魯蘇戰區、冀察戰區兩個游擊戰區,分別以于學忠、鹿鐘麟為總司令。

因南北戰區相距數千里,難於統一指揮,1938年11月,軍事委員會設立桂林行營、天水行營,分任西南、西北各戰區的作戰指揮。

桂林行營統一指揮西南戰場[1],統轄第三、四、九戰區。

白崇禧為主任[2],1940年改任李濟深。

[3] 天水行營統轄第一、二、五、八、十戰區及魯蘇、冀察戰區,程潛為主任。

[2] 1939年2月,撤銷重慶行營,改在成都及西昌分別設立成都行轅和西昌行轅。

10月,恢復設置第六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

12月,增設昆明行營。

1940年4月,桂林行營改組為桂林辦公廳。

5月15日,撤銷第十戰區。

7月,第七戰區恢復,司令長官余漢謀,副司令長官蔣光卿,任務區為廣東省韶關至廣州一帶。

1943年11月,裁撤桂林辦公廳。

1945年1月,軍事委員會再次調整戰區及戰鬥序列,撤銷第四戰區、魯蘇戰區,恢復設置第十戰區,以李品仙為司令長官。

[2]設置贛州行轅,統一指揮第三、七、九等三個戰區,主任顧祝同。

[3] 1945年2月,天水行營撤銷。

[3] 1945年3月1日,漢中行營在南鄭建置,統轄第一、五、十、十一、十二及冀察戰區,主任李宗仁。

[3] 抗日戰爭勝利前後,重慶國民政府在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主要是為了接收日本佔領區與對抗中國共產黨做好準備。

1945年6月26日,增設第十一戰區(後來的保定綏靖公署)、第十二戰區(後來的張垣綏靖公署),分別以孫連仲、傅作義為司令長官,準備接收華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9日,蔣介石劃中國戰區為15個受降區,由中國國民黨所屬部隊分別接收侵華日軍128萬餘人投降。

其中,第十一戰區接收平津和冀魯,第十二戰區接收熱河、綏遠和察哈爾。

軍事委員會於1945年9月設立北平行營(也就是後來的華北剿總)、東北行營(後來的東北剿總)。

1945年10月,撤銷昆明行營。

12月,設立武漢行營(後來的華中剿總)。

1946年3月,設立西北行營(後來的西北軍政長官公署)。

4月,撤銷成都行轅,改設重慶行營。

戰區列表[編輯] 戰區 所轄地區(1937年8月底) 司令長官(1937年8月底) 所轄地區(1938年初) 司令長官(1938年初) 所轄地區(1945年2月) 司令長官(1945年2月) 第一戰區 河北北部、山東北部 蔣介石(9月改為程潛) 河南、安徽北部 衛立煌 陝西南部 胡宗南 第二戰區 山西、察哈爾、綏遠 閻錫山 山西、陝西北部 閻錫山 閻錫山 第三戰區 江蘇、浙江 馮玉祥(後由蔣介石兼) 浙江、福建、江蘇及安徽南部 顧祝同 顧祝同 第四戰區 廣東、福建 何應欽 廣東、廣西 何應欽 -- -- 第五戰區 山東南部、江蘇北部 蔣介石(後由李宗仁任) 安徽、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 李宗仁 劉峙 第六戰區 湖北西部 孫連仲 第七戰區 廣東 余漢謀 第八戰區 綏遠、寧夏、甘肅、青海 蔣介石(兼) 朱紹良 第九戰區 湖北南部、湖南、江西 陳誠(薛岳代理) 薛岳 第十戰區 陝西 蔣鼎文 安徽 李品仙 第十一戰區 北平、天津、華北 孫連仲 第十二戰區 傅作義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劉鳳翰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第241頁。

^2.02.12.2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第15頁。

^3.03.13.23.3劉鳳翰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第242頁。

來源[編輯] 書籍 何應欽:《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1982年,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參見[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題 中華民國主題 軍事主題 國民革命軍集團軍序列 中國陸軍總司令部 戰區 中緬印戰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 閱論編中國抗日戰爭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第一戰區 ·第二戰區 ·第三戰區 ·第四戰區 ·第五戰區 ·第六戰區 ·第七戰區 ·第八戰區 ·第九戰區 ·第十戰區 ·第十一戰區 ·第十二戰區 ·魯蘇戰區 ·冀察戰區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抗日战争战区&oldid=59289081」 分類:抗日戰爭戰區隱藏分類:自2017年6月需要改寫成文章敘述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日本語Русский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