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形成都市的過程。

一般指的是一地的人口在鄉鎮與都市間的相對集中情形。

通常可以從「空間」與「經濟」的相對重要性來表現都市化的過程。

一開始,生活在都市的人口數成長 ... 都市化形成都市的過程。

一般指的是一地的人口在鄉鎮與都市間的相對集中情形。

通常可以從「空間」與「經濟」的相對重要性來表現都市化的過程。

一開始,生活在都市的人口數成長且比率增加;再則人口不斷集中在較大的都市;然後大多數的人生活在這些少數的大都市中,且形成了一個都市化的社會體系。

從遷移的角度來看,由於上述的人口過程,讓都市在規模經濟上占盡優勢,成為生產、分配和交換的重心,引發了更多的人口遷移,向都市靠攏。

最後,從行為的角度來看都市化。

大都市往往扮演著社會變革的中心。

也就是價值、態度和行為方式在在都市社會環境中會不斷改變。

而這新的形式,則透過都市體系的擴散傳播到其他地區。

依「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合於下列標準之一者,可稱為都市化地區:(一)一個具有2萬人以上之聚居地,其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上者。

(二)不同市、鎮、鄉之二個以上毗鄰聚居地,其人口數合計達2萬人以上,且平均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上者。

都市的形成主要受到人類生產方式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從早期的採集和遊牧形成部落,演變到以農業為主的村莊;工業革命之後,鄉鎮人口紛紛往都市集中,形成大都會。

19世紀初全世界只有2.5%的人口住在都市,至20世紀中葉後,全球已有將近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而且都市人口的成長和集中都來自開發中國家。

清代以前,臺灣只有臺南地區可以稱為都市聚落,清代開始進入漢人移墾時期,在西部和海口建立繁榮的貿易聚落。

到了日治時期,都市化程度普遍提高,奠定今日臺北市、基隆市、臺中市和臺南市等大都市的重要地位。

1970年代後,工業和經濟快速成長,導致都市化和大都市的發展。

隨著都市化的發展趨勢,臺灣有將近80%人口居住在都市。

在都市發展政策過於強調開發、建設、生產等成長面向,代表都市化趨勢(或程度)的各項指標如「都市產值」、「都會區人口密度」、「都市地區人口占全國人口比率」、「都市面積擴張率」、「小汽車持有率」等指標快速上升的同時,代表都市環境基礎與生活機能供給的相關指標如「都會區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大眾運輸易行性」、「公共設施面積比」、「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等指標則提升緩慢或不足的現象。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永續發展」概念的興起,強調社會、經濟與環境三方面均衡的發展,成為都市發展策略的主要目標。

撰稿者:徐榮崇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參考資料:1Johnston,R.J.,GDerekandS.M.David(eds.)1994TheDictionaryofHumanGeography(3rded.).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Lt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