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背景介紹 中國少數民族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識別並經中央政府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

由於漢族是中國第一大種群,其他民族和未識別民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

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甘肅和內蒙古等地。

中國少數民族中信仰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門巴、普米、納西7個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和部分佤族;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保全、撒拉、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10個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拉祜、景頗、僳僳等族的一部分。

基本信息中文名:中國少數民族民族個數:56個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雲南省雲南省少數民族個數:25個背景介紹少數民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歷代政府(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權)雖都有一套關於民族事務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間卻無平等可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的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方針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團結政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政策。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意願,中國政府採取不同方法先後在少數民族地區逐步實行民主改革,並在50年代末完成。

這場改革廢除了領主、貴族、頭人等特權者的一切特權,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舊制度,使千百萬少數民族民眾翻身解放,獲得人身自由,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

建國六十多年來,我國各民族結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曾經長期被壓迫、遭歧視的少數民族真正變成了國家的主人。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些新中國成立前社會形態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制度或封建農奴制度下的少數民族,在短短的幾十年里跨越了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歷史鴻溝,跨入了現代社會。

分布特點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

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

這種分布格局是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布很廣。

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寧夏、廣西、西藏、雲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灣等省、自治區。

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雲南省,有25個民族。

人口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

分布地區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

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總面積達616.2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64.2%;草原面積30000萬公頃,占全國草原面積的75%,中國著名的5大天然牧區,都在少數民族地區;森林面積5648萬公頃,占全國的43.9%;林木蓄積量52.49億立方米,占全國的55.9%;水力資源蘊藏量4.46億千瓦,占全國總量的65.9%。

此外,還有大量的礦藏資源,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旅遊資源。

分布狀況基本政策中國少數民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政府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採取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

1947年5月,中國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相當於省一級的民族自治地區──內蒙古自治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相繼建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截至目前,全國共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

在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44個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

自治地方的數量和布局,與中國的民族分布和構成基本上相適應。

生育政策塔吉克族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實行了寬於漢族的生育政策。

為提高少數民族人口素,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國家有關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畫生育的精神,制定了本地區少數民族的計畫生育政策,但其政策明顯寬於漢族的生育政策。

這使得少數民族人口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全國五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中國少數民族:1953年7月1日為3532萬人,1964年7月1日為4000萬人,1982年7月1日為6724萬人,1990年7月1日為9120萬人,2000年11月1日為13643萬人。

語言平等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堅持貫徹執行民族平等和語言平等的政策,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和發展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法律的保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都明確規定,各少數民族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

國家在50年代組織人員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建立專門的民族語文工作機構和研究機構,培養民族語文專門人才,幫助有語言無文字或有文字但不完備、不通用的民族創製、改進或改革文字,推進少數民族語文在各個領域中的運用。

這些民族文字主要在雙語教學、成人掃盲、新聞出版等領域使用。

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已全部使用漢語外,其他53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少數民族語言正在面臨消亡的危險。

儘管中國在少數民族語言保護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其語言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近年來民族語言的保護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績,但目前語言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需要進一步提高對民族語言重要性的認識。

正如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所言:當今處於弱勢的民族語言正面臨著強勢語言、全球化、網際網路等的衝擊,其社會使用功能正處於逐漸弱化或消失的危險境地;因此有關機構和語言學界都應該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搶救瀕危民族語言;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

宗教平等少數民族大合影中國是一個有著多種宗教的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中國少數民族民眾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民眾性地信仰某種宗教,如藏族民眾信仰藏傳佛教。

中國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於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規定,制定了具體政策,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數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動。

中國少數民族中信仰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門巴、普米、納西7個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和部分佤族;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保全、撒拉、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10個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拉祜、景頗、僳僳等族的一部分。

俄羅斯和鄂溫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東正教。

在獨龍、怒、佤、景頗、高山、鄂倫春、珞巴等一些少數民族中,還保持著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種信仰。

各民族民眾,不論信仰何種宗教,他們正常的宗教活動都受到法律的保護。

在少數民族散居的地區,他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護。

民族名單中文名稱標準羅馬字母/代碼/數字代碼標準數字代碼拼音人口壯族Zhuang/ZH08ZhuàngZú16,926,381滿族Man/MA11MǎnZú10,387,958回族Hui/HU03HuíZú10,586,087苗族Miao/MH06MiáoZú9,426,007維吾爾族Uyghur/UG05WéiwúěrZú10,069,346土家族Tujia/TJ15TǔjiāZú8,353,912彝族Yi/YI07YíZú8,714,393蒙古族Mongol/MG02MěnggǔZú5,981,840藏族Tibetan/ZA04ZàngZú6,282,187布依族Buyei/BY09BùyīZú2,870,034侗族Dong/DO12DòngZú2,879,974瑤族Yao/YA13YáoZú2,796,003朝鮮族Chosen/CS10CháoxiǎnZú1,830,929白族Bai/BA14BáiZú1,933,510哈尼族Hani/HN16HāníZú1,660,932哈薩克族Kazak/KZ17HāsàkèZú1,462,588黎族Li/LI19LíZú1,463,064傣族Dai/DA18DǎiZú1,261,311畲族She/SH22ShēZú708,651傈僳族Lisu/LS20LìsùZú702,839仡佬族Gelao/GL37GēlǎoZú550,746東鄉族Dongxiang/DX26DōngxiāngZú621,500高山族Gaoshan/GS23GāoshānZú4,009拉祜族Lahu/LH24LāhùZú485,966水族Sui/SU25ShuǐZú411,847佤族Va/VA21WǎZú429,709納西族Naxi/NX27NàxīZú326,295羌族Qiang/QI33QiāngZú309,576土族Tu/TU30TǔZú289,565仫佬族Mulao/ML32MùlǎoZú216,257錫伯族Xibe/XB38XíbóZú190,481柯爾克孜族Kirgiz/KG29KēěrkèzīZú186,708達斡爾族Daur/DU31DáwòěrZú131,992景頗族Jingpo/JP28JǐngpōZú147,828毛南族Maonan/MN36MàonánZú101,192撒拉族Salar/SL35SǎláZú130,607布朗族Blang/BL34BùlǎngZú119,639塔吉克族Tajik/TA41TǎjíkèZú51,069阿昌族Achang/AC39ĀchāngZú39,555普米族Pumi/PM40PǔmǐZú42,861鄂溫克族Ewenki/EW45ÈwēnkèZú30,875怒族Nu/NU42NùZú37,523京族Gin/GI49JīngZú28,199基諾族Jino/JN56JīnuòZú23,143德昂族Deang/DE46DéángZú20,556保全族Bonan/BO47BǎoānZú20,074俄羅斯族Russ/RS44ÉluōsīZú15,393裕固族Yugur/YG48YùgùZú14,378烏茲別克族Uzbek/UZ43WūzībiékèZú10,569門巴族Monba/MB54MénbāZú10,561鄂倫春族Oroqen/OR52ÈlúnchūnZú8,659獨龍族Derung/DR51DúlóngZú6,930塔塔爾族Tatar/TT50TǎtǎěrZú3,556赫哲族Hezhen/HZ53HèzhéZú5,354珞巴族Lhoba/LB55LuòbāZú3,682未識別民族內地未識別民族漢語名稱拉丁文字官方分類人口現狀艾努人/阿布達里人Aynu/Abdallar維吾爾族說艾努語,居住在新疆疏勒、英吉沙、莎車、巴楚、墨玉、洛浦、于闐、和田市肖爾巴克鄉以及羅布泊附近。

八甲人Bajia未識別民族1106人居住在雲南省勐海縣勐阿鎮勐康村,使用和傣語接近的八甲語,信奉原始宗教。

穿青人Chuanqing穿青人或漢族67萬人居住在貴州省畢節、安順、六盤水市三地市十多個縣,主要在織金、納雍2縣。

僜人Deng未識別民族2000人居住在西藏南部麥克馬洪線附近。

他們向中國政府申請成為獨立民族,但因為中國結束民族識別,故無結果。

亻革家人Gejia未識別民族6萬人居住在貴州省黃平縣,其要求成為獨立民族。

格魯人Gelu藏族11.69萬人說嘉絨語,居住在四川阿壩州馬爾康、黑水、理縣、汶川、金川、小金等縣,雅安市寶興縣,甘孜州丹巴縣。

顧羌人kuiqang藏族6000人說貴瓊語,居住在四川甘孜州康定縣舍聯、時濟、前溪、麥笨、三合鄉,瀘定縣長征、烹壩、瀘橋鄉及雅安市寶興縣磽磧鄉。

克木人Khmu布朗族3300人居住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和勐臘縣。

苦聰人Kucong拉祜族3萬人居住在雲南省鎮沅、金平、綠春、新平和墨江等縣。

土生葡人Macanese葡萄牙人後裔葡萄牙人與澳門當地人結婚後生育的人群,澳門特區政府將其定為少數族群,中國大陸定為未識別民族,說葡萄牙語、漢語、土生葡語,分居於港澳地區。

莽人Mang布朗族680人居住在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金水河鎮。

摩梭人Mosuo雲南歸為納西族,四川歸為蒙古族4萬人居住在雲南省北部與四川省交界的瀘沽湖,曾實行走婚制度。

茂人Mao藏族8000人說扎貝語,居住在四川甘孜州道孚縣亞卓鄉、紅頂鄉、仲尼鄉、扎拖鄉、下拖鄉和雅江縣瓦多鄉、木絨鄉。

撣族Shan布依族/壯族與壯族及布依族同源,語言互通,居住在中緬邊境,緬甸撣族為獨立民族。

夏爾巴人Sherpa未識別民族2000人大部在尼泊爾境內,部分散居中國西藏喜馬拉雅山山地,以充當登山嚮導為生。

圖瓦人Tuvans蒙古族居住在新疆阿勒泰喀納斯湖。

布里亞特人Buryat蒙古族居住在內蒙古東部。

回輝人Utsul回族4958人居住在海南省三亞市羊欄鎮。

西家人Xijia苗族300人居住在貴州省黔東南州。

羿人Yi未識別民族300人居住在四川省敘永縣赤水鎮、古藺縣納盤溝和貴州省畢節縣普宜。

猶太人Youtai/Jews回族傳統稱為“藍帽回回”,實際上與回族無關。

散居中國大陸各處,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和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的邊境附近。

者來寨人Zhelaizhai漢族400人居住在甘肅永昌縣者來寨。

阿爾巴津人Albazinians北京、天津歸為滿族,黑龍江歸為漢族500人為斯拉夫人、滿人、漢人等民族的混血兒。

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羅斯語、教會斯拉夫語、滿語。

信奉東正教。

主要居住在北京、哈爾濱、呼倫貝爾、上海、天津、武漢、錦州等地。

富裕柯爾克孜人(Khakas)亦作Khakas或Hakas柯爾克孜族1500人實為哈卡斯人,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五家子村、富裕牧場七家子村,使用黑龍江柯爾克孜語(哈卡斯語的一種方言)和衛拉特蒙古語,信奉薩滿教。

雅庫特人(Yakutia)鄂溫克族2600人使用雅庫特語,屬於突厥語族的北支,他們的語言有很多來自南方突厥語的字眼,與其他民族不同。

台灣少數民族除了高山族,中華民國政府已承認之族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中華民國除漢族血統以外的居民統稱為高山族,主張自其先民遷徙自吳越一帶。

中華民國官方(主管機關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則沿襲歷史上的稱法將台灣原住民粗略劃分為高山族和平埔族兩大類,而傳統所稱的“高山族”實則包含了至少14個族群。

原民會在介紹台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時表明“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馬來人。

南島語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民族;分布地區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越過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北起台灣,南到紐西蘭。

台灣原住民族共有十九個部族,可略區分為原住民族和平埔族。

原住民族目前保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和部落結構,不過也正面臨急速現代化的問題。

平埔族則大多已失去原有的語言和習俗。

”。

不過原民會至今仍不承認平埔族為官方所認定之少數民族。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孫大川於2012年在立法院直言自己不是所謂的“炎黃子孫”,蒙藏委員會矇事處長海中雄也表示他和蒙古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都不是“中國人”或“炎黃子孫”,而是“蒙古人”。

族名各原住民語人口數(人)承認附註阿美族Pangcah Amis193,599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排灣族Paiwan93,044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泰雅族AtayalTayal83,329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布農族Bunun54,117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魯凱族Rukai12,426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卑南族Puyuma12,780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鄒族Tsou Cou6,963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賽夏族SaysiyatSaysiat6,173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達悟族Tao Yami4,298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原稱雅美族邵族Thao7242001年原本被認為是為鄒族中的平地原住民噶瑪蘭族Kavalan1,3022002年部分噶瑪蘭人被分類為阿美族太魯閣族Taroko Truku28,1992004年原本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撒奇萊雅族Sakizaya6642007年在日治時代歸併為阿美族的一支人口為向內政部申報者賽德克族Seediq8,0732008年原本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台灣未識別民族漢語名稱拉丁文字語言現狀巴賽族Basay巴賽語在新北市金山區居民的推動下,逐漸恢復巴賽族的各項文化。

道卡斯族Taokas道卡斯語在道卡斯族裔的苗栗縣長劉政鴻推動下,逐漸恢復道卡斯族的各項文化。

巴宰族Pazih巴宰語噶哈巫族Kaxabu噶哈巫語巴布拉族或(拍瀑拉族)Papora或Vupuran巴布拉語西拉雅族Siraya西拉雅語2005年由台南縣政府承認,台南縣市合併改制後由台南市政府延續。

日治時期被歸類為熟番,但戰後未登記原住民,目前正爭取中央政府承認。

馬卡道族Makatto馬卡道語族人籌組馬卡道協會,保存馬卡道文化,並積極推廣正名。

大滿族Taivuan大滿語沙阿魯哇族Hla`alua沙阿魯阿語高雄縣議員謝貴來與桃源鄉鄉長謝垂耀,發起連署正名,希望爭取成為獨立民族,不再依付在鄒族之下。

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卡那卡那富語世居高雄市那瑪夏區,被分類為魯凱族以及鄒族香港少數族裔中國少數民族香港的人口組成以華人(漢族)為主,占總人口93.6%。

當中香港華人有過半數在香港出生,最多的是廣東以廣府話為母語的廣府人,其次依人口語文數據依次為閩南人(包括潮汕人),再其後的依次為客家人和四邑人,此外亦有吳越人、閩東人、魯人、圍頭人等。

香港人口的原居省份主要為廣東以及福建,但亦有一定數量來自浙江、江蘇和山東,以及全國各個省份,廣東以及福建以外所有省份的人口總和亦占香港總人口的一定多數量的比例。

1950-1980年由大陸移居香港的人口主要為廣東人,此階段移居香港的人口亦有記錄移居者的原居城市,而自從內地改革開放以後,來自其他省市的移民開始增加,但依親移民主要以廣東和福建為主,此外亦有來自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中國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

華人以外的種族,以菲律賓人人數最多,其次為南亞人、印尼人、泰國人、英國人、美國人、加拿大人、日本人和韓國人。

澳門少數族裔澳門的居住人口估計約為557,400人,當中以華人(漢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7%,葡萄牙人(包括在澳門的土生葡人)及其他外國人則占3%,其中外地雇員有71,182名。

當中主要包括印尼,菲律賓和越南人。

他們主要從事家庭女傭等勞動職業。

圖書信息中國少數民族書名:中國少數民族作者:《中國少數民族》修訂編輯委員會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時間:2009年07月4日ISBN:9787105089345開本:18開定價:872.00元內容簡介少數民族攝影《中國少數民族(修訂本)》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編輯出版的。

作為整套《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提綱挈領之作,該書的出版,為國內外廣大讀者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歷史和現狀,提供了一本權威性、綜合性、基礎性的讀物,對於普及民族知識、宣傳民族政策、開展民族研究、推動民族工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少數民族(修訂本)》問世以來,我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各方面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為充分展示新時期各民族的新風貌,總結民族地區各項事業取得的新成就,更好地滿國內外讀者的需求,大力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家民委決定對《中國少數民族(修訂本)》進行修訂、再版,並將其列為國家民委重點科研項目之一。

本次修訂,確定了幾項原則,即尊重民族感情的政治原則,尊重原著的學術原則,厚今薄古的寫作原則,宜粗不宜細的技術原則,精練精美的精品原則。

按照這幾項原則,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堅持以補為主,以改為輔,重點補充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內容。

修訂後的《中國少數民族》,將更為全面、更為系統地反映各個民族的歷史淵源、地域風貌、社會風俗、文化特色、發展成就和未來前景。

圖書目錄統一多民族的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東北內蒙古地區滿族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西北地區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全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西南地區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中南東南地區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附錄後記修訂後記……編輯推薦《中國少數民族》通過圖片和文字形式,簡要介紹中國55個少數民族基本狀況,為中外讀者提供一本了解中國少數民族的通俗讀物。

後記本書由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輯委員會組織中央民族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部分同志集體編寫的,是一部系統介紹我國少數民族的、知識性的通俗讀物。

本書所用材料,主要來源是1956年以來在全國各地進行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的資料,以及在調查資料基礎上編寫的各少數民族的簡史、簡志。

此外,還參考中央民族學院研究室編寫的《中國少數民族簡況》的有關部分,吸收了《全國民族工作展覽》的有關資料。

參加本書初稿編寫和修訂工作的有(按姓氏筆劃排列):馬寅、馬壽乾、王爾松、王彬、王輔仁、韋世明、朱寧、呂光天、劉先照、陳永齡、李金池、楊學琛、吳恆、宋蜀華、邵獻書、胡紹華、胡起望、趙秉昆、趙樹恂、項美珍、索文清、莫俊卿、施聯朱、常鳳玄、黃友福、戴慶廈,其中施聯朱、朱寧、胡起望付出了更多的勞動。

本書主編為馬寅,副主編陳永齡。

費孝通作為本書編寫的顧問,也參加了書稿的審改工作。

最後參加本書定稿工作的有:馬寅、陳永齡、宋蜀華、施聯朱、朱寧、呂光天。

尹文成編繪了民族分布略圖;王昭武編制了兩個附表;王昭武、楊時鐸負責蒐集圖片資枓,在工作中得到了民族畫報社、民族文化宮、中國圖片社和一些熱心的同志的大力支持。

1979年春,參加昆明全國民族科學規劃會議的各省、自治區的代表和有關同志們,曾分別審閱了本書初稿的有關部分,並認真地提出了修改意見,對於提高本書的質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黃光學、龐寶光、殷海山等也曾給我們以幫助。

本書是1979年編寫的,所用統計資料截至1978年,付印前只增補了1980年6月前新成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由於時間匆促,限於水平,粗漏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序言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包括《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記錄了中國55個少數民族從起源至21世紀初的歷史發展進程,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薈萃了大量原始的、鮮活的、極其珍貴的資料。

是一部關於中國民族問題的大型綜合性叢書,是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

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展開。

為了摸清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狀況,搶救行將消失的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料,1953年,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和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進行全國性的民族識別調查,1956年又開始少數民族語言、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

在三次大規模的系統調查的基礎上,中央民委從1958年開始組織編寫《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三種叢書。

“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央民委機構撤銷,此項工作被迫中斷。

1978年國家恢復民族工作機構,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改為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1979年,國家民委決定繼續組織編寫以上三種叢書,並增加編寫《中國少數民族》和《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兩種叢書,定名為《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入《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的編輯出版列入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六五”規劃的重點科研項目。

《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總計402本,一億多字,該項目自1958年啟動至1991年基本完成,歷時30多年,涉及全國79個省、市、自治區及中央有關單位400多個編寫組,1760多人參與,分別由全國30多家出版社出版。

縱觀歷史,像這樣全面系統地調查研究、編輯出版介紹各個少數民族的叢書在中國前所未有;橫看世界,像這樣由政府部門組織為國內各少數民族著書立說實屬罕見。

相關詞條 中國少數民族美術 中國少數民族美術,是中國少數民族的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築藝術的總稱。

中國少數民族美術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於1993年6月9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註冊登記在北京正式成立。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   名譽會長:   顧問: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中國各少數民族特有的戲劇種類。

主要有藏劇、白劇、壯劇、侗劇、傣劇、苗劇、彝劇、布依戲、毛南戲等。

此外,在新疆地區有用維吾爾語言演唱的...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 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ChineseMinorityWriters’Society)是中國少數民族作家自願組織的民眾性學術團體。

成立於1985年,... 簡介   代表大會   新一屆領導名單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中國民基會)成立於1988年,是由文化部主管、民政部註冊的全國公募型非營利組織。

中國民基會成立20年來,在國家有關領導... 基金會簡介   基本信息   基金會領導   組織與結構   相關資料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該叢書運用民族學、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知識和研究方法,在充分吸收學術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國西北少數民族... 基本信息   主要內容   基本要點   評價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史》 本書包括:戎族,匈奴族,月氏族,烏孫族,兩漢時期的西域各族,氐族,羌族,鮮卑族和吐谷渾族等二十三章,簡述了上述民族的歷史與現狀。

內容簡介   影響   作者簡介   目錄 少數民族文學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和漢族文學相比,各少數民族文學之間相比,發展極不平衡,但是這種不平衡,絲毫沒有湮沒各民族人民的創作才能。

少數民族文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金麟豈是池中物》五十六個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的各種風俗毛南族《盜墓筆記》羌族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集中國少數民族天文學史門巴族土家族長江神話諾基亞手機大全怒族蟻族《易經》木瑙縱歌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少數民族圖典《金瓶梅》[古代禁書]中國少數民族舞蹈維吾爾族中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高樹三姐妹》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金瓶梅》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燈草和尚》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山海經》熱門詞條72法則EDNicewatchpomxnview人芽囊原蟲再痛也沒關係嘻哈三部曲多元智慧徐生明慾望女王整人專家林德信柯旗化森森百貨永盛米粉爬山虎獅子兔素材天下羅納爾多轉身遇到ta辛者庫長頸族鳥類圖鑑MicrosoftOfficeWord2003website佐佐木心音劉銘傳加油歌半包煙大魚恬小魚振永會聲會影X4翻譯網考試院胸罩蜂窩組織炎西爾莎·羅南金賽綸金趙光秀隋棠鹿港小鎮黑幫遊戲BVDOL三星平板電腦上城區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尋夢園電動腳踏車黃色中國少數民族@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