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保持喜樂的心- 歌林多後書的信息- - 盧俊義牧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他原有上帝的本質, ... 一、傳福音若要保持喜樂的心,就必須有寬闊的胸懷。

這是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信徒的勸勉, ... 首頁 研經園地首頁 管理 訂閱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歌林多後書的信息 第七講:保持喜樂的心 作者:盧俊義牧師  日期:2011-03-0316:13 字體大小:小中大 經文:哥林多後書七:2—16「我們是上帝的同工」(哥林多前書三:9a、哥林多後書六:1),這句話可說是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書信中最重要的話語之一。

因為能夠與上帝同工,就是無上的光榮。

任何人能被上帝揀選成為福音事工的伙伴,沒有比這件事更讓人覺得快樂的了。

作為一個基督徒最大的榮譽就是能夠與上帝同工,這表示基督徒有份於上帝拯救世界的工作,也必定能分享上帝賜福的恩典。

因此,作為基督徒對參與福音的事工應該有極大的榮譽感,因為「我們是上帝的同工」。

但為了要維護這份被揀選的榮譽,使徒保羅認為基督徒應該使這份榮譽的記號顯明出來,他一再強調在每個信徒的身上有基督耶穌的「印記」(哥林多後書一:22),這個「印記」就像是一份非常好的「推薦書」一樣。

這就是為甚麼他會告訴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說他們就是他最好的「推薦書」(哥林多後書三:2)。

換句話說:哥林多教會信徒怎樣在信仰上有美好見證,就是在他們信耶穌基督之後,每天的生活給眾人看得見是個「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五:17),是和過去荒誕的生活態度截然不同的樣式。

由於哥林多城是個聲色荒淫甚厲的城市,因此,使徒保羅要求信徒們在信仰生活上必須有較高的倫理道德水準,讓人一看,就知道基督徒的生命有嶄新的變換,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這就是他說的:「無論誰,一旦有了基督的生命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新的已經來臨。

」(哥林多後書五:17)另一方面,使徒保羅也在這本書信中激勵我們,要有更寬闊的胸懷看待與我們生活在一起各種不同的人。

我們不是自命清高勝過別人,而是為要能夠使別人也認識耶穌基督的愛,願意屈就自己的身段。

就像使徒保羅自己說的,對不同身份的人,他就用不同的方式傳福音(參考哥林多前書九:19)。

「僕人」,在基督徒的信仰價值觀念裡,並不是卑賤,也不是低俗,反而是成為人接近上帝國的一個重要橋樑,因為上帝國就是存有謙卑之心的人才能得到進入的機會。

耶穌基督就曾以「僕人」替門徒洗腳的樣式教導他們,並且勉勵他們要「彼此洗腳」作為榜樣,照著去做(參考約翰福音十三:14—15)。

一般人對「僕人」的角色看得很卑賤,甚至會藐視這樣的身份。

但使徒保羅卻是這樣描述主耶穌基督:「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原有上帝的本質,卻沒有濫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權。

相反地,他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

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

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因此,上帝高舉他,及於至高,賜給他那超越萬名的名號。

為要尊崇耶穌的名,天上、人間,和地底下的眾生都得向他下拜,眾口要宣認:耶穌基督是主,同頌父上帝的榮耀。

」(腓立比書二:5—11)看,自甘卑微,且願意順服於上帝旨意的人,上帝必定會高舉這樣的福音「僕人」。

基督徒就是需要這樣的生命觀,不是屬世的生命價值,而是屬於天上的生命態度。

使徒保羅說:「我們是天上的公民。

」(腓立比書三:20),這也是他之所以窮一生的力量在追求那來自天上獎賞的原因,他說「這獎賞就是屬天的新生命」(腓立比書三:14)。

當我們在說成為「上帝的同工」時,不要忘了,除了要有榮譽感之外,也要以感恩的心來參與福音的事工。

因為這是在拯救人的生命的事工,不是我們的能力可以做甚麼,連我們自己都是因著耶穌基督救贖的愛才得到這樣的恩典。

因此,懷著感恩的態度積極參與福音事工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經文的內容:第二至四節:2請你們以寬大的胸懷容納我們。

我們沒有做過對不起人的事;沒有破壞誰,也沒有佔過誰的便宜。

3我這樣說,不是在譴責你們。

我已經說過了,我們多麼愛你們;我們願意跟你們同生共死。

4我絕對信任你們,十分誇耀你們。

在一切患難中,我深受安慰,充滿快樂。

在第六章十二至十三節,使徒保羅曾說哥林多教會信徒是「心胸狹窄」,他勸他們要「寬宏大量」。

現在則是繼續要他們「以寬大的胸懷容納」使徒保羅和他的同工。

為甚麼使徒保羅會這樣說?這可從第二節所提起的事來瞭解;第一,使徒保羅說「我們沒有做過對不起人的事」,這句話反映出當時哥林多教會內有人在傳言使徒保羅有做讓哥林多教會信徒覺得羞愧的事。

例如:有人說他欺騙哥林多教會信徒,一再拖延去訪問的計劃,根本就是不想去看他們。

也有人批評他「輕率」,也有人說他存有「自私的動機,是是非非,反覆無常」(參考一:15—18)等等。

因此,他在這封信的開頭就提起訪問的計劃之所以延誤,是因為福音的事工的緣故,他告訴哥林多教會信徒,上帝可以為他作證,如果他有欺騙他們的地方,願上帝懲罰他(一:23)。

第二,使徒保羅提到他「沒有破壞誰,也沒有佔過誰的便宜」。

這可能和在哥林多教會內,有人傳說使徒保羅他貪財騙錢有關;我們知道使徒保羅在各地傳福音,都希望外邦的教會能夠捐錢幫助在耶路撒冷教會貧困信徒的需要。

他也是這樣寫信告訴哥林多教會的信徒,甚至希望他們在每個禮拜的聚會時,都能「按自己的收入照比例撥出一些錢,積存起來」,不必等到他來到哥林多教會的時候,才現湊(哥林多前書十六:2)。

這樣的用心,卻被誤解為貪財、騙錢,因而,使徒保羅就很不客氣地為這樣的傳言辯護,說出下列的一段話:「難道我沒有權利靠傳福音吃飯嗎?難道我不能像其他的使徒,像主的兄弟,像彼得一樣,帶著信主的妻子一起旅行嗎?難道說只有巴拿巴和我非得為自己的衣食工作不可嗎?有誰當兵而自備糧餉呢?有誰栽種葡萄而不吃自己園裡出產的葡萄呢?有誰牧養羊群而不喝自己羊群的奶呢?」(哥林多前書九:4—7)從這段話中,幫助我們看到哥林多教會內部許多關於使徒保羅的傳言,是故意在阻止使徒保羅獻身福音事工的進行。

第三至四節,使徒保羅進一步說明他對哥林多教會信徒們的愛—同生共死,絕對信任。

我們常聽到一句相當耳熟的話:「愛之深,責之切。

」這句話用在使徒保羅和哥林多教會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得出來。

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所用的語句和語氣,即使是在今天的教會也會被人覺得很重。

想想看,今天的教會有多少傳道者敢公開對那些作姦犯科的信徒說,將他們趕出教會?他甚至說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是「信仰上的嬰兒」,因為他們在信仰上的表現是幼稚、沒有長大(參考哥林多前書三:1—3)。

如果有一位傳道者對他所牧養的教會說這樣的話,那一定會引起該教會的信徒大表不滿,會說傳道者瞧他們不起,甚至要那位傳道者離開。

但使徒保羅卻是這樣嚴詞論斷哥林多教會。

原因是他實在太愛他們,他在這裡甚至說與他們是「同生共死」的生命關係,對他們是絕對的信任。

要特別注意的是,使徒保羅在這裡的希臘文是先說「同死」,然後才說「同生」(todietogetherandtolivetogether)。

台語聖經的翻譯很正確,就是用「同死同活」(呂振中先生的翻譯,以及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的翻譯都相同)。

我要大家特別注意這句話,是因為在基督教信仰裡,所強調的是:先有同死,才有同生(復活)。

他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就強調基督徒是與基督同生、同死(參考羅馬書六:5、8)。

同死、同生,可說是愛情最高的境界,也是用來描述雙方的生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意思。

讀到這裡,就會想到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的時候,曾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們當中有人要出賣他,並且告訴最貼心的門徒彼得,說他會在雞叫兩遍以前,有三次不承認他和耶穌基督的關係。

彼得聽了之後隨即回答說:「即使我必須跟你同死,我也絕不會不認你!」(馬可福音十四:31)這句話讓我們看見彼得對耶穌基督的愛。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當耶穌基督被捕的時候,所有的門徒都跑掉了(馬可福音十四:50)。

人是很軟弱的,遇到生命最緊要關頭的時候,往往會改變心意。

但使徒保羅在這裡則說與哥林多教會是「同死、同生」地結合在一起。

他並且進一步地強調說:這樣的結合是「在一切患難中」,也「深受安慰,充滿快樂」。

為甚麼使徒保羅會這樣說?原因是對哥林多教會有信心,雖然使徒保羅曾指責他們在信仰上如同嬰兒一般的嫩,但他還是有信心,相信他們會有好的見證。

因此,即使在困難的際遇中,使徒保羅還是會因為哥林多教會的各種好見證,心中充滿快樂。

在哥林多前書第四章十一至十三節,使徒保羅說明自己目前的處境是:「直到現在,我們還是飢渴交迫,衣不蔽體,常常挨打,到處流浪,並且雙手辛勞工作來養活自己。

被人咒罵,我們就說祝福的話;受人逼迫,我們就忍耐;被侮辱,我們就用好話回答。

直到現在,我們還被看作是世上的垃圾,人間的渣滓。

」除了上述這段話,在這一章的第五節他也說「到處遭遇困難,遇到衝突紛爭,也有內心的恐懼」,這些都在說明傳道的旅途中,心靈的苦悶。

使徒保羅用這些話在告訴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他自己的處境是多麼地惡劣,但並沒有因此降低他對他們的信心,即使是在這樣的困境中,他還是內心充滿喜樂。

坦白說,這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具備非常宣教毅力的傳道者才有的心靈見證,很值得今天的傳道者學習。

第五至七節:5到馬其頓以後,我們還是不能安定。

我們到處遭遇困難,遇到衝突紛爭,也有內心的恐懼。

6但是,那位鼓勵灰心喪志的人的上帝藉著提多來鼓勵我們。

7他不但到這裡來,還向我們報告他怎樣從你們得到鼓勵,以及你們怎樣渴望見到我,怎樣地憂傷,並且懇切地為我辯護;這一切都使我更加欣慰。

這段經文將第二章十二至十三節的經文給連接上來了;在第二章十二至十三節的地方,他說在特羅亞因為沒有遇到提多而心裡不安,於是先離開特羅亞到馬其頓去。

但是因為沒有提多的消息,心裡還是放心不下。

因為不曉得提多受他之託到哥林多教會訪問的結果如何,他之所以擔心,和上次親自去訪問的時候,經驗到不好的感受有關(參考二:1、5—11),因此,這次差派提多代表他去(參考十二:18),也擔心會遭遇到如同自己的經驗一樣。

在提多還沒有到馬其頓與他會合之前,他的心無法安靜下來,這也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對自己的門生是多麼地關心和愛護。

第六節的「那位鼓勵灰心喪志的人的上帝」這句話中的「灰心喪志」,是指「心裡謙卑」的意思。

這也說明了使徒保羅有軟弱的一面,他一方面差派提多去訪問哥林多教會,卻又擔憂提多的安危到無法靜下心來工作,跟他原本那樣堅強的意志力不太一樣;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可以忍受許多侮辱、咒罵、迫害等等,但卻在提多遲遲未到之前,使他無法專心一意地工作,讓我們看到這種在一般人身上的軟弱,如今也出現在使徒保羅的身上。

但就在他陷入擔憂提多的時候,上帝對祂的僕人使徒保羅給予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所掛慮的提多平安地到馬其頓與他會合。

第七節說提多帶給使徒保羅相當鼓勵、安慰的消息,包括:一、哥林多教會信徒給提多許多鼓勵。

並沒有因為他年輕就鄙視他,瞧不起他。

這一點也是當時使徒保羅差派門徒提摩太去訪問哥林多教會時,擔憂的一件事(參考哥林多前書十六:10—11)。

讓使徒保羅感到相當安慰的,是哥林多教會並沒有如使徒保羅所擔心的那種態度對待提多。

不但這樣,二、提多還告訴使徒保羅,說哥林多教會信徒渴望使徒保羅去訪問他們,並且還為使徒保羅被侮辱的事辯護。

這就讓我們更清楚為甚麼使徒保羅很擔心提多的安危了;原來使徒保羅寫信託提多帶去,那封信中必定有許多嚴厲譴責的話,這就是第八節所說的,那封使哥林多教會信徒「心裡難過」,也使他們「憂愁」的信,現在,提多帶來哥林多教會信徒不但沒有因此對使徒保羅生氣、拒絕再接受使徒保羅的教導,反而是還在那些專門講使徒保羅閒話的人中,替他辯護。

這讓使徒保羅感受到哥林多教會信徒對他的用心、苦心,不但瞭解,也持肯定的態度。

這就是為甚麼使徒保羅在這一章中一再表示對哥林多教會信徒「完全信任」(四、十六節)的原因。

第八至十一節:8關於從前我給你們的那封信,即使它使你們心裡難過,我也不後悔。

我可能因知道那封信在你們當中引起一時的憂愁而有點後悔。

9但是,現在我很高興,不是因為我使你們憂愁,而是因為憂愁改變了你們的心。

上帝善用你們的憂愁,因此可說我們所做的並沒有傷害你們。

10上帝用憂愁改變人心,使人得救;這是用不著後悔的!可是屬世的憂愁會使人死亡。

11你們看,上帝這樣地善用了你們的憂愁,使你們急切地為自己辯護,而且顯出義憤,又警惕,又熱望,又忠心,又懲罰不義!在各方面你們都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第八節使徒保羅提到從前寫過一封信,那封使哥林多教會信徒「心裡難過」的信,也是使他們「憂愁」的信,到底是哪一封?是否哥林多前書?或是還有其它的書信?這一點一直沒有更明確的答案。

一般的看法,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是有好幾封,不會只有「前書」與「後書」兩封而已。

可惜的是我們已經不知道這封使哥林多教會信徒「心裡難過」、「憂愁」的信在哪裡,裡面寫的是說些甚麼內容。

不過,可以瞭解該信內容的用詞一定不會是輕言細語,而是嚴厲的譴責和指正,因為這樣的信才會使讀的人「心裡難過」和「憂愁」。

從這段經文我們看到使徒保羅之所以感到安慰,是因為哥林多教會看了他的信之後,確實有改變,而這種改變就是他原本寫此信的主要目的。

我想這封改變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之所以發生影響力,主要原因就是在第十四節所說的—「說實在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對於錯誤的信仰行為還給予「含糊其詞」的輕言帶過,這樣的信不但不能幫助人,更可能為這樣的「不想得罪人」、「討人喜歡」的不誠實話語,使原本有機會悔改的,也失去了懺悔機會,那豈不就是台語所說的「疼惜罪惡」?使徒保羅一再勸導外邦教會的信徒,不但說話要「誠實」(以弗所書四:15),且在做事上也要「真心誠意」(羅馬書十二:9,歌羅西書三:22)。

第十節使徒保羅用「上帝用憂愁改變人心,使人得救」與「屬世的憂愁會使人死亡」作對比;前者表示人明白上帝的愛,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因而內心沈痛,並且積極地採取悔改的動作。

例如大衛王犯姦淫罪後,他很快地用積極的態度表明悔改。

在他寫的詩歌中就有這樣的話說:「上帝啊,我獻上的祭是憂傷的靈;憂傷痛悔的心,你不拒絕。

」(詩篇五十一:17)「憂傷痛悔」意思就是這裡所說的「憂愁」。

後者所謂的「屬世的憂愁」,是指「煩惱」的意思。

也就是一個人知道自己做錯了,卻不想悔改、認罪,只在想怎樣將這些錯誤遮掩起來,或是一再煩惱怕被人發現。

或是想要用盡辦法為這些已經發生的錯誤辯解。

這樣的態度不但對人的生命沒有利益,相反的,只會使人陷入欺騙、撒謊的陷阱裡,且是會越陷越深。

一個真正悔改的人,會心甘情願地接受懲罰,即使懲罰超過他所犯錯誤應得的,他也會甘心地忍受。

第十二至十六節:12因此,我雖然寫了那一封信,但並不是為了犯過錯的人寫的,也不是為受虧負的人寫的。

相反地,我寫那封信的目的是要表明你們在上帝面前對我們的熱情是多麼深切。

13我們因此得到了鼓勵。

不但這樣,提多的喜樂更增加了我們的喜樂;因為你們都幫助他,使他快樂。

14我曾在他面前誇獎你們,你們並沒有使我慚愧。

我們一向對你們說實在話;同樣,我們對提多誇獎你們的話也證明是實在的。

15所以,當提多想起你們怎樣地順服,怎樣地用恐懼戰兢的心接待他,他對你們的愛心就更增加了。

16現在我多麼高興,因為我可以完全信任你們!使徒保羅在這段經文中說明他寫那封使哥林多教會信徒「心裡難過」、「憂愁」的信,主要的目的是甚麼。

他表明並不是為了那些錯誤的人寫的,而是為了要明白他和哥林多教會信徒之間的親密關係,到底是否有變?如果這種親密關係已經不再,就算使徒保羅所用的文句很客氣,也是一樣不會有熱烈的反應。

如今從提多帶回來的訊息是肯定的,使他知道彼此之間的關係並沒有破壞。

他要讓哥林多教會信徒知道:在他的心目中,哥林多教會一直是很優秀的一間教會,所以,他說對他們很有信心,可以「完全信任」他們。

也因為對他們有信心,所以他寫這樣的信,並且在差派提多前往哥林多教會去訪問的時候,就一再地誇耀該教會的美好見證。

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到提多帶回來的哥林多教會兩點使他相當安慰的事:一是他們會聽從使徒保羅的勸勉。

二是他們會很熱情且真實地接待提多,沒有因為有人毀謗使徒保羅而使他們對他的態度冷淡下來。

換句話說,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也如同使徒保羅對他們一樣—絕對信任。

這也就是先前使徒保羅所說的,他和哥林多教會信徒之間的關係是「同生共死」那樣緊密、不可分開的關係。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所帶來的信息:一、傳福音若要保持喜樂的心,就必須有寬闊的胸懷。

這是使徒保羅對哥林多教會信徒的勸勉,希望他們有寬大的胸懷看待福音的事工。

在第六章十一至十三節中,使徒保羅說明了這種寬闊的胸懷是:將哥林多教會的信徒看成如同是「知己朋友」,以及像是自己的「兒女」一樣。

因此,他對該教會的信徒就是用最真摯的態度勸勉他們,不會隱藏他們所犯的過錯,同時也不會隱藏福音的真諦,而是毫無保留地將福音的信息傳遞給他們。

這就是使徒保羅傳福音的態度—寬闊的胸懷看福音事工。

也因為這樣的態度,他在患難中還是保持著喜樂、感恩的心境,沒有因為遇到迫害、苦難,就失去了傳福音的熱情,他甚至說「我不傳福音就有禍了」(哥林多前書九:16)這樣的名言。

使徒保羅這種對福音的態度是很值得今天基督徒學習,特別是對傳道者來說更是很重要的功課。

作為一個傳道者,在牧養一間教會時,必須是將他所牧養的教會看成是他的「兒女」、「知己朋友」般,無話不說,毫無隱瞞地將福音的真諦傳給所有的信徒。

我很欣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領導人,也就是今天巴勒斯坦國領導「阿拉法特」,他在一九七五年十月應邀在聯合國大會致詞所說的話,他說:「我娶了一個女人為妻,她的名字叫『巴勒斯坦』。

」(IhavemarriedawomanwhocalledPalestine.)看,一個從事民族建國運動的領導者,將他的民族建國運動看成是如同「夫妻」一般的緊密,不能分開。

他是把自己的生命與民族建國運動交織在一起,這樣的態度真令我感動。

因為這樣的態度,雖然有一陣子美國對他很感冒,也想辦法派出情報人員要除掉他,但他都很甘願為他的民族建國付出一切,即使是會喪失生命,也是在所不惜。

任何國家的建國運動必定會遭遇許多困難,巴勒斯坦更不會例外,不但來自以色列的追殺,甚至是來自自家人的內鬥、猜忌,但就是遇到這許多困難,阿拉法特也是照樣奮鬥不懈,因此,才有今天巴勒斯坦建國成功的基礎。

如果「阿拉法特」在政治運動上是這種胸懷大志的態度,則傳天國福音信息的傳道者,豈不是需要有更廣闊的胸懷看他所要傳福音的對象?當然是這樣!這就是我在一九七六年於台東關山教會封牧、一九八四、一九九三年前後兩次就任嘉義西門教會,以及一九九八年就任咱台北東門教會時,都曾引用「阿拉法特」的話當開場白,說:「我娶了一個女人為妻,它的名字叫某某教會。

」我學習他的精神,將自己和教會看成是信仰上的「夫妻」一般,我要讓大家知道:「對你們,我毫無隱瞞。

我將所知道關於福音的事,盡我所能知道都告訴你們。

甚至為了你們,我願意奉獻一切所能做的。

」同樣的,我不會只說好聽的話,我是很實在地告訴大家,應該做的事,和咱教會應該走的宣教方向。

我也知道這樣的態度,對一個傳道者來說,有時是很「累」又往往被當作「愚蠢」的,因為這會使我忙得幾乎很少休息,也最容易得罪會友、長執,因為我沒有「客氣」或是有「修養」一些。

沒有,我是有話就直說,原因是我不希望因為虛偽,卻是好聽的話,而使大家在信仰上墮落了。

如果你問我這二十多年來,在傳福音的事工上心得是甚麼?我可以告訴你:真快樂。

我常告訴關心的朋友說:牧會實在是件很快樂的事。

同樣的,一間教會如果有寬闊的心投入福音的事工,就會充滿快樂的心靈。

甚麼是一間教會擁有寬闊的心呢?就是我一再告訴大家的:分享。

我當然知道一間教會要將自己擁有的財物、能力,心甘情願地與別人分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與我們毫無「姊妹教會」關係的對象分享,更是困難。

但是,許多喜樂的見證卻往往是從這裡得到的,不是因為對方與我們有甚麼淵源,而是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我們願意毫無條件地分享自己所擁有的。

我也發現:越會分享的教會,問題越少,只有想要保有自己的教會,才會問題不斷。

如果你問我:牧會以來最快樂的事是甚麼?我會很坦白地告訴你:一,就是咱教會將要前往非洲宣教工作的陳馥蘭教師和她的夫婿司提反傳道都看成咱教會的宣教師,願意與德國EMO差會一起分享差派的工作。

二,是咱教會全力支持本土神學家編撰「台灣神學辭典」。

我深信這兩件事要在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地方教會被接納,就需要有寬闊的胸懷才能做得到,而咱教會做到了!二、憂傷痛悔的心,使我們得救;屬世的憂愁,使我們離開上帝的國越來越遠。

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必定說了許多不客氣的話,除了指摘他們的錯誤之外,也苦口婆心地勸勉他們要悔改,離棄罪惡的生活。

因為在哥林多教會裡,有人「與繼母同居」(哥林多前書五:1),也有因派系問題導致教會內部有分裂、紛爭的事傳出來,還有將彼此之間的糾紛問題訴訟到法院去(哥林多前書六:1—6)等等,這些都是使徒保羅所說的「屬世的憂愁」,不但對一個人信耶穌基督的心沒有幫助,甚至是導致心靈腐化的主要催化劑。

他說哥林多教會信徒在收到他的信後,能夠將這些不好的事情改正過來,並且對那些故意毀謗使徒保羅的人,哥林多教會的信徒還勇敢地為他辯護,表明他們確實是接受了使徒保羅的勸勉,願意悔改、認罪、歸正到真理的道路上。

使徒保羅說這種「憂愁」(悔改)的心,是使人得救的途徑。

整本聖經就是告訴我們:上帝所喜愛的,就是人認罪、悔改。

上帝最難過的就是人心硬化,不知悔改。

基督教信仰給我們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悔改。

耶穌基督說他到世上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召壞人悔改」(路加福音五:32)。

悔改、認罪的態度,就是承認自己是個罪人,這一點很重要,也是基督教信息的主軸。

如果我們不承認自己是個罪人,就與耶穌基督的救恩牽不上關係。

當我們承認自己也是個罪人的時候,我們就接近耶穌基督的救恩了。

這也就是使徒保羅所說的:「上帝對我們顯示了無比的愛: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已經為我們死了!」(羅馬書五:8)一個人要承認自己是個罪人,第一步的動作就是不能排斥別人想要得到基督耶穌的愛,也不能拒絕別人來接近耶穌基督拯救的愛。

沒有人有這樣的能力,也沒有人有這樣的資格。

使徒保羅說:「因為我確信,甚麼都不能夠使我們跟上帝的愛隔絕。

不管是死,是活;是天使,是靈界的掌權者;是現在,是將來;是高天,是深淵;在整個被造的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把我們跟上帝藉著我們的主基督耶穌所給我們的愛隔絕起來。

」(羅馬書八:38—39)這段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基督耶穌的愛是不能用我們的力量給阻擋的,只要有人需要,只要有人在尋找,而我們擁有基督耶穌的愛,就應該分享給這些需要的人。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喜歡誰,就給誰,更不能因為自己討厭誰,就拒絕他來接近耶穌基督。

當那些孩子的母親帶他們的幼兒要來接近耶穌基督時,耶穌基督的學生阻止了這些母親前進的動作,但學生這些舉動被耶穌基督斥責,他很生氣地對學生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上帝國的子民正是像他們這樣的人。

」(馬可福音十:14)在耶穌基督的時代,當時的猶太人最討厭的就是稅吏,耶穌基督卻是呼召稅吏利未來當門徒,也親自到稅吏撒該的家去作客(路加福音十九:5)。

咱教會明年將舉辦全體會友生活營。

預定有三百名參加,要分成十二個小組。

我希望大家學習這件功課:我們在上帝面前都是一樣的罪人,因此,要學習彼此相互接納,不論你與誰同一組,讓我們先學習認識自己是個有罪的人,只要有人與我們在一起,就要感謝上帝。

不要選自己喜歡的同組,應該是學習:不論是誰,我都願意與他同組,與他同在一起分享耶穌基督的救恩和慈愛。

(講於二○○○年十二月卅一日) 評論:0| 引用:0| 閱讀:8197 類別 舊約(256) [RSS] 創世記的信息(47) [RSS] 出埃及記的信息(36) [RSS] 彌迦書的信息(9) [RSS] 以斯帖記的信息(11) [RSS] 路得記的信息(7) [RSS] 雅歌的信息(12) [RSS] 耶利米書的信息(54) [RSS] 但以理書的信息(17) [RSS] 何西阿書的信息(16) [RSS] 阿摩司書的信息(9) [RSS] 俄巴底亞書的信息(3) [RSS] 約拿書的信息(5) [RSS] 那鴻書的信息(4) [RSS] 哈巴谷書的信息(4) [RSS] 西番雅書的信息(4) [RSS] 哈該書的信息(4) [RSS] 撒迦利亞書的信息(14) [RSS] 新約(403) [RSS] 馬太福音的信息(53) [RSS] 馬可福音的信息(48) [RSS] 路加福音的信息(31) [RSS] 約翰福音的信息(28) [RSS] 羅馬人書的信息(24) [RSS] 以弗所書的信息(9) [RSS] 使徒行傳的信息(33) [RSS] 歌林多前書的信息(22) [RSS] 歌林多後書的信息(15) [RSS] 加拉太書的信息(10) [RSS] 腓立比書的信息(9) [RSS] 歌羅西書的信息(8) [RSS] 帖撒羅尼迦前書(8) [RSS] 帖撒羅尼迦後書(3) [RSS] 提摩太前書的信息(10) [RSS] 提摩太後書的信息(5) [RSS] 提多書的信息(5) [RSS] 腓利門書的信息(2) [RSS] 希伯來書的信息(18) [RSS] 雅各書的信息(8) [RSS] 彼得前書的信息(9) [RSS] 彼得後書的信息(4) [RSS] 約翰一書的信息(9) [RSS] 約翰二書的信息(2) [RSS] 約翰三書的信息(2) [RSS] 猶大書的信息(2) [RSS] 啟示錄的信息(26) [RSS] 最新文章 第廿六講:財主的問題 第廿七講;是心盲或是眼盲 第廿八講:騎驢入城的耶穌 第廿九講:壞的聖殿和無花 第三十講:要對上帝有信心 第三十一講:想取代主人 第三十二講:把上帝的還給 第三十三講:復活,以及最 第三十四講:從奉獻看信仰 第三十五講:末日的災難( 搜尋 關鍵字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標題與內容 統計 今日訪問:1217 昨日訪問:544 總訪問量:5335882 在線人數:21 文章數量:659 盧俊義牧師'sblog PoweredByF2blogv1.2build03.01 CopyRight2006-2022 XHTML| CSS| Archiver default DesignbyJoesenSkinfromf2blo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