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idle框架 - 码农家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以设计人员设计出一种空闲状态以此CPU进入低功耗模式。

在Linux系统中,系统中的程序在CPU上运行,当执行完成后便让出CPU,而这个时候CPU无需执行任何 ...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往往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去执行cpu密集型的任务,而每当这个时候,如果去持续的执行循环去等待新的任务发过来,那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所以设计人员设计出一种空闲状态以此CPU进入低功耗模式。

在Linux系统中,系统中的程序在CPU上运行,当执行完成后便让出CPU,而这个时候CPU无需执行任何程序,并且也没有任何中断、异常信号发过来,CPU便会进入一种空闲的状态,一般称这种状态为cpuidle状态。

一、CPUidle框架概述 CPUidle框架主要分为cpuidlegovernor,cpuidledriver,cpuidlecore。

cpuidlegovernor,cpuidledriver,cpuidlecore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CPU调度器发现没有任务在运行时,会切换到idle进程,通过cpuidle_idle_call接口调到cpuidleframework中,cpuidleframework内部会选择适当的策略在决定进入哪种状态,然后回调到driver端实现。

当CPU进入idle状态后,CPU将停止时钟并且部分硬件将会停止使用,以此来减少CPU所消耗的能量。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该CPU的性能会受到很大限制。

控制好CPU如何进入/退出CPUidle深度(即Cstate)是CPUidle子系统中一个关键点。

Cstate根据不同的深度会存在不同的退出延迟和功耗,如下图所示 本文主要是对CPUidlegovernor的一个粗略介绍。

本文所有代码选自LinuxKernel5.0.7。

二、CPUidle进入/退出流程简述 Linux系统启动的时候,会在每一个CPU上创建对应的cpuidle线程。

系统初始化完成后,将init线程转化为idle线程。

在init/main.c中start_cpu()函数最后会调用arch_call_rest_init()将init进程转化为idle进程,最终进入到cpu_startup_entry()中进入到无限的idleloop中。

在do_idle()中,代码会不断地轮询,判断当前系统是否需要调度,如果系统当前不需要调度,则进入到idle状态。

do_idle()->cpuidle_idle_call()->cpuidle_select() 进入cpuidle流程后,会根据系统中对应governor策略进而选择不同的idlestate。

系统在选择完idlestate后,还会调用cpuidle_reflect()将选取过程中一些信息和结果保留下来,以备下一次选取使用。

在进入idle状态后,CPU会调用WFI指令(waitforinterrupt),直到有中断到来,系统就会退出idle状态。

三、CPUidlegovernor 1.综述 在实际CPU运行环境中,不同的CPU他们对idle状态的需求和进入/退出方法会存在差别,而这其中功耗和退出延迟成为了在idle调度过程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保证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省功耗成了CPUidle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PUidlegovernor在整个CPUidle子系统中负责提供如何使用CPUidle的策略。

内核中提供了两种策略:Menu和Ladder。

选择哪种调度器,取决于内核的配置,其中关键点是系统调度的tick是否可以被空闲循环停止。

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menu和ladder分别通过cpuidle_register_governor()注册到系统中。

laddergovernor会首先进入最浅的idlestate,然后如果待的时间足够长,则会进入到更深一级的idlestate,以此类推,直到到达最深的idlestate。

当被唤醒时,会尽可能快地重新启动CPU;等到下次空闲,则又会从idlestate1开始进入。

它往往用于periodictimerticksystem。

而在ticklesssystem中,ladder可能会存在没有机会进入到更深一级的idle状态中,引起功耗损失,所以这个时候往往会使用menu调度器。

menu调度器则不一定遵守由浅入深的规则,如果深度的idlestate更好,那么就会直接进入到深度的idlestate。

由于主流系统中常采用ticklesssystem,本文重点介绍menugovernor。

对于menu调度器,存在两种决定idle深度(下称Cstate)的因素 (1)能量平衡点(停留时间) 在进入/退出Cstate时,系统会消耗一定的能量,所以频繁进出Cstate不是一件能带来收益的事情,调度器在考虑进入Cstate的时候,会考虑进入该Cstate的预计持续时间。

(2)性能影响(系统延迟容忍度) 对于Cstate来说,退出Cstate会存在巨大的延迟,这会极大影响性能。

因此对于调度器来说,系统越忙,Cstate就越不能被接受,系统的工作负载也被纳入决策因素中。

而以上两个因素,menugovernor的职责具体到实际情况中,便转换为了两个任务:1.预测Cstate的停留时间。

2.计算系统延迟容忍度 在structcpuidle_state中使用target_residency来记录该Cstate下的停留时间阈值。

在选择过程中,会计算出预计停留时间(predicted_us)和备选的Cstate中的target_residency进行比较,选取其中满足停留时间大于target_residency的Cstate。

选取时,先通过pmqos计算出系统此时的系统容忍度(latency_req),接着在所有exit_latency小于latency_req的Cstate中选择power_usage最小的那个state。

2.核心结构体 Cstate的结构体如下: name:该state的名称 desc:该state的简介 exit_latency:表示退出该state的延迟,单位us power_usage:表示该state下的功耗 target_residency:期望停留时间,单位us enter:进入该state的回调函数 menugovernor的结构体如下: last_state_idx:记录上一次进入的idle深度 need_update:在系统每次从Cstate返回时,会调用reflect接口,用于考虑这次state切换的结果,menugovernor的reflect接口会将need_update设置为1,在下次进入select时对idle信息进行更新 tick_wakeup:记录上次退出C状态是否是被tick唤醒 next_timer_us:记录距离下一个tick到来的时间 bucket:记录在当前的校正因子的位置 correctionfactor:保存校正因子的数组 intervals、interval_ptr:计算标准差时所采用的停留时间 3.核心函数 menugovernor的menu_select()的核心部分如下: 在计算predict的过程中,menugovernor会将下一个tick到来的时间点距离此刻的时间(next_timer_us)作为一个基础的predicted_us,并在这个基础上调整。

首先,因为predicted_us并不总是与next_timer_us直接相等,在等待下一个tick的过程很有可能被其他时间所唤醒,所以需要引入校正因子(correctionfactor)矫正predicted_us。

此校正因子从对应的bucket索引中选取。

menugovernor使用了一组12组校正因子来预测空闲时间,校正因子的值基于过去predicted_us和next_timer_us的比率,并且采用动态平均算法。

另外对于不同的next_timers_us,校正因子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的iowait场景,系统对校正因子也有着不同的敏感程度。

随后尝试通过最近的8个过去的停留时间来查找重复间隔,如果他们的标准差小于一定阈值,则将这8个时间的平均值作为predicted_us。

最后取以上两个流程中的最小值。

对于系统容忍度,menugovernor使用性能乘数(performancemultiplier)、预计停留时间(predicted)和系统延迟需求(latencyrequirement)来找出最大退出延迟。

系统延迟需求作为第一个系统延迟容忍度;通过公式(1)计算出另外一个系统容忍度:predicted_us/(1+10*iowaiters) *iowaiters指当前cpu上iowait的任务数 取前面两个系统容忍度中最小值作为最小的系统容忍度。

最后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两个因素来选取具体的idlestate,将计算出的predicted_us与所有idle状态的停留时间进行比较,选择特定idle状态的条件是相应的停留时间应小于predicted_us。

另外,将状态的exit_latency与系统的交互性要求进行比较。

基于两个等待时间因素,选择适当的空闲状态。

在cpu退出idle状态后,menugovernor会将将上一轮的进入idle状态的数据更新到menudriver中,作为下一次select的参数。

下一次进入选择流程时,会先触发更新需求,即进入到menu_update()中 在更新信息时,会尝试算出进入idle状态到被唤醒经历了多长时间。

①如果cpu被tick唤醒,而且上次记录的next_timer_us大于了一个tick的时间,那么governor就假定cpu已经空闲了很长时间,则measured_us为9*MAX_INTERESTING/10(INTERESTING=50000) ②如果cpu退出了轮询状态,会导致选择该状态的空闲持续时间不准确,故将next_timer_us作为measured_us ③除此之外,measured_us将使用驱动中记录的上次idle状态中停留时间 算出来之后再减去退出延迟,然后与next_timer_us取最小值,便得出了最终的measured_us。

接下来是计算下一次选择校正因子(correctionfactor)的值 将上一次的校正因子先衰减一次,然后加上一个predicted_us和next_timer_us的比值 new_factor+=RESOLUTION*measured_us/data->next_timer_us; (RESOLUTION=1024) 最后就可以将这两个值更新到governor的驱动中。

参考资料 [1]https://www.kernel.org/doc/html/v5.0/admin-guide/pm/cpuidle.html [2]http://www.wowotech.net/pm_subsystem/cpuidle_menu_governor.html [3]https://www.cnblogs.com/LoyenWang/p/11379937.html [4]S.PattanayakandB.Thangaraju,"LinuxCPU-IdleMenuGovernorwithOnlineReinforcementLearningandSchedulerLoadBalancingStatistics,"2019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s,Computing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CONECCT),Bangalore,India,2019,pp.1-6,doi:10.1109/CONECCT47791.2019.9012820. Copyright© 码农家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