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力霸掏空弊案與金控整併財團化探討台灣金融監理之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力霸掏空事件,突顯我國金融監理機制出現嚴重問題。
金融業是以社會大眾存款從事資金貸放之行業,提供經濟發展所需之信用,並具擔任經濟社會支付制度媒介之特性,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206.189.149.24)您好!臺灣時間:2022/09/0215:42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郝曜祺研究生(外文):Yao-ChiHao論文名稱:從力霸掏空弊案與金控整併財團化探討台灣金融監理之道指導教授:徐守德指導教授(外文):DavidS.Shyu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系所名稱:經濟學研究所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經濟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8畢業學年度:96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07中文關鍵詞:跨業經營、公司治理、關係人交易、金控整併、金融監理、集團企業相關次數:
被引用:5點閱:1434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3
摘要國內有史以來最大金融弊案-力霸案,在2007年3月8日偵結,台北地檢署依違反洗錢防制法、背信等罪,將力霸集團創辦人王又曾、王金世英夫婦等共107人起訴。
又因犯罪情節複雜,相關證人關係人多達472人,犯罪時間自1998年迄2006年底,遭掏空或詐欺金額達731億元以上,受害產業遍及金融(中華銀行、力華票券、友聯產險及其他金融機構)、通訊(亞太固網)及傳統產業(力霸、嘉食化),並有力霸集團虛設之68家人頭公司參與其中,案件極為複雜。
檢察官認定王又曾不法所得逾730億元,案發前畏罪潛逃,引發社會動盪及銀行擠兌,員工生計無著而哀號,擾亂金融穩定,影響國家社會經濟甚巨。
求處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卅年,併科因觸犯銀行法、證交法、票券金融管理法及洗錢防制法的最高額罰金共十七億一千萬元。
力霸掏空事件,突顯我國金融監理機制出現嚴重問題。
金融業是以社會大眾存款從事資金貸放之行業,提供經濟發展所需之信用,並具擔任經濟社會支付制度媒介之特性,營業性質與一般營利事業自有不同,其經營良窳影響社會大眾權益、金融情況及經濟秩序頗鉅,吸收存款之金融機構若經營不善而倒閉,不僅累及投資者和從業人員,最大問題是存款人之權益受損,影響經濟活動之正常運作,造成嚴重之社會問題,故各國政府皆對銀行業之經營施予嚴密管制。
例如1980年代美國為提昇其金融機構的競爭力,解除對儲貸機構的業務管制,並逐步取消利率上限之規定,一時金融環境彌漫著自由化的氣氛,惟其結果是造成二千餘家儲貸機構倒閉,儲貸存款保險公司崩潰,對美國納稅人造成約四千五百億美元之損害,其主因是由於金融自由化過程中,未配合加強防範法脫序之預防性措施。
故時值我國積極推行金融自由化之際,應引以為鑑,從強化金融監理著手,裨助自由化之效。
國內在2001年至2002年間,相繼有14家金控公司成立。
隨著金融體系朝向全球化、自由化趨勢,各國紛紛進行一連串金融改革,金融控股公司成為一種趨勢,而這樣的跨業經營必然提供在經營上的綜效,但其存在也可能為經濟帶來一個大的風險,從力霸東森集團掏空弊案爆發,據檢調表示掏空金融機構及向其他金融機構詐貸金額達約731億元,為史上犯罪所得最多之金額,擾亂國內金融穩定,並影響國家社會經濟甚巨,豈可不重視此一現象之發生。
因此,我國金融監理因應解決之道,除了強化金融監理、落實企業公司治理外,更應檢視國內金融防火牆法規面是否周延。
文中並以力霸掏空弊案個案事件對照國內金控財團化趨勢,收集國內、外專家學者有關論述,對國內金融監理提出個人建言。
AbstractThroughouthistoryinTaiwan,theRebaraffairwillbethebiggestfinancialscandal.TaipeiDistrictProsecutorsOfficeprosecutedgroupownerWangYou-thengandhisfamilymembersonMar8,2007.Prosecutorsuedaltogether107peopleforagainstcounter-moneylaundering,breakingapromiseandsoon.TheRebarGroupscandalseriouslyimpactedonatleastfiveofitspubliclytradedaffiliates,includingChinaRebar,ChiaHsin,TheChineseBankandUnionInsuranceCo.ThepublicprosecutorrecognizedWangYou-thenghadobtainedtheillegalmoneywhichexceeded73billiondollarsandcausedthewholesocietyturbulence.DepositorsatTheChineseBankhavescrambledtowithdrawtheirsavings,creditorsaretryingtosalvagetheirloansandinvestorsarebreathingdownthebank''sneck.Ontheotherhands,thepoorstaffsofthebanksuddenlyhavetostrivetotheirlivelihoodbecauseTheChineseBankcouldberegardedasabankruptorganization.Thiscasewillbesentencedtothirtyyears’imprisonmentandfinedaltogether1.7billiondollarsduetoagainstseverallaws.Atthesametime,theRebaraffairalsorevealedtheseriousproblemofdomesticfinancesupervisorymechanism.TheFinanceIndustryisanimportantaspectoftheeconomyincludingbanking,credit,securitiesandinsuranceactivities.Itoffersmanywell-payingjobs,andisexpectedtoseegrowthinthecomingyears.Sincefamilyrunbusinessescollapse,governmentofficialshurriedlyrespondedbyguaranteeingdepositors''accounts.ButTaiwanhasnonethelessenteredanotherfinancialcrisis.TheU.S.bankingindustryhasexperiencedtremendousderegulation,beginningintheearly1980s.Themajorimpactofthisderegulationwaspurportedtobetheconsolidationofthebankingindustry,throughtheeliminationofefficientandfinanciallyunsoundbanks.Asaresult,morethan2,000financialinstitutionshadbankruptedandtaxpayerslost450billionUSdollars,whichweremainlyderivedfromunsoundexecutionofprotection.Inrecentyears,atrendtoenhancefinancialcompetitivenessthroughregulatoryreformclearlyemergedinandspreadthroughoutmajorfinancialmarkets.Tocopewiththistrend,governmentwastoattempttofacilitatethelocalregulatoryenvironmenttocomplywithinternationalsupervisorystandards.Therewere14financialstockholdingcompaniestobeestablishedoneafteranotherfrom2001to2002inTaiwan.Sincetheglobalizationandliberalizationofbankingindustry,severalcountrieshaveadoptedaseriesofreformsrelatedtofinancialproblem.DuetothesmallscaleoffinancialmarketinTaiwan,thebankingindustryfellintoviciouscompetitionandthemarginforthebanksshrankandnon-productiveloanincreased.Theresultsareseriousfinancialproblems.Inordertomeetthechallengeofpowerfulcompetitionfrominternationalfinancialgroups,theGovernmenthadtosolvedomesticfinancialproblem,integratefinancialinstitutesasthefirstpriority.ThepublicprosecutorrevealedtheRebargrouphadobtainedtheillegalmoneythatexceeded73billiondollarsandcausedthewholesocietyturbulence.Thus,Iamcurioushowwecanneglectthisphenomenon.Therefore,weshouldnotonlyenforcefinancialsupervisory,enterprisegoverns,butalsoinspectthesoundregulationsrelatedtothefirewalllawofdomesticfinancialissues.ThestatementinthisarticleisbasedonTheRebaraffair,whichcomparedwiththeconcentratedtendencyofdomesticfinancialstockholdingcompanies.Bywayofcollectingthestudiesofexperts,Ipersonallysubmitmyopinionsasfollowsinaccordancewithdomesticfinancialsupervisorysystem.
目錄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1第二節研究架構………………………………………………………………2第三節研究方法………………………………………………………………2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2第二章我國金融監理制度……………………………………………………5第一節金融監理制度文獻回顧………………………………………………5第二節各國金融監理制度之介紹……………………………………………9第三節金融監理制度與金融檢查…………………………………………20第三章力霸掏空金融弊案之探討…………………………………………31第一節力霸集團介紹………………………………………………………31第二節力霸集團掏空模式…………………………………………………35第三節力霸集團弊案呈現問題分析………………………………………40第四章金融整併財團化………………………………………………………49第一節台灣金融產業現況…………………………………………………49第二節台灣金融整併背景與成效…………………………………………50第三節台灣金控整併財團化問題…………………………………………57第四節台灣金融整併政策檢討……………………………………………67第五章台灣金融監理制度強化……………………………………………73第一節金融產業公司治理與金融監理之趨勢……………………………73第二節台灣集團企業跨業經營之金融監理問題…………………………77第三節台灣集團企業跨業經營與金控整併監理之道……………………80第六章結論與建議……………………………………………………………88第一節結論…………………………………………………………………88第二節建議…………………………………………………………………89第三節後續研究方向建議…………………………………………………90參考文獻………………………………………………………………………92中文參考文獻…………………………………………………………………92英文參考文獻…………………………………………………………………97
參考文獻中文參考文獻李紀珠(2003),「台灣金融監督體系之改革與建制-我國金融監理機構一元化」,《台灣銀行季刊》,第54卷第4期。
李紀珠(2007),「中華商銀戳破了金改的表象」,天下雜誌,96年2月。
李正福(2007),「金融體制、金融監理及公司治理:美國與台灣之比較與分析」,2007年台灣財經政策研討會。
李逸川(1999),「淺析金融檢查之理論與實務」,《法令月刊》,第50卷第8期。
李國榮(2007),“從比較法觀點探討我國問題銀行之退場機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呂國禎(2007),「5000億市值力霸集團興衰實錄:王朝垮了」,《商業週刊》,第999期,36-42。
吳宜勳(2005),“台灣地區發生財務危機上市公司股價行為之實證分析”,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芝嫻(2005),“以公司治理角度探討企業財務危機相關因素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芳譯(2001),CharlesA.E.Goodhart原著,「論金融監理權之歸屬」,《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15卷第1期。
林佳穎(2002),“財務危機公司特性與公司治理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嬋娟、林孝倫(2007),「會計師輪調制度」,《會計研究月刊》,第258期,88-95。
林維朗(2002),“台灣金融機構擠兌事件之比較研究”,義守大學碩士論文。
林茂陽(2001),“銀行董監事持股比例對銀行經營績效之影響”,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林卓民(2002),“具集團企業背景的銀行面對金融風暴前後經營效率分析”,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林維義,「金融預警制度與金融控股公司之風險管理(上)(下)」,《金融風險管理季刊》,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周慧琳(2001),“集團企業與集團銀行間之融資行為”,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韋伯韜、吳春光、周信佑(2007),「力霸集團聲請重整引爆中華銀擠兌事件之評估與對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柯承恩(2000),「我國公司監理體系之問題與改進建議(上)」,《會計研究月刊》,第173期,75-81。
柯承恩(2000),「我國公司監理體系之問題與改進建議(下)」,《會計研究月刊》,第174期,79-83。
胡鐸清著(2003),《金融監理與金融檢查實務》,(台北:金融研訓院,民92年增修訂2版)。
殷乃平(1994),「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監理方向之互動關係」,《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7卷第4期。
殷乃平(1997),「金融監理制度的檢討與建議」,《台北銀行月刊》,第27卷第10期。
馬嘉應、蘇英婷,(2007),「企業舞弊的防制(上)」,《會計研究月刊》,第257期,43-60。
馬嘉應、蘇英婷,(2007),「企業舞弊的防制(下)」,《會計研究月刊》,第258期,60-67。
洪昕琳(2006),“董監事質押與持股比率對財務危機之影響-以台灣上市公司2001∼2005年為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德生(2007),信用評等對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經濟日報,96年10月。
許伯彥(2003),“財務報表舞弊風險評量模式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會計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紋瑛(2001),“金融控股公司之法制建構—以美日比較法觀點評析我國相關立法”,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許崇源、林宛瑩、郭學平、林尚志(2003),「國內集團控股型態巡禮之一複雜交叉持股之典範-力霸東森集團」,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
許振明、林雅玲(2007),「金控公司整併及金融財團的隱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許福添(2003),「美國金融改革及知識經濟發展之研究(專論美日金融改革比較及對我國之啟示)」,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
黃銘傑(2007),「力霸風暴後台灣公司治理與金融監理應有之走向」,《會計研究月刊》,第257期,75-91。
邱瀞玉(2001),「金融革新與金融監理一元化」,中央日報,90年1月。
楊瓊瓔(2004),“我國金融監督管理組織改革之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熊南欣(2005),“企業財務危機與公司治理關係之研究-以博達、訊碟公司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
廖玉惠(2007),「重振投資人信心,治標前需先治本」,《會計研究月刊》,第257期,40-41。
劉俞青、林亞偉(2007),「揭開亞太固網的財務黑洞」,《今周刊》,第526期,36-39。
劉潔如(2003),“金融機構之公司治理及其相關監理問題研究--以中興銀行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劉彥孝(2007),“公司財務舞弊模式實例研究-以力霸集團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葉銀華(2007),「集團之公司治理機制-力霸集團瓦解的震撼」,《會計研究月刊》,第257期,61-74。
葉銀華、李存修、柯承恩(1999),「公司治理與評等系統」,《商智文化出版社》。
葉銀華(2007),「力霸集團的投資警訊」,經濟日報,96年1月。
陳伯松(2007),「看力霸弊案中,財務報表如何唬弄」,《會計研究月刊》,第258期,75-81。
陳維練(2005),“上市櫃公司舞弊案件之預防及制裁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陳修詩(2007),「信用評等制度介紹」,《文笙國際金融通訊》,29期。
盧守仁(2004),“我國金融監理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從「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蔡進財(2000),「金融監理一元化與政府對公營金融機構之管理」,《華信金融季刊》,第9期。
蔡世強(2005),“企業財務舞弊模式之研究-以博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
簡珮如(2005),“總體經濟、財務資訊與公司治理變數對公司財務危機機率預測之影響”,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蕭萬龍(2003),“會計師簽證民事責任之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蕭文生(2000),《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理-自法律觀點論起》。
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蕭白雪、蘇位榮、張宏業(2007),「王又曾巧取豪奪10年榨乾力霸」,聯合報,96年3月。
謝人俊、黃淑君,「日本銀行與我國中央銀行金融檢查業務之比較」,中央銀行金融監理與風險管理選輯。
賴英照(1997),《台灣金融版圖之回顧與前瞻》。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賴鈺城吳孟爵李善玉(2005),「退場機制納入金融監理制度之研究」,第八卷一期。
蔡增家(2003),「從政府、企業、銀行與交叉持股觀察---日本銀行體系之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雙月刊》,第四十二卷,第二期。
瞿海源(2007),「杜絕不當而惡質的政商關係」,《台灣民主季刊》第四卷,第一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力霸案偵結新聞稿,96年3月。
經濟日報(2007),力霸「王」朝興衰十年變身路,96年1月。
財政部,銀行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90)台財融(六)字0090719948號令訂定。
財政部,《我國金融制度與政策》。
台北:財政部金融局中華民國加強儲蓄推行委員會金融研究小組,民87a。
中華信評網站。
日本金融廳網頁http://www.fsa.go.jp/info/info.html。
天下雜誌331期,「誰來監理金控巨獸」,94年9月15日。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韓國等五國金融監理分工彙整」94年11月。
英文參考文獻:Argenti,J.(1976),“CorporateCollapse-TheCausesandSymptoms,”London:McGraw-Hill.Beaver,W.H.(1966),“FinancialRationsasPredictorsofFailure,”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No.4,71-111.Lee,C.F.andH.Huang(2007),“CorporateGovernance:Review,”IntegrationandImplications.Eiteman,D.K.,A.I.Stonehill,andM.H.Moffett(2007),“MultinationalBusinessFinance,”PearsonEducation,Inc.,11thed.,DeAngelo,L.(1986),“Accountingnumbersasmarketvaluationsubstitutes:Astudyofmanagementbuyoutsofpublicstockholders,”TheAccountingReview,No.61,400-420.Chew,D.H.Jr.andS.L.Gillan(2005),“CorporateGovernanceAtTheCrossroads,”McGraw-Hill/Irwin,NewYork.Robertson,J.C.andT.J.Louwer(1999),“Auditing,”McGraw-Hill.Jensen,M.C.andW.H.Meckling(1976),“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wnershipstructur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No.3,305-360.Soloman,J.andA.Soloman(2005),“CorporateGovernanceandAccountability,”JohnWiley&Sons,Ltd.,NewYork.Colley,J.L.Jr.,J.L.Doyle,G.W.LoganandW.Stettinius,(2003),“CorporateGovernance,”McGraw-Hill,NewYork.Zabihollah,R.(2002),“FinancialStatementFraud--PreventionandDetection,”JohnWiley&Sons,Inc.Monks,R.A.G.andN.Minow(2004),“CorporateGovernance,”BlackwellPublishing,3rded.,UK.Ross,J.E.andM.J.Kami,(1973),“CorporateManagementinCrisis:whytheymightfall,”NewYork:Prentic-HillInc.ShleiferandVishny(1997),“ASurveyofCorporateGovernance,”JournalofFinance,737-83.Golden,T.W.,S.L.Skalak,andM.M.Clayton(2006),“AGuideToForensicAccountingInvestigation,”JohnWiley&Sons,Inc.WorldBank(1999),“CorporateGovernance:AFrameworkforImplementation–Overview”,P5.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財務危機公司特性與公司治理之探討
2.
金融控股公司之法制建構-以美日比較法觀點評析我國相關立法
3.
總體經濟、財務資訊與公司治理變數對公司財務危機機率預測之影響
4.
以公司治理角度探討企業財務危機相關因素之研究
5.
財務報表舞弊風險評量模式研究
6.
金融機構之公司治理及其相關監理問題研究--以中興銀行為例
7.
會計師簽證民事責任之研究
8.
集團企業與集團銀行間之融資行為
9.
企業財務危機與公司治理關係之研究-以博達、訊碟公司為例
10.
銀行董監事持股比例對銀行經營績效之影響
11.
我國金融監督管理組織改革之研究
12.
我國金融監理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從「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分析
13.
台灣金融機構擠兌事件之比較研究─以彰化四信及台中商銀為例
14.
董監事質押與持股比率對財務危機之影響-以台灣上市公司2001∼2005年為例
15.
台灣地區發生財務危機上市公司股價行為之實證分析
1.
李紀珠(2007),「中華商銀戳破了金改的表象」,天下雜誌,96年2月。
2.
李逸川(1999),「淺析金融檢查之理論與實務」,《法令月刊》,第50卷第8期。
3.
柯承恩(2000),「我國公司監理體系之問題與改進建議(上)」,《會計研究月刊》,第173期,75-81。
4.
柯承恩(2000),「我國公司監理體系之問題與改進建議(下)」,《會計研究月刊》,第174期,79-83。
5.
蔡進財(2000),「金融監理一元化與政府對公營金融機構之管理」,《華信金融季刊》,第9期。
6.
蔡增家(2003),「從政府、企業、銀行與交叉持股觀察---日本銀行體系之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雙月刊》,第四十二卷,第二期。
1.
掏空公司資產衍生「企業貪瀆」之相關法律與防制問題研究-以力霸案為例
2.
力霸掏空案新聞框架之研究-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為例
3.
青年日報組織變革、經營策略與領導者特質之研究
4.
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與顧客行為意向之相關性研究-以夢時代購物中心為例
5.
高雄市攤販對攤販輔導管理政策滿意度之評估---以六合觀光夜市為例
6.
公司財務舞弊模式實例研究-以力霸集團為例
7.
從公司治理觀點剖析力霸集團弊案
8.
加工出口區制度變遷之研究─新制度觀點
9.
預防褥瘡生成之病床創新設計:人體肌肉受力分析及支撐系統初步設計
10.
美的照護產品與健康照護生技產品重要性之研究
11.
台灣旅遊網站多個案研究
12.
高雄市國民小學護理人員角色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13.
主題行銷之服務品質研究-以連鎖汽車旅館為例
14.
屏東縣教師對教師組織工會態度之調查研究
15.
應用層級分析法對志願役士兵工作績效評估之研究-以陸軍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力霸掏空案個案分析 - 火鍋推薦評價懶人包
力霸掏空案個案分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力霸案判決、力霸案影響、力霸案心得就來火鍋推薦評價懶人包,有最完整力霸掏空案個案分析體驗分享訊息.
- 2從力霸掏空弊案與金控整併財團化探討台灣金融監理之道
力霸掏空事件,突顯我國金融監理機制出現嚴重問題。金融業是以社會大眾存款從事資金貸放之行業,提供經濟發展所需之信用,並具擔任經濟社會支付制度媒介之特性, ...
- 3探討私募公司債之財務操作—以力霸集團企業為例
題所造成的重大損失,深切體認鑑識會計之迫切需要,本研究試圖藉由分析力霸 ... 10 台灣史上最大經濟犯罪力霸掏空案事件始末一覽表,關總評論網,2013 年8 月15 日。
- 4看力霸弊案中,財務報表如何唬弄! @ 財務:: 隨意窩Xuite日誌
本案犯罪手法主要係循兩方面進行:一是掏空六家公司資金、資產(刑法的背信侵占罪屬之),二是進行財務報表詐騙,因為掏空導致公司財務虧空,而必須在財務報表上掩飾。掏空 ...
- 5PPT - 台灣版企業倫理個案分析— 力霸集團掏空 ... - SlideServe
台灣版企業倫理個案分析— 力霸集團掏空個案. 計畫主持人: 徐傳瑛老師助理: 蔡乙銘 陳裕霖 許哲維課程網站: http://ge.dyu.edu.tw/1021mon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