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質量單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u = 1.660 539 040(20)×10-27 kg(CODATA2014). 括弧中的數字代表末位準確度。

「amu」這個符號一般出現在較老的文獻中。

在書寫原子量 ... 原子質量單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2月13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的主題是原子質量單位。

關於基於遊戲《英雄聯盟》的虛擬偶像團體,請見「K/DA」。

原子質量單位(Atomicmassunit,amu),現稱統一原子質量單位(Unifiedatomicmassunit,u)或道爾頓(dalton,Da),是用來衡量原子質量的單位,定義為靜止未鍵結且處於基態碳12原子質量的 1 12 {\displaystyle{\frac{1}{12}}} (約1.661×10-27kg)。

目次 1數值與換算 2歷史 3參考文獻 4外部連結 5參見 數值與換算[編輯] 1u = 1 N A {\displaystyle={\frac{1}{N_{A}}}} g = 1 1000 N A {\displaystyle={\frac{1}{1000N_{A}}}} kg 1u的CODATA推薦值為: 1u=1.6605402(10)×10-27kg(CODATA1986) 1u=1.66053873(13)×10-27kg(CODATA1998) 1u=1.66053886(29)×10-27kg(CODATA2002) 1u=1.660538782(83)×10-27kg(CODATA2006) 1u=1.660538921(73)×10-27kg(CODATA2010) 1u=1.660539040(20)×10-27kg(CODATA2014) 括弧中的數字代表末位準確度。

「amu」這個符號一般出現在較老的文獻中。

在書寫原子量的時候經常不寫任何單位,而將原子質量單位作為默認的單位。

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文獻中(特別是描述蛋白質的時候),一般使用道爾頓這個名詞,或者使用Da。

由於蛋白是大分子,他們通常有上千道爾頓的分子量,這時候使用kDa(千道爾頓)作為單位。

分子質量單位不是國際單位制(SI)單位,但是卻是SI允許使用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1]。

根據定義, m ( {\displaystylem(} C 12 {\displaystyle{\ce{^12C}}} ) = 12 {\displaystyle)=12} u = 12 {\displaystyle=12} Da 歷史[編輯] 約翰·道爾頓最早建議使用一個氫原子的質量來作為原子量的單位。

質譜儀的發明人弗朗西斯·阿斯頓後來使用一個氧16原子質量的 1 16 {\displaystyle{\frac{1}{16}}} 作為單位。

在1961年之前,「物理原子質量單位」被定義為一個氧16原子質量的 1 16 {\displaystyle{\frac{1}{16}}} ,而「化學原子質量單位」則被定義為一個氧原子(計算了不同的氧同位素豐度)質量的 1 16 {\displaystyle{\frac{1}{16}}} 。

這兩個單位都比現在使用的統一原子質量單位小一些。

現在所用的統一原子質量單位是由1960年由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IUPAP)發布,在1961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上所被採納的。

參考文獻[編輯] ^SI的相關說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外部連結[編輯] 2010年原子質量單位和千克之間的換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編輯] 化學主題 物理主題 原子量 分子量 閱論編國際單位基本單位 秒 公尺 公斤 克耳文 安培 燭光 莫耳 導出單位 赫 弳 立弳 牛頓 帕斯卡 焦耳 瓦特 庫侖 伏特 歐姆 法拉 西門 韋伯 特士拉 亨利 攝度 流明 勒克斯 貝克 戈雷 西弗 開特 可並用單位 天文單位 公噸 原子質量單位 公升 分 時 日 度 分(角度單位) 秒(角度單位) 電子伏特 分貝 公頃 奈培 原子單位 自然單位 參閱 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制 單位換算 國際單位制詞頭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 2019年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重新定義 分類: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 分類: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 閱論編以人名命名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 安德斯·埃格斯特朗(埃)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貝爾) 瑪麗·居里和皮埃爾·居里(居里) 約翰·道爾頓(道爾頓) 彼得·德拜(德拜) 洛蘭·厄缶(英語:LorándEötvös)(厄缶(英語:Eotvos(unit))) 丹尼爾·加布里埃爾·華倫海特(華氏度) 伽利略·伽利萊(伽) 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高斯) 威廉·吉爾伯特(吉伯) 海因里希·凱澤(英語:HeinrichKayser)(凱澤) 約翰·海因里希·朗伯(朗伯) 塞繆爾·蘭利(蘭利) 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馬克士威) 約翰·納皮爾(奈培) 漢斯·奧斯特(奧斯特) 讓·倫納德·瑪麗·泊肅葉(英語:让·伦纳德·玛丽·泊肃叶)(泊) 威廉·約翰·麥夸恩·蘭金(蘭氏度) 勒內·列奧米爾(列式度) 威廉·倫琴(倫琴) 喬治·斯托克斯(斯托克斯) 第三代瑞利男爵約翰·斯特拉特(瑞利) 約瑟夫·湯姆孫(湯姆孫) 埃萬傑利斯塔·托里拆利(托) 以人名命名的國際單位制單位 以人名命名的化學元素 以人名命名的常數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原子质量单位&oldid=67295913」 分類:​核化學質量單位可與國際單位制並用的單位隱藏分類:​自2013年2月擴充中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བོད་ཡིགBrezhonegBosanskiCatalà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NordfriiskFrysk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icilianu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