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煩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佛教術語,共有六種,即貪、嗔、癡、慢、疑、惡見。

指的是粗重的煩惱,令眾生無法解脫生死。

相對於因為這六個主要的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隨煩惱。

根本煩惱 語言 監視 編輯 建議將此條目或章節併入隨眠。

(討論)佛教術語,共有六種,即貪、嗔、癡、慢、疑、惡見。

指的是粗重的煩惱,令眾生無法解脫生死。

相對於因為這六個主要的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隨煩惱。

目次 1根本煩惱的說法 1.1六根本煩惱 1.2三根本煩惱 2煩惱的斷除 3參考條目 4參考文獻 根本煩惱的說法編輯 六根本煩惱編輯 六根本煩惱的內容即是十使的十種煩惱,亦即五鈍使的貪、嗔、痴、慢、疑五種思惑煩惱與含攝於不正見的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見惑煩惱。

[1]三根本煩惱編輯 根本煩惱也有說是三根本煩惱,內容即是所謂的貪、嗔、癡三毒[2]。

但這三種煩惱,仍然在六種根本煩惱的範圍之中。

[來源請求]煩惱的斷除編輯 佛法修行中的解脫道,透過斷我見及斷我執的方法,達到解脫生死的涅槃境界,而取證阿羅漢果。

[來源請求] 參考條目編輯 煩惱(佛教) 無明 我執 我見 隨煩惱: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

唯識百法明門:遍行有五。

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別境有五。

一欲二勝解三念四等持五慧。

善有十一。

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瞋六無癡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捨十一不害。

煩惱有六。

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

隨煩惱有二十。

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

知不定有四。

一惡作二睡眠三尋四伺。

參考文獻編輯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術語)又曰本惑,本煩惱。

謂大乘百法中貪、瞋、痴、慢、疑,惡見之六大煩惱也。

惡見以外,謂為五鈍使。

開惡見之一,則有身、邊、邪、取、戒之五見,此謂為五利使。

合而為十。

謂之十隨眠或十使。

共為根本煩惱。

其他為隨煩惱。

又五住地之中,第五之無明住地為根本煩惱。

其他之四住地為枝末。

^《瑜伽師地論》卷66:「雖有眾多煩惱及隨煩惱。

然佛世尊但立三種根本煩惱。

謂貪瞋癡。

」(CBETA,T30,no.1579,p.663,c15-16)  這是一篇關於佛教的小作品。

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閱論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根本煩惱&oldid=6289639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