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的意思|漢典“以”字的基本解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字的解釋,釋義,異體字,音韻方言,部首筆劃,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字源字形.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異體字 yǐㄧˇ部首人 部外3 總筆畫5𠙋已㠯㕥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区U+4EE5 左右结构5434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nywyviozsod28700 拼音yǐ注音ㄧˇ部首人部外2總筆劃4統一碼4EE5筆順5434 常通標 以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以yǐㄧˇ用,拿,把,將:~一當十。

~苦爲樂。

~身作則。

~鄰爲壑。

~訛傳訛。

~往鑑來。

依然,順,按照:~時啓閉。

物~類聚。

因爲:~人廢言。

勿~善小而不爲。

不~物喜,不~己悲。

在,於(指時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待時機。

~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前。

~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後綴:可~。

得~。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急乎?及,連及:富~其鄰。

英語bymeansof;thereby,therefore;consideras;inorderto德語nehmen,gebrauchen;umzu,undauch,Yi(Eig,Fam)法語utiliser,prendre,seservirde,selon,àcausede,pour,aumoyende,avec ©漢典 以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以yǐ〈動〉(1)(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

金文字形,象人。

本義:用)(2)同本義。

有一部分現已弱化成了介詞[use]以,用也。

——《說文》以,用也。

——《小爾雅》凡師能左右之曰以。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封疆社稷是以。

——《左傳·定公十年》純以形式。

——蔡元培《圖畫》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3)又如:以手代足(爬行。

表示甘願認錯受罰);以疏間親(關係疏遠的人離間關係親密的人);以耳爲目(把聽到的當作親眼目睹的);以指測河(用手指測量河水的深淺。

比喻達不到目的)(4)使,令[take]向欲以齊事王攻宋也。

——《戰國策》(5)又如:以彰其慢(公開過失);以介眉壽(祝壽之詞);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6)憑藉;仗恃[dependon]富國以農,距敵恃卒。

——《韓非子》(7)認爲,以爲[consideras]我以日始出。

——《列子·湯問》(8)又如:以衆暴寡(以人多勢衆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9)做,從事[do]教育事業最有意義,情願終身以之的。

——葉紹鈞《倪煥之》詞性變化◎以yǐ〈名〉(1)原因,緣故[reason]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詩·邶風》(2)無固定職業的人[unoccupiedperson]以閒民。

——《拾雅》候疆候以。

——《詩·周頌》(3)以色列的簡稱[Israel]。

如:阿以戰爭◎以yǐ〈介〉(1)把,拿[using;taking;bymeansof]——表示對事物的處置俱以情告。

——《世說新語·自新》以刀劈狼。

——《聊齋志異·狼三則》(2)又如:以力服人(用強制的手段使人服從)(3)依,按,憑[inaccordancewith;by]——表示動作行爲的憑藉或前提。

猶言憑、根據何以謂之文。

——《論語》以殘年餘力。

——《列子·湯問》以我酌油知之。

——宋·歐陽修《歸田錄》以大中丞撫吳者。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以鄉人子謁餘。

——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以其智力爲也。

——清·龔自珍《病梅館記》(4)又如:以膺大統(繼承帝位);以天自諉(聽天由命);以時(按時;依時)(5)在,於[in]——表示行動的時間、處所或範圍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柳宗元《斷刑論》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

——清·梁啓超《譚嗣同傳》餘以乾隆。

——清·姚鼐《登泰山記》(6)從,自,由[from]——表示行動或變化的起點自古於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

——《潛夫論》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

——《史記》(7)又如:以下(下等;下層);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調簡(清代府、州、縣缺,有繁有簡,分爲最要、要、中、簡四等。

如山東是繁缺,安徽是簡缺,從山東到安徽,是以繁調簡);以郄視文(從縫隙裏看雜色文采。

比喻見識淺陋狹隘)◎以yǐ(1)爲[inorderto;soasto;for]。

如:以身殉職(爲忠於本職工作而貢獻出生命);以爲後圓(爲以後作打算)(2)因爲,由於[becauseof]——表示行爲產生的原因以貪勤民。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吾以捕蛇獨存。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成以其小,劣之。

——《聊齋志異·促織》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託落。

——清·袁枚《祭妹文》以數諫故。

——《史記·陳涉世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陽樓記》(3)又如:以致(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了下文的結果);以人廢言(由於人不好,對其言論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祿而危害身體);以私害公(謂因私情而損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舊指官員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廢食(由於吃飯打噎,便不敢再進食。

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

就停止應做的事情);以辭害意(因拘泥於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4)和,而[and;aswellas]——表示並列關係夷以近。

——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載以來。

——清·周容《芋老人傳》一雞瞥來,徑進以啄。

——《聊齋志異·促織》(5)則,那麼[then]——表示條件關係戰而不勝,以亡隨其後。

——《戰國策》(6)才[only]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宋·蘇洵《六國論》以至於寸。

(才達到一寸。

)——《後漢書·列女傳》(7)表目的或結果等[aim;target]智叟無以應。

——《列子·湯問》◎以yǐ〈助〉(1)用在單純方位詞或時間詞之前,表示時間、方位、數量、質量、範圍之類的界限日觀以西峯。

——清·姚鼐《登泰山記》(2)加在句中,表示語氣的舒緩或調整節奏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詩·邶風》(3)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語氣夫晴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

——《戰國策》(4)加在能願動詞後,類似詞的後綴。

如:可以;得以;能以常用詞組以暴易暴以便以次以刺世事以德報怨以毒攻毒以訛傳訛以防萬一以攻爲守以故以觀後效以後以還以及以己度人以假亂真以儆效尤以快言論以來以理服人以力服人以鄰爲壑以卵投石以貌取人以免以內以前以人廢言以上以身試法以身殉職以身作則以是爲恨以外以往以爲以下以牙還牙以一當十以一警百以逸待勞以正視聽以至以致以資以資切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眥睚殺人©漢典 以國語辭典 以ㄧˇyǐ動用。

如:「以禮待之」、「以身作則」。

《左傳·襄公十年》:「我辭禮矣,彼則以之。

」漢·王充《論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仰賴、憑藉。

《韓非子·五蠹》:「富國以農,距敵恃卒。

」漢·王充《論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認為。

如:「以為」。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孫,臧孫以難;告郈孫,郈孫以可勸。

」唐·柳宗元〈為裴中丞上裴相賀破東平狀〉:「竊以自古中興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可、能夠。

《詩經·齊風·猗嗟》:「四矢反兮,以禦亂兮。

」《孟子·滕文公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

」令、使。

《戰國策·秦策一》:「向欲以齊事王,使攻宋也。

」介因為、由於。

《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韓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蟻螻之穴潰。

」按、依。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商君書·更法》:「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

」在、於。

《左傳·桓公二年》:「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

」唐·柳宗元〈斷刑論〉:「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加在前、後、左、右、上、下、往、來、東、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時空和方位的界限。

如:「自古以來」、「長安東路以西」、「價格在一千元以上」。

連及。

《易經·小畜·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論語·堯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

」連而、且。

《詩經·邶風·燕燕》:「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禮記·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因此。

《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彊。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目的在於。

如:「以免」、「以致於」。

《書經·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廟不享。

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與、和。

《儀禮·鄉射禮》:「各以其耦進,反于射位。

」助置動詞後,無義。

如:「得以」、「能以」。

《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副太、甚。

《孟子·滕文公下》:「三月無君則弔,不以急乎?」《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子之報仇,其以甚乎?」既、已經。

《三國志·卷二三·魏書·杜襲傳》:「吾計以定,卿勿復言。

」通「已」。

愈益、更加。

《呂氏春秋·恃君覽·觀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

」《史記·卷五·秦本紀》:「及其後世,日以驕淫。

」名緣故、理由。

《詩經·邶風·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列子·周穆王》:「宋人執而問其以,華子曰:『曩吾忘也。

』」以色列的簡稱。

如:「以阿戰爭」。

姓。

如漢代有以彤。

©漢典 【子集中】【人】 以·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3 以《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以·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3 〔古文〕㠯【韻會】【正韻】𠀤養里切,怡上聲。

爲也。

【論語】視其所以。

又因也。

【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

【註】以魯故也。

【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又用也。

【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

【易·師卦】能以衆正。

又【詩·周頌】侯彊侯以。

【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又同已。

【孟子】無以,則王乎。

又古以與聲相通。

【禮·燕禮】君曰:以我安。

【註】猶與也。

【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

【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註】韓文與多作以。

又【集韻】與似同。

【易·明夷】箕子以之。

鄭氏,荀氏皆作似。

©漢典 【卷十四】【巳】 㠯《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以”字頭,請參考“㠯”字:) 【卷十四】【巳】 『說文解字』 用也。

从反巳。

賈侍中說:巳,意巳實也。

象形。

羊止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㠯)用也。

用者、可施行也。

凡㠯字皆此訓。

从反巳。

與巳篆形勢略相反也。

巳主乎止。

㠯主乎行。

故形相反。

二字古有通用者。

羊止切。

一部。

又按今字皆作以。

由隷變加人於右也。

賈侍中說。

己意巳實也。

象形。

己各本作巳。

今正。

己者、我也。

意者、志也。

己意巳實、謂人意巳堅實見諸施行也。

凡人意不實則不見諸施行。

吾意巳堅實則或自行之。

或用人行之。

是以春秋傳曰。

能左右之曰以。

謂或𠂇或又惟吾指撝也。

賈與許無二義。

云象形者、巳篆上實下虚。

㠯篆上虚下實。

由虚而實、指事亦象形也。

一說象己字之上而實其下。

©漢典 以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ji˨˩˦唐代读音*iə̌iə̌日语读音OMOUYUENIMOTTE韩语罗马I现代韩语이 客家话[梅县腔]j1[宝安腔]ji1[客英字典]ji1[客语拼音字汇]yi1[海陆腔]ri1ri5[陆丰腔]ji1[沙头角腔]ji1[台湾四县腔]ji1ji5[东莞腔]ji3粤语ji5jyu5 近代音影母齊微韻上聲倚小空;中古音喻以母止韻上聲以小韻羊己切三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影母咍部;王力系统:餘母之部; 官话晋语吴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以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以」粹221「以」靜簋西周早期集成4273「以」望1.3「以」說文‧巳部「以」睡.日甲2「以」「以」甲393合26900「以」沇兒鎛春秋晚期集成203「以」甲1439合26902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秦系簡牘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異體字𠙋已㠯㕥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尾(yi3)扡(yi3)乛(yi3)矣(yi3)顗(yi3)逘(yi3)佁(yi3)齮(yi3)敼(yi3)䭲(yi3)庡(yi3)酏(yi3) 同部首 𠓞傘𠉓𠉽𠎶𠇚𠎜𠉞𠇧𠊌𠇎㑹 同筆畫 𠃕㓀月邓双丮丰爻圡牜升厹 小學古詩詞 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节选)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杨氏之子》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先秦·《孟子·告子》《学弈》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先秦·列御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先秦·列御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曹植【朝代】三国·魏《七步诗》 初中古詩詞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汉·曹操《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汉·曹操《观沧海》——《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十二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