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自癒了嗎?認識臭氧及臭氧層|最新文章 - 科技大觀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臭氧在對流層中含量較少,大部分的氧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空10到50公里處,是大氣層中平流層的位置,其中又以距地表25~30公里附近高空臭氧的濃度最大,此處稱為臭氧層。

跳到主要內容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Login! × 請先登入 登入 註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臭氧層自癒了嗎?認識臭氧及臭氧層 106/04/12 瀏覽次數 3501 方國權| 弘光科技大學 根據2016年7月外電報導,南極上方的臭氧(O3 )層破洞已縮小。

美國學者所羅門(SusanSolomon)在2015年9月測量臭氧層破洞,和2000年10月所測得的範圍相比,縮小了4百萬平方公里。

此現象顯示,國際間禁用會導致臭氧層破洞的氯氟碳化合物(chlorofluorocarbons,CFCs)產品,初步的研究顯示,可能有助於恢復臭氧層。

  但是何謂「臭氧」?或「臭氧層」呢?人們常說的「臭氧層破洞」真的是指臭氧層破了一個洞嗎?臭氧是由三個氧原子(O)組成的,相對於氧(O2 ),臭氧比較不穩定,非常容易和其它元素產生反應。

臭氧為無色、有毒、有刺激味的氣體,即使少量的臭氧也會令我們不舒服,例如:對呼吸道及眼睛的黏膜產生刺痛性作用。

  臭氧在對流層中含量較少,大部分的氧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空10到50公里處,是大氣層中平流層的位置,其中又以距地表25~30公里附近高空臭氧的濃度最大,此處稱為臭氧層。

早期大氣層的氣體,包含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水氣(H2O)、氮氣(N2)、氨(NH3)與其他含量較少的氣體,後來海洋中藻類大量繁殖,因為行光合作用使得大氣中的氧氣開始增多,氧受到紫外線的照射產生臭氧。

  臭氧層對地球的影響包括:具保護的功能,能夠吸收太陽光中波長306.3μm 以下的紫外線;具加熱的功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並將其轉換爲熱能加熱大氣;作為溫室氣體,將熱量保留在地面附近的大氣中。

  人們常說的「臭氧層破洞」並非是指臭氧層破了一個洞,而是臭氧層「變薄」。

這是因為人造物質中的氟氯碳化合物(CFCs)所致。

CFCs常用於冰箱和空調冷媒、噴霧劑、食品冷凍劑、滅火劑、發泡劑等,是一種相當穩定的氣體,在大氣對流層中不容易受到破壞。

當CFCs飄移到平流層中,吸收紫外線,產生光解作用而生成氯離子(Cl-),Cl-催化,使臭氧還原成氧原子,而自己卻可以經過後續化學反應釋放回大氣中,繼續破壞臭氧,這使得原先具保護作用的臭氧層被破壞而變薄。

  1980年代中,科學家們首次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大幅變薄。

1987年,各國簽署蒙特婁公約,全面禁用CFCs。

如今禁用CFCs的環保作為終於獲得初步成果,根據前述2015年最新的研究,南極臭氧層首見可能的修復徵兆。

臭氧層被破壞之後造成紫外線輻射增加,對人類的影響則是可能會產生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且臭氧的強氧化性對人體也有毒害作用。

紫外線與汽車尾氣發生反應時也會產生臭氧。

紫外線輻射增加也影響農作物和動物,對動物是易致表皮損傷,對農作物則有可能影響其生長。

  表:O3濃度與空氣污染指標值(PSI)對照表與其對人體的影響   PSI值 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O3濃度(ppb)-24 人體健康影響 50 良好 60 對一般民眾身體健康無影響 100 普通 120 對敏感族群健康無立即影響 200 不良 200 對敏感族群會有輕微症狀惡化的現象,如眼鼻會略有刺激感 300 非常不良 400 對敏感族群會有明顯惡化的現象,降低其運動能力;一般大眾則視身體狀況,可能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 400 有害 500 對敏感族群除了不適症狀顯著惡化並造成某些疾病提早開始;減低正常人的運動能力 500 有害 600 對敏感族群除了不適症狀顯著惡化並造成某些疾病提早開始;減低正常人的運動能力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105年度《「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以環保永續、環境教育、財務金融、應用科學暨新媒體藝術等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資料來源 空氣品質監測網臭氧層受到破壞對我們有什麼危害 蒙特婁公約(1) 臭氧層(5) 紫外線(23) 推薦文章 111/06/29 世界級類神經網路成產業新動能!臺灣如何用國產AI晶片走入國際? 林永隆|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儲存書籤 111/03/31 圓周率≈3.14還是3.2,經典名題「化圓為方」可能嗎? 賴以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儲存書籤 111/04/26 發現國境之南-臺灣生物的南島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吳忠信教授專訪 林珮霖| 科技部補助新南向計畫專案辦公室特約作家 儲存書籤 111/04/29 立方衛星又來了,你追了幾顆?專訪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張起維教授 廖珮君|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