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正宗「X檔案」:今天來聊聊台灣的本土怪談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的妖怪真的很稀少?」我們不能因為不曾聽聞、不曾見識,就將這些曾經流傳台灣島上的怪物故事一筆勾銷。

你相不相信台灣土地上,也有我們自己的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7/02/24,生活PhotoCredit:聯經出版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何敬堯台灣,有妖怪或鬼怪嗎?記憶中,除了虎姑婆、魔神仔、林投姐、人面魚……這些妖鬼之外,你還知道臺灣有什麼妖魔鬼怪? 如果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其他,可能就會開始說,不要講台灣啦,其他的妖怪還有很多種啊,像是狐狸精、《山海經》裡的鮫人族、或者是日本的雪女、河童、天狗,要不然就是歐洲的吸血鬼、噴火龍等等,而且這些妖怪還具有某種特殊能力,外貌還超酷……講起這些國外的妖怪,我們可能還比談論台灣的妖魔傳說還要熟悉、還要充滿熱情。

其實一直以來,來自中國、日本、西方的妖怪們,都在「殖民」著我們腦海中對於「妖魔鬼怪」的幻想世界。

就算是家喻戶曉的台灣傳說「虎姑婆」,現在又有幾人能完整地說出這則故事呢?甚至可能講一講,忘了故事內容,為了填補劇情,就開始說:「這個故事就像,有恐怖的大野狼會吃掉小孩子。

」台灣知名學者胡萬川先生,曾在一場研討會中感嘆:「如今在學的大中小學生,對台灣的民間故事如一類,已較少或不再聽聞,則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實際上會把故事講得完整的學生已不多,聽過故事的更少,會講的人更是稀見。

」會不會有一天,我們都只記得,而遺忘了?有誰還能將「林投姐」、「蛇郎君」的故事倒背如流?是否,未來有一天,台灣島上的妖魔鬼怪,將被來自外國的「強勢種」排擠,併吞了生存空間,最終走投無路,百年之後再也沒有屬於我們島嶼的妖魔傳說? 其實,「進口」這些外國的妖魔鬼怪與童話傳說,並非一件糟糕的事情。

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日本妖怪,真的完全產自日本嗎?事實上,有70%的日本妖怪源自於中國,20%的妖怪來自於印度,只有最後的10%才是土生土長於日本。

而這些「進口」的妖怪,經過日本的「在地化」之後,才慢慢蛻變出具備日式色彩的妖怪;例如「天狗」,原先只是《山海經》書中彷如狐狸、山貓的生物,但經過日本人的「加工」,混合佛教的要素,才成為「長鼻子,有翅膀,穿和服,腳踏木屐,會抓小孩的奇異怪物」。

 或者是日本男鹿半島名聞遐邇的「生剝祭典」,年輕人會頭戴紅鬼面具、身披棕色蓑衣,巡遊各處家戶來祈願消災。

在他們的傳說中,朱面獠牙的「生剝鬼」,就是中國的漢武帝與西王母乘坐飛天馬車來到此地,同行帶來的五隻蝙蝠化身而成的鬼怪。

台灣的妖怪真的很稀少?可能有人會提議,既然台灣妖怪那麼稀少,我們也將外國的妖怪進行「改造」,如同<虎姑婆>、來自中國閩南,將這些外來文化的妖魔鬼怪「加工」之後,成為台灣的故事吧!可是,如果只是如此,總讓人有些氣餒,垂頭喪氣。

原來台灣島上,並沒有什麼可以自傲的妖怪傳說?不過,請等一等,不要太快下結論,你確定這個「前提」是正確的概念?台灣的妖怪,真的很稀少?誰能斬釘截鐵肯定? PhotoCredit:聯經出版但是,為了要見證台灣千百年以來的妖怪蹤跡,我們也無法請「哆啦A夢」拿出「時光機」,跳入過往的歷史裡,像「魔物獵人」般,追蹤著妖精們留下的足印。

可是,依然有些辦法,能夠帶領我們回到過去,尋覓那些早已被我們遺忘的「X檔案」。

台灣島的「X檔案」,就夾藏在這幾百年以來的古書、文獻的扉頁之間。

例如,台灣島的怪譚故事,可以回顧到三百多年前清代的「地方志」書寫。

自從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廷政府為了統治台灣,歷任地方官員都要派人訪查海島上的民情風俗,許多官吏與文人也相繼以地方志、日誌、遊記的形式,詳實描述台灣島的疆域、氣候、歷史。

在志書中的「災祥篇」,便記錄了非常豐富的鯤島怪譚,例如魔鱷上岸、黑海妖蛇、天星詭變、三陽同出、島嶼深山藏匿各種恐怖魔神,每一篇皆是不可思議的驚悚奇事。

當時,清廷官員秉持著「采風」的精神,才將這些怪事收錄進志書中,並且也只將這些奇談,視為清政府「風化善教」、「民變天災」的佐證。

譬如,魔鱷橫死,便象徵鄭氏王朝的覆滅,而婆娑鳥現身,正是代表林爽文事變的預兆。

這些奇譚異事,雖然是在清廷的意識形態下被採錄,但每種故事,都有重新去詮釋、欣賞的空間,不應該只被視為無稽之談。

不過,非歷史科系出身的我,所能掌握、理解的資料也僅僅是九牛一毛。

若添加上一九四五年到現今的妖怪奇譚、都市傳說,數量可能還會更加龐大──還有更寬廣的奇幻世界,等待著探勘。

回到剛才的提問:「台灣的妖怪真的很稀少?」我們不能因為不曾聽聞、不曾見識,就將這些曾經流傳台灣島上的怪物故事一筆勾銷。

台灣有沒有妖怪?台灣的妖怪文化,是否也能成為大眾文化、流行風潮呢?我則更想詢問:「你相不相信台灣土地上,也有我們自己的妖魔鬼怪?」妖怪、鬼魅與神靈以往,學者研究台灣的妖鬼文化,經常將妖鬼附屬於「民間傳說」、「民俗學」的體系之下,尚未有研究者如同柳田國男、井上圓了秉持著「妖怪學」的觀點,將妖鬼獨立成研究的主體。

若要發展台灣的「妖怪學」,絕非一蹴可幾,勢必遭遇許多困難。

但是無論如何,「文獻」與「田調」永遠是研究的起點,一步一步前進,才能踏實。

而此書籍的定位,便是在於基礎文獻的初步考察。

因為台灣的「妖怪學」無前人研究可依循,所以此種分類,是我蒐集、整理諸多台灣鬼怪故事之後,所進行的初步定義與分類。

若未來有更多的資料出現,或許這樣的定義將會過時,需要更嚴謹、有系統的劃分。

而在我的初步觀察中,「妖鬼神文化」的形成,極類似「演化」的軌跡。

「妖怪」、「鬼魅」、「神靈」,這三種奇異存在,可以簡略製作成下頁的「演化圖表」。

PhotoCredit:聯經出版 123»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Tags:妖怪臺灣怪談鬼故事林投姐虎姑婆魔神仔Sponsored2022/08/03,政治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智慧國家觀測報告智慧島嶼的日常可見數位創新、多元包容、環境永續,並善用科技融入生活、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力之中,成為全球指標性智慧國家─本專欄與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合作,以數位觀察報告培養公民對智慧科技思辨,並強化全民科普知識涵養。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稱「新國科會」),7月27日於科技大樓舉行揭牌及主任委員布達儀式,與會貴賓不只涵蓋產官學界,總統蔡英文及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親臨會場,共同見證我國科研事務推動最高權責機關成立,為政府組織改造立下重要的里程碑。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新國科會打造不只是科技部的科技,建立科技與臺灣社會的多元聯繫臺灣的科技不應該只有科技部,而是還有經濟部、衛福部等所有部會在一起,但是用科技部的名稱出去國外,好像就變成全臺灣的科技都是科技部的。

所以我說,科技不會只有科技部的科技,應該是所有部會的總合。

新國科會首任主委吳政忠在致詞開頭即強調「部會合作」的組織核心,表示「科技不只是科技,科技與經濟、社會、環境等面相都有密切的關係」,也因此不應侷限於某個部分,應當是多個部會、學術界、產業界等攜手合作推動。

有別於過去科技部與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以合作關係來協調部會,未來新國科會改以委員會的組織形式運行,透過每月主要部會的首長共同商議策略方向,能夠整合部會資源,協作共達目標,此舉不只立下我國科技發展全新的里程碑,也讓臺灣能夠更靈敏的面對國際競爭。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新國科會主委吳政忠。

新國科會前身是1959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又於2014年改制為科技部,過去肩負推動全國整體科技發展、支援學術基礎研究,以及發展科學園區等三大使命,在歷任部長的努力下,更將創新創業加入推動目標。

如今的新國科會不只承接過去使命,主任委員吳政忠更提出以下四點未來新國科會所精進的方向:一、跨部會協力,布局新興科技與產業儘管臺灣小、科技預算不如國外,但臺灣部會之間高效率、精準連結的合作模式,將成為與國外競爭時的最大優勢,而「跨部會」溝通不只是未來新國科會的努力目標,也是新國科會最核心的思考架構。

二、基礎學術研究奠基回顧過去兩年臺灣新冠疫情的防疫成果,無論在病毒醫學還是疫苗研發領域,基礎科學研究一直都是技術開發的堅強後盾;所以在臺灣邁向國際頂尖的路上,無論半導體、太空、還是人工智慧,科技的基礎研究與國際互動都將是新國科會注重的發展方向。

三、打造精緻多元的生活科學園區過去半導體產業已替臺灣打下堅實的基礎,科技園區的產值從2.7兆成長到去(2021)年3.7兆,但除了半導體,其他的產業也需要布局,尤其是精準健康、智慧農醫、電動車、太空科技、低軌衛星等「接近生活」的重點產業。

四、實踐科技的人文社會價值隨著科技與生活拉近距離,未來的科技發展必然需要與社會需求、環境永續連結,回應外在社會環境的變化;此外,科技人才培育、加強臺灣女性在科技面的投入比例,都將是未來新國科會欲強化的目標。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進一步探究,就會發現上述新國科會的策略方針並非憑空發想,而是源自對產業發展的細微觀察與豐富的知識、經驗的珍貴結晶。

早在吳政忠任職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副執行秘書時,就已觀察到「當科技更接近生活,產品價值就會大幅度的翻倍成長」的現象,再回顧臺灣善於代工製造零件的發展歷史,才萌生「將臺灣強而有力的製造技術與創新想法整合」的初步想法。

但是「整合」一詞的背後,需要的是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業實務之間的環環相扣,過程不只涉及公私跨部門、跨領域的協調,也是一個漫長轉換的過程,並非一蹴可及。

最後,在數年醞釀及無數人的共同努力下,儘管過程困難重重,以「部會合作」思考為核心的組織架構「新國科會」終於順利誕生,讓整體國家的科技發展得以提升至行政院層級的高度,向下整合上中游的基礎研究、下游的應用研究及產業實務的連接,創造更多的商機與價值。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新國科會的挑戰與期許,後疫情時代的科技人文關懷如今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國際關係變動不定,更面臨供應鏈重組、數位轉型等產業挑戰,科技作為國家發展重要的中堅力量,勢必需要更快速的布局因應,在變動中搶得先機。

但除了研究與創新,科技與人文社會的結合也是新國科會的一大核心。

隨著人工智慧、太空等科技發展,生活中科技將無所不在,因此未來傳統產業必然將被完全翻轉,此時人文社會科學就扮演嫁接技術與生活文化的重要橋樑,彰顯科學研究成果對人類福祉的巨大貢獻。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科技與社會必須主動伸手,彼此接觸、相互了解,攜手促進社會總體的福祉發展。

新國科會成立之日,同時也是「國科會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註]」揭牌日,便能看見國科會對人文的用心,除了前述四大重點外,對於女性人才的培育、原住民教育的深耕、環境永續,都將是國科會的重點目標,如何透過科技連結社會的需求,正是新國科會追求的核心,因此新國科會不只是部會整合、資源分配與未來展望而已,更是將科技應用在民間的推動者,同時成為科技與人文交流的平台,最大化科技對總體社會福祉的貢獻。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廣告[註]:國科會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於110年8月開辦,位於科技大樓1樓,是臺灣公共托育協會承接的第一間職場教保中心。

以平價、優質、非營利、社區化之方向營運,希望透過政府與公益法人團體協力的方式,結合民間團體資源,提供孩子優質的教保品質,減輕社區家庭照顧負擔,提升教保人員工作環境與權益。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猜你喜歡Tags:政府組織改造國科會陳建仁吳政忠科學園區新國科會唐鳳蘇貞昌人文社會價值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部會合作蔡英文基礎學術研究科技部More...德州媽媽《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不會教就不要生」,這話完全顯現了台灣苛刻又管過界的育兒環境2則觀點台南殺警案抓到真兇暫時告一段落,但那些罔顧無罪推定、權力分立與偵查不公開的人呢?1則觀點解析網紅Bump與外交部怒槓事件:為何面對行政機關,常會讓人感覺「很不舒服」?1則觀點美國前防長艾斯培建議台灣擴充兵員,曾經從軍17年的我感到不以為然1則觀點《代幣經濟崛起》:投資ICO代幣前,7招教你如何避開詐騙陷阱2則觀點台灣史上最大詐騙集團「鴻源機構」(下):涉及近20萬人的金錢遊戲,蒸發了無數家庭的保命金2則觀點柬埔寨詐騙與青年低薪的仙履奇緣:西港的慘況,曾經差一點就是台灣的現況2則觀點重讀《正氣歌》:文天祥身處惡劣環境,仍憑藉心中正氣展現出頂天立地的不凡氣度2則觀點馬來西亞人都愛辯論?華語辯風的狂熱,連政黨都以「表演賽」造勢1則觀點潘懷宗《勇敢對抗攝護腺癌》:我發現癌細胞的過程相當曲折離奇,小心翼翼仍無法在二期前發現它2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