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秉宏 - 臺北文創2021天空創意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這位以鑽研烹飪和甜點製作為樂的建築師在成立公司後, ... 2018臺中花博「樂農館」,就是築點設計的策展作品之一,鍾秉宏笑稱, ...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在創意的宇宙中快樂地爆炸 鍾秉宏 /臺北文創 2019-05-08 在「斜槓青年」這個名詞出現之前,鍾秉宏早已活出了「斜槓人生」。

(圖片提供:築點設計) 他出生在野性台東、成長於理性台北,大學主修農業機械,卻對網頁設計一見鍾情,用當年最潮的Flash幫自己賺零用錢;當大家以為科技業即將因此多一位優秀工程師的時候,他竟然轉行讀了建築研究所,還利用課餘到旅行社跑業務、寫企劃賺生活費,就連不用上班、上課的零碎時間都被他充分運用,催生出台灣第一個以建築為主題的線上雜誌。

這個早在「斜槓青年」名詞出現前,就已經活出「斜槓人生」的傢伙,叫做鍾秉宏,他在三十而立這年,創辦了築點設計archicakedesign,結合一群像他一樣熱愛設計和烹飪的年輕朋友,開始透過建築實踐新形態的藝術策展力。

  跨界,用空間說故事的建築設計師 習慣右手書寫、左手畫圖的他,似乎天生自帶跨界基因,而「archicke」這個名字,更巧妙揉合了鍾秉宏的最愛:建築(architecture)和甜點(cake)。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這位以鑽研烹飪和甜點製作為樂的建築師在成立公司後,為什麼不從建築專業著手,反而從策展開始切入。

2018臺中花博「樂農館」,就是築點設計的策展作品之一,鍾秉宏笑稱,為了呈現樂農館「一方地,千畝田,以農為樂」的理念,自己可是把平日對食材的熱情全施展出來了。

而經過長達半年的田野調查與規劃之後,鍾秉宏才終於領悟:「自然不能夠被設計,自然只能被模仿。

」唯有師法自然、向土地學習,才能耕耘出深刻的觀展經驗。

於是他們捨棄了塑膠地板與木作隔間,以台灣前所未有、極度費工「全區覆土」,讓作物在長達近半年的展期中恣意生長,隨著時間流逝,讓觀眾自然感受農忙的辛勞、與豐收的喜悅。

鍾秉宏不斷跳脫框架,把建築的秩序和平衡美學帶進展覽空間,深化展覽內容的同時,也為自己找到難以取代的策展優勢。

2018臺中花博樂農館。

(圖片提供:築點設計)   反轉,努力做喜歡的事 鍾秉宏大學唸的是相對有些冷門的台大農機系(現為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但大一剛入學,他就發現自己對機械電路圖無感,但同樣的一雙眼睛盯著建築圖時,卻彷彿能看出新天地。

原本打算轉讀電機系的他,就此意識到自己的心之所向,索性放棄轉系,成天泡在台大對面的誠品,沉浸在達文西的手稿與現代建築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MiesvanderRohe)的作品集中。

而真正讓鍾秉宏起心動念往建築發展的,是在書中看到美國建築大師萊特(FrankLloydWright)的代表作「落水山莊」,一連好幾天,這座建築的樣貌在他心中揮之不去,「有朝一日,我也要親手打造出這樣的經典建築。

」鍾秉宏於是開始大量涉獵、選修各種與建築、設計相關的課程,還因此成了PTT設計版創版版主。

大學畢業後,鍾秉宏原定等小一屆的學妹女友畢業後,一起到法國留學,然而在等待的過程中,他竟意外考上了台科大建築所,經過一番掙扎,鍾秉宏選擇封藏巴黎夢,留在台灣扎根。

為了自給自足,鍾秉宏必須在課餘打工,恰巧租屋處對門有一間旅行社,願意提供工讀機會,當時正好熱衷於收看TLC旅遊生活頻道節目的鍾秉宏,就這樣一頭栽進旅遊市場,而且一待就超過七年,直到他考取建築師執照。

任職旅行社期間,鍾秉宏為了更貼近最愛的建築,萌生出辦一個線上雜誌的想法,對大學時期以設計網頁為生的他來說,這一點也不難,於是台灣第一個建築線上雜誌「archicakedaily」,就這樣誕生。

「我覺得數位有紙本沒有的優勢,不會消失、易於查找、可影音化。

當時國外開始有人實驗,但台灣還沒人做,我就醞釀出一股氣,想跳下去嘗試。

」鍾秉宏的口中的這股氣,要追溯到1998年,他從法國遊學回來,當飛機降落桃園機場,還沉浸在歐洲人文美學中的鍾秉宏,深刻感受這塊土地對美學、設計素養的匱乏,線上雜誌就成為他推動社會關注美學的起點。

把建築的秩序和平衡美學帶進展覽空間,鍾秉宏找到自己的策展優勢。

(2009台灣當代建築師手繪稿聯展)(圖片提供:築點設計)   從垃圾桶搶救回來的展覽 創辦線上雜誌的經歷,讓鍾秉宏親炙眾多台灣頂尖建築師,採訪時每當見到設計師們桌上的凌亂手稿,充滿生命力的線條躍然紙上,都讓他悸動不已,於是興起了蒐集建築師靈感的想法,結果還真的從文件堆、紙簍、垃圾桶搶救出許多被丟棄的珍貴手稿。

鍾秉宏特地清空家中浴室,花半年時間做好完善的斷水防潮措施,用來擺放這些重要的紀錄。

誰也沒想到,這些曾斷然捨棄的手稿,2009年竟成為築點設計第一件策展作品:「SKETCHUP!台灣當代建築師手繪稿聯展」。

當代建築師手繪稿聯展讓設計界注意到了鍾秉宏,進而有機會和「學學文創」董事長徐莉玲結緣,同年適逢台玻總裁林伯實、徐莉玲夫婦,邀請葡萄牙普立茲克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薩(ÁlvaroSiza)來台,重新設計台豐高爾夫球場主場館,鍾秉宏貼身參與紀錄的過程中,林伯實得知鍾秉宏是擁有執照的建築師,大膽地把台玻彰濱廠交付給他設計。

這是鍾秉宏人生的第一個建案,戰戰兢兢的程度可想而知。

那段時間,他白天忙策展,夜深人靜時,一個人俯首案前熬夜繪製建築圖,身邊只有大狗「鍾比比」陪伴,整整兩年,歷經漫長的溝通與修改,終於從上百張圖中選定設計稿。

鍾秉宏永遠記得驅車前往彰濱工業區途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地平線那端,隨著車行靠近,逐漸從一個小方塊放大兩百倍變成眼前宏偉的建築量體的那一刻,內心感受到的那股震撼。

台玻彰濱廠是鍾秉宏的第一宗建案。

(圖片提供:築點設計)   策展是一場思想革命 2016年,《臺北文創記憶中心》計畫開辦,擅於用空間說故事的鍾秉宏率領築點設計團隊,用鋼材設計出一座「正體字博物館」,天圓地方的外型與華人的宇宙觀相呼應,外觀鋼材經過風吹雨淋產生自然鏽蝕,提醒著人們漢字的悠遠歷史,空間設計與展出內容渾然一體。

2018年,築點設計再度參與《臺北文創記憶中心-Memory&Music》策展,這次,鍾秉宏在廣場上放置了50座小亭子,每一座代表一個年份,每個不同年紀的人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青春記憶的歌曲,然後靜靜地聆聽。

「我們希望用空間創造出一種氛圍,所以提供一個獨處場域,讓人走進去、坐下來,從聆聽音樂中勾起人生回憶。

」鍾秉宏說,這50座亭子不光讓人重溫舊時旋律,更能帶領大家穿梭時光隧道,傾聽父母親的青春謳歌,完成跨世代的心靈交流。

鍾秉宏認為,策展是一場思想革命,好的策展,能讓參與者重新歸零,更了解自己;好的創意,同樣會帶來意料之外、生命經驗中不曾想像到的反差與驚喜。

「創作者的參考座標應該是自己,才能避免落入俗套。

」 2018《臺北文創記憶中心-Memory&Music》,50座小亭子帶人們追尋青春旋律。

(圖片提供:築點設計)   最困難,所以最快樂! 為何建築與策展讓鍾秉宏樂此不疲?「因為最難!」鍾秉宏笑著說,深受賈伯斯影響的他,快樂來自於奮力迎向最艱難擂台的自我突破,「我們不會執著於策展或建築設計本身,而是執著於追求比上次更好、一次比一次進步的快樂。

」 然而,創意江湖後浪追趕前浪的速度無比快速,即便公司風華正盛,鍾秉宏已開始放眼未來,思索著下一場革命。

他觀察到台灣跟異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大趨勢,正設法從過去在旅遊、餐飲、音樂等領域的經驗中,淬鍊出築點設計的下一步方向。

鍾秉宏開玩笑地說,若不是因為資源限制,他最想到宇宙建太空站、去火星蓋房子。

自在轉換設計、旅遊、烹飪、建築、策展等人生維度的鍾秉宏,始終會在創意的小宇宙中奮力不懈,尋找最難、所以快樂的爆炸。

文/詹致中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

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

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

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期間: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營運期間內。

地區:中華民國境內、境外(主管機關禁止者不在此限)。

對象:臺北文創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受臺北文創基金會委託、或與臺北文創基金會有合作或業務往來之臺北文創關係企業、合作廠商。

方式:符合法令規定範圍之利用。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

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

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