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第一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雖然是只有十四張講表,可是把一部大藏經裏面所講的意思把它濃縮又濃縮,基本的佛法都包含在裏面,所以十四表是學佛、研究佛法的基本。

對於基本的十四張講表有一個認識之後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雪廬老人編表/徐自民老師主講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講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大專佛學講座           第一講表(先明佛義)                                                        十四講表是佛學概要,一共有十四張講表。

雖然是只有十四張講表,可是把一部大藏經裏面所講的意思把它濃縮又濃縮,基本的佛法都包含在裏面,所以十四表是學佛、研究佛法的基本。

對於基本的十四張講表有一個認識之後,再看其餘的各門功課,研究各種經典,就有一個要領了。

    甲、佛之釋義     第一講表是「先明佛義」,先要明瞭「佛」這個字的意義。

什麼叫做佛呢?各位看甲、乙、丙三大段。

甲「佛之釋義」,就是解釋佛這個字的意義,因為我們現在研究佛學,首先佛這個字什麼意思先要了解。

我們信佛、研究佛,這佛是釋迦牟尼佛,可是這裏講的這個佛是普遍的任何一尊佛,佛字都是這個講法。

釋迦牟尼佛這個佛是這樣講法,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的佛字也是這個講法,所以這個佛的意思是一般性的。

再說,我們大家現在開始學佛了,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呢?學佛的目的,將來就是要成佛,大家不要客氣,我們學佛將來就是要成佛啊,我們將來成佛,這個佛字也是這個講法。

   「佛」這個字是簡化了,是按照印度文的字音簡化的。

印度文本來是「佛陀」的意思,佛陀照中國翻譯的時候,佛陀就簡為一個佛字。

原來「佛陀」全部意思來講有兩個要義,所謂主要的意義。

至於說講佛這個意義的話,就是講一般性的佛字。

佛的意義,講不完的,就是再有智慧的人把佛這個字講上多少年數,佛的含意也講不完。

這裏只能講主要的兩點要義,一個是智者,一個是覺者。

覺、智是文言文,翻成白話,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覺者是覺悟的人。

什麼叫做佛呢?佛是有大智慧的人、是大覺悟的人,這兩個要義。

    智 者    「智者」這個智不是那麼簡單,要加以分析,所以各位看這個表,智者下邊有三條是分析智者。

這個智者雖然解釋是佛,可是我們雖然現在是個凡夫,距離成佛的境界還是遙遠得很,雖然是遙遠,可是我們人人都是智者,都有智慧的。

既是都有智慧的話,為什麼我們還要學佛?還要將來成佛呢?這是因為我們凡夫眾生迷惑了,雖然有了智慧,自己現在被很多不了解的事情迷惑顛倒,顛顛倒倒的,迷迷糊糊的,被這些東西把我們障礙住了,我們就不了解。

    禪宗講個比喻,我們的本有智慧就像一面光明的大鏡子,那個鏡子人人都有的,我們心裏有鏡子才能夠照到一切,照得清清楚楚的,拿這個來比喻智者。

有智慧的人他把什麼事情、什麼道理都是一目了然,那現在為什麼不能夠這樣呢?就是鏡子上面染上很多灰塵,很多障礙東西把鏡子的面給遮閉起來了,所以這個鏡子不能發出照明的作用,我們凡夫是這個情形。

可是要知道,雖然被那些灰塵、障礙物把鏡子遮閉起來,照不出來,但是鏡子的功能沒有遺失啊,還是在那裏。

所以我們學佛是什麼原因呢?就是把鏡面那些灰塵一層一層地把它洗刷乾淨,禪宗有一句話,就是要見到本來的面目,見到本來的面目那是比喻的話,就是把我們本有的智慧開發出來,全部開發出來了,這就成佛了。

無論那一尊佛,他都是把那些灰塵等等都是洗刷乾淨了、成功了。

我們現在還沒有學,開始學的時候先要了解這個道理,然後才懂得這個方法,怎麼樣把我們心裏這面鏡子洗刷乾淨,有什麼方法來洗刷。

學佛開發自己的智慧的程度,一個程度是一種境界,這有三層境界,第一個境界、初步的功夫是一切智,第二個功夫是道種智,第三個功夫完全成就了,成佛了,是一切種智。

    一切智     什麼是「一切智」呢?一切是代表一切的一切,你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眼前所見所聞的,這還不夠,這個地球上,地球以外的天空裏面所有那些星球,這都是我們眼可以看得到的啊;還有看不到的,歷史上的那些事情,全部的這叫做一切。

還有未來的,我們眼前現在也看不到的,未來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一切的道理,這都是用「一切」這兩個字全部把它包含起來。

這個「一切的一切」包括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有形象的、沒有形象的,我們人的本身,我們人以外的一切的動物,自然界的一切、一切物體,這個都是一切。

懂得這一切的道理,這叫一切智。

怎麼懂得這一切的道理呢?這一切的道理指的是什麼呢?這一切的道理是把它總合起來講,說一句真理的話,佛法有一句很簡單的話,「萬法皆空」啊,萬法的「法」這個字就是我剛才講的,我們人的本身,人類以外其他的動物,還有自然界的各種物體,有形的無形的、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包括無窮盡的太空裏面種種的星球,用一個「法」字包含了,所以各位要認識這個「法」字就是包含這一切的,這個「法」就是一切的元素。

    一切智就是懂得一切道理,那就知道法的總相。

萬法總相,就是把它歸攏起來,歸攏起來一個總相,總相就是佛經裏面講的「萬法皆空」,萬法就是一切的法,這個一切的法講到最後都是一個空相。

這個空相看有學問的人和沒有學問的人兩種講法不一樣,有學問的人他智慧程度智商高,講到萬法皆空,馬上就知道,我們這個地球也好,我們台灣也好,整個世界太空裏所有星球也好,當體、當下一看就是空的,不要分析,用止觀,直接地觀,用止觀的方法,一觀當體就是空的。

學問不夠的人、智商不夠高的人要分析,止觀不夠,要分析空。

智商高的人是當體空,體空就當體就看見空了。

智商不高的人、智慧程度不夠高的人他要分析,叫分析空。

怎麼個分析法呢?譬如說現在中國有些科學家研究物理學,得了諾貝爾獎金的,他現在還在分析宇宙的結構,從粗淺的分子分析到最微細的分子,一直分,中子、質子、微分子,到去年分析出來一個夸克,到目前來講那個夸克是最微細的單位,最微細了。

但是這個最微細的還沒有分析到最後,它還是物質這一部分。

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心理的因素,它是精神的這一方面,那還沒有研究到透澈呢。

所以總相用分析,就是一步一步這樣分析,分析到最後,物質沒有了。

現在的科學家研究不到止境的那種境界,他就是不能夠從物理世界超越到心靈世界,他要能突破就是從物理世界突破到心靈世界,就融合起來了。

那個時候他才知道萬法皆空,這是法的總相。

不能夠從物理世界進展到心靈世界的話,他永久地中子、分子、微分子到夸克,還有叫做什麼克,克到什麼時候也沒有辦法,因為始終執著物質這一部分,對於心法不懂,始終沒有辦法,不能解決問題,那對於一切智他始終不能開發的,開發不出來這一切智。

一切智就是知法總相,就是知道一切法萬法皆空,用分析的也好,用當體止觀的空也好,確實明瞭一切的法歸於空相。

    空相分析的時候,佛法又有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萬法因緣生」,一切法都是有各種的因、緣,有各種的因緣和合起來,才有這個法,才現出這個法;因緣一拆散了,還有這個現象沒有啊?萬法都是現出一個假象,就拿我們這個身體來講,我們人的身體,這個生命也是個假象,我們這個身體,人生這個生命也是有各種的因緣和合起來,才有我們這個生命的現象。

把這個道理澈底明瞭了,就是一切智。

澈底明瞭這個道理之後,那就是不執著這個假象了。

不執著這個假象了,就不會被這個假象來妨礙他,他就可以自己作主,不會被外物來支配,他能夠支配外物。

被外物支配,他就有生死不斷,生生死死的,生死不能自主,那就是被萬物所支配的。

自己能夠知道一切智,知道萬法皆空了,能夠破除萬物的假相了,他能支配萬物了,他就能夠生死問題解決了。

解決了這個生死問題是什麼人呢?大家都知道羅漢,寺廟裏面有羅漢像,供的羅漢。

證到羅漢果的話,他就是得了一切智,他真正得到萬法皆空了,萬法、什麼法也支配不了他,他可以在六道,六道都控制不住他了。

    道種智     再講「道種智」,道是種種的道理,一切種種的道理,這是什麼呢?知法的別相。

別相跟總相不一樣的,總相就是剛才講的,萬法它一個總就是一個空相,不管那一個法都是空相,地球到最後還是空的,天空裏的任何一個星體到最後還是空的,我們人生不空嗎?生命也是空虛的。

這個法是別相,是差別相,這個法、那個法個別的,不相同。

同樣在這個地球上,太平洋跟大西洋不相同,中國跟美國不同。

就講中國,中國各省,東南西北各地方也不同。

就拿我們人生來講,我們人的總相,我們都是一個人,都是五官四肢,都是一樣,形狀都是人。

個別地講,那可不一樣了,你是那裏人呢?中國人跟外國人不同,中國人自己說你是那一省的人?再說你姓什麼?你是那一家的人?就那一家的人來說,一個家庭裏面每一個成員也不一樣。

就一個人本身來講,就我們每個人自己來講,別人身體是這樣,但是身體裏面有頭髮、有眉毛、有眼、有耳、手腳……種種。

這些地方,你們在學校讀的書也不少了,從小學念到現在大學,學的生理學也不少了,儘管你生理學學得不少,我敢斷定的一句話,你對於你自己你還沒有了解,你自己身體的結構,內在的不必說,內在的我看不到嘛,內在的五臟誰看到啊?就是外表你也看不到,你頭髮有幾根?就在眼上面的眉毛有幾根?你不知道。

你不知道那就不能說大話啦。

我知道,我什麼都知道,你連你的眉毛你都不知道,你還知道什麼東西?這是事實啊。

法的別相就包括這些,我們人的本身、動物、植物、礦物……     個別的研究,這些事誰懂得它?我們現在是被那些障礙物把它遮住了,所以不懂,把那些障礙物一層一層去乾淨了,這些通通都明瞭了,都懂得了。

比如說,一般講心理學,世界上再有權威的心理學家,也不敢說把任何人的心理他一看就澈底看出來。

但是有了這個道種智,自己的心理、他人的心理澈底地明瞭,就像那個鏡子的光明一塵不染的時候,照得清清楚楚地,這是法的別相。

知道法的別相,就是道種智。

知法總相,總相是個空。

別相是有,有是假有,因緣和合起來都是假,現出來個假相。

雖然現出的是假相;但是假相是假相,不能說是假的就不研究它。

再說我們人的身體也是假相,身體假相你不明瞭它,很多問題不能解決。

怎麼樣飲食,身體有了病的時候怎麼樣自己調養,它雖然是假的,你不懂得,自己就不能照顧自己了,那怎麼行呢?雖是個假法,別相要知道,知道世間這一些學術,醫學、其他種種的科學,現在研究生命學,都研究知道,但世間的這些學術只能知道一點點,不澈底。

高明的醫生就是把生理學研究得非常透澈了,如果沒有開發道種智,他也不到究竟的那個地步,必得要道種智有了,那這個一切就看得清清楚楚的了,這叫知法的別相。

    知道法的別相是什麼人物啊?就是菩薩,大菩薩,還不是小菩薩。

各位現在開始學佛了,對於佛學有興趣了,真正地學了,要受菩薩戒了,受菩薩戒就是成為菩薩了。

但是剛受菩薩戒,這個菩薩能跟觀世因菩薩相比嗎?那早得很呢!觀世音菩薩是大菩薩,你們是小菩薩,小菩薩知法知道一點點,必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地位,才能對法知道非常透澈。

所以說道種智,那是大菩薩開發的智慧。

    一切種智     再說「一切種智」,前面有一切智,又有道種智,一切種智就是把一切智、道種智綜合起來講。

一切智是偏於空的這一方面講,道種智偏於有的這一方面講,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無論是真空、是假有都是偏一邊的,必須一切種智把真空假有都融合在一起,然後開出一切種智,這叫中道,通達了總別,把總相也通達了,別相也通達了,這叫一切種智。

    這三種智慧必須要學,學才能夠得到,才能開發這三種智。

中國佛法有好幾宗,其中有一個天台宗,天台宗把這個三種智用三諦來說,以空假中的方法用功。

怎麼開發一切智呢?用空觀來看一切法,可以得到一切智。

道種智用假觀,假觀成功了可以得到道種智。

一切種智用中觀,中是不偏於空,不偏於假,空假中三者是融合在一心,叫一心三觀,有中觀智,中觀成功就是一切種智。

    這三種智者,無論那一尊佛都是用佛法的方法來修成功的,一步一步地,一切智、道種智、最後到一切種智全部開發出來了,成為智者。

我們還沒有開發,現在只是開始學,懂得這個道理,然後再學種種的方法,按照這個方法去修,修成功了,我們也是智者。

所以佛法是跟別的宗教不一樣,別的宗教是外道,他不明瞭自己就是跟教主一樣的,釋迦牟尼佛是教主,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那我們是那個世界的教主啊?成了佛之後,自自然然地,就有個世界,做那個世界的教主。

這是我們學佛跟外道不一樣啊!外道他不明瞭他自己有這個智者,不明瞭自己將來能夠成佛。

外道的教主高高在上,信他的人只是他的子民,是他的兒子,是他的老百姓,信徒怎麼能夠跟他相比?這就是心外求道,這叫外道。

他不知道每一個眾生的心就是這樣可貴,我們的心就是智者,所以佛法講萬法唯心,必得要明瞭我們的心就是這麼可貴,這是心法。

這就是一個智者,心完全開發出來我們就是智者了。

    覺 者     再說,智者本有智怎麼能夠開發得出來呢?要「覺悟」!不覺悟怎麼知道啊?覺悟也是先開始小小的覺悟,小小的覺悟一直到最後就大覺悟了。

我們稱讚釋迦牟尼佛也好,阿彌陀佛也好,叫大覺世尊,是已經成功的大覺。

我們現在開始懂得這個道理,懂得我們自己的心就是佛了,就是小小的覺悟,小小的覺悟要覺的是什麼呢?要覺的範圍很多,也很廣泛,有兩個要義:一個是覺察,一個是覺悟。

「覺察」,覺察跟當警察一樣的,當警察不是在家裏睡大覺,他要到外面跑,那裏有小偷,那裏有犯罪的人、有犯法的人,他要到處去看。

「覺悟」,經過覺察,察是覺察那個事實,把事情看明白了。

覺悟,每一個事情有些道理,明白了,領悟了。

這兩者,一個是覺察,一個是覺悟。

    覺 察     「覺察」,察的是什麼呢?是對煩惱來講的。

我們前面講我們人人都有智慧,這智慧跟佛是一樣的,我們現在智慧發不出來作用,就是因為有灰塵等等,那是比喻的話。

實際上來講這些灰塵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人人都有種種的煩惱。

煩惱是什麼呢?煩惱對於世間這些東西,好看的東西、好吃的東西、好聽的那些東西,都想把它貪求過來,貪心、貪求心,這就是煩惱。

貪求不到的就對人家發脾氣了,怨天尤人的脾氣,這就是瞋恨心,通通是煩惱。

或者自己有什麼地位了,自己書念得很多了,有了學問了,自己感覺到比人家高一等,傲慢心,這通通是煩惱。

    這些煩惱就是一種障礙,是障礙物,障礙什麼呢?障礙我們本有的智慧,有這些煩惱,我們的智慧就不管用了。

一般人講利,利就是貪求這種種利益、權利,利令智昏,一個人他在求名求利,求種種利,貪求利的這種心使得他智慧沒有。

為什麼利令智昏?貪求心就是一種煩惱,煩惱就是障礙,有障礙,智慧就不管用了,開發不出來,這就利令智昏了。

    覺察就是「對治煩惱障」的,煩惱障它侵害我們本有的智慧,就像賊寇、小偷一樣的。

你一覺察,小偷就無能為力了,一覺察,賊就施展不出他的能力了。

今天我們大家都在這裏呼呼大睡,眼也不看,耳也不聽,小偷跑進來,這裏面可貴的東西一個一個把它拿走了,大家都不知道。

現在不是這樣啊,現在大家都是在這裏眼睜睜地看得清清楚楚的,一個小偷進來的時候,我們大家都看,小偷一看,我們都眼睛睜開地看著他,他就不敢動了,他看這裏面這些東西很好,再好的東西他也不敢動手了。

所以覺,這個賊就無能。

那就是說我們一覺察的時候,煩惱障障礙就撤除了。

    覺  悟     「覺悟」是「對治所知障」,所知的就是我們對於世間的種種事情道理,本來我們都應該知道,但是有這種障礙在那裏,我們就不知道了。

所知障跟煩惱障有什麼不同呢?煩惱障比如說,也是從貪求心那裏發生的,但是它稍微有點不同的地方,煩惱障是障礙我們人的本身,譬如說是生死的問題,有了煩惱障,我們生死就不能了了。

我們到人間來,過去在那一道,我們不知道,將來到年紀老了,老了以後還要死啊,死的時候,任何人都不想死,不想死也不行,有生就有死,死了之後又有生,生生死死,生生死死,就是我們人生本身的一個大問題。

煩惱障就是這一個大問題不能解決。

所知障呢,它是對於一切的宇宙、一切的事情、一切道理,他不能夠明瞭,該知道的他不知道。

一覺悟的時候,所知障也就把它撤除了。

這有一個比喻,我們不覺悟的時候,昏昏沉沉的,叫昏昧,昏昧就如同睡眠一樣。

睡眠的時候,對於外面的事情就看不分明。

一覺悟就分明了,一覺悟的時候就不是昏昧,眼睛看清楚、耳朵聽得清楚,對一切事情、一切道理都是明瞭分明。

所以,由於覺察把煩惱障對治了以後,生死問題就解決了。

由於覺悟,沒有昏昧的,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的,把所知障對治掉了。

所知障對治掉了,他把世間萬法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的,這叫覺悟。

    自行 化他 行滿     智者、覺者,先要明了智者,智者怎麼一開發出來就是覺,有覺才能夠開發智,覺了一分,智慧也就顯出一分;智慧顯出一分,覺就更增進,又更多的覺察、更多的覺悟;更多的覺察、更多的覺悟,這個智慧開得又更多,這兩者之間是良性循環的。

兩者相輔相成,在下邊就是「自行化他行滿」。

自行就是自己懂得這個道理,然後按照這個道理去修行的時候,這叫自行。

化他呢,不但自己在修行,也教化別人,一方面自修,一方面是教化別人,叫化他。

行滿,自行、化他兩者都行得最圓滿了,叫行滿。

專門講自行的話,那就是小乘,證羅漢果的,先求自己解決生死問題,對別人他不是重要的,他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問題解決,叫自行。

化他是菩薩,菩薩一方面自行,一方面化他,是大乘佛法。

行滿了,這是就菩薩來講的,就菩薩自行與化他兩者都是圓滿成就了,叫行滿,那是成佛。

修成功了,行滿了,智者也圓滿了,覺悟也圓滿了,大智慧的人,大覺者,這就成功了。

    乙、二障略舉     再跟各位介紹的就是乙這一項,乙是「二障略舉」,二障指的是前面覺者下面講的,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

二障概略地舉出來,只能概略地講,不能詳細講,詳細講的話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講得清楚,這個只能概略地介紹,舉是略舉出來。

    人生觀—本身煩惱     分成兩部分,一個是我們學佛不要忘記本身,我們本身什麼呢?我們本身是人,我們到人間來對於人生抱持什麼樣的觀念?一般人各有各的看法。

這裏講的「人生觀」,人生觀就是對於人生的一種觀念,對於人生的一種看法。

佛法的人生觀抓住最確實、最扼要地講,就是「本身的煩惱」,其他的是無關緊要的,最要緊的就是我們自己的煩惱,煩惱就指的煩惱障,有了這個煩惱障在這裏障礙住我們本有的智慧,發不出作用來。

所以這個煩惱是我們人生很重大的一個問題。

要了解這個問題,分成兩個要點來,第一個要點是「當前所受」的,第二個要點是「當前所造」的。

所受的,是我們接受的果。

我們到人間來有這個人的生命,這是我們過去種的因,今生結了這個果,來受這個果,這個果不管是苦的、是樂的,真正說起來只有苦,苦的太多了。

我們到人間來是接受這個苦果的,接受這個苦果,我們受得不甘心,又造了很多事情出來,所以下面「當前所造」。

當前所造,造的時候又種了因,這個因種下去到後來、到下一輩子,又要嚐受這個苦果了。

所以當前所受的是過去種的因,我們現在受苦果,覺得是心裏不平,不平我們又造了很多的損人利己的事情,我們又造了業了,又種了因,這個因種下去,到來生又要接受苦果了。

想想看,整個三世的生活、生命就是這麼循環的、輪迴的。

    當前所受     現在看我們當前所受的,後來有表,專門分析種種的眾苦。

現在總括起來講,我們當前所受的「眾苦」,眾苦是很多很多的痛苦、苦惱。

再者,我們現在本身有種種的「不自由」,最大的不自由就是生死不能夠自主。

三者,是「不平等」,我們看社會上的人都是不平等的,財富不平等、智慧不平等、地位不平等,那沒辦法,怎麼要求平等是求不到的,這個必須要覺悟的。

你要要求自由嘛!現在世界都是講民主、講自由,他們現在講自由,不是這裏講的自由,他們那個自由是非常粗淺的。

這裏講的自由不自由,就是生死不能自主。

現在講民主、講自由,他們作夢也沒有想到這自由是這麼講法,他們只懂得那種自由。

這是不自由的,這個不自由才是真正的不自由。

不平等,我們眾生是種種的不平等,這個不平等是怎麼來的呢?過去自己造的啊。

怎麼造的啊?那現在就知道當前所造了。

    當前所造     眾苦是怎麼來的,要明瞭當前所造的﹁苦因﹂。

我們現在感受種種痛苦,錢財不夠,生活痛苦,怎麼辦呢?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把人家的錢財奪取過來,再進一步地,不講道德的人偷人家的東西、搶人家的東西。

這個就是所造的苦因,造了這個因,將來要承受這個苦果。

我們學佛必得要知道,我們現在所遭遇的種種痛苦,就是過去所造的因來的,既然了解我們現在的苦果是因為過去自己造的因,現在就千萬不能再造了,不能再造苦因了,必須要覺悟的。

    不自由怎麼來的呢?當前所造的「縛具」,縛就是繩子,用一根繩子把我們自己捆綁起來,那個繩子就是一種器具,一種工具。

我們人的手腳被繩子綁起來,不得自由。

這個縛具是什麼東西呢?比喻的話,縛具就是煩惱,煩惱又有另外一個名稱,就叫縛具。

換句話說,我們有煩惱,就有不自由,不自由就是生死,生死不能解決的話,就是因為我們有種種的煩惱在這裏,了解這個道理的話,我們現在學佛就要把自己的煩惱把它破除掉,把這個縛具解開來。

    前面講到不平等,不平等怎麼來的呢?我們說人家不平等,對待我不平等,看不起我,我們抱怨人家看不起自己,我們自己要虛心檢討自己。

我們對人家也不平等,這是由「分別業」來的。

什麼叫做分別?分別是佛學名詞,就是用不平等的眼光來看人家,所謂不平等的眼光就是用差別心,就是看這個人有地位的我們就對他很尊敬,說話也不敢對他冒犯;對於乞丐,很貧窮的人,我們就對他說話很高聲,趾高氣昂地,自己很神氣了,用這種心理,這叫分別心。

分別心就是自己的心裏有高低不平等的、用差別的來對待外面的人,這叫分別。

有這種分別心對待人,自己就在造業了,造的就是分別業。

造的什麼分別業呢?他是一個大人物,他是一個很有權力的人,你事先不知道,你把他當做一個沒有權力的人看待,你跟他說話盡量是頂撞他,說些難聽的話給他聽,結果一看,咦,這個不得了,我冒犯了他,等你發覺了以後,也已經造成了,造成了的時候,他就是,喔,你這個小子現在知道我的身分了,對我是恭敬了,你原來對我那樣不禮貌,我就知道你這個年輕人,他就是那樣對待你了,這是分別。

我們要平等的心對待人,不管他是什麼身分,他有權力也好,沒有權力也好,你對待一切人都要尊重人家,尊重人家的人格,維護人家的尊嚴,那這就好,就不會造分別業了。

有了分別業,再小心也難免造業了,無形中就不免得罪人,別說是他現在是有地位的人,就算他現在沒有地位,他過沒幾年的時候發達了,你再見面,他認識你,你再要求他替你辦一些事情,幫你的忙,他就不肯幫你的忙,為什麼呢?你這個分別,你原來對他不好,這是你分別業造成的。

我們了解這個道理的話,不要造這個分別業,我們一體恭敬對待人家,他是當大總統也好,我們固然要尊敬他,他就是一個在街上流浪的,沒得吃沒得穿的,我們看他的人格,他還是個人啊,我們跟他說話還是要尊重他,不要侮辱他,說不定他這個流浪的情形過幾年時來運轉,他比你現在要好了,這個人世間事事無常的。

了解這個道理的時候,我們任何人都要一體地恭敬,要平等地對待人家,那你就沒有分別業了。

講到究竟的地方我們應該如此,不管這個人如何如何,將來是好是壞,現在我們對於任何人都不要以分別心來待人,都要尊重人家的人格,這就是不造業。

不造業的話,那就沒有分別業,佛法最重要的一個要修慈悲,一個要修平等,慈悲心是對待一切人都要慈悲對待他,平等是一切人我們要平等心來對待他。

自心平等了,自自然然的我們就沒有感到不平等的這種痛苦了;我們所以感受到這個對我不平等、那個對我不平等,最重要的我們心裏不平等,然後才有不平等的這種感受;如果我們自己心理就是平等的話,不管人家對待我如何,我們是平等對待人家,我們心裏很坦然,自自然然就不會有不平等了。

    所以我們本身的煩惱,當前所受的應該覺悟,一覺悟的時候,眾苦可以解。

這個眾苦的苦果是我們過去自己造的,自作自受,我們很坦然接受,這個沒有什麼痛苦。

雖然有苦,我們心裏境界一轉,也就沒有什麼苦了。

至於講不自由、不平等,我們心理一轉,不自由的生死不能作主,我們從現在開始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按照方法來轉的話,我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後面當前所造我們就不能再造了,苦因就不能再造了,煩惱也要想辦法把它轉,分別業我們不要有分別心對待人家。

這就是應該覺悟之一、應該覺悟之二。

這樣我們人生觀就很正確了。

    宇宙觀---環境所知     森羅萬象     再講到「宇宙觀」,宇宙觀是環境方面,「環境所知」就是所知障。

所知障也分兩個要點來講,一個是「森羅萬象」,森羅萬象就是一切的自然界物質這一方面的這些環境,包羅萬象的。

這個萬象怎麼樣呢?「惡的難遣」,我們現在看見到空氣不好,每天電視報告那個地區空氣品質不好,空氣品質不好就是惡。

分貝太高,那是噪音,我們研究音樂的人都知道,我們耳朵聽覺,聲音太高也不好,太低也不好,不高不低的,我們能夠忍受,聽覺才能維護不受傷害。

講到音樂的話,根據我們聽樂的區域,高要高到什麼程度,低要低到什麼程度,有一個程度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這個中間,旋律要調整的,太高太低的話都不好。

所以惡的環境,聲音也好,那個噪音,水質也不好,空氣也不好,這些都是惡啊。

惡的環境要把它排遣出去,不容易的,住家的環境你自己要維持得很好,你把它掃得乾乾淨淨的時候,人家不講公德,把垃圾隨便倒,養了些狗、寵物,在你的房屋周圍解的大便小便,讓你受不了,你叫人家不要養,人家也不一定聽,這個是很難很難排遣的。

   「好的難求」,要求得很清淨的環境,一般人到國外、到歐洲,歐洲有些國家很好,環境也好,也很沒有噪音,一切那麼安靜,有秩序也不亂,環境整理得也很乾淨,到那邊去旅遊參觀,你想把我們的環境變成像那個樣子,或者是我們移民到那個地方,談何容易啊?條件不具備的時候,你求那種環境,求不到啊。

    好的難求,就算求到了也是「得易逝」啊,得到了,世間環境有轉變的。

比如說我們台灣在過去人口少,人口少的時候,人也不會感覺到現在環境這麼惡劣,街上交通也不會這樣亂,在三十幾年的時候,三十年前的話,我們在台中市大街上來回散步很清淨的;現在你在街上能夠散步嗎?各種車輛忽然地衝到你身邊來,沒有壓到,也會被嚇得受不了。

它就是容易轉變,一轉變,環境就是失去了。

這是森羅萬象,我們應該知道。

    再講到「人情事理」,人情事理是人類社會、人事環境,森羅萬象是講的自然環境、物理的環境。

人情事理是人事上的環境,就是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包括事、理、人情。

人情、人的心理,研究那一門心理學,他也不能夠把一個人的心理完全研究透澈了,沒有辦法的。

為什麼呢?人的心「情多異」啊,人有那麼多,一個人有一個人心理,異是個人的心理不同的。

同樣一個人,他這個時候是這個心理,他那個時候又那個心理,他時時刻刻在那裏轉變的,這是「情」。

    事呢?人類社會的事啊,那變化太多了—「事多變」。

比如說,美國環球航空公司,一架飛機上那麼多人,高高興興地一上飛機,在空中忽然一個大爆炸,這種事情變化誰預先知道啊?預先不知道的。

這突然的變化,很顯著的。

不顯著的,如那一個國家、那一個社會、大的團體、小的團體,時時刻刻在那裏變啊。

一個團體因緣和合成立,成立時就在變化了。

中國有一部經書叫「易經」,易經是在沒有文字的時代伏羲氏畫卦的,最重要的講變化,那個卦變來變去的,我們普通人講:說好了你怎麼變了卦了。

說好變了卦,不錯,每一個人、每一種事情,事情做這樣的話,突然變了卦了,多得很。

我們不了解這個世間變卦的事情,任何人做事情都有變卦的時候,社會那樁事情都有變卦的時候。

為什麼呢?事情就是這麼多變的。

這應該知道。

    任何一個事情,你要問為什麼有這個事情呢?它有它的道理,所以叫理啊,要研究事情這個理,「理又多秘」,秘密啊,非常隱微的,秘密的,不是表面就能看得出來的。

比如說美國航空的飛機爆炸,為什麼炸?這當中有它的道理,就算美國人把飛機空難事件找出來了,找出來也不過把粗淺的原因、道理找出來,這個道理深入地研究,為什麼這個事情發生啊?那複雜得很!微妙得很!所以理是多秘的。

    人情事理,情是多異、事是多變、理是多秘,我們人都不知道啊,必得要研究佛學,才能夠按照佛法,懂得這個學理,一層一層地去研究。

中國的聖人,中國的經書,就教人家通達人情世故。

古人講「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是懂得人情世故,你文章做得再好,文章不合乎人情世故,你文章就不是好文章,人情要練達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不懂得世故,不了解那麼透澈的話,學問也不是真學問。

所以中國的經書是講這個,佛法更是講這個。

    我們研究宇宙觀,包括自然的環境、人類社會環境,要了解這些現象。

應該知道自然的環境,這是其中之一。

社會環境的人情事理應該知道,這是其中之二。

這樣的話,就是宇宙觀、所知障。

你按照佛學的學理去研究,然後用功夫修行,把所知障破除掉,你對這個宇宙就徹底明瞭了。

徹底明瞭宇宙,宇宙就不能支配你,你能支配宇宙。

外道講宇宙萬物是神所創造的,學佛後我們才知道,人人都能創造,我們人人只要把所知障破除掉,我們就是宇宙的主宰,我們主宰這個宇宙,這是最正確的宇宙觀。

    二障略舉,一個人生觀,一個宇宙觀,這是正確的觀念。

你有這兩個正確觀念,再看一般的現在西洋講的哲學,哲學也講人生觀、宇宙觀,還有本體論等等,你了解之後,你看人家研究什麼,你就知道他在什麼一種境界。

    丙、宇宙人生範圍     前面是講人生觀、宇宙觀,這是概略地略舉出來介紹,這個介紹不過讓我們有這麼一個概念而已,不能詳細地講,詳細講豈只是這一兩個小時能講得明白的啊!現在是第三段,就把宇宙人生它所涵蓋的範圍再提出來說一說,涵蓋這個範圍怎麼樣呢?一個是就空間這一方面講,一個是就時間這一方面來講。

    宇宙是中國的學術,在淮南子裏邊講的,淮南子是漢儒著作的一本書,在那部書裡面講「四方上下曰宇」,四方上下就是空間,就叫宇;往古來今,往古就是過去的時候,來是未來,今是現在,叫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這叫「往古來今曰宙」。

四方上下這個宇是空間,往古來今曰宙,這個宙就是時間,所以空間時間是現代人講的學術名詞,中國古代這個名詞就是宇宙,宇宙這兩個字就是空間時間。

    空間範圍十方,十方就是淮南子所講的四方上下,不過是概略地講,四方再加上四隅。

四方是東西南北,四隅,隅是個角落,東北、東南、西南、西北這四隅,「四方」、「四隅」再加上「上下」,就十方了,空間有十方。

時間有三際,三際是有過去、現在、未來,際是一個分際,三個交接的,這叫際。

    空間十方     整個空間,「方皆有生」,這裏請各位注意一下,雖然講的是十方,中國的數目字都是有一種代表性的,比如說「十」是代表一個圓滿的數目字,十方就是包含所有的空間了。

就現在的科學知識來說,整個的虛空都是在這個範圍之內的。

    方皆有生     每一方,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有生,都有我們這個生命。

我們這個世間有六道,釋迦牟尼佛這個大千世界有很多六道,在其他的每一尊佛所教化的那個世間都有六道,每一道都有他們的生命。

就拿我們本人來講,我們現在是在人間,我們現在活動的範圍在這個地球上,是這個方。

除了這個人間以外,還有天上、天堂,下邊還有地獄道、鬼神的鬼道、畜生道,每一道裏面不但是有生命,而且都有我們自己過去的生命就在那裏活動過的。

我們不是這一生才有我們這個生命,我們這個生命是源遠流長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我們這個生命?誰知道啊?我們凡夫自己不知道,到什麼時候知道啊?成了佛以後就知道了。

佛法講「無始」,就是找不出一個開始,找不出一個開始來我們就有我們這個生命了。

    我們這個生命,不是每一生都在人間,並不是說我們這一生是個人,過去還是人,過去的過去,我們始終是個人身,沒有那回事情,那是外道。

外道講生生世世是個人,畜生也是每一生每一世都是畜生。

在佛法裏面叫做「常」見,常是固定沒有變化的,與因果不符合的。

佛法講的是很活潑的,生命是流動的,是按照一個人他在這一生造的是什麼業,他的下一輩子到那一道裏去,這是很符合科學,也很符合心理學的,換句話說他是什麼樣的心理,造就了什麼樣的事業,那麼未來他就到那個環境去。

學的是商業,他將來就到商場裏面去;學的是教育,那將來就要到學校裏去。

這是必然的。

憑他的學業,決定他未來的工作、生活的環境。

大家可以從這個推想,我們一個人在這一生所造的業,就決定在下一輩子他是到那一道裏去。

這一生是殺人放火,他下一輩子還想到天堂裏去,那有這個道理啊?或者下一輩子他再到人間來,這也不許可的。

所以,學法律就知道,法律判決,罪大惡極的要判死刑,法官不能讓他繼續在人間了,應該永久隔離人世間了,就是說不能讓他繼續在人世間生存了,這意思就是說他這個人人格就沒有了,就讓他到另外一個環境去。

從無始劫以來,我們過去造的是什麼業我們忘記了,但是可以了解一個原則,就是過去我們各種善業惡業我們都造過的,造的善業符合天堂,我們就在天堂也待過的。

造了殺父母的那種罪業的話,必然要墮落到地獄,地獄我們也去過的。

做事、對人鬼頭鬼腦的,滿腦筋都是鬼鬼祟祟的,墮落到鬼道是必然的,我們在鬼道裏邊也經歷過。

所以六道我們都曾經活動過的,那一方那一道都有我們的生命。

這叫﹁方皆有生﹂。

    互為依緣    「互為依緣」,宇宙六道眾生,我們把環境空間範圍再縮小來看,鬼道、地獄道、天堂我們就不必講了,大家也沒看到;但是畜生道、人道是看到過的。

就拿畜生道來講,畜生與畜生、畜生與人類,在那一個空間活動的這些眾生都有依靠,都有因緣的。

自然界也是互相依緣的。

無論是人類社會、是自然界,與動物都是有互相依靠、互相有依賴的,這叫依緣。

    舉個例子,比如說國際動態,現在交通這麼發達、資訊這麼快,全球那個角落裏邊發生一件事情,立刻就大家都知道了,不單單是知道,影響很大了。

比如說前天夜間美國發生一個環球的空難事件,兩百多人全部罹難,那個事情一發生之後,全球各地方的人知道上飛機要小心,這個心理就受影響了。

再說全球那一個地方發生一個事情,最敏感的股票市場,無論是東京也好,是紐約也好,是香港、台灣也好,那是最敏感的,那裏一舉一動,一發生事情,好事情,股票馬上漲起來了,不好的消息,一下就跌下來了,這個動態是非常顯著。

    再來講這個自然的,比如說風向、氣壓,漁民在海上活動,他就要看風向、看氣壓。

你們現在各位年輕,對於氣象,那天氣候多少,高溫到多少度,低溫到多少度,大家都不大會關心的,但是上了年紀的人他就會關心。

為什麼關心呢?上了年紀的人,身體調適的能力沒有像年輕人那麼靈活,對於氣候的適應性能力非常弱了,氣象播出來的話,他自己不留神,受了寒或受了熱,身體馬上就患病。

佛法講生老病死,老有什麼苦?老是很苦的。

恭維人家,你老人家好啊,高壽啊,高壽是高壽,他種種的體能、各種狀況跟年輕人不能比,自己稍微不當心的話,病馬上就來了,莫名其妙地病就出來了。

所以氣壓很有關係的,,尤其是有風濕痛的老年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氣象台似的,天氣快轉變了,別人還沒感受到,他身體就感受到了,往往有這種狀況,對於人有影響的。

    太陽黑子在高空裏面,對地球有什麼影響呢?對於地球上通信有干擾,這就是說依緣互相有關係的。

這是在空間方面來講,這是舉出例子、比喻。

    推之無盡     從這個例子、從這個比喻,向別處可以找出其他種種事物來推演,推之推之,無窮無盡的—「推之無盡」,這個例子太多了,這只是舉出一個例子而已,現在例子還非常多,你可以任意地來舉例子,任意地來推演事實。

每一方都有我們的生命,我們都曾經在那兒活動過的。

就舉這個例子來講,我們人身、動物、自然界天然的這些狀況,都有聯帶的影響。

無窮無盡地這麼研究,這些聯帶的影響有什麼呢?必須要覺悟啊。

它這些都不是單獨的,不是個別的事情。

所以我昨天舉那個空難的事件,現在原因還沒調查出來,就是說那個飛機是在空中爆炸的,在空中爆炸的話那就是人為的,但究竟是人為的,是國際的恐怖分子放的炸彈來炸的,還是從地面上飛彈攻擊的,這個還沒有查出來。

假使查出來以後任何一種狀況,那是人為的事件,那麼這種人為事件就研究了,他為什麼發生這個事件呢?就檢討這個原因,有近的原因,有遠的原因,遠的還有遠的原因,那不是那麼單純的。

現在的政治家都不懂得這個道理了,古代的政治家懂得,中國有一部詩經,詩經裏面有很多國風,國風是各國的民風、民謠,寫出那個詩歌。

天子派採詩的官員到各地方去收集收集這個民謠,收集來幹什麼呢?這些民謠、這些詩歌代表民間的老百姓心裏的話,他把老百姓心裏話收集起來以後,看看老百姓感受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痛苦的原因從那裏來,然後要解決,政治上施政這方面就要想辦法了,研究它的原因,原因很多。

現在辦政治說是要民意調查,民意調查也不是現在才有的,古時候採詩之官到各地方去採訪民歌,那就是民意調查,比現在民意調查還確實。

現在是選幾個抽樣調查,不見得可靠。

詩歌是真正從心裏面發出來的一種聲音,寫詩的人他沒有把自己的名字標出來的,那真正是心裏面發出來的聲音,非常可靠。

說這個還有什麼呢?就是說政治、社會、自然種種的這些有影響,辦政治的人了解這個,要趕快讓老百姓得到安居樂業,得到好處,政治的政策方面趕快就要想辦法調整,該調整的就調整。

辦教育的人更不必說了,教育就是怎麼樣把一個人從兒童到年輕把他教得好,也要隨時在那裏研究。

    我們各位在這裏研究是研究佛法,禪宗六祖惠能禪師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就是世間,就把世間法覺悟了就是佛法。

並不是我研究佛法了,世間學問我們不必研究了,我專門研究佛法了,那不是這樣。

研究佛法是明瞭這個道理之後,你可以轉變,世間一切學問你都可以把他轉變為佛法。

不懂這個道理,不但是世間學問,他就在道場裏面把三藏經典看了,看也是白看,把佛教經典也變成世間法了。

這一點各位要特別注意的,覺悟不覺悟的問題。

你覺悟的時候世間任何學問都成為覺悟的法。

不覺悟,任何事情都是為自己,為自己來著想,自己心量一點不能放開,那就是把佛法變成世間的學問了,那要了生死、成佛,沒有那個道理,不行的。

    可是這個空間,「覺之空間」,你把這些事實都明瞭之後,最重要的你要覺悟啊,覺悟這個空間都是我們在那裏活動的一個環境,活動環境我們不覺悟,這環境就支配我們,我們一覺悟的話,我們就支配整個空間,都是讓我們來把它轉變到什麼程度,都任我們來轉變。

我們看,我昨天講的,我們這個世間,水也不好,空氣也不好,聲音到處都是噪音也不好,這是我們凡夫的心理有煩惱。

在釋迦牟尼的眼裏邊這個世間和我們完全不一樣的,釋迦牟尼佛看那個世間是一片清淨的,一點污染都沒有,為什麼呢?佛的心裏是清淨光明的,所以整個環境也是清淨光明的。

所以我們要覺,覺之空間。

    時間三際     三皆有生    「時間有三際」:這個「三」指的是時間,時間三際就是過去的時間、現在的時間、未來的時間。

過去現在未來都有生,都是有我們的生命,前面空間方面的生命是我們活動的環境,每一個環境我們都到過。

時間的生命來講呢,過去有我們的生命,現在有我們的生命,未來還是有我們的生命,生命就好像一道流水一樣的,沒有斷絕的,所以「三皆有生」。

    生各環境     生的環境—「生各環境」有古今、有六道。

政治風俗,古今的人類社會,政治風俗各不相同的。

古時候政治跟現在政治不一樣,古時候政治無論是中國外國都是君主政治,現在政治是民主政治了,民主政治要選舉,古代政治沒有這個。

在中國有選舉,中國什麼選舉啊?中國堯舜時代,堯王他年紀老的時候要把這個位讓出來了,找四方諸侯來,朝中大臣來,你們選選看,看看誰願意出來,我真正地老了,不能再做了,來幫我這個位子接下去。

現在來講,那正好搶著來做。

那個時候你看看,這個他說我不能幹,那個說我沒有這個力量我不能幹,大家退讓,退讓著不做,最後大家想到有這麼一個人,有什麼人呢?這個人叫舜,舜是什麼一個人呢?他的爸爸是一個糊裡糊塗的一個老頭子,他的後母是一個話最多又偏心的這麼一個人,他後母養的那個弟弟是壞透了,家裏這三個人時時刻刻要陷害舜這個人,但舜非常孝順、非常好。

堯說:我好像也聽過這個人,好啦,就讓個舜來繼位。

同樣的選舉,古時候選舉跟現在選舉不一樣的,政治不一樣、風氣也不一樣、風俗也不一樣,過去是過去的風俗,現在是現在的風俗。

    過去風俗我講一個事實給各位看看。

在春秋的時候,風紀已經不好了,道德已經是很壞了,有殺父母的了,那個時候國家的法律怎麼辦?凡是那裏發生一個殺父母的人,把這個不孝之徒抓起來判死罪,這還不算,這個家他住的這個房子也拆掉,地要把它挖一個大坑,挖這個大坑幹什麼呢?水灌進去,這幹什麼呢?這個地不好,這個地不好才出了這麼樣一個大逆不道的人,水一注進去,讓它好好地將這個地消毒消毒。

那時候你想想看,那是那時候的風俗。

    現在報紙登載的、電視裏面所報導的,殺父親也有、殺母親也有,外國也有、台灣也有,沒有聽說有這麼辦的,當然還是要把他抓起來問罪,首先問這個人多大年齡?喔,沒有滿二十歲,未滿二十歲他可以不負刑事責任,犯罪他可以不負責任啊,這就是風俗不一樣了。

在古時候,只要你犯了罪,年齡不年齡那是次要的。

所以政治風俗,古今是不相同的,有轉變的。

    再講六道,六道裏面的身體、壽命、他的依報都不相同,我們人道的身體是這樣的,畜生道的身體是什麼樣,大家看得清楚,家裏養的畜生,養的狗,養的貓,身體四肢著地,不像我們兩腳著地,手不要著地,我們是直著走,獸牠是橫著走,身體不一樣,當然各類動物多得很。

鬼道有鬼道的身體,壽命也不一樣,這個到後來有講的。

依報也是個人不一樣,在那個環境,享受的環境各不一樣。

我們在台灣我們現在的依報,在歐洲有歐洲的環境,他有他的依報,在非洲有非洲的依報,各不相同。

    澈之無盡     要詳細透澈地來研究的話,「澈之無窮」。

無窮無盡的三世生命,生存的各個環境都有影響,我們要覺,不覺悟永久就被時間把我們支配了。

我們一覺悟,我們可以支配這個時間,不受時間控制,我們可以創造時間。

一般人沒有事情的時候,比如說等車子,搭公共汽車也好,你等了一班車子,怎麼這車子始終不來啊,一分鐘、五分鐘,你覺得時間很長,你要遇見一個老朋友在談話的時候,別說五分鐘,一個小時一下就過去了,完全是心理的因素。

心理的因素就是時間照你的心理可長可短的,這就證明時間是假的東西,不是真實的。

假的時間,我們可以運用的時間,我們可以做出很多的事情來,人家把這個時間白白地浪費了,我們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運用到了,我們一分鐘可以做做人家一個小時的事情,我們可以創造很多時間出來的。

    所以說時間是假法、是假的,怎麼是假的?古人入定的時候,一坐下來的時候,人家看你一坐坐上好幾天,他坐的時候,別人看他坐在那裏好幾天,他自己坐得好像幾乎沒有幾秒鐘,時間非常短。

這就是人的心裏一定下來的話,入了定的時候,第六識在那裏不起作用了。

分別業就是第六識造的,入了定,第六識不起作用,就沒有分別了,他那個心就是定在真心上面,那個時候時間對他來講,時間是不管用,假相就沒有作用了。

所以他在那個時候,別人看起來時間很長,在他經歷的時間非常短暫的,沒有一刻時間。

    覺悟之後,時間就由我們任意地支配。

這樣各位就可以了解了,為什麼證到羅漢果他要在這個世間活多久就活多久,他可以任意地活下去,為什麼呢?時間這是假東西,我們凡夫沒有覺悟,才有生死的假相,某人死了,家裏的人痛哭流涕,他自己也感覺難過,難捨難分。

證了果一覺悟,把這個假相一撇開的時候,沒有什麼生死,生死也是假相。

空間也覺悟、時間也覺悟,我們學佛就要學這個覺悟,一覺悟的話,這些假相通通破除掉,我們的生死問題就解決了。

前面講那個智者,就開發出來了。

    這張表後面這一段,宇宙人生的範圍無窮無盡的,就我們凡夫看,無窮無盡的好像太廣大了,時間也太長遠了,凡夫看來是這樣子的。

一旦覺悟之後,絕不會這樣,再遙遠的地方也是在眼前,再久遠的時間也是在眼前。

隋朝的天台宗智者大師,一入定的時候,他就親眼看到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還在靈山講法華經。

所以說,法華經靈山一會,儼然還未散,還在那裏。

那是說智者大師在入定的時候,把這個空間給粉碎掉了,時間也粉碎掉了,時空整個都把它消除掉了,以他的真心直接接觸到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

釋迦牟尼佛是在現在兩千五百多年,另外一個計算法的話不止兩千五百年啦,在隋朝那個時候距離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已經很長久了,可是那個時候親眼看到,看到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裏講法華經。

    要學入定,並不是禪宗才入定的,那一宗都是入定,我們學淨土宗念佛法門,你得了一心不亂也是入定,得了一心不亂的時候,我們就能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在在十萬億佛土以外。

不了解這個道理的話,就以為這麼遙遠,我們壽命終了的時候,我們怎麼往生啊?你要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入了定了,那有什麼十萬億佛土以外啊?就在眼前啊!為什麼就在眼前?空間這個障礙把它撤除掉了,時間的障礙也撤除掉了,以我們的真心感應了阿彌陀佛的真心,阿彌陀佛整個真心就顯露出來了。

我們現在入了定,真心顯露出來才跟阿彌陀佛感應,一感應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在眼前,就看見了,道理就是如此啊。

    這一張表,明瞭佛義還是講一個概要的狀況。

概要的狀況了解一點,大家在知見方面,保證可以樹立了。

在座的有些同學喜歡看哲學書籍,中國哲學也好,西洋哲學也好,無論那個哲學,哲學都是世間那些學者們寫的,世間那些學者寫的話,他寫的這些知見,他破除不了時間、空間這個觀念的。

你能有這個觀念,看哲學,看得懂、看得通的,他到了什麼境界,他的學術水準到什麼程度,你知道他是什麼樣一個程度。

各位這個學問就了不起了,不是普通的學問了,這個學問就是覺悟的學問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