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的,都看看:老年人的人格特征與心理「心理學了94」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詢師整理劉熹微| No.94 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穩定性和變化的問題尚在研究中,但基本. 文章用戶圈子话题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詢師整理 劉熹微|No.94 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穩定性和變化的問題尚在研究中,但基本傾向認為老年人的人格特征既有穩定的一面,又有變化的一面。

一、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穩定性 國外研究者曾用縱向跟蹤方法對老年人群進行長達10年的研究。

結果表明,老年人的人格表現出基本穩定的傾向。

這說明老年人人格的基本類型和基本特征也并不容易發生大的變化。

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變化 (一)不安全感 老年人的不安全感主要表現在身體健康和經濟保障兩個方面。

人到了老年,身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逐漸發生器質性和技能性變化,常患各種疾病,所以他們擔心自己的健康,對身體功能的變化很敏感,據調查,這類人群占半數還多。

在經濟方面,主要表現在對生活保障和疾病的醫療和護理保障的擔憂。

(二)孤獨感 老年人的孤獨感較為普遍,且來自各個方面。

由權勢失落而誘發的孤獨主要發生于離退休的領導人員; 群眾失落感和資訊缺乏是多數離退休者對退休生活的不適應所致; 最普遍的是老年人在家庭關系中的失落感,老年人渴望并追求天倫之樂,良好的家庭關系是他們的精神寄托。

如果子女由于種種原因忽略或忽視了對他們的關心,很少與他們溝通,家庭中的老者就會體驗到孤獨和苦楚。

(三)適應性差 老年人不容易適應新環境和新情境,他們對周圍環境的態度逐漸趨于被動,依戀已有習慣,較少主動地體驗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學習新東西也有困難,對意外事件的應變性也較差。

(四)拘泥刻板性并趨于保守 老年人傾向拘泥于刻板行為。

有的研究發現,人到50多歲以后刻板性就逐漸增強,此后各年齡組均呈顯著差異。

老年人經驗豐富,也注重自己的經驗,并希望子女接受自己的經驗方式。

對由此而引發的矛盾不易理解,從而喋喋不休,愛發牢騷。

(五)回憶往事 老年人的心理世界逐漸表現出由自主向被動、由朝向外部世界向朝向內部世界的轉變。

因此很容易回憶往事,遇到事情也容易聯想到往事。

越是高齡,這種回憶往事的趨勢越明顯。

三、造成老年人人格變化的因素 (一)生物學的衰老 在生物學衰老中,起主要影響作用的是大腦的衰老,如腦重量減輕等,另外還有由感覺器官的衰老造成的視力和聽力的減退,如聽覺障礙的老人容易畏縮,思想頑固。

(二)心理上的老化 心理上的老化主要指老年人自己是否意識到自己已經蒼老,即本人主觀上是否覺得“已經老了”。

一旦老人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已經老了之后,便會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喪失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從而影響到人格的變化。

(三)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 由于老年人的衰老,其社會關系逐漸減弱。

通常,造成他們與社會、與他人關系減弱的原因有兩種:一是社會疏遠老人,二是老人退出社會。

老年生活的心理適應 一、對老年期的退行性變化和對老年期生活的心理準備 對老年期生活的心理準備,應包括對生理機能的衰退、心理上的退行性變化、離退休等社會角色與活動的變化等方面做好思想準備。

這些方面都是人生歷程中自然的發展變化,需要有坦然面對的勇氣,需要做好邁向新的人生階段的準備。

以適應新的老年期生活。

二、社會角色和活動的積極轉換 當老年人失去了某種角色和活動能力,較好的適應方式就是社會角色和活動方式的轉換。

這種轉換的主導因素是個體尋求適應自己的活動內容并積極參與,從中獲得新的滿足感,如安排好退休后的生活,有條件者應盡量繼續發揮余熱,參加一些適合自己體力和專業的社會活動。

沒有條件者,也要培養興趣愛好,如釣魚、養花、練習書法和繪畫、參加文體活動、上老年大學部等,使生活豐富多彩。

生命在于運動,老年人應多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腦力活動,如郊游、打太極拳、下棋、跳舞、讀書看報、看電視等。

只要合理安排各種活動,就會感到生活充實情緒樂觀,這有利于克服老年人常有的老朽感、頹廢感和空虛感,以延緩和推遲衰老。

三、體現老年人的價值,維護自我尊嚴 人的一生從小到老都在體現自我的生活價值。

老年人以畢生的精力積累了智慧和經驗。

畢生心理發展觀認為,人的心理發展貫穿一生,特殊智力學說主張進入老年期之后晶態智力還保持相對穩定,并隨知識和經驗的積累而呈上升趨勢。

老年人群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無論在專業上、在社會活動方面,還是在家庭生活中都要有意識地、積極地選擇并確立發揮智慧和能力的生長點,盡最大努力體現生活價值。

人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活到老,學到老。

只要有可能,絕不要輕言放棄。

受尊敬是老年人的一種心理需求。

老年人在社會中是弱勢群體,對社會的“冷淡”很敏感,希望得到關心和尊敬。

這是老年群體共同的心理特征。

老年人要善于維護老者的尊嚴,“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年人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本身就是自我尊嚴的體現。

四、夫妻恩愛、家庭和諧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老年人生活中與配偶的關系最密切,老年夫妻之間的關系是兒女所不能替代的。

一項“老年人健康所需的精神文化生活條件調查”中請離退休老人填寫問卷。

其中關于“家庭”一項有四個條件。

這四個條件的主要內容為: 子女關心體貼老人,主動幫助父母做事情; 經常與老人交流溝通,相互理解,和睦相處; 子女為人正派,有上進心,努力工作,不讓老人操心; 夫妻關系和睦,互敬互愛,感情上相互依戀,生活上相互照顧。

請老年人判斷、選擇,在這四個條件中,哪些與老年人的精神愉快、健康長壽關系密切,結果大多數老年人選擇第四條(75%),可見老年夫妻恩愛是老年精神愉快、生活豐福的最重要支柱。

老年人選擇的第二位是第三條,即兒女的良好人格與上進心。

其實第三條就是第一條、第二條的前提。

所以,家庭和睦和子女的孝敬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

(5)深化朋友之間的友誼關心: 思想溝通和情感交流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常有孤獨感,遇到煩惱需要有談心的對象。

談心的對象主要是親人、老朋友、老同事和近鄰。

老年人的普遍問題、共同的心理需求可以拉近老年朋友之間的距離,可謂“人間歲月閑難得,天下知交老更親”。

老年人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通過探望和互通電話來談吐心聲,交流所感,從中得到精神安慰體驗親情和友誼的滿足感。

(6)避免逃避式的適應方式: 有研究者把老年人適應老年生活的模式劃分為五種類型,即 成熟型、 安樂型、 防御型、 憤怒型 自怨自艾型。

有的老年人面對年老后各種條件的喪夫,感到無能為力、難以應付,便采取消極的逃避方式,如自我孤立、焦慮煩躁、酗酒、服用某些藥物以麻痹自己,乃至自殺等。

為了轉移逃避方式,可以自我設計并建構防御方式,選擇并運用各種適宜的活動來排除焦慮、苦惱和恐懼,這對轉移逃避式的消極適應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

如果回憶往事遭遇“心結”或者面對某種難以解開的糾葛而不能自拔,千萬不能自我封閉,自己嘗受痛苦“煎熬”,一定要積極地尋求朋友幫助和心理援助,以獲得化解,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感受。

總之,延緩老年人衰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減少老年病的發生,提高健康壽命,減少帶病壽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詢師整理 劉熹微|No.94 海報分享 {{postData.favorites_isset?'已收藏':'收藏'}} 0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show.info?'確認修改':'修改資料'}} 😁😊😎😤😥😂😍😏😙😟😖😜😱😲😭😚💀👻👍💪👊 取消回复 提交 推薦-台灣最大小說網,最新最全永久免費 最新熱點 1 黔南州多件作品榮獲第八屆貴州省文藝獎、首屆貴州省文學獎! 2022/05/15 2 七夕會雅玩|清雅精致的竹臂擱 2022/05/15 3 夜讀丨茅盾:白楊禮贊 2022/05/15 4 這六枚郵票路子太野,玩不起,每一張都是價值幾十萬! 2022/05/15 5 黃庭堅《南康帖》,線條老辣! 2022/05/15 6 河北出土千年古墓,出土一桌豐盛酒席,墓主尸骨卻神秘消失 2022/05/1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