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石頭、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石頭、剪子、布又曰剪刀、石頭、布又曰剪子、包袱、錘(三者通用於各種官話方言,其他各地稱呼詳見「語源」段落),是一種以三角克制為機制的猜拳遊戲。

剪刀、石頭、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5月4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石頭、剪子、布"—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也許具備關注度,但需要可靠的來源來加以彰顯。

(2022年2月6日)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編輯這個條目。

(幫助、討論)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Rock,Paper,Shotgun。

  此條目介紹的是一種猜拳遊戲。

關於華視2006年偶像劇,請見「剪刀石頭布(電視劇)」。

關於工具用的剪刀,請見「剪刀」。

關於礦物石頭,請見「岩石」。

關於紗線製成的布,請見「布」。

石頭、剪子、布顯示遊戲中三種元素關聯性的圖示類型徒手遊戲(英語:Handgame)玩家數目最少2人準備時間無遊戲時間立即運氣成分沒有至部分,依遊戲進行時的技巧而定所需技巧心理學 石頭、剪子、布又曰剪刀、石頭、布又曰剪子、包袱、錘(三者通用於各種官話方言,其他各地稱呼詳見「語源」段落),是一種以三角克制為機制的猜拳遊戲。

有時跟「擲硬幣」、「擲骰子」有相同的功能,就是用來產生隨機結果以作決策。

但有時它並不隨機,因為遊戲者可以根據經驗,判斷對手的手法。

這三種基本手勢(從左到右分別是剪刀,石頭,布)能贏其餘兩者之一 目次 1規則 2口令 3歷史起源 4策略 4.1石頭、剪子、布制勝策略 5作弊 6變種 7數學及非遞移性 8比賽 8.1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世界冠軍賽 9參見 10參考文獻 11外部連結 規則[編輯] 兩個玩家先各自握緊拳,然後其中一人或者兩人一起共同唸出口令,在說完最後一個音節的同時,兩個玩家出示自己心中想好的手勢(「剪刀」、「石頭」或「布」)。

石頭:握緊的拳頭。

剪子:或稱「剪刀」,中指和食指伸直,其餘手指握緊。

某些國家(例如韓國、日本的男性)玩家以伸直大拇指和食指代表剪刀。

布:五指伸直,張開手掌。

手心向下,或向上,或豎直(拇指向上) 遊戲的勝負可根據這個食物鏈:石頭勝剪子勝布勝石頭... 通常這種簡短的比賽可能會被重複多次,以三局兩勝或五局三勝來決定勝負,也有可能是一局定勝負。

出電梯的人無條件棄權。

口令[編輯] 不同地區對於「剪刀、石頭、布」這個遊戲有不同的稱呼。

中國官話地區一般都叫「石頭、剪刀(剪子)、布」或「剪刀、石頭、布」,北京話的口令多為「猜(讀作cèi)、丁、殼」粵語地區的口令則是「包、剪、揼」,即「布、剪刀、拳頭」。

臺灣人的閩南語式玩法一般叫「鉸刀、石頭、切(「切」在閩南語中含有「比拚」之意)」;中華民國國語中則叫「剪刀、石頭、布」。

在英語地區,該遊戲常見的叫法是「rock–paper–scissors」,即「石頭、紙、剪刀」,但也有「scissors–rock–paper」(剪刀、石頭、紙)等變體。

韓語的順序是「剪刀、石頭、紙」(가위바위보)。

當北方各省的人一起玩,較常用「石頭、剪子、布」三個具體名詞(順序或許不同),方便不同北方人理解。

然則,北方各地方言稱呼其實不同。

粵語最常稱「包、剪、揼」,又稱猜程尋[1] 歷史起源[編輯] 《拳會角力圖會》1809年 起源有兩說:一種是起源於中國猜測對方手勢的酒令,明朝人所寫《五雜組》記載漢朝的手勢令,以手掌代表虎膺、指節為松根、大指為蹲鴟,食指為鉤戟,中指為玉柱,無名指為潛虬,小指為奇兵,腕為三洛,五指為奇峯,但他寫不知玩法,因此是否是指三角克制的剪刀石頭布,這仍待考證。

另外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日本,最早文獻紀錄是19世紀初的《拳會角力圖會》。

相關資料可見由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所出版的文獻,作者Linhart,Sepp。

日本明治時期開始傳入中國,到了二十世紀剪刀石頭布的遊戲開始傳到了歐洲與美國,而歐美都稱剪刀石頭布的遊戲是「日本遊戲」,法國人稱剪刀石頭布為「jeuJaponais」(意思就是日本遊戲)。

策略[編輯] 選手之間的策略可包括應用心理學去預測,或者干擾對手的行為。

使用迷惑性的語言(例如:「敦厚老實的石頭喲,可是戰無不勝的喲!」)去干擾對手的作法是允許的。

從數學上來講,最優玩法(根據博弈論)其實就是一種隨機的選擇,因此,當排除心理因素後,這是一個簡單並且直觀的遊戲,就如同和計算機玩一樣。

但是,這裡所說的「最優」是指不存在有比期望的隨機概率更好的玩法。

然而,對手如果不是採用「最優」策略,而是採用某種「次優」策略的話,採用隨機玩法並不一定是最好的玩法。

事實上,如果對手是人或者非隨機程序的話,那麼幾乎可以肯定他採用的是某種「次優」策略,這種情況下,針對對手的弱點可以設計出一個更好的策略。

基於這種思路而設計的Roshambot電腦程式,輕鬆擊敗了人類玩家(甚至包括它的開發者·佩利·佛利民( PerryFriedman),他曾經在2001年8月擊敗7名對手,包括前世界撲克大賽冠軍PhilHellmuth,並贏得800美元的獎金)。

阿爾伯塔大學的撲克選手DarseBillings組織了一個Roshambot程序大賽,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活動研究這些的非隨機的概率,以及它們在計算機遊戲中的其他各種應用(例如,在撲克遊戲中,發掘推測對手各種非隨機出牌模式是遊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策略)。

11歲的愛麗絲·馬克蓮在2005年提出了一種引人注意的出拳策略。

當時克里斯蒂拍賣公司和蘇世比(索斯比)拍賣公司協商,決定採用「石頭-剪子-布」這種遊戲來決定如何對珍貴的古董進行分配。

愛麗絲的父親尼古拉斯當時是克里斯蒂的一名雇員,他向女兒徵詢了一些意見。

後來根據記者報導,愛麗絲的策略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法則:「誰都知道你該先出剪刀。

出石頭太明顯了,而剪刀能夠贏布」。

於是尼古拉斯出剪刀勝出。

所以說,玩這個遊戲是有一定技巧的。

很多情況下,如「飛盤爭奪賽」運動中或「大學辯論賽」賽場上,規則規定用「石頭、剪子、布」來決定那一隊伍先發(多於用擲硬幣的方法)。

「石頭、剪子、布」還在實況角色扮演遊戲中起到決定隨機結果的作用,因為「石頭、剪子、布」不需要任何道具。

石頭、剪子、布制勝策略[編輯] 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和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網絡上發表了研究的報告,其報告指出,通過實驗發現石頭、剪子、布的一個制勝策略。

研究人員一共招募360名實驗者,並把他們分為六組,而後隨機配對玩石頭、剪子、布遊戲,共計300輪,每一輪中獲勝的實驗者能夠獲得一定的獎勵。

[2]研究人員觀察使用實驗者之策略,從中發現獲勝者以及失利者在其遊戲中習慣使用的策略,並作出分析、研究。

研究人員總結出了贏家保持現狀輸家做出改變的策略。

即是,如果你是輸家,下一輪換用能打敗對手的出手;如果你是贏家,下一輪不要再使用原來的出手。

簡單的說,用剪刀打敗對手的布,那麼下一輪就不要再用剪刀,而應該用布,因對手很有可能會出石頭。

[3] 作弊[編輯] 剛接觸這項遊戲的人通常很快會學得一個技巧,那就是盡量不出布,直到對手認為你可能會出石頭。

在多出的毫秒之間,你便可以微調自己的出拳策略。

讓對手認為你會出布或剪刀也有一樣的效果;不過,除非你能善加運用「折返」(double-back)策略,不然隱藏出布的念頭極有可能會引發對手也同樣出布的直覺。

出拳之前的開賽儀式是喊口令「1—2—3,出拳!」也喊「剪子(剪刀)石頭布」,這樣做是為了使比賽雙方同步,以達到同時出拳的目的。

這樣做對於初次見面的比賽選手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原因是喊口令的速度通常還沒確定下來。

口令速度默認是以快者為準。

這樣給快的一方帶來好處,也就是他可以掌控比賽的節奏,使得對手花上更多精力去追上進度,而不是集中精神去出招。

變種[編輯] 某些兒童遊戲規則中,將「石頭、剪子、布」作為遊戲的第一階段,其結果並不直接決定遊戲者勝負,而是作為下一階段中玩家所需採取動作的依據。

例如: 打手遊戲:「石頭、剪子、布」的勝者有權擊打敗者的手掌(或手背),若擊中則獲得最終的勝利;而第一階段敗者需及時躲避。

黑白配:「石頭、剪子、布」的勝者需要試圖使自己手指的方向與敗者臉轉動的方向(上下左右之一)一致,若成功則獲得最終的勝利。

「油炸雞」:遊戲者需根據「石頭、剪子、布」的勝平負結果,做出對應的「公雞」、「母雞」、「小雞」的動作,做錯者即判為失敗。

數學及非遞移性[編輯] 剪刀、石頭、布具有數學上的非遞移性(當A>B,且B>C,則可推知A>C)。

一個集合同時具有反身性、反對稱性與遞移性時,可稱作偏序關係,類似於「大」與「小」的關係。

理論上,一個集合裡較「大」的元素是比較接近最優化選擇,可是,在這個集合裡並不存在。

因為剪刀、石頭、布都不具遞移關係,如:石頭贏剪刀,剪刀贏布、布贏石頭。

因為元素a、b、c都可傳遞到自己身上,所以這個關係可以稱作非遞移性。

剪刀、石頭、布就好比以下的三顆骰子: A:2-4-9-2-4-9 B:1-6-8-1-6-8 C:3-5-7-3-5-7 若點數大者為勝,則A可以打敗B,B可以打敗C,C又可以打敗A。

比賽[編輯] 石頭、剪子、布的比賽偶爾在不同地方舉行。

有些比賽的網站諷刺其他遊戲的網站。

真正的石頭、剪子、布的比賽是一個有趣的心理學較量。

石頭、剪子、布的策略是隨機地選一個,但是人類不能達到真正隨機,所以比賽的技術在於利用對手的非隨機性。

某些有經驗的選手能連續達到比賽決賽就能證明技術能影響比賽結果 在日本,じゃんけん比賽常常出現在電視綜藝節目,特別是明星之間的比賽。

石頭、剪子、布也用來做廣告來爭取觀眾參與遊戲。

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世界冠軍賽[編輯] 自2002年起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制定一系列用於國際比賽的規則,舉行年度國際性世界冠軍賽還有常年舉辦很多地區性和全國性的活動。

該冠軍賽不單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選手,更是爭取到廣泛的國際媒體關注。

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的活動以其巨額的現金獎品,精心的舞台布置和各具特色的選手而名揚四海。

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世界冠軍賽自2002年來的賽果 年份 主辦城市 冠軍 性別 國籍 2002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 PeteLovering 男 加拿大 2003 RobKrueger 男 加拿大 2004 LeeRammage 男 加拿大 2005 AndrewBergel 男 加拿大 2006 BobCooper 男 英國 2007 AndreaFarina 女 美國 2008 MonicaMartinez 女 加拿大 2009 TimConrad 男 美國 2004年起美國電視網(福斯體育網FoxSportsNet)開始轉播該冠軍杯賽事。

參見[編輯] 石頭、剪子、布、蜥蜴、斯波克 野球拳 剪刀 石頭 布 參考文獻[編輯] ^方晴.“猜呈沉”“飞麻鹰”你玩过吗?.廣州市政府(轉自廣州日報).2019-02-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6).  ^Wang,Zhijian;Xu,Bin;Zhou,Hai-Jun.SocialcyclingandconditionalresponsesintheRock-Paper-Scissorsgame.ScientificReports.2015-05,4(1):5830[2020-12-06].ISSN 2045-2322.PMC 5376050 .PMID 25060115.doi:10.1038/srep058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英語). 引文格式1維護:PMC格式(link) ^中国科学家发现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人民網.2014年5月3日[2014-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4).  Sogawa,Tsuneo(2000)."Janken".MonthlySinica,Vol.11,No.5.(Japanese) Culin,Stewart.(1895).KoreanGames,WithNotesontheCorrespondingGamesatChinaandJapan.(evidenceofnonexistenceofRock,Paper,ScissorsintheWest) Gomme,AliceBertha.(1894,1898).ThetraditionalgamesofEngland,Scotland,andIreland,2vols.(ditto) 明朝福建人謝肇浙編纂的《五雜俎》(1607) 外部連結[編輯] 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地方性的「石頭、剪刀、布」變種,從"Multiculturalpedia" RoShamBo程序比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ombBeatsThemAll,AIMRockPaperScissorsbotthatallowstwopeopletoplayRPSoverAIM 史丹福大學的RoshamBo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avascriptRPS遊戲在CoolTo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用Email來玩的「石頭、剪刀、布」(二人) stensakspapir.dk-挑戰你的朋友或者看人家玩(Flash製品) 香港政府曾出版包剪拳郵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古代文學作品中的行酒令(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owtowinRock-paper-scissorseverytim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賽局理論專題定義正則形式的博弈 ·擴展形式的博弈 ·圖賽局理論 ·合作博弈 ·資訊集合 ·偏好均衡概念(英語:Solutionconcept)納許均衡 ·強納許均衡(英語:StrongNashequilibrium) ·子博弈均衡(英語:Subgameperfectequilibrium) ·貝葉斯-納許均衡 ·貝葉斯完美均衡(英語:PerfectBayesianequilibrium) ·顫抖手完美均衡 ·恰當均衡(英語:Properequilibrium) ·ε-均衡 ·相關均衡 ·序貫均衡 ·准完美均衡(英語:Quasi-perfectequilibrium) ·進化穩定策略(英語:Evolutionarilystablestrategy) ·風險占優(英語:Riskdominance) ·帕累托最優 ·自我應驗均衡(英語:Self-confirmingequilibrium) ·馬爾可夫完美均衡(英語:Markovperfectequilibrium) ·默滕斯穩定均衡(英語:Mertens-stableequilibrium) ·核(英語:Core(gametheory)) ·夏普利值(英語:Shapleyvalue) ·吉布斯均衡(英語:Potentialgame) ·量子響應均衡(英語:Quantalresponseequilibrium)策略優勢策略 ·純策略 ·混合策略 ·以牙還牙 ·冷酷觸發策略(英語:Grimtrigger) ·策略複製論證(英語:Strategy-stealingargument) ·逆向歸納法(英語:Backwardinduction) ·前向歸納法(英語:Forwardinduction) ·馬爾可夫策略(英語:Markovstrategy)賽局類型對稱賽局 ·完美信息 ·序列賽局 ·重複賽局 ·信號賽局 ·廉價磋商(英語:Cheaptalk) ·零和賽局 ·機制設計 ·隨機賽局 ·非傳遞賽局 ·全局賽局(英語:Globalgame) ·甄別賽局(英語:screeninggame) ·討價還價問題(英語:Bargainingproblem) ·多人賽局(英語:n-playergame) ·大型柏松賽局(英語:LargePoissongame) ·嚴格決定賽局 ·潛賽局(英語:Potentialgame) ·位勢賽局賽局模型圍棋 ·西洋棋 ·無限棋(英語:Infinitechess) ·西洋跳棋 ·井字棋 ·囚徒困境(可選擇的囚徒賽局(英語:Optionalprisoner'sdilemma) ·用餐者困境) ·旅行者困境 ·猜均值的2/3 ·協調賽局(英語:Coordinationgame) ·蜈蚣賽局 ·志願者困境 ·搭便車問題 ·拍賣美元 ·膽小鬼賽局 ·智豬賽局 ·性別戰 ·獵鹿賽局 ·賭便士(英語:Matchingpennies) ·最後通牒賽局(海盜賽局) ·剪刀、石頭、布 ·獨裁者賽局(信任遊戲) ·公共品賽局(英語:Publicgoodsgame) ·納許討價還價問題(英語:NashBargainingGame) ·上校賽局 ·消耗戰 ·少數派賽局(ElFarol酒吧問題) ·公平分配賽局(切蛋糕問題(英語:Faircake-cutting)) ·古諾競爭 ·死結 ·庫恩撲克遊戲(英語:Kuhnpoker) ·甄別賽局(英語:ScreeningGame) ·信號賽局 ·公主與怪獸遊戲(英語:Princessandmonstergame) ·約會問題(英語:Rendezvousproblem) ·囚徒帽子謎題(英語:Prisonersandhatspuzzle)定理極值定理 ·純化定理(英語:Purificationtheorem) ·無名氏定理 ·顯示定理(英語:Revelationprinciple) ·阿羅不可能定理 ·極小化極大算法 ·納許均衡 ·策梅洛定理關鍵人物(英語:Listofgametheorists)阿爾伯特·塔克 ·阿摩司·特沃斯基 ·阿里埃勒·魯賓斯坦 ·克勞德·香農 ·丹尼爾·卡內曼 ·戴維·K·萊文(英語:DavidK.Levine) ·戴維·M·克雷普斯(英語:DavidM.Kreps) ·唐納德·B·吉利斯(英語:DonaldB.Gillies) ·朱·弗登博格(英語:DrewFudenberg) ·埃里克·馬斯金 ·哈羅德·W·庫恩(英語:HaroldW.Kuhn) ·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司馬賀) ·埃爾維·穆蘭(英語:HervéMoulin) ·讓·梯若爾 ·讓-弗朗索瓦·默滕斯(英語:Jean-FrançoisMertens) ·珍妮弗·圖爾·蔡司(英語:JenniferTourChayes) ·夏仙義·亞諾什·卡羅伊 ·約翰·梅納德·史密斯 ·安托萬·奧古斯丁·庫爾諾 ·約翰·福布斯·納許 ·約翰·馮·諾伊曼 ·肯尼斯·阿羅 ·肯尼思·賓默爾 ·里奧尼德·赫維克茲 ·勞埃德·沙普利 ·梅爾文·德雷希爾(英語:MelvinDresher) ·梅里爾·M·弗勒德(英語:MerrillM.Flood) ·奧嘉·邦達雷娃(英語:OlgaBondareva) ·奧斯卡·莫根施特恩(英語:OskarMorgenstern) ·保羅·米爾格龍 ·佩頓·楊(英語:PeytonYoung) ·賴因哈德·澤爾騰 ·羅伯特·阿克塞爾羅 ·羅伯特·約翰·奧曼 ·羅伯特·B·威爾遜 ·羅傑·梅爾森 ·塞繆爾·鮑爾斯(英語:SamuelBowles(economist)) ·蘇珊娜·斯科奇姆 ·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 ·威廉·維克里參見全支付拍賣 ·Alpha-beta剪枝 ·伯川德悖論(英語:Bertrandparadox(economics)) ·有限理性 ·組合賽局理論 ·對抗分析(英語:Confrontationanalysis) ·合作性競爭 ·棋局中的先手優勢(英語:First-moveadvantageinchess) ·賽局機制(英語:Gamemechanics) ·賽局理論詞彙表(英語:Glossaryofgametheory) ·賽局理論家列表(英語:Listofgametheorists) ·特殊賽局列表 ·雙輸 ·西洋棋的解局策略(英語:Solvingchess) ·拓撲賽局(英語:Topologicalgame) ·公地悲劇 ·小決定暴政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石头、剪子、布&oldid=71379546」 分類:​猜拳博弈論非合作博弈兒童遊戲手上遊戲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維護:PMC格式CS1英語來源(en)自2014年5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22年2月缺少來源以彰顯關注度的條目需要校對的頁面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含有朝鮮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الدارج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Mìng-dĕ̤ng-ngṳ̄کوردیČeštinaDanskDeutsch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alego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La.lojban.한국어LatinaLietuviųLatviešuМонголBahasaMelayuPlattdüütsch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icilianu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