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景觀Vol.296 |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ta台灣建築雜誌2020年5月Vol.296 ... 論述」景觀設計教育的實踐/郭維倫 ... 作品檔案1885│沼平公園步道整修工程/築境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ta台灣建築 作品 各期目錄 年度作品列表 作品集 建築技術資訊 taFacebook taInstagram 綠建築 特別放送 各期目錄 作品集成 編輯推薦 精選好文 綠建築Facebook 綠建築Instagram 特別報導 建築新知 空間作品 展覽資訊 競圖報導 出版品及訂閱 雜誌與出版品 udn讀書吧|電子書 博客來 誠品 投稿 廣告合作 台灣建築住宅獎 Togglenavigation ta台灣建築 首頁 作品 各期目錄 年度作品列表 作品集 建築技術資訊 taFacebook taInstagram 綠建築 首頁 特別放送 各期目錄 作品集成 編輯推薦 精選好文 綠建築Facebook 綠建築Instagram 特別報導 首頁 建築新知 空間作品 展覽資訊 競圖報導 出版品及訂閱 雜誌與出版品 代訂中國雜誌 udn讀書吧|電子書 博客來 誠品 投稿 廣告合作 台灣住宅建築獎 2020新景觀Vol.296 ta台灣建築雜誌 2020年5月 Vol.296 4814 2020-04-28 關鍵字:  景觀 封面/心中山©李易暹影像工作室YHLAA 編輯室手記   新聞   2020新景觀 論述」邁向為地球負責任的「景觀專業」新里程碑/郭瓊瑩   景觀新視野 論述」景觀設計教育的實踐/郭維倫 論述」日本的公園綠地系統建置與推動/涂智益 論述」城鄉環境樹木保護的思維與作為/王秀娟 論述」從賦權、參與到社群協力創生地景/連振佑   在地台灣│水文藍帶 作品檔案1879│北投溫泉山水廊道/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80│韌性城市的河岸及公園景觀改造/黃苑景觀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81│新竹左岸(頭前溪高灘地)地景再造計畫/華廷國際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82│貓羅溪中游段生態及生活廊道重建計畫/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83│大安生態二部曲/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在地台灣│人文地景 作品檔案1884│浪漫臺三線國家自然步道─樟之細路整體規劃/大凡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85│沼平公園步道整修工程/築境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86│THEDARKLINE時空暗線:一道帶領生態與人文之旅的自行車道/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mICHELE&mIQUEL 作品檔案1887│花博公園與蝶共舞共融式兒童遊戲場/康鼎造景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88│心中山──捷運中山雙連帶狀公園/一口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策展論述」鼓勵好室GreenhouseasaHome/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陳漢儒建築師事務所   在地台灣│私人庭園 作品檔案1889│璞園春生生/太研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90│半畝塘若山II/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檔案1891│「忠孝大院」中庭住宅景觀設計/方極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海外事務所的經驗與觀察 作品論述」生態與產業變遷下的景觀建築實踐/廖德軒 作品論述」城市裡的翻轉計畫──台南和樂廣場/廖慧昕 作品論述」在英國的生態設計實踐/劉孝儀 作品論述」日本景觀前線──公共空間再生與景觀設計/劉雨津 作品論述」從景觀設計到農村復耕/汪怡嘉 作品論述」中國大陸旅遊環境概述與專業實踐/鄭燿忠             面對氣候緊急的時代來了   本期以「2020新景觀」為主題,邀請郭瓊瑩主任擔任特約主編,感謝她的策劃,將景觀專業各層面的態樣與專業人才的付出、表現做了完整的收錄。

的確,現今景觀專業的範疇幾乎已經包山包海,從國土計畫、區域計畫、都市計畫、都市設計、遊憩規劃,到我們一般所謂的景觀規劃設計、庭園設計,到文化資產保存活化、都市再生、社區設計,到室內景觀與公共藝術。

可說「景觀師」雖仍缺乏法定專業地位,其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實在不可謂不大,尤其在如今世界劇烈變動的當下,景觀專業者的態度、視野更關乎到我們環境的未來。

  在城市進化的過程中,以景觀為主導的都市主義在系統性城市策略的架構下,致力於解決問題、營造場所,建構出更適合人們生活的空間,同時以社會力量運作,讓每個關注人、生命或生態的團體與力量都能夠有更堅實的對話基礎與方法,展現並實踐各種民眾參與的範型,景觀在這條道路上的發展似乎是充滿希望的。

  然而世界似乎也不是那麼美好,《牛津字典》將「氣候緊急(ClimateEmergency)」列為2019年度代表字,宣示已不只是「氣候變遷(ClimateChange)」而已了!回想2015年各國領袖簽署巴黎協議(ParisAgreement)時,承諾要在本世紀末控制全球升溫在攝氏1.5度之內,最高不能超過攝氏2度;然而聯合國環境署發布的年度「減排缺口報告(EmissionsGapReport)」顯示,2018年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創新高、達553億噸,比2017年的535億噸高出許多;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將上升攝氏3.2度,這將導致災難性的天氣,例如更致命的熱浪、更頻繁的洪水與乾旱。

我們的環境已進入了「全球熱化(GlobalHeating)」,而我們仍像在溫水中被煮的青蛙一樣沒有感覺。

  在對抗暴雨、乾旱、洪水、野火以及食物生產的挑戰中,空氣、水、食物和污染的問題關乎自然資源的開發、分配和利用,生態和可持續性發展的價值因而顯現;景觀如何增加更多綠色空間,保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為資源管理設計出更好的系統;如何開放新視野,產生新的研究領域和設計,透過新科技的導入,如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作為專業者的技術工具,與科學家、開發商、建築師、城市規劃師以及工程師等跨專業、多技術的整合,打造一個共同願景,為減少碳排放貢獻一份心力,為野生自然創造未來是必須走的道路。

  由於氣候變遷和全球化,改變了人類與環境互動的方式,全球每年因為空氣污染單一原因死亡的人數至少有七百萬;地球上仍有許多人類所知甚少的細菌與病毒,全球暖化會打亂這些生態系統,病毒有可能跨越原來生存的範圍,現有病原體可能會變異、基因重組,甚至重新演化;目前在我們體內暫時相安無事的細菌,也有可能會因為氣溫升高或其他因素而活化、突變。

  科學家的警告言猶在耳,今天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就肆虐全球,雖然它的來源仍然未知,卻在短短三個月間翻轉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全球化的運作瞬間停擺,經濟與社會面臨巨大的衝擊與損失,也不知何時?會不會?回到原本我們生活的態樣;然而,因為避疫停工造成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環境品質惡化減緩,未嘗不是另一層面的好事。

值得思考的是:這場病毒疫情是否在警告人類才是環境的病毒?環境倫理是否應從人類中心、生命中心轉變成生態中心?是人類做出改變,讓地球喘息,讓生態系統恢復穩定的時候了,這才是我們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   總監黃長美 4814 2020-04-28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峇厘島棲息屋計劃 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16年12月 Vol.255 3102 2016-12-14 溪頭銀杏橋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Capstone課程「溪頭木橋設計團隊」 台灣建築雜誌2017年7月 6996 2017-07-05 林建築 跡.建築事務所(TAO) 2017年12月 Vol.267 3659 2017-12-15 熱門首選 HOT MAYUarchitects|公共與景觀 3553 住宅與生活樣貌vol.310 2349 FORMFOLLOWQUESTION2020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特 2836 台灣構築思維的細部精神vol.307 3240 島與半島:借來的時間與空間故事vol.312 2412 台灣室內設計未來式Vol.292 537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