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意思|汉典“國”字的基本解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字的解释,释义,异体字,音韵方言,部首笔画,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形.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簡繁異體字 guóㄍㄨㄛˊ部首囗 部外8 總筆畫11簡體国 䆐囗囯囶囻国圀或𠰧𡆻𡆿𡇅𡇎𡇏𡇕𡈑𢦾𢧌𤦂𤦒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區U+570B 全包圍結構25125115341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lakgwirmjdja60153 拼音guó注音ㄍㄨㄛˊ部首囗部外8總筆劃11基本區570B筆順25125115341 通 國基本解釋 ●國 guóㄍㄨㄛˊ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

~土。

~體(①國家的性質;②國家的體面)。

~號。

~度(指國家)。

~策。

~情。

~法。

~力。

~防。

~威。

~寶(①國家的寶物;②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

~格。

~魂。

~是(國家大計,如「共商~是」)。

特指中國的:~產。

~貨。

~粹。

~樂(yuèㄩㄝˋ)。

~藥。

姓。

英語nation,country,nation-state德語Land(S)法語pays,royaume,Etat 【漢典】 國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國 囯guó 〈名〉 (1)(會意。

从「囗」(wéi),表示疆域。

从或(即「國」)。

「或」亦兼表字音。

本義:邦國) (2)周代,天子統治的是「天下」,略等於現在說的「全國」[state] 國,邦也。

——《說文》 以佐王治邦國。

——《周禮·太宰》。

注:「大曰邦,小曰國。

」 方千里曰國畿,詛祝以敘國之信用,以資邦國之劑信。

——《周禮·大司馬》。

注:「國謂王之國;邦國,謂諸侯國也。

」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左傳·隱公元年》 丘也聞有國有邦者。

——《論語·微子》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左傳·莊公十年》 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漢·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又如:齊國;晉國;鄭國 (3)國都,一國最高政權機關所在地。

又稱國城,國邑[capital] 國中九經九緯。

——《考工記·匠人》。

注:「城內也。

」 三曰國禁。

——《周禮·士師》。

注:「城中也。

」 在國曰市井之臣。

——《孟子》。

注:「謂都邑也。

」 土國地漕。

——《詩·邶風·擊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左傳·隱公元年》 武伕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戰國策·齊策》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國中(王城之內;國內);國人(國都中的人);國遷(國都遷徙);國陰(都城北郊);國郊(國都周圍地名);國禁(古代國都中的禁令);國邑(城邑);國刑(城中施行的刑罰) (4)國家[country;state;nation] 聊以行國。

——《詩·魏風·園有桃》 國無有殘。

——《詩·大雅·民勞》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國人皆以諸先烈之犧牲精神爲國奮鬥。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序》 又如:國紀(舊指國家禮制與法令);國帑(國庫中的錢幣);國祿(國家的俸祿);國課(國稅;國家稅收);國器(可主持國政的人才) (5)古代王、侯的封地[feud] 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

——《史記·留侯之家》 孟嘗君就國於薛。

——《戰國策·齊策》 又如:國租(封地的田賦) (6)帝王[emperor's]。

如:國孝(爲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喪);國丈(帝王的岳父);國太(帝王之母的俗稱);國姻(帝王的姻親) (7)部落[tribe] [韓]凡七十八國。

伯濟是其一國焉。

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

——《後漢書》 (8)地方[place]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詩·魏風·碩鼠》 (9)家鄉[hometown] [侃]欲遜位歸國,佐吏等苦留之。

——《晉書》 (10)姓 常用詞組 國寶國賓國柄國步國步艱難國策國產國恥國粹國典國都國度國法國防國歌國格國故國號國花國畫國徽國會國魂國貨國籍國技國際國際歌國計民生國家國交國腳國界國境國舅國君國庫國力國立國門國民國民經濟國民收入國民政府國難國內國戚國旗國情國慶國喪國色國色天香國殤國士無雙國勢國事國是國手國泰民安國體國土國王國威國文國務國務卿國務院國宴國音國營國有國語國運國賊國債國子監【漢典】 國國語辭典 國ㄍㄨㄛˊguó 名 古代稱諸侯或君王的封地為「國」。

如:「魯國」、「齊國」。

《易經·師卦·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唐·柳宗元〈封建論〉:「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團體。

如:「中國」、「美國」。

城市。

《孟子·離婁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 地方。

如:「水鄉澤國」。

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

」 姓。

如春秋時齊國有國佐。

形 代表國家的。

如:「國旗」、「國歌」。

本國的。

如:「國人」、「國土」、「愛用國貨」。

【漢典】 【丑集上】【囗】 國·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國《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 國·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古文〕囗囶圀𢧌䆐【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𠀤觥入聲。

【說文】邦也。

【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

【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

【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

【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

【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

亦曰絕國。

【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

【又】遠處絕國。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

【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

【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

【註】典,掌也。

卽掌屬國之事者。

又城郭國,行國。

【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

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又姓。

【姓苑】太公之後。

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漢典】 【卷六】【囗】 國《說文解字》 【卷六】【囗】 《說文解字》 邦也。

从囗从或。

古惑切 《說文解字注》 (國)邦也。

邑部曰:邦,國也。

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

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

析言之也。

从囗从或。

戈部曰:或,邦也。

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

古惑切。

一部。

【漢典】 國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kuo˧˥唐代读音*guək日语读音KUNI韩语罗马KWUK现代韩语국越南语quốc 客家话[梅县腔]gwet7[海陆腔]kwet7[客英字典]kwet7gok7[宝安腔]get7gok7[客语拼音字汇]ged5gued5[陆丰腔]kuet7[沙头角腔]giet7gok7[台湾四县腔]kwet7粤语gwok3 近代音見母齊微韻入聲作上聲國小空;中古音見母德韻入聲國小韻古或切一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見母德部;王力系统:見母職部; 官话晋语吴语徽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國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或」保卣西周早期集成5415 「國」曾174 「國」說文‧囗部   「國」 「国」 「國」   「國」彔戈冬卣西周中期集成5420 「國」新甲3.285             「國」宗婦昔甹兄女鼎春秋早期集成2684 「」帛乙4.21           金文楚系簡帛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異體字䆐囗囯囶囻国圀或𠰧𡆻𡆿𡇅𡇎𡇏𡇕𡈑𢦾𢧌𤦂𤦒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囗(guo2)幗(guo2)圀(guo2)囶(guo2)囯(guo2)䂸(guo2)喐(guo2)簂(guo2)䤋(guo2)虢(guo2)囻(guo2)摑(guo2) 同部首 圖囝圑圚㘥圗囹固龱圔囙㘟 同筆畫 戛粗猍淟䂣䘭啂髙旋渒崙菚 小學古詩詞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杨氏之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先秦·《孟子·告子》《学弈》 初中古詩詞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唐·王维《使至塞上》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