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耗時56年跟拍英國14兒童成長結局道盡人生殘酷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BBC紀錄片《人生七年》從1964年開始,跟拍14名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7歲 ... 還是父母的經濟條件、文化水平、閑暇時間,城鄉子弟、富人和窮人的孩子之間 ... 港聞英女王娛樂國際生活即時最Hit中國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藝文格物社區教育更多服務登入港聞英女王娛樂國際生活即時最Hit中國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藝文格物社區教育港聞社會新聞突發政情偵查教育新聞影片深度香港經濟天氣英女王娛樂即時娛樂電影娛樂影片眾樂迷MIRROR聲夢傳奇高清相片下載國際台海危機即時國際環球趣聞國際分析世界專題紀實影像生活教煮親子01TV寵物教育職場好生活網購攻略中國台海危機即時中國大國小事藝文中國中國觀察台灣新聞科技實用教學數碼生活遊戲動漫攝影專區體育即時體育跑步行山Jumper武備志動感影像經濟財經快訊宏觀解讀地產樓市專題人訪觀點社論01觀點政策評析治政之道國家與香港世界變局論壇健康健康Easy醫師Easy醫美Easy銀髮族好食玩飛食玩買旅遊玩樂影片活動好去處女生知性女生穿搭筆記談情說性美容手帳熱話熱爆話題開罐研數所影像熱話藝文格物一物形而藝文哲學第二身扭耳仔攝影界社區社區專題18區新聞隱形香港紀實影像教育中小學校園教育發展DSE專區專上教育海外升學深造進修請先登入享受更多會員獨家優惠及功能!登入新聞總覽港聞英女王娛樂國際生活即時最Hit中國科技體育經濟觀點健康好食玩飛女生熱話藝文格物社區教育其他服務訂閱《香港01》周報熱話熱爆話題BBC紀錄片耗時56年 跟拍英國14兒童成長 結局道盡人生殘酷真相撰文:夏洛特出版:2021-07-0423:00更新:2021-07-0611:26【BBC/紀錄片/成長系列/7up】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人生七年》(又名《成長系列》)(theupseries),從1964年開始跟拍14名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7歲兒童,直至他們63歲。

導演明言起初是想驗證階級差異對一個人的影響,但跟拍下去後,卻發現很多殘酷的人生真相。

紀錄片結尾導演問每個人同樣的問題,「你認為階級存在嗎?」答案全部一致。

BBC紀錄片《人生七年》從1964年開始,跟拍14名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7歲兒童,直至他們63歲。

(網上影片截圖)下載「香港01」App,即睇城中熱話專門分享懸案的Youtuber「小烏」,曾介紹BBC這部長篇紀錄片《人生七年》。

她指該片自1964年開始拍攝,除了首集《7up》由導演保羅(PaulAlmond)拍攝外,其餘8集均由導演邁克爾·艾普特(MichaelApted)跟拍。

片中由14名來自英國不同社會階層的7歲兒童接受跟訪,他們每隔7年受訪一次,在鏡頭前分享近況及未來規劃。

導演邁克爾早期拍攝時,明言自己是想記錄社會階級對人的影響,但後來跟拍下去,則發現另一個更迷人的主題──「人生」。

到底是什麼在操控人的命運?毫無疑問的是,階層、教育、成長環境和朋友都是重要因素,但除此之外呢?來自富裕家庭的3名男童,明確知道將來必須考入名牌學府,然後成為社會精英。

(Youtube「腦洞烏托邦」影片截圖)紀錄片最初讓14名7歲兒童各自說出將來的理想,其中來自富裕家庭的3名男童,查爾斯(CharlesFurneaux)、安德魯(AndrewBrackfield)和約翰(JohnBrisby)都有清晰目標,明確知道將來必須考入牛津、劍橋大學這類名牌學府,然後成為社會精英。

階級視野決定選擇3人日後果然如願入讀目標學府,當中安德魯畢業後成為律師,往後當上律師事務所合夥人,63歲時的他正等待安逸的退休生活。

安德魯認為自己的成就該歸功於教育,而非父母的物質或財富。

他說:「人無法確定能留給下一代甚麼財富,但至少可以確定,一旦給了他們好的教育,他們終生都可以受用。

」。

安德魯的觀點放諸在約翰身上亦能適用,後者9歲那年遭遇父親早逝,在母親省吃勤儉下考上劍橋大學,後來成為保加利亞王室的法律顧問。

這除了有賴約翰的自身努力外,也有受他母親耳濡目染的關係。

不過,約翰認為這些成就更多是憑藉自己的堅韌性格得來,更不滿導演一直將其劃分為社會上層看待。

相較之下,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兒童未來,則顯得不可預測得多。

片中大多數出身中下階層的兒童,長大後仍然停留在原有階級,向上流動的人只在少數。

片中大多數出身中下階層的兒童,長大後仍然停留在原有階級。

(Youtube「腦洞烏托邦」影片截圖)片中3名來自「中產階級」的男童,彼得(PeterDavies)、尼爾(NeilHughes)和布魯斯(BruceBalden)雖然同樣重視學歷的重要性,但際遇大不相同。

彼得與布魯斯一生沒有太大起伏,二人俱如願考上大學,並分別成為公務員與教師,而且家庭美滿。

不過,同樣出身中產、父母均是教師的尼爾卻未有如此幸運。

他在青春期時患上精神疾病,後來沒有考上心儀大學,自此變得鬱鬱寡歡,往後還輟學過上流浪漢生活,直至40歲時才找回生活目標,當上議會顧問和業餘牧師。

出身倫敦東區工人階級的3個女生,成年後遭遇各種不如意事情。

(網上影片截圖)出身倫敦東區工人階級的3個女生,蘇姍(SusanDavis)、傑基和琳恩(Lynn),成年後都毫無意外地遭遇各種不如意事項,包括離婚、貧窮或是獨力撫養子女等等。

不同其他女孩受訪時的愁容,蘇姍總是樂觀面對生活苦難,並不斷找機會提升自己。

蘇姍21歲時與首任丈夫比利(Billy)結婚,婚後育有兩名子女,但35歲時毅然決定離婚,重新投入社會,以兼職賺錢來養育子女。

至42歲時,她才重新找到全職工作,同時邂逅戀人格林(Glenn),兩人自此相伴生活20多年。

不同其他女孩受訪時的愁容,蘇姍(右一)總是樂觀面對生活苦難。

(Youtube「腦洞烏托邦」影片截圖)+2性格決定命運?49歲時,蘇姍憑進修升職為一間大學法學院的研究項目主管,閒時她會重拾對舞台劇和唱歌的喜好,在某話劇團內幫忙。

導演邁克爾此時問蘇姍說:「你認為階級是否存在?」,後者回答稱:「當然了!」,但她未有因此想進入社會上層,認為原來身處的工人階級沒有甚麼不好。

另一邊廂,同樣來自基層的托尼(Tony),成年後亦未有向上流階層流動,但這無阻他過上幸福人生。

攝製隊在托尼7歲時,跟拍他遊盪在倫敦東區的各個街頭。

當時後者表示,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是打架的輸贏,將來理想是成為一名騎師。

可惜托尼後來發現自己在騎術方面天份有限,最優秀時也不過是比賽中的第4名,於是他轉而追求做的士司機。

托尼由騎師改為追求做的士司機。

(網上影片截圖)為此,托尼21歲時騎着電單車走遍橫街串巷,熟悉大小道路,閒時則遊走在賽狗場,替其他賭徒做跑腿下注幫補生計。

導演邁克爾以為托尼這樣下去,遲早會犯罪入獄,惟性格開朗的托尼,未有按邁克爾所想般發展,28歲時他已經儲足本錢買的士自食其力。

另外,托尼還多次嘗試創業,雖說全部以失敗收場,但晚年在最後一集紀錄片《63up》中,他明顯沒有表現任何後悔,更笑言人生是「喜歡一件事,就一定要大膽去嘗試。

不管最後成了沒,最少要試過」。

教育帶來向上流機會托尼後來因為「Uber」等召車軟件普及,收入大減,於是晚年買下鄉郊一棟房子,與家人共同養馬度日,閒時他會報名參加表演訓練班,客串劇團內的一些小角色,準備以此安渡人生最後日子。

出身農村的尼克所有小朋友中,唯一實現從底層階級向上流的人。

(Youtube頻道「腦洞烏托邦」影片截圖)同樣基層出身的西蒙(Symon),7歲時住在孤兒院,並經常會跟其他孩童打架。

這讓西蒙在成年後決心開辦寄養所,收養逾130名孩童,致力在慈善工作之中。

不少以為他會學壞的觀眾,都大跌眼鏡。

最讓人詫異的,莫過於是出身農村的尼克(WilliamNicholas)。

他是所有小朋友中,唯一一個實現從底層階級向上流的人,同時也是教育改變人生的最好例證。

尼克小時候每日要走約5公里的路上學,而且從小缺乏與人互動,個性非常害羞。

晚年時候的尼克,在鏡頭前顯得意氣風發,已不復是當年的自卑男孩。

(Youtube頻道「腦洞烏托邦」影片截圖)至14歲時,尼克還是會有意無意地迥避鏡頭,厚厚的眼鏡鏡片下盡是對前路的迷茫,但這不妨礙他日後以知識改變命運。

某次老師不經意的鼓勵說話,讓其深深被打動,自此醉心於鑽研科學知識,並在21歲那年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28歲時更移民美國,轉輾走到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教書以及做核電研究。

晚年時候的尼克,在鏡頭前顯得意氣風發,已不復是當年的自卑男孩。

儘管紀錄片最後未有道盡所有孩童的人生,其中有人離逝,也有人早已失去聯絡,但他們的經歷都明顯帶出性格和教育的深遠影響。

現實中,兔子跑不贏烏龜的真正原因是後者一出生就站在終點上,情況一如有錢人出生即擁有優越條件一般,他們不需要為生計奔波,便能獲得最好的生活。

紀錄片帶出性格和教育對人生的深遠影響。

(網上影片截圖)中下層出身的人,要考上與有錢人同樣的學校,則需付出數10倍的努力。

兔子可以選擇的只有跑與不跑,用力跑到終點的人,才有機會像尼克一樣,以用功讀書換來翻盤的可能。

【本文已獲「腦洞烏托邦」授權刊登。

】美國女預言家料中甘迺迪遇刺 傳稱「希望在東方」原句提及中國?白龍王傳13歲開天眼 神算戲名《無間道》爆紅 生前10大預言超準西貢結界有入無出?警員丁利華離奇失蹤揭秘 倖存者講可怕經歷👇👇👇點圖看「蘇聯睡眠實驗」來龍去脈👇👇👇+15俄羅斯政府曾發聲明否認前蘇聯曾做「睡眠剝奪」實驗。

(資料圖片)👇👇👇點圖看加德納的不睡覺實驗過程👇👇👇 01熱話YouTube熱話熱話BBC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