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孫文「五族共和」思想 - 豆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要言之,所謂「五族共和」的內涵與精義,就在於「五族一家」、「五族平等」,也就是五族相愛相親,如兄如弟,共赴國事,而且五大民族皆得享共和之權利,共 ...
豆瓣
登录
注册
三十三年落花夢:孫文主義學會
資訊
孫文學説研究
研究論著
>三十三年落花夢:孫文主義學會的日记
試論孫文「五族共和」思想
武陵漁父
2011-09-1509:41:48
中山思想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試論孫文「五族共和」思想林冠群1壹、前言 孫文倡導國民革命,所提出的各種學說,其中為學界解讀不一,且曾為孫文本身所否定者,殆為「五族共和」思想。
學界對於「五族共和」思想的分析,有以為是孫文所首創;2有以為「這是中國歷史上處理國內民族問題的一次重大變革」,3乃因孫文的「五族共和」思想,主張「國內各民族平等,都是國家的主體」;4有以為孫文的「五族共和」思想,就是「多族群、多民族的大中華民族主義」;5有以為「五族共和」,予少數民族平等地位,使原為激情的種族論的民族主義,走上理性的文化觀的民族主義;6有以為孫文提出「五族共和」,係將狹隘的民族思想,擴大為「統一」的民族平等思想;7有以為「五族共和」是孫文民族主義思想發展的「過渡時期」,並非最重要的部份;8有以為孫文的民族思想,由驅滿、排滿,到五族共和與中華民族,「轉變十分之大,不但前後相當不同,互相矛盾,甚至能公開抨擊自己以前的說法」;9有以為中國建立成為主權國家時,國內不能承認還有異族,若有異族,就不叫團結,也就沒有愛國主義,更不能對抗帝國主義,是以孫文的說辭會從「驅逐韃虜」,變成「五族共和」,此乃順應革命情勢,而有論述策略上的轉變;10亦有以為「五族共和」為一種口號,孫文於一九一二年元月發佈宣言後,有了一定意義上的法律效力,「五族共和」口號的提出,係受到康有為、梁啟超等立憲派主張所啟迪,並奠下基礎;11甚至有以為孫文根本未言明「五族共和」一詞。
12 上引諸說,可謂莫衷一是。
其中最啟人疑竇者,究竟「五族共和」是否由孫文所提出?還是由他人提出?或是辛亥革命以後,約定俗成的政治口號?再者,「五族共和」究竟是「過渡」性質的主張,或因情勢而作論述策略上的轉變,還是影響深遠的學說思想?「五族共和」究竟是否屬於「大中華民族主義」等。
本文試圖解決上述諸問題之外,還希望對「五族共和」思想的內涵,及其對當時邊疆地區局勢的影響,作一探討。
由於學界對孫文「民族思想」的研究,已屬汗牛充棟,本文之作,有如狗尾續貂,錯誤疏漏在所難免,敬祈賜教。
貳、「五族共和」是否由孫文首創一、孫文在辛亥革命前有關民族思想的言論 孫文自倡導革命,至辛亥年(1911)武昌鼎革,各省紛紛獨立止,歷年在民族思想方面的言論,例如民前十七年(1895)十月,孫文於民族主義宣言中云:詎知滿清以建州賊種入主中國,奪我土地,殺我祖宗,據我子女玉帛。
……要之,今日非廢滅滿清,決不足以光復漢族。
13民前十四年(1898),孫文云:滿清專制,彼為主而我為奴,以他民族壓制我民族不平孰甚,故種族革命因之而起。
14民前十二年(1900)六月十四日,孫文在新加坡與英國官員談話云:「……我志在驅逐滿洲人……」。
15民前九年(1903)十二月十三日,孫文在壇香山演說云:「深信不久漢人即能驅逐滿人,恢復河山。
」16同年十二月,孫文在壇香山正埠演說云:我們一定要在非滿族的中國人中間發揚民族主義精神,這是我畢生的職責。
這種精神一經喚起,中華民族必將使其四億人民的力量奮起,並永遠推翻滿清王朝。
17民前六年(1906)十二月三日,孫文在東京舉行民報一週年紀念會上演講云:民族主義……是不許那不同族的人,來奪我民族的政權,……想起我漢族亡國時代,我們祖宗是不肯服從滿洲的……惟是兄弟曾聽見人說,民族革命,是要盡滅滿洲民族,這話大錯。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滿洲人滅我們的國,主我們的政,定要撲滅他的政府,光復我們民族的國家……。
18民前六年(1906)孫文於「丙午萍鄉之役致革命軍首領照會」中云:照得本總統自提倡大義以來,專以驅除胡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
19民前五年(1907),孫文在檳榔嶼平章會館演說云:……我們現在要脫離奴隸的地位,就應該起來趕掉從外國來的滿人……恢復我漢室的山河……。
20同年三月十三日,孫文在「中華國民軍政府諭保皇會檄」中云:「……試思滿洲國主,本非華人,乃一野蠻腥羶之韃子耳……」。
21民前二年(1910),孫文在舊金山麗蟬戲院對華僑演講云:我中國已被滅於滿洲二百六十餘年,我華人今日乃亡國遺民……故今日欲保身家性命,非實行革命,廢滅韃虜清朝,光復我中華祖國,建立一漢人民族的國家不可也。
……22 綜上所引孫文在辛亥革命以前歷年的言論,將滿人視為「建州賊種」、「從外國來的」、「本非華人」、「野蠻腥羶之韃子」,應「推翻滿清王朝」、「驅逐滿人」、「恢復我漢室的山河」等。
有以為孫文所闡揚者,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23或是漢族對於國內他族的「小民族主義」。
24有以為孫文在此階段的民族思想,具有「偏狹的種族情結」,25而將此時期的孫文民族思想定位為「激烈的排滿主義」。
26吾人以為孫文為推翻滿人所建立的政權,鼓動革命風潮,創造對革命有利環境,號召佔中國人口絕對多數的漢人,以激越的言論,激發他們的民族主義情操。
但比起其他革命黨人,諸如鄒容之主張:掃除數千年種種之專制政體,脫去數千年種種之奴隸性質,誅絕五百萬有奇披毛戴用之滿洲種,洗盡二百六十年殘慘虐酷恥辱,使中國大陸成乾淨土,黃帝子孫皆華盛頓。
27顯然,孫文之「惟是兄弟曾聽見人說,民族革命,是要盡滅滿洲民族,這話大錯。
」28之語,及公開指稱以革命排滿為復仇之不當29的主張看來,孫文有關革命的民族思想,較之鄒容等人要緩和得多。
二、民國元年就任臨時大總統後有關民族思想的言論 辛亥革命,武漢首義後,十數行省先後獨立。
孫文在民國元年(1912)元月五日所發佈「臨時大總統告北軍將士文」中,提及了當時國內的局勢云:此次戰事遷延,亦既數月,塗炭之慘,延桓各地;以滿人竊位以私心,開漢族仇殺之慘禍,操戈同室,貽笑外人,我諸同胞不可不注意者。
……30上引孫文之語,可知當時十數行省獨立,與滿清有所接戰,而且有仇殺滿人之現象。
在此局勢下,孫文於民國元年元旦,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發佈就職宣言云: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31同年二月三日,孫文致大同府何宗蓮都統電云:共和民國係結合漢、滿、蒙、回、藏五大種族,同謀幸福……更安有苛遇滿族之理?……國家之事,由全國五族人共組織之。
32同年二月十八日,孫文以臨時大總統身分佈告國民消融意見蠲除畛域之文云:今中華民國已完全統一矣。
中華民國之建設,專為擁護億兆國民之自由權利,合漢滿蒙回藏為一家,相與和衷共濟……。
33同年四月一日,孫文在南京參議院解除臨時大總統職時云:「……今日中華民國,南北統一,五族一家。
……」34同年九月一日,孫文在北京蒙藏統一政治改良會演講云:……今我共和成立,凡屬蒙、藏、青海、回疆同胞……今皆得為國家主體,皆得為共和國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國家參政權……與吾內地同胞一致進行,以共享共和之幸福。
……35同年九月三日,孫文在北京五族共和合進會西北協進會演講云:……竊維民國成立,五族一家,地球上所未有,從古所罕見,洵為盛事…我國去年之革命,是種族革命……所望者以後五大民族,同心協力,共策國家之進行,使中國進於世界第一文明大國,則我五大民族公同負荷之大責任也……但願五大民族相愛相親,如兄如弟,以同赴國家之事……。
36同年九月六日,孫文在北京八旗生計歡迎會演講之大旨云:「政治改革,五族一家,不分種族。
」37同年九月七日,孫文在張家口各界歡迎會演講云:今日中華民國成立,漢滿蒙回藏五族合為一體,革去專制,建設共和…人人自由,五族平等……此五族共和之所以可貴……族無分乎漢滿蒙回藏,皆得享共和之權利,亦當盡共和之義務。
38同年九月中旬,孫文在北京回教俱樂部歡迎會演講云:今日之中華民國,乃五族同胞合力造成。
國家政體既經改良,不惟五族平等,即宗教亦均平等。
39 上引孫文在民國元年期間所發表有關民族思想的言論,顯然與民國元年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為以漢族為中心的排滿民族主義,而民國元年一年中的有關民族思想的言論,包括「中華民國,乃五族同胞合力造成」、「族無分乎漢滿蒙回藏,皆得享共和之權利」、「五大民族相愛相親,如兄如弟」、「五大民族,同心協力」、「五族一家」、「五族平等」等。
其言論已不再排除滿人,而是敞開胸懷,接納漢族以外的滿蒙回藏,公開宣稱「五族一家」、「五族平等」。
但從《國父全集》等文獻上,似乎搜尋不到孫文親口提倡「五族共和」的記載。
雖然孫文於民國元年九月七日,在張家口各界歡迎會的演講中提及「此五族共和之所以可貴」一語,然而,袁世凱於民國元年四月廿二日發佈臨時大總統命令云:現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為我中華民國領土,則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為我中華民國國民,自不能如帝政時代,再有藩屬名稱。
此後,蒙、藏、回疆等處,自應統籌規劃,以謀內政之統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40上引袁世凱「五族共和」之語,要早於同年九月七日孫文所提之「五族共和」。
但孫文於民國元年元旦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就職宣言中所提及:「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之內涵,得到了袁世凱的認同與回應,且深入當時中國人的內心,包括清廷,就在民國元年二月,清廷以隆裕太后之名義,頒佈「退位詔書」中就明白宣佈云: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
……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蒙、漢、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41準上,清廷明確地引用孫文的「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的精神內涵,將之濃縮為「合滿、蒙、漢、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只是在五族的排序上,仍將滿族排在首位。
姑不論滿洲皇帝是基於被迫或自願,其於還政於民的退位詔中,認同於「中華民國,乃五族同胞合力造成」及「五族一家」的精神內涵。
再加上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所發佈命令中明示:「現在五族共和」一語。
顯見「五族共和」早已深入人心,形成風潮,使上位者不得不順應。
是以,吾人以為,誠如林師恩顯所云,孫文並未言明「五族共和」一詞。
更有以為孫文在言語之中並無提倡及鼓吹「五族共和」之意。
42所謂「五族共和」一詞的內涵及精神,實際上梁啟超、楊度等人早已論及,例如梁啟超主張:「合漢、合滿、合回、合苗、合藏,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類……」。
43楊度主張:中國之在今日世界,漢滿蒙回藏之土地,不可失其一部;漢滿蒙回藏之人民,不可失去其一種,……人民既不可變,則國民之漢滿蒙回藏五族,但可合五為一,……至於合五為一,則此後中國,亦為至要之政。
44當時立憲派為求實現君主立憲之理想,曾力主:「必滿漢不相排,然後蒙、回、藏、苗可內附,比六種族混為一民族的國民,然後可以立國。
」45上述消弭滿漢畛域的思想主張,通過報刊的宣傳,迅速在社會上風行。
46又如以滿族學生為主的一批留日學生,在北京創辦《北京大同日報》,專門提倡:「滿漢人民一律平等,統合滿漢蒙回藏為一大國民。
」47可見,當時「五族平等」、「五族共和」、「五族大同」等詞語,流行於大小報端。
48五族組成國家的思潮也早已流行於社會之中。
孫文於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順應了當時的風潮,揚棄原先驅滿、排滿的主張,在全國矚目的位置上,登高一呼,於是將「五族共和」的觀念,普及於全國。
因此,孫文既非「五族共和」的首創者,也並未在言論中明示「五族共和」一詞,然而孫文在民國元年一連串宣揚「五族共和」內涵與精神的言論,對當時的政局造成了影響,尤其是對邊疆地區。
參、「五族共和」的內涵及對邊疆地區的影響一、「五族共和」的內涵 如前文所引諸家之說法,認為在孫文民族思想的演進上,「五族共和」並非重要部份,只屬「過渡時期」,更有以為孫文由驅滿、排滿,到五族共和與中華民族,轉變十分之大,前後相當不同,互相矛盾。
筆者以為上述說法,仍有商榷之餘地。
事實上,孫文的民族思想進程,由排滿到五族共和,與民族主義運動的歷史發展階段,若合苻節,既非「過渡」,亦無「矛盾」,而且造成莫大的影響。
按美國學者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Geertz)的說法,民族主義運動的歷史分成四個主要階段:其一,民族運動的形成及具體化;其二,民族運動成功動員;其三,民族運動成功,建立新國家;其四,建立國家後,發現他們不得不與其他國家,以及與國家中所產生的非常規社會,確立並穩定關係。
49其詳如下:民族主義發展的第一、第二階段為民族主義運動的形成,在於建立一個集體認同,將過去不太清楚的理念,諸如我們是誰?從那裡來?到何處去?作一清楚的架構,藉此希望改變人們體驗社會現實的符號與思考的架構,進而改變現實,建構一套民族主義論述,建立新觀點,用以激起抵抗外來政權的熱情,激起大眾的情緒。
而其中最吊詭之處,在於為反抗外來政權,促使建立起來的新觀點或論述基礎會很狹隘,但也很容易建立新認同。
例如,印度在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時,倡導印度人說他們不是英國人,要比理解有關他們是印度人時,要容易得多。
至第三階段成功建立新國家後,進入第四階段,就不能再運用否定、負面或狹隘的論述,必須在面對「我們是誰」的問題時,改變負面、狹隘的論述,重新建立一個能夠涵蓋此新國家的一個公民的集體主體,其中所隱含的意識型態,使新政府的活動有內在的關連,以便說明資源是如何分配,各族群的關係為何?以及為何如此安排等等。
50 準上所述,孫文在倡導國民革命的過程之中,如同本文所引辛亥鼎革以前孫文的言論,係屬於狹隘且負面的論述,指稱滿清為外來政權,必須驅逐滿人,以恢復漢室河山,用以喚起佔中國絕大多數人口的漢人的民族意識。
至辛亥武漢首義後,孫文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其宣言一反先前使用激憤、負面且狹隘的論述,建立了一套迥然於前,具包容且能涵容新國家之民族成員的論述,促使新國家對於如何界定、如何安排內部原有族群的關係,有了新的出路。
例如強調新國家係由五族合力造成,皆得為國家主體,皆得為國家主人翁,皆能取得國家參政權,五族同謀幸福,彼此平等,共為一家等等。
是以,吾人可以斷言,孫文民族思想的演進,完全吻合紀爾茲所揭示民族主義的四個階段。
準上,「五族共和」的論述,確屬中國民族主義發展中的一個階段,與先前排滿、驅滿的狹隘論述,或往後採融合、同化觀點的中華民族論述,既未矛盾,也不是屬於過渡性質,更不是順應革命情勢所作論述策略上的轉變,而是孫文深諳民族主義運動的精神,懷抱寬闊的心胸,為新國家的族群關係奠下基礎。
尤有進者,筆者以為孫文亦瞭解國際法上的主權繼承,中華民國既是承繼清朝,當然也就承襲了清朝的全部義務與權利,包括清朝所控有的領土疆域。
吾人檢視孫文在民國元年所發表有關民族思想的言論,其言論內涵之核心與精義,就在於闡揚中國係由漢地、滿洲、蒙古、回疆、西藏等五個地方所組成,強調中華民國係由漢、滿、蒙、回、藏等五族所構成。
要言之,所謂「五族共和」的內涵與精義,就在於「五族一家」、「五族平等」,也就是五族相愛相親,如兄如弟,共赴國事,而且五大民族皆得享共和之權利,共盡共和之義務,既無種族之差別也無不同之待遇。
二、「五族共和」對邊疆地區的影響 由於清廷基於防止漢人與邊疆民族勾結反滿,因此對國內各民族採取分化與隔離之政策,禁止詩書出關。
例如在內蒙劃分各部落旗界,使各旗僅能在其範圍內遊牧,禁止越界,禁止內蒙古王公以下與外蒙額魯特、唐古特、巴爾呼等貿易結婚。
禁內地人民至蒙古貿易耕種,不得娶蒙古婦女。
並限制內地人民前往新疆,非有護照不得入疆,嚴禁漢回通婚,入疆之漢人僅能租地利用,無土地私有權;在經濟上,回疆發行不同之幣制等。
51上述為清廷在邊疆之施政表現。
在中央主理邊政的理藩院政務,漢人不得參預,如理藩院上自尚書下至主事無一漢人,僅在漢檔房有筆帖式漢軍六人而已。
52因此,漢人對於邊疆事務,乃至於邊疆地區的民族素不瞭解,更談不上熟悉。
反觀蒙、回、藏等邊疆民族對於革命黨人所持激烈的漢族民族主義言論,產生了疑慮。
諸如中國同盟會的宗旨之一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53其中「韃虜」與「中華」對稱,指的是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滿、蒙、回、藏等都涵括在內。
是以,滿洲皇室在考慮退位時,除提出皇室優待條件八,及皇族待遇條件四外,還提出了滿蒙回藏待遇條件七。
54並於退位詔之末尾云:「特行宣示皇族暨滿蒙回藏人等,此後務當化除畛域,共保治安……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
55顯見其將邊疆地區民族與皇室皇族綁在一起,大有以邊疆地區民族與內地漢族交涉的代表自居,具體地反映出非漢族對於當時局勢變化的疑懼。
除此外,在各邊疆地區對辛亥革命期間革命黨人之言行,具體反應如下: 在滿洲地區,握有軍權的張作霖,於民國元年期間,數度向日本駐奉天總領事落合謙太郎聲稱:目前東三省兵馬實權全在本人掌握之中,斷不容許革命黨之類南方人任意蹂躪……日本國如能以德相召,則東三省民眾,必將人心趨向,有所依歸。
本人認為與其將東三省委與南方人之手,勿寧予外人更為了當。
56……身為北人而附和南人之共和,甘受其制,本人寧死亦不屑為。
果如此,尚不如依附日本為佳。
57……如果皇帝退位,成立共和政府,本人即不聽從指揮。
……吾人已失去應為之效忠之皇帝,則依附同種之日本,乃屬理所當然。
58內外蒙古王公則質問伍廷芳云:共和國將僅以十八行省組織之乎?抑將合滿蒙藏回共組織之乎?如諸君子欲合全國共謀組織,則滿蒙藏回土宇遼闊,且佔全國之大半。
其人民習慣,只知有君主,不知何謂共和,更深懼諸君子少數專制之共和……即使諸君子所見不遠,懷挾部落思想,謂我蒙古去之不足惜……則我蒙古最後之主張,未便為諸君子宣佈。
59外蒙古甚至於民國前一年(1911)十月十日武漢首義後,於同年十一月三十日假稱,不忍坐視內地各省獨立,欲徵調騎兵進京保護大清皇帝。
60於同日卻宣布蒙古獨立,驅逐庫倫大臣三多。
同年十二月廿八日,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登基,為喀爾喀皇帝,定帝號為顏真汗,年號為共戴,國號為大蒙古國,61並於民國元年春進兵攻打科布多。
62不僅如此,辛亥革命時期,在內蒙古的變亂地區,大量漢人遭到驅逐和燒殺。
63 在新疆方面,辛亥革命消息傳入伊犁後,革命黨人於民國元年一月七日起義,殺了伊犁將軍,成立革命政府,舊派以烏魯木齊為中心,出兵討伐,雙方在伊犁與烏魯木齊之間的固冬圖等地「打得很厲害」。
64至同年六月,烏魯木齊與伊犁還未和,同時,南疆一帶也很混亂,65俄國見新疆紛亂,亦有派兵入伊犁、喀什干涉的企圖,新疆局勢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
66在西藏方面,清廷派駐於拉薩的川軍,在獲知辛亥革命的消息後,加之軍餉缺乏及軍紀蕩然,遂起譁變。
據當時駐藏軍官所陳述當時西藏情勢:「人心惶惶,謠言四起,番言殺漢,漢言殺番,各懷疑懼。
」67遂至十三輩達賴控制全藏,驅逐約兩千多名的川軍及官員,形同與中央脫離關係,西藏各地漢人處境極慘,「漢商民居藏者被屠殺幾盡」。
68除此外,西藏並發兵攻打川康邊區,「於是康所有州縣遂以次陷沒矣。
」69 上述蒙藏地區,於辛亥革命期間先後宣告獨立。
其獨立之理論,在蒙古方面,蒙人所謂之「中國」,實指「漢族」,就清代滿漢蒙三族之關係,滿為建立王朝的共主,蒙漢是各自臣屬於滿族王朝之下,二者雖共事一主,卻無上下之分,也無統屬之別。
蒙古之所以臣屬於中國王朝者,乃因滿清而非中國(漢族),漢蒙二族之間無主屬關係,因此,滿清王朝一旦被推翻,漢蒙二族同獲解放,各自獨立。
70同樣地,西藏以為西藏與中國之間,乃因滿洲皇帝為施主,保護供養西藏以達賴為代表的黃教,而達賴為代表的黃教,則回聵以教法祝禱滿洲皇帝政躬康泰,及清朝國運昌隆,如是結成所謂的「供施關係」,是以西藏達賴喇嘛與滿洲皇帝之間的關係為私人關係,當滿洲皇帝遭推翻,不再代表中國以後,西藏即與中國脫離關係。
因此,蒙藏二地於辛亥革命前後,相繼宣告獨立,一時中國有分崩的危機。
辛亥革命前後期間,中國邊疆地區動蕩有如上述。
孫文就在此當口,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身分宣佈,以「五族一家」、「五族平等」為內涵的「五族共和」言論,完全揚棄激越的漢族民族主義,再加上繼任臨時大總統的袁世凱重申孫文的「五族共和」宣言,並實施籠絡政策。
上述的言論與政策,對邊疆地區產生了穩定的功效,阻止邊疆局勢進一步的惡化。
例如,內蒙古王公就放棄了分裂的圖謀,明確宣佈:「數百年來,漢蒙久成一家……共和新立,五族一家……我蒙同係中華民族,自宜一體出力,維持民國。
」71在新疆地區,伊犁革命初始,革命黨人就已發起組織了五族聯合會。
72另曾有「今一旦政綱失握,外有強鄰之虎視,內有外蒙之貪狼,恐此大好山河(指新疆),將淪陷於異族之手」體認的都督楊增新,於民國元年六月九日電呈大總統和議條件,其中第一款即承諾新疆實行共和。
73在西藏地區的十三輩達賴及第九輩班禪,雖未立即接受「五族共和」,但經過一段時間後,也先後接納。
例如第九輩班禪在民國十四年二月,致善後會議消弭戰禍實行五族共和意見書中云:中國今日號稱五族共和……夫此五族共和之真諦果安在哉?豈非五族人民無上下、無遠近、無貧富、無貴賤、一切平等……。
74並於民國十八年,班禪駐京辦公處成立宣言中,明示成立宗旨之一為:「西藏始終與中國合作,貫徹五族共和,共同抵制強鄰之侵略。
」75由此足見,「五族共和」之深入其心。
十三輩達賴亦有心向共和之跡象,76也有一般西藏人士以為:「若不加入中國聯邦,為五大民族之一,則恐有遭印度人蹂躪之時。
」77上述種種,證明了「五族共和」在民國元年以後的一段時期內,對邊疆地區確實發揮了一定的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
肆、結論 綜合上文所述,「五族共和」思想既非孫文首創,孫文亦未曾親口明言,但孫文以革命黨魁,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其就職宣言及其後之言論,宣揚中華民國乃由五大民族所共同組成,五族一家,五族平等,「各於政治上有發言之權」,78不再主張狹隘的漢族民族主義,排斥非漢族。
孫文在民國元年的所有言論,代表革命黨放棄先前激越的主張,實有助於穩定民國初年的局勢,而且形成風潮。
例如民國元年五月廿四日,由臨時大總統發佈禁止排滿書籍令云:據融洽漢滿禁書令發起人陳其美、王人文等電呈:竊民國肇基,共和初建,亟宜聯絡五族協力維持……從前鼓吹排滿各書……且悖共和宗旨,特倡議發起融洽漢滿禁書令……中華民國由五大族公同合組而成,自宜聯絡感情,以收協同統一之效……。
79此外,各地亦成立鼓吹「五族共和」的社團組織,諸如「五族少年同志保國會」,新疆伊犁成立「漢滿蒙回藏五族共進會」,在北京先後成立「五大民族共和聯合會」及「五族國民合進會」等。
80而且這種風潮影響持續到第九輩班禪於民國十九年致蔣介石函時仍稱:查西藏與中國一致合作,歷史上發生關係茲已數百年矣。
而且五族共和,猶之一家弟兄,全藏老幼人民,無不歡欣鼓舞……。
81上引九輩班禪之語,仍持「五族共和」的觀點,所謂念茲在茲,五族共和之深入邊疆人士內心,於此可見一般。
五族共和之所以能夠深入邊疆人士內心,主要在其所薀含真正的意義,在於合漢滿蒙回藏五大地域組成一國,國民則由漢滿蒙回藏五族所組成,彼此平等,無分軒輊。
既沒有以大民族併吞小民族的意涵或企圖,也沒有以一民族駕陵於其他民族的圖謀,消弭了中國境內非漢民族的疑懼。
因此,在民國元年「五族共和」的思想言論中,是懷抱寬廣的胸懷,涵容五大民族共赴國事,似無所謂「中華民族」或「大中華民族主義」的存在。
因為中國傳統將「中華」與「韃虜」;「華夏」與「夷狄」;「漢」與「胡」;「中原」與「邊疆」等詞彙相對稱。
在邊疆人士眼中,「中華民族」或「大中華民族主義」,就是「漢民族」、「大漢民族主義」的同義詞。
是以「五族共和」確是一種理性的文化觀的民族主義,也是中國歷史上處理民族問題的重大變革。
就因為西方帝國主義及日、俄等國,謀我邊疆日亟,例如日本之於東北,外蒙就是在沙俄的外交支援與軍事援助下宣布獨立,成立「大蒙古國」。
82在西藏方面,孫文亦云:「達賴背叛,純係外人運動所致。
」83亦即西藏與中央關係之斷絕與緊張,全係英國在背後支持與唆使。
在眼見中國邊疆地區,將一一脫離中國的危機之下,「五族共和」已不足以鞏固國家之完整性,由是孫文自民國八年(1919)年起反對「五族共和」,認為係「無知妄作者,於革命成功之初,創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說,而官僚從而附和之」。
84民國九年(1920),孫文進而以為「這五族的名詞狠不切當,我們國內何止五族呢?」85接著孫文認為五族共和是「世襲底官僚,頑固底舊黨,復辟底宗社黨,湊合在一起,叫做五族共和」。
86並改口提出:「漢族當犧牲其血統、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漢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以誠,合為一爐而冶之」的「中華民族之新主義」。
87民國九年,孫文又說:「融合我們中國所有各族成一個中華民族」。
88至民國十年(1921),孫文提出以「漢族來做個中心,使之同化於我……仿美利堅民族底規模,將漢族改為中華民族」。
89如是孫文不但完全拒絕「五族共和」之說,且力主滿蒙回藏同化於漢族,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以抗拒帝國主義的分裂中國國土。
從此「中華民族」取代了「五族共和」,成為流行於中國社會嶄新的民族思潮。
如前文所云,有以為孫文的民族主義思想由驅滿、排滿到五族共和、中華民族,改變之大,前後矛盾,甚至公開抨擊自己以前的說法。
但實際上,孫文歷年有關民族思想言論的進程與演進,與西方學者討論民族主義發展階段,不謀而合。
吾人以為可將孫文民族思想進程分成三個階段,由排滿而五族共和而中華民族,各階段間,彼此既無矛盾,而且有著首尾相承、環環相扣的關係。
各階段均非過渡性質,也非策略性的轉變,而是針對中國當時的內外情勢,以及多民族的環境,所提出在當時而言仍屬先進的民族思想,影響後世匪淺。
1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2賈湖亭<論我國半世紀以來之邊疆政策>,文刊《邊疆論文集》(第一冊)(台北:國防研究院,民53),頁675。
3楊策、彭武麟《中國近代民族關係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頁287。
4同前註。
5孟德聲《中國民族主義之理論與實際》(下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民91),頁362。
6李國祁<激情與理性:二十世紀中國歷史演進的省思–帝國主義、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文刊《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頁13。
7封恒<國父民族思想探源(二)>,文刊《藝術學報》第53期,頁316。
8呂芳上《革命之再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78),頁130。
朱浤源<孫中山對內民族主義的轉折與困惑>,文刊《滿族文化》第十五期,頁6。
9朱浤源<孫中山民族主義的變與不變>,文刊劉青峰編《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頁443-444。
10石之瑜<評論>(評陳建樾:多民族國家的民族主義及其在中國大陸的命運),文刊《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91),頁114。
11胡岩<五族共和口號的提出及其意義>,文刊《西藏研究》1995年第1期,頁42-44。
12林師恩顯《國父民族主義與民國以來的民族政策》(台北:國立編譯館,民83),頁72。
13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委員會編《國父年譜》(上冊)(台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民55),頁72。
14張其昀主編《國父全書》(台北:國防研究院,民55),頁366。
15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78),頁402。
16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1。
17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2。
18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8。
19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二冊,頁7。
20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16。
21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二冊,頁15。
22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18。
23朱浤源<孫中山民族主義的變與不變>,頁440。
24同前註。
25朱浤源<孫中山對內民族主義的轉折與困惑>,頁6。
26同前註,頁5。
27鄒容<革命軍>,緒論,載於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編第十冊)<革命之倡導與發展–興中會>(台北:民52),頁544。
28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9。
29同前註。
30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二冊,頁28。
31同前註,頁23-24。
32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四冊,頁203。
33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二冊,頁29。
34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25。
35同前註,頁66。
36同前註,頁72。
37同前註,頁77。
38同前註,頁77-78。
39同前註,頁78。
40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合編《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檔案史料匯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頁2346。
41《清史稿》卷25,<宣統皇帝本紀>(台北:洪氏出版社),頁1004-1005。
42戴旭璋<政治發展與中山先生民族思想之演進>,文刊《三民主義學報》第十六期,頁364。
43《梁啟超全集》(第二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頁1071。
44王晴波編《楊度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頁304。
45張鎨、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三卷下冊)(北京:三聯書局,1978),頁125-126。
46馬先彥<清末民初民族融合思潮考略>,文刊《貴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頁96。
47同前註,頁97。
48同前註。
49請參閱CliffordGeertz,TheInterpretationofcultures,BasicBooks,ADivisionofHarperCollinsPublishers,US.1973,p.238.50ibid,p.239-240.51林師恩顯《清朝在新疆的漢回隔離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7),頁16-17。
52同前註,頁17。
53中央黨史會《中國國民黨黨章政綱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83)。
54《清史稿》,卷25<宣統皇帝本紀>,頁1004。
55同前註,頁1006。
56轉引自張永<從「十八星旗」到「五色旗」>,文刊《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2期,頁113。
57同前註。
58同前註。
59渤海壽臣輯《辛亥革命始末記》二,要件篇(台北:文海出版社,民58),頁12。
60陳崇祖《外蒙近世史》第一篇(台北:文海出版社,民54),頁10。
61張啟雄《外蒙主權歸屬交涉(1911-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84),頁36-37。
62包爾漢《新疆五十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頁31。
63張永<從「十八星旗」到「五色旗」>,頁112。
64包爾漢《新疆五十年》,頁16。
65同前註。
66李信成《楊增新在新疆》(台北:國史館,民82),頁31-32。
67《西藏研究》編輯部編《民元藏事電稿》、《藏亂始末見聞記四種》(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頁146。
68同前註,頁139。
69同前註。
70張啟雄,前引書,頁40。
71轉引自胡岩,前引文,頁45。
72包爾漢,前引書,頁17。
73李信成,前引書,頁34-35。
74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第二史檔案館合編《九世班禪內地活動及返藏受阻檔案選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頁3-4。
75同前註,頁7-8。
76民國八年(1919)北京政府派朱繡等入藏,於民國九年返回時,達賴設筵俎餞,聲言余親英非出本心,因欽差逼迫過甚,不得已而為之。
此次貴代表等來藏,余甚感激,惟望大總統從速派全權代表,解決懸案,余誓傾心內向,同謀五族幸福……。
詳見牙含章《達賴喇嘛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頁267。
77柏爾原著,宮廷璋譯述《西藏之過去與現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民19),頁160-161。
78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二冊,頁487。
79民初時期文獻編輯小組編《中華民國建國文獻:民初時期文獻》第一輯(台北:國史館,民86),頁17。
80馬先彥,前引文,頁98。
81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合編,前引書,頁18。
82請參閱張啟雄,前引書,頁28-33。
83孫文於民國元年(1912)八月在北京之談話<游京雜談>,文刊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二冊,頁476。
84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二冊,頁335。
此為孫文於民國八年(1919)的論著《三民主義》中之主張。
85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218。
此為孫文於民國九年(1920)十一月四日在上海中國國民黨本部會議席上之演講:修改章程之說明。
86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227。
孫文於民國十年(1921)三月六日在中國國民黨本部特設辦事處之演說。
87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二冊,頁335。
88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217。
89秦孝儀主編,前引書,第三冊,頁217-218。
分享到
推荐
4人
8人
喜欢
喜欢
>我来回应
三十三年落花夢:孫文主義學會的日记
(
全部
)
《近代中国(第22辑)》目录
從族國到國族-從孫中山和東姑阿都拉曼的國族論述看亞洲新興國家的族群整合之路
孫文‧日本關係人名錄
孫中山與張君勱憲政思想之比較:兼論對制憲的影響
論孫中山民族主義在中國大陸之實踐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全部
)
我的收藏
我的收藏
我的收藏
我的收藏
我的收藏
关于豆瓣
·在豆瓣工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帮助中心
·移动应用
·豆瓣广告
©2005-2021douban.com,allrightsreserved
延伸文章資訊
- 1何謂五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2五族共和_百度百科
五族共和,是中華民國成立初期的政治口號。這一原則強調了在中國的五大族羣漢滿蒙回藏和諧相處,共建共和國。中華民國以五色旗作為國旗,分別代表漢族(紅); ...
- 3中國五十六民族 - 發現者旅行社
- 4五族共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憲運動的「五族大同」,是中華民國成立初期的政治口號。這一原則強調了在中國的五大族群和諧相處。以五色旗作為國旗,分別代表漢(紅);滿(黃); ...
- 5從「五族共和」到五域統合 辛亥革命和中國國家形態近代 ... - 政治大學
所謂五族,即滿、漢、蒙、回、藏,是來自清代的族群政治觀 ... 際的「五族共和」,表達的就是在新的政治基礎之上組織多民族共同體的意願。這 ... 何謂國形不可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