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距無人車應用技術與服務- 技術探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5年,Google 開始讓無人車在道路上運行進行測試與收集資料。
通用、福特等美國汽車企業則計劃於2021年推出全自動無人駕駛共乘汽車。
然而,無人車技術是否可以 ...
技術探索
現在位置:
首頁
技術探索AIoT
遙距無人車應用技術與服務
遙距無人車應用技術與服務
106-09-21
工研院資通所徐家昌
歐美亞皆可看到其身影的Navya無人巴士,即是遙距無人車的概念,可遠端監控及操作。
近年來無人自動駕駛技術熱潮受到全球各地的矚目,許多關於無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報導與議題討論充斥於新聞網路媒體之上,藉由這些資料,大眾或多或少可以了解無人自動駕駛的內涵,但是有一項與自動駕駛相關卻還未受到注目的技術:遙距無人車(TeleoperationVehicle,TOV),在技術成熟度尚未到達自動駕駛的當下,是目前提高自動駕駛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解決方案。
無人駕駛車發展概述90年代開始,關於無人駕駛車的大型計畫與競賽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EurekaPrometheus計畫、美國國防部舉辦的DarpaChallenges,證明了無人駕駛車的可能性,由此開始引起無人駕駛車輛的技術熱潮,大量的公司和研究單位,包括Benz、GeneralMotors、Bosch、Nissan、Toyota、Audi、Volvo、中國百度和Google開始著手研發無人車技術,並希望能推出成熟商業產品。
2015年,Google開始讓無人車在道路上運行進行測試與收集資料。
通用、福特等美國汽車企業則計劃於2021年推出全自動無人駕駛共乘汽車。
然而,無人車技術是否可以真正發展成熟,可適應真實複雜道路及環境,提供高規格安全自動駕駛,普及於人們日常生活中,使得人人皆可放心大膽地放開雙手上路,仍是個未知數。
雖然目前自駕車技術還未致完善,但是已經有許多自駕車公司迫不及待推出自家產品進入市場進行商業化營運,如剛進入台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開始試運行的喜門史塔雷克無人小巴、瑞士的postbus、美國的nuTonomy以及積極進軍各國市場,歐美亞皆可看到其身影的Navya無人巴士。
這些提供固定路線或是點對點接駁服務的無人巴士或車輛,依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標準J3016的定義屬於level3至level4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雖然還未滿足level5定義達到完全的自動駕駛,但其產品成熟度及試運行成果已經證明,縱使僅有level3~level4程度的自動駕駛也足以提供顯著的效益與便利性,並吸引大眾的目光。
表1:自動駕駛技術等級定義(CopiedfromSAEstandardJ3016)
遙距無人車(TOV)為無人駕駛車之過渡如果比較Google自駕車(以level5完全自動駕駛為發展目標)以及上述提及之無人接駁巴士,表面上看起來技術結構皆相似:皆使用到3D雷射雷達與相機感測、高精度地圖與GPS結合慣性導航進行定位,行進路線規劃與車輛控制等。
但是在未具備全自動駕駛能力之前,無法確保可以滿足於實際道路運行時所遇到的各式各樣無法預期的特殊狀況,這些無人巴士公司皆具備了兩項技術以克服此類問題:遠端監控與遠端控制。
以Navya為例,針對營運車輛建立遠端服務中心進行車隊管理,進行遠端車輛狀態監控,透過車身裝置的感測器回傳周邊環境資訊,在車輛遇到特殊情況而無法遵循既定路線行駛時,主動通知控制中心的監控人員,監控人員在了解車輛本身及周遭狀態之後,可以遠端輸入指令以即時變更行進路線,讓車輛可以回復行駛狀態。
這即是遙距無人車的概念,讓遠端operator可以監控及操作(或是命令)無人車輛,藉此輔助功能未盡完善的自動駕駛車輛。
圖1:現今無人車還無法克服真實環境上各式各樣之路況與挑戰
遙距無人車技術概念遙距無人車本身已經不是一項新的議題,最早在1898年代NikolaTesla即在其一項專利提到利用無線電技術進行遠端車輛控制的概念。
近年來更由於自動駕駛的發展而重新談論起這項技術,如UK的GateWay計畫,提供以平板為介面來遠端控制車輛,提升行動不便駕駛者的便利性,即使在車外也可以操控車輛調整停車位置,免去頻繁上下車之辛苦勞頓。
遙距無人車讓人類駕駛者可以在車輛之外,進行車輛駕駛以應付複雜情況,透過無線傳輸技術,如無線區域網路(WLAN)或是電信網路(UMTSorLTE),將車輛感測器資訊(如相機即時影像畫面)傳回後端服務中心,後端服務中心通常配置有螢幕供服務人員解讀即時取得之資訊(如無人車周邊道路即時影像畫面),判斷無人車周邊環境狀態,然後再透過控制介面(可能是仿真駕駛平台,也具備方向盤及剎車、油門踏板等設備)以遠端方式操控或是命令無人車輛,藉此解決無人車遭遇無法應付之困境。
如圖1中之道路落石為例,無人車在遭遇此種臨時路況時,將因其所遵循之既定行進路線遭受落石的阻礙而無法繼續前進,這時無人車可主動提醒控制中心服務人員進行遠端人為介入,當後端服務人員透過即時串流畫面了解無人車前方路況之後,即可啟動遠端駕駛模式以手動方式遙距操控車輛繞行落石區域,並待回到可以安全行進之預定路線後再將控制權交還給無人車,回復自動駕駛模式。
圖2:遙距無人車技術概念圖
遙距無人車商業模式與效益1. 遙距操控車輛共享
結合到點叫車服務與車輛共享之概念,透過後端服務中心以遠距操控方式將車輛調派至租用人指定所在地,而使用完畢後可隨時交還給後端服務中心人員接手車輛,提高便利性,車輛共享服務可更具彈性,真正達到隨時隨地租車還車。
2. 於人口密集地區之遙距操控接駁服務
人口密集區域如大型活動舉辦地點,透過遠距操控方式增派接駁車輛以紓解人潮,提高接駁車輛調度便利性與機動性。
3. 自駕車後備機制
無人車可藉由後端服務中心人員的監控,提高無人車安全性與舒適性,當無人車遭遇問題時(如遭遇無法辨識之路面障礙物或是無法判斷可行駛道路區域),後端服務人員可以藉由影像傳輸畫面了解車輛周遭狀況,並以遠距方式動態變更行進路線或是切換無人車駕駛模式,後端服務人員直接進行遠距駕駛。
4. 惡劣環境工作
在環境惡劣或容易造成工傷意外之工作場所、災害地區甚至戰區,透過遙距無人車技術,可讓駕駛者遠離災害風險的方式駕駛或操控器具於上述場所進行探勘、搜查及救災等任務,或是降低人員傷亡的成本。
圖3:遙距無人車商業模式
遙距無人車雛型系統與服務平台工研院發展的遙距無人車雛型系統與服務平台開發所需之遠端操控、180度街景串流與自動保護機制(有限自駕模式),提供無人車運作所需之系統能力,無人載具本身將採用國內電動車業者所發展之電動載具。
遙距無人車服務平台部分著重於後端平台建立,包括道路動態物體辨識測距技術,包含以多感測融合影像辨識技術,在光線充足的環境,可辨識汽車、行人移動物體,並且標示物體距離,提供遙距無人車服務平台之標示提醒。
此雛型系統著重於上層資通訊技術研發與整合,透過現有4GLTE技術以及自我研發之低延遲串流技術將車輛感測器資訊(辨識結果以及環周街景影像)傳回後端服務平台,供後端服務人員於遠距監控無人車運行狀態或是以遠距駕駛方式操控車輛行駛。
圖4:工研院研發之遙距無人車系統架構示意圖
其系統規格與能力如下:遠距操控安全車速達30km/h。
提供低延遲串流技術將車輛前方180度即時環周街景影像回傳至後端服務平台,以供後端服務人員進行遠端監控,即時影像畫面解析度達720p@30fps(end-to-endlatency<300ms)。
提供自動安全保護機制,可於通訊斷線或不穩定時啟動下列自主控制能力(自動駕駛模式):
車道、車距維持與緊急煞停。
提供道路動態物體辨識測距技術雛型:
光線充足的環境,可辨識汽車、行人移動物體,並且標示物體距離。
辨識率:汽車80%、行人80%。
總結而言,遙距無人車可以是自動駕駛的一部分,在level5自動駕駛到來之前,可提高目前自動駕駛技術之安全性與可靠性;但其技術本身也可獨立運作,亦發展出相關應用需求與商業模式。
◎參考文獻[1]SAE,TaxonomyandDefinitionsforTermsRelatedtoOn-RoadMotorVehicleAutomatedDrivingSystems,2014.
[2]GateWayproject.[Online].Available:https://gateway-project.org.uk/gateway-demonstrates-how-teleoperation-and-autonomy-can-improve-mobility-for-disabled-drivers/
[3]FTM:Tele-OperatedDriving.[Online].Available:https://www.ftm.mw.tum.de/en/main-research/driver-assistance-and-safety/tele-operated-driving/
[4]Teleoperatoin: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leoperation
相關連結回171期_無人載具技術專輯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分享:
分享到我的Twitter
分享到我的Plurk
分享到我的Facebook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
©2015IndustrialTechnologyResearchInstitute.法律聲明Facebook
發行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發行地址: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四段195號51館719室建議網頁瀏覽器為IE8.0以上(含)版本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自動駕駛「沙盒計畫」3年體檢台灣無人車發展最大弱點曝光
台灣智駕行銷公關李真慧在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專訪時,直接點出台灣無人車產業的願景。 2018年,經濟部技術處訂定無人載具沙盒計畫實驗條例,隔年10 ...
- 2全球夯無人駕駛! - 熱門焦點- 經濟部技術處
全球夯無人駕駛! · 雷達(Radar):以無線電為能量來源,發出無線電波的同時接收被感測物體所反射的訊號,可探測物體與車之間的距離、方位。 · 光學雷達(Lidar) · 成像 ...
- 3無人車「大行其道」—無人駕駛真的能實現嗎? - 科技大觀園
自動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的福星? 在無人駕駛車真正「大行其道」前,仍然有許多障礙有待跨越. 客觀的統計數據 ...
- 4無人駕駛汽車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 BBC
但要想讓無人駕駛技術成為主流,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 「無人駕駛汽車應該是一種非常冷靜的交通工具,但並不是路上所有人類司機都會這樣做,」交通研究 ...
- 5【硬塞科技字典】什麼是無人駕駛車(Driverless car)?
當汽車不再需要駕駛,就意味著乘客在某地下車後無人車便可自行前往別處載客。路上將不再有閒置的車輛,而是在街上四處穿梭載客,充分發揮車輛的效益。當無人車結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