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 - 知乎专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 ... 唯有风能穿越荆棘。
... 其实听过无数次《起风了》。
每天傍晚散步的时候,如果有耳机,必然是这首歌了。
但是我一直喜欢原版, ...
首发于紫荆银杏苑无障碍写文章登录/注册其实听过无数次《起风了》。
每天傍晚散步的时候,如果有耳机,必然是这首歌了。
但是我一直喜欢原版,虽然对于我而言先入为主的是吴青峰,但我不喜欢里面的删减,歌词固然删减常见,但是《起风了》没有一句我愿意错过。
那句“晚风吹起你鬓间的白发,抚平回忆留下的疤,你的眼中,明暗交杂,一笑生花,暮色遮住你蹒跚的步伐,走进床头藏起的画,画中的你,低着头说话。
”是那么关键,里面流露出的一种深情,超越了“翻过岁月不同侧脸,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单曲循环无数次之后,我开始明白一些事情,这是一首悲伤又带有希望的歌,就像它自己说的,明暗交杂,一笑生花。
始终都想问的是一句话,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后来想想,自己喜欢《起风了》应该是受了江南的影响,自己写过很多江南的相关答案,最后弄得自己的文字审美也像江南,《起风了》我最喜欢的感觉就是时空交错感,从年少初识,到世界之大,最后到鬓间的白发和蹒跚的步伐,所以我喜欢原唱,就如同喜欢无限延长的时间延伸。
时空感,独属于江南的故事,也是以爱之名。
我想说,《起风了》很像上海堡垒。
《上海堡垒》电影固然成为了笑话,但是原著还是耐读的,江南其实也是个蛮勤快的作家,你去看他的全集,会发现他这个以拖更出名的作家居然有这么多作品,完全也是可以说一句著作等身。
但其中,在那么多作品中,最出名的作品其实就是此间,龙族,九州缥缈录和上堡。
《上海堡垒》对于所有的读者而言,最难忘的一幕也就是迟到了十二年的短信,猜不透沉默,看不破呵呵,林澜爱谁呢?谁也不知道。
时空隔离的触觉,摸不到,触不到,最后到了自己的手里只有一封晚安的短信,那有说明什么?十二年过去,她已经逝世,又能怎么样呢?无能为力。
那种时空交错感,那种深情和时光的流逝感,这种淡淡的失落,是上海堡垒最后的情感爆发,也是《起风了》吴青峰版本完全无法提供的体验,所以我反复听着买辣椒也用券的版本,虽然唱功只是一般,虽然还有背后的配乐不完美,但是每次我都期待着最后的那句“晚风吹起你鬓间白发”和“暮色遮住你蹒跚的步伐”。
上堡和江南笔下的爱情一样,都很无力。
江南自己呢?大概是亲身经历吧。
以前写过江南和师姐的往事,大概写得太惨,评论区纷纷心疼江南,但是我觉得恰恰又是这份不甘心和孤独成就了江南,后来写了一篇说江南的孤独忧伤的艺术,也获得了意外的高赞。
江南在上堡后记里面写过叶芝的《当你老了》叶芝对于茅德·冈一见钟情,而且一往情深,也指这样描写过他第一次见到茅德·冈的情形:“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
其实我接触《当你老了》这首诗很早,早在初中就看过,当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的,但是在江南笔下,我才知道这个故事。
那时候,我觉得上海堡垒的后记也是他自述,爱情无望的同科和不幸,促使叶芝写下很多针对茅德·冈的诗歌,在数十年时光里,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茅德·冈不断激发叶芝的创作灵感,有时是激情的爱恋,有时是绝望的怨恨,更多的时候是爱和恨之间复杂的张力。
写下《当你老了》的叶芝只有28岁,想像一下,一个28岁的男人写下这样的诗篇,好似对自己心爱的女孩诅咒发誓说,等你年老了,你便明白我对你的爱情,等那些仰慕你容颜的男人皆退却了,你会知道只有我还依然爱你。
这是一个赌上了时间和生命的誓言,深情而激愤。
或许茅德冈成就了叶芝。
而师姐成就了江南。
但他们真的想要这个吗?这真的如他们所愿了吗?回想林澜和江洋那场如在错身巷中的相逢,和苹果花旁的茅德·冈,其后那么悲伤,只因当时那么美。
其实他们最想要的,也不过是再次看到你微凉晨光里笑得很甜蜜而并非无奈地写下,有些瞬间的存在从开始就是为了被缅怀,有一些笑容的绽放仅仅为了被回忆。
在《起风了》的最后,大概就是这些故事最温暖的结局。
我终将青春还给了她,连同指尖弹出的盛夏他能问出,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今天该是一个好日子吗?也算是我经历了大起大落,原本应该阳光明媚的中午,和急转直下的下午,最后写完最后一句,我也感觉看开了很多事情。
或许有一天,我也会说,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吗?那时候我也会回忆起今天。
今天的片段,闪闪烁烁,用色温暖而苍老,像是水洗风吹日晒之后,失色在时光里的老相片。
发布于2021-03-0523:01江南(作家)九州缥缈录(书籍)上海堡垒(小说)赞同6410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紫荆银杏苑琐碎随笔,生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