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策展到底是什麼?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到這裡,展覽已經完成,但策展的過程還沒結束。

最後階段” Evolution “的意思是,把觀眾對展覽的反應、回覆、展場和作品的呈現品質、大眾討論的方向、 ... 沉浸式體驗紀實策展實務指南策展觀點策展沙龍內容策展到底是什麼?六年前開始席捲美國、吹到亞洲,策展的系統到底會長什麼樣子?林宏儒MarkLinFollowJun30,2018·8minread讀這本書時,血壓會不斷飆升。

作者劈頭就給出:「寫這本書就是一場策展的行為」這種論述。

這如果被做藝術策展、或廣義一點-「做展覽」的朋友看到,一定會皺眉頭,越讀越不明白:「到底什麼叫策展?」最近有許多的媒體公司,在職稱上多了一個「內容策展人」這個頭銜。

起出我看到時感到很奇怪,到底編輯、行銷跟策展是怎麼搞上邊的?剛開始以為這只是一種炫砲的詞彙,純粹掛上一個統稱罷了。

但當越來越多知名品牌(設計、音樂、產品公司)都開始掛上這個頭銜時,是不是代表這有某種趨勢在演進?或更嚴謹的,這會不會暗示新的知識系統正在醞釀、新的職業正在產生?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本書的大意內容這本書的作者是StevenRosenbaum,是一家影音內容平台的執行長,幫這本書寫推薦序的名單非常長,台灣的推薦人有之初創投的林之晨。

簡單來說,書的來頭不小,作者熟識各界的CEO、許多博物館領域的朋友,在檢視作者觀點的「資格論」時,我個人認為沒有什麼問題。

簡單來說,作者把Curation很直白的定義在「商業、編輯、社群」三個領域,其他的藝術、博物館什麼的,不在他的研究範圍,也就是不會涵蓋在「內容策展」的向度裡討論。

雖然他沒有談到純粹的實體展覽,但作者在本書中有直接與博物館館長聊聊關於內容策展的看法,也用自己的例子應證了博物館和美術館類型的策展,脫不開當今內容策展的某些思維。

兩者是相容且並不衝突的。

因此整體而言,讀完之後並不會感到有太過偏頗的主觀意識。

清楚切割出討論範圍後,作者拉出一套「策展的步驟」,分別是Selection(揀選)—Organization(組織整理)—Presentation(呈現)—Evolution(進化演變)這套步驟貫穿本書的每個章節,他用此邏輯來解釋所謂媒體內容如雜誌、報紙、部落格、臉書貼文、影片資料、……都屬於策展的「表現形式」,也就是說,雜誌總編輯、部落客、網紅、……都可以被稱作「策展人」。

這套步驟的應用很直觀,首先策展人依照自己的品味和經驗揀選出合適的作品、素材、內容(文字、圖像),這些資訊是整個社會裡被精挑細選出的精華,然而沒有經過專業整理之前,都是一盤散沙。

下一步,策展人將其分門別類,根據性質、展場空間特性、觀展者體驗流程的預想做一些安排。

於是,所有的一、二手資料都被賦予意義,不再只是一些零碎、無價值的東西。

這些被鋪設好軌道的內容將被設計師進行視覺製作、實體的呈現模型預測,經過幾個版本的模型後,最後真正上架到網路平台、實體展場上。

到這裡,展覽已經完成,但策展的過程還沒結束。

最後階段”Evolution“的意思是,把觀眾對展覽的反應、回覆、展場和作品的呈現品質、大眾討論的方向、內容生產者的回饋……等等延伸出去的資訊做追蹤和整理歸納。

這些根據展覽而不斷演進、被創造的資訊非常寶貴,因為這將帶給下一屆的展覽有豐富客觀的分析可以參考,也讓展覽的議題性持續不斷在社群之中蔓延。

作者本人出版過兩本關於策展的書。

「所以,內容策展是什麼?」回過頭來,我們來談談定義。

作者具體地寫出一段敘述:「內容策展就是在商業、媒體、社群三個領域中對於組織和挑選內容過程中的『定性判斷』,以及其中所要經歷的必要過程。

」也就是說,在商業、媒體、社群領域中,策展人執行Selection(揀選)—Organization(組織整理)—Presentation(呈現)—Evolution(進化演變)的過程,而「定性判斷」的意思就是「以人工的方式做資訊處理」,並非直接以電腦、大數據、人工智慧、數理統計等等科學工具來執行。

從這裡可以看出,內容策展很有可能是非常主觀的。

因為策展人對資訊的敏感度、拿捏立場的成熟度都會直接影響呈現的內容。

有別於電腦科學的「精準度」,策展人和受眾之間的連結並不完全來自於統計數據,而是策展人本身和受眾的默契,或更直白的,是一種「傳送和接收的直覺」。

舉例來說,DJ選出一首音樂,絕對不會只單靠目前排行榜歌曲、大數據統計出的好聽音樂,反而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經驗做出選擇。

很大程度上,DJ就是音樂領域的策展人。

他們具有權威性,也具有某段時間、空間運行的掌握能力。

或是例如,某些巷弄裡的獨立書店老闆,會根據自己偏好和觀點選擇有意義的書,這些書往往不會是TOP10,也不會是大眾所知曉的書目,但他們選出來的書常常讓「懂書」的人感到敬佩。

若對於內容策展的定義和範圍都能接受,那我們可以進入下一個較具爭議性的辯題:「內容策展」和「藝術策展」之間的關係?作者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很小心,他沒有要踩雷的意思,畢竟他也知道藝術展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脈絡。

但他還是壯膽去問多位博物館館長犀利的問題:「你覺得博物館做的策展和我提出的內容策展,到底差在哪?」這題聽起來很討打,但仔細想想,真是滿艱難的發問。

首先,藝術型態或博物館類別的策展,非常重視「研究人員」、「行政人員」兩個體系,研究人員負責考察文物作品、賦予其歷史意義和脈絡、了解時間地點創作背景、對作者有非常深刻的體悟。

而行政人員負責保存文物、維修和整理、處理動線跟呈現形象、應付門票…等等事宜。

或許你已經感受到,研究人員的工作當中,很多都可以被歸類在Selection(揀選)—Organization(組織整理)兩個步驟裡,雖然很多地方或許有些爭議,例如內容策展的步驟裡並沒有強制要賦予展覽「主題」,而藝術類型的展覽往往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

但整體而言,討論兩者的「工作流程」的時候,的確可以拼湊起來。

另一方面,行政人員的工作內容,也可以大致上用Presentation(呈現)—Evolution(進化演變)這個步驟來檢視。

作者跟館長們提出,所謂內容策展(Curation)和藝術策展(Curating)真正的差別幾乎只有「題材」不一樣而已,而處理作品和資訊的過程當然會有不同,但這些不同處不能用來否定內容策展的「非正統性」,或冠上「無系統性」的標籤。

大部分的館長在討論的最後都開始表達贊同,甚至有些館長樂於見到內容策展領域的竄起,因為這很有可能連帶促進傳統派的改革。

我個人認為,或許兩者的差異不只有「題材」選擇不同,必定會有許多工法的專業特性。

但也很贊成作者強調「不斷去爭論『內容策展』是不是策展」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的確是門有系統的專業。

你可以說兩者背後的系統還是有差異,但你不能因此說「Curation侵犯到Curating的專業性」,這樣的論述應該要先全盤了解Curation的背景後再做定論。

在Steven的定義中,各領域都能有內容策展人的介入。

為什麼內容策展很重要?會影響到哪些層面?剛剛有提到,內容策展的範圍在商業、社群、媒體,基本上幾乎已經涵蓋很多面向。

但確切來說,我們要怎麼感受到內容策展的威力呢?首先,剛剛有舉過例子,DJ、獨立書店老闆都可以是策展人,但這些專業人士不一定會自稱自己是策展人,或甚至不知道有這個新職業冒出來。

然而有趣的是,這些人往往會有一群支持他們的受眾或粉絲存在,越知名、越具有資歷的專業人士,將擁有越龐大的支持者。

假設今天的獨立書店老闆意識到自己在做一些策展的事情,且有意願把它做得更好,那會發生什麼事呢?這位書店老闆可能不會只專注在書籍,還會開始注重讀者拿起書、翻書、放下書、之後和他人討論的種種過程。

這些流程會讓書店老闆了解到一本新書要上架時,應該可以怎麼擺放、是否可以在內頁安插小遊戲,或者有沒有機會邀請讀者做內容的心得分享,且不只是單純的一場分享會。

換句話說,整個策展過程的Evolution變成關鍵,這個步驟是這些專業人士在意識到自己是策展人的時刻,才會開始被重視的。

或許書店老闆最後對這個步驟沒有興趣,但了解內容策展後,許多經營的過程都可以被優化,包括選書的方式、書架的擺放和風格、店面的氣氛和音樂、倉庫的庫存分類方法、……等等。

簡單來說,策展工作已經存在,但當它被系統化地吸收成自己的知識庫,我們可以根據本身的專頁作許多延伸,最後可能成為這個領域的意見領袖、成為一位更專業且更重視受眾的組織經營者、更多專業的跨領域工作者…,重要的不是只有了解知識,還必須應用出來,讓策展的過程變成執行事務的習慣,而非只是一項思考方法。

對於個人,內容策展系統會帶給我們優化工作流程的邏輯和提升執行的結果。

並且還有個檢視成果再優化的特性。

對於組織,並不是什麼都要跟策展搭上邊,但它的確是一套精準篩選內容的模式,讓公司的產品不會只依靠電腦科學來做調整,還會有專業人力的介入,這將會是現在人工智慧盛行後,應對組織裡某些缺陷的解法。

MarkLin2018.7.1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希望能幫我拍5個like,你的鼓勵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TheCurators策展人們感官設計X社會議題X沉浸體驗515策展觀點515 claps515TheCurators策展人們所有內容由《社團法人臺灣策展與活動體驗發展暨教育組織》製作及維護。

Writtenby林宏儒MarkLinFollowStudyinthedesignofcurationandcurator’sphilosophy.-fromTaipeiTaiwanTheCurators策展人們所有內容由《社團法人臺灣策展與活動體驗發展暨教育組織》製作及維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