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囊取物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探囊取物(拼音:tàn náng qǔ wù)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宋· ... “探囊取物” “甕中捉鱉”兩者都有極容易或極易取得的意思,但有區別。

探囊取物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上選擇瀏覽(共4個義項) 添加義項 ▪漢語成語 ▪內地與澳門合拍的影片 ▪英雄殺錦囊 ▪遊戲《豪傑成長計劃》中的卡牌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探囊取物/1511980 複製 複製成功 探囊取物 (漢語成語) 編輯 鎖定 探囊取物(拼音:tànnángqǔwù)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宋·歐陽修等《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1]  “探囊取物”的原義是伸手進入囊袋中拿取物品;比喻辦成事情輕而易舉;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含褒義。

[1]  中文名 探囊取物 拼    音 tànnángqǔwù 近義詞 甕中捉鱉、輕而易舉、手到擒來 反義詞 難上加難、海底撈針、緣木求魚 注音字母 ㄊㄢˋㄋㄤˊㄑㄩˇㄨˋ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目錄 1 成語出處 2 成語典故 3 成語寓意 4 成語運用 5 成語辨析 探囊取物成語出處 編輯 中國用吾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

(宋·歐陽修等《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1]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探囊取物”。

[1]  探囊取物成語典故 編輯 五代時,後唐的名士韓熙載因父親被明宗李皇所殺,準備離開中原,投奔江南的吳國。

[3]  韓熙載出走時有個名叫李榖的好朋友為他送行。

道別時,韓熙載對李榖説:“江南國家如果任用我為宰相,我定能率軍北上,迅速平定中原。

” [3]  李榖聽後説:“中原國家如果任用我為宰相,那攻取江南各國好比囊中取物那樣容易。

” [3]  韓熙載投奔吳國不久,吳國就被南唐攻滅。

但是,南唐也國事多變,奸臣當道,他未能得到重用。

於是,他借酒消愁,與歌伎斯混在一起,因此一直未能當上宰相,他原先的誓言,自然沒有得到實現。

[3]  李榖的情況與韓熙截然不同。

後來,他做了北方後周的將領,奉命征伐南唐。

他在南征過程中打了不少勝仗,屢建戰功。

只是他當宰相的誓言也沒有實現,不過“探囊取物”這個成語卻流傳了下來。

[3]  探囊取物成語寓意 編輯 韓熙載和李轂的談話成為千古美談,韓熙載最後做了南唐宰相,由於奸臣當道,皇帝昏庸而無所作為。

李榖卻率軍討伐南唐,但未能實現其當宰相的理想。

可見,理想和現實總是存在一定差距,但為理想而奮鬥的精神是值得讚揚的。

[2]  探囊取物成語運用 編輯 成文用法“探囊取物”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含褒義;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

[1]  運用示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二回》:“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 [1]  現代作家梁斌《播火記》十二:“點小事,如探囊取物。

” [1]  探囊取物成語辨析 編輯 探囊取物—甕中捉鱉“甕中捉鱉”是説水甕中捉甲魚;比喻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事情辦起來輕而易舉,很有把握。

“探囊取物”“甕中捉鱉”兩者都有極容易或極易取得的意思,但有區別。

“探囊取物”偏重在非常容易,“甕中捉鱉”偏重於十分有把握。

“探囊取物”多着眼於事,“甕中捉鱉”多着眼於物。

“甕中捉鱉”可用作動詞“來(個)”“來(它個)”的賓語,“探囊取物”不能這麼用。

“甕中捉鱉”常跟“手到拿來”“十拿九穩”等配合運用,“探囊取物”一般沒有這種用法。

[3]  參考資料 1.    探囊取物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1] 2.    肖瑤,廖春敏編著.中華成語典故[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0.09:104 3.    王俊編著.讀成語識天下走進中國傳統文化能力篇2[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5.06:26-27 圖集 探囊取物的概述圖(2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9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下个转角的相遇 (2021-12-07) 1 成語出處 2 成語典故 3 成語寓意 4 成語運用 5 成語辨析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