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 维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是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5-2017年為了提升國內研究水準、建設世界級的頂尖大學,給予重點大學經費補助之計畫。
目前本計畫已經結束,接續計畫為高等 ...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項目類型高等教育所有人行政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國家 中華民國建立日期2005-2017年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是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5-2017年為了提升國內研究水準、建設世界級的頂尖大學,給予重點大學經費補助之計畫。
目前本計畫已經結束,接續計畫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目次
1發展歷史
2各校每年補助金額與重點發展領域
2.1第一期第一梯次
2.2第一期第二梯次
2.3第二期第一階段
2.4第二期第二階段
3參見
4參考文獻
5外部連結
發展歷史[編輯]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在2011年以前名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該計畫共分二梯次執行。
第一梯次兩年期計畫執行時間為2006年至2007年,共計有17所大學獲得補助;第二梯次的三年期計畫執行時間為2008年至2010年,依照第一梯次兩年期計畫的執行成效來重新核定,獲得補助經費的學校共計15所大學。
以上所述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共二梯次執行期間為2006年至2010年,為第一期計畫。
自2011年起,中華民國教育部啟動新一期(第二期)的計畫,並將計畫名稱改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執行期間自2011年起至2015年止,並於2011年4月1日公佈審議結果,共計12所大學包括34個研究中心獲得補助,各校依獲得補助之規模排序依次為: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陽明大學、國立中興大學、長庚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
另外5所大學包括5個研究中心獲得特別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中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元智大學。
除本計畫外,教育部對技職體系之大專院校,設有「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與獎助提升教學品質的「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各校每年補助金額與重點發展領域[編輯]
第一期第一梯次[編輯]
本計畫分為「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重點領域)」執行,獲選一流大學者實補助新臺幣2億元以上,並通常有數個研究領域;獲選重點領域者,補助約新臺幣1億元;每校只設一個重點領域(詳見教育部官方補助金額明細表)[2]。
No.
校名
補助金額(新臺幣)
一流大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30億元
人文社會、奈米科技、資訊電子科技整合、醫學、整合性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永續發展與防災科技、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
2
國立成功大學
17億元
基因調控與訊息傳遞、海洋環境及工程、前瞻材料及微奈米、心血管疾病、免疫學、物理治療、尖端光電、永續環境、地球動力系統、替代性能源
3
國立清華大學
10億元
奈米與材料、生物科技、資通訊技術、能源與環境、基礎科學與科技管理
4
國立交通大學
8億元
跨領域基礎科學、光電跨領域科技、尖端電子資訊、跨領域生物科技、先進超快雷射
5
國立中央大學
6億元
地球系統科學與環境科技、電漿科技與複雜系統、應用資訊與創意內容、太空科技與天文、光學與光電
6
國立中山大學
6億元
晶體光電科技、海洋科學、微奈米分析技術、電子商務與科技創新
7
國立陽明大學
5億元
基因體研究、腦科學
8
國立中興大學
4億元
生物科技、仿生奈米暨先端產業精密製程、環境保育暨防災科技
9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3億元
建築科技
10
國立政治大學
3億元
商管、傳播、兩岸與外交
11
長庚大學
3億元
分子醫學
12
元智大學
3億元
燃料電池、通訊科技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No.
校名
補助金額(新臺幣)
頂尖研究中心(重點領域)
1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1億4千萬元
水產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2
中原大學
1億4千萬元
薄膜科技研究中心
3
臺北醫學大學
1億元
中風研究研究中心
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9千萬元
教育評鑑與發展研究中心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第一期第二梯次[編輯]
本計畫分為「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重點領域)」執行,獲選一流大學者實補助新臺幣2億元以上,並通常有數個研究領域;獲選頂尖研究中心(重點領域)者,補助約1億元;每校只設一個重點領域(詳見教育部官方補助金額明細表)[3]。
本計畫分為「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重點領域)」執行,獲選一流大學者實補助新臺幣2億元以上,並通常有數個研究領域;獲選頂尖研究中心(重點領域)者,補助約新臺幣1億元;每校只設一個重點領域。
(詳見教育部官方補助金額明細表)[4]
No.
校名
補助金額(新臺幣)
一流大學
1
國立臺灣大學
30億元
人文社會、奈米科技、資訊電子科技整合、醫學、整合性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永續發展與防災科技、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
2
國立成功大學
17億元
基因調控與訊息傳遞、海洋環境及工程、前瞻材料及微奈米、心血管疾病、免疫學、物理治療、尖端光電、永續環境、地球動力系統、替代性能源、東亞人文與區域文化研究
3
國立清華大學
12億元
奈米與材料、生物科技、資通訊技術、能源與環境、基礎科學、人文社會與科技管理
4
國立交通大學
9億元
跨領域基礎科學、光電跨領域科技、尖端電子資訊、跨領域生物科技、先進超快雷射
5
國立中央大學
7億元
地球系統科學與環境科技、電漿科技與複雜系統、應用資訊與創意內容、太空科技與天文、光學與光電
6
國立中山大學
6億元
晶體光電科技、海洋科學、微奈米分析技術、電子商務與科技創新
7
國立陽明大學
5億元
基因體研究、腦科學
8
國立中興大學
4.5億元
生物科技、仿生奈米暨先端產業精密製程、環境保育暨防災科技
9
長庚大學
3億元
分子醫學
10
國立政治大學
2億元
商管、傳播、兩岸與外交
1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億元
建築科技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No.
校名
補助金額(新臺幣)
頂尖研究中心(重點領域)
1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9千萬元
水產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2
元智大學
9千萬元
燃料電池研究中心
3
高雄醫學大學
9千萬元
環境醫學研究中心
4
中原大學
7千萬元
薄膜研究中心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第二期第一階段[編輯]
第二期第一階段(100年4月至103年3月)各校每年補助金額與重點發展領域[5]。
No.
校名
補助金額(新臺幣)
各校頂尖領域
1
國立臺灣大學
31億元
人文社會、資訊電子科技整合、基因體醫學、系統生物學、理論科學、分子生醫影像、新興物質與前瞻元件科技
2
國立成功大學
16億元
前瞻醫療器材科技、能源科技與策略、傳染性疾病及訊息、尖端光電科技
3
國立清華大學
12億元
低碳能源、奈微米科技互動、神經網路體、前瞻物質基礎與應用科學(與交大合作)、先進製造與服務管理
4
國立交通大學
10億元
前瞻奈米電子與系統、智慧資通訊、前瞻光電科技、生醫電子轉譯、前瞻跨領域基礎科學(與清華合作)、生物資訊(與清華合作)、腦科學(與陽明合作)
5
國立中央大學
7億元
環境與能源、複雜系統及電漿科學、光學與光電科技、資訊應用(整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
6
國立陽明大學
5億元
基因體、腦科學
7
國立中山大學
4億元
亞太海洋(整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科技及環境生態研究中心推動之)、電子商務與網路社會
8
國立中興大學
3億元
農業生物科技
9
長庚大學
2億元
分子醫學
10
國立政治大學
2億元
中國大陸研究、選舉研究、創新與創造力研究(整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灣建築科技中心)
11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2億元
建築科技(整合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
1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億元
華語文與科技、科學教育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No.
校名
補助金額(新臺幣)
頂尖研究中心(重點領域)
1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1億元
海洋中心
2
國立中正大學
1億元
前瞻製造系統研究中心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第二期第二階段[編輯]
第二期第二階段(103年4月至105年12月)為期2年9個月,各校補助總金額與重點發展領域[6]。
No.
校名
補助金額(新臺幣)
各校頂尖領域
1
國立臺灣大學
60億元
人文社會、資訊電子科技整合、基因體醫學、系統生物學、理論科學、分子生醫影像、新興物質與前瞻元件科技
2
國立成功大學
31億元
前瞻醫療器材科技、能源科技與策略、傳染性疾病及訊息、尖端光電科技
3
國立清華大學
24.6億元
低碳能源、奈微米科技互動、神經網路體、前瞻物質基礎與應用科學(與交大合作)、先進製造與服務管理
4
國立交通大學
20.6億元
前瞻奈米電子與系統、智慧資通訊、前瞻光電科技、生醫電子轉譯、前瞻跨領域基礎科學(與清華合作)、生物資訊(與清華合作)、腦科學(與陽明合作)
5
國立中央大學
14.2億元
環境與能源、複雜系統及電漿科學、光學與光電科技、資訊應用(整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
6
國立陽明大學
10億元
基因體、腦科學
7
國立中山大學
8億元
亞太海洋(整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科技及環境生態研究中心推動之)、電子商務與網路社會
8
國立中興大學
6億元
農業生物科技
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4億元
華語文與科技、科學教育
10
長庚大學
3.8億元
分子醫學
11
國立政治大學
3.8億元
中國大陸研究、選舉研究、創新與創造力研究(整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灣建築科技中心)
12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3.4億元
建築科技(整合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No.
校名
補助金額(新臺幣)
頂尖研究中心(重點領域)
1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1億元
海洋中心[7]
2
中國醫藥大學
1億元
中醫藥研究中心
3
臺北醫學大學
1億元
癌症轉譯研究中心
4
元智大學
6千萬元
大數據與數位匯流創新中心
依補助經費高低排列
參見[編輯]
台灣大專院校列表
台灣教育
繁星推薦
參考文獻[編輯]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網站-執行學校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8-04
^教育部官方補助金額明細表(doc檔案)
^教育部官方補助金額明細表(doc檔案)
^教育部官方補助金額明細表(doc檔案)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網站-各校頂尖領域.[2013-08-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5).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期中考評結果與新申請學校審議結果公布
^海洋中心.[2014-10-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7).
外部連結[編輯]
五年五百億補助大學排名都退步(2012-10-04公視新聞)
五年五百億綠地不見了(2008-02-19聯合報╱趙坤茂/台灣大學資工系教授)
五年五百億能打造一流大學?(2005-10-11聯合報╱李家同/暨南國際大學資工系教授)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北醫、海洋、中原聯合成果發表記者會
閱論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中興大學
長庚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
元智大學
按補助經費多寡排序
閱論編新十大建設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國際藝術及流行音樂中心
M台灣計畫
台灣博覽會(已取消)
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
第三波高速公路
北中南捷運
臺鐵捷運化
污水下水道
平地水庫海淡廠
閱論編臺灣高等教育學制高等教育大學(綜合大學)·學院技職教育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專科學校(二專·五專)入學方式測驗入學繁星推薦(學測)·個人申請(學測)·登記分發(指考)·四技二專統測·單獨招生非測驗入學技優入學·四技申請入學當前補助計畫高等教育深耕計畫1全校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研究中心2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長庚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正修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過往補助計畫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相關主題臺灣大專院校整併·臺灣大專院校退場·臺灣大專院校系統與聯盟1表列經核定為全球鏈結學校者,依中心件數、經費多寡排列2按件數多寡與序號排序。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邁向頂尖大學計畫&oldid=68954259」
分類:臺灣教育政策臺灣教育列表隱藏分類: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連結本地和維基數據均無相關圖片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大學總經費排名 - 研究所板 | Dcard
讀研究所錢很重要,學校有沒有錢資源就差很多,最近天下雜誌公佈各校的人均經費的大學評比,只是這樣的評比有些盲點,因為大學並不是算人頭平均分配 ...
- 2校6.近3學年度學校購買圖書資料費及其每生平均經費
係指【公立、私立】大專校院等分類。 學校類別. 係指【一般大學、技專校院、宗教研修學院】等。
- 3台灣110所大學生均經費調查》選哪所大學最划算?台大不如 ...
放入國際的競爭賽局,「患寡」的困境更形嚴峻。教育部的統計報告中,2017年全台所有大學每生平均獲得的教育經費是13302美元,相當於台幣39萬元 ...
- 4會計處-全國大專院校中央補助經費(國發會) - 教育部
發布時間, 標題, 公告單位. 109-08-10, 108年度教育部補助全國大專校院經費(國發會) .csv, 會計處. 109-04-16, 107年度教育部補助全國大專校院經費(國發會) ...
- 5今周刊- 獨家調查》全台大學鬧錢荒國立大學校長補貼換紗窗
客觀數據,也印證大學校長的主觀感受。 根據教育部統計,2016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平均高等教育「生均經費」約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