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非巨人) - 夏爾克的音樂故事- udn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是他所有交響曲中曲式最簡單,旋律也是最直接優美的,他前後花了五年寫作,初稿完成於1888年,當時他是個二十八歲的青年指揮家, ... Contents... udn網路城邦 夏爾克的音樂故事 (到舊版) 文章相簿訪客簿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非巨人) 2013/02/2823:32 瀏覽9,897 迴響0 推薦25 引用0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是他所有交響曲中曲式最簡單,旋律也是最直接優美的,他前後花了五年寫作,初稿完成於1888年,當時他是個二十八歲的青年指揮家,此前才因為幫韋伯續完的歌劇作品「三個品托」演出成功而轟動,在「三個品托」的間奏曲中也可看到第一號交響曲的影子,也因為補寫這齣歌劇,他認識了韋伯之孫夫人瑪莉安,兩人展開不倫戀,甚至還相約私奔,還好瑪莉安並未赴約,不然真難想像未來會如何... 曲中用了幾個之前寫作的歌曲集「流浪青年之歌」的旋律,本來曲子有五個樂章,還有各種標題,比較類似交響詩,但後來馬勒把其中的「花之樂章」刪除,也把其他標題都一概去除,還原成四個樂章的純音樂,成為一首比較古典的交響曲,所以我覺得應該尊重他的意願,稱這首曲子為「第一號交響曲」即可(馬勒後來已經把標題"巨人"拿掉),曲子有層出不窮的創意,包括第一樂章剛開始的高音持續音,第三樂章由低音大提琴來獨奏第一主題,及第四樂章從極強音開始,都很有意思,然而這首馬勒斷言一定會成功的初試啼聲卻以演出失敗收場,想必他一定是五味雜陳。

馬勒曾在給弟子布魯諾‧華爾特的信中,談到關於第一號交響曲:「我很滿足於這個年輕時所寫的樂譜,我指揮這曲子時總是有奇妙的感動,這是燃燒的熱情,但又是苦惱愛情的結晶...」可見這個曲子也算是記錄了他的人生經歷吧~如此創意+熱情,又能兼具古典情懷的交響曲,實在是世間少有的佳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XbHLFkg_Mw 以上是由阿巴多指揮LucerneFestivalOrchestra的現場影片,第一樂章「緩慢而沉重的」還有個小標題:「像自然的聲音」,由弦樂的高音開始(0:46),所有弦樂器從高到低都奏出泛音,除了最低聲部的低音大提琴,音域幾乎橫跨了七個八度,相當驚人,馬勒所有的交響曲就是從這無垠的空間誕生的,木管紛紛奏出了四度下降旋律(0:57),好像鳥鳴一樣,,然後豎笛演奏信號樂一樣的號角聲(1:37),這在最後樂章很重要,然後換了小號奏此一號角聲(2:27,3:18),這部分是前奏,好像在迷霧中,空氣卻是清新盎然的。

好像霧散去了,調性穩定在D大調,低音大提琴也用四度開始了第一主題(4:46),這主題是引用了他歌曲集「流浪青年之歌」中「我散步在田野」的旋律,讓人覺得平緩舒適,後來第一主題轉到A大調(法國號,6:28),在其上木管演奏出熱情的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成為對比,在此時木管又吹出前奏的四度鳥鳴聲(6:48),結束了呈示部。

在此馬勒在最終修訂出版時,要求呈示部再重複一遍,於是又從第一主題開始,這也是很古典主義的做法,浪漫派以後的交響曲很少要求再重複呈示部了... 重複完以後,發展部開始(9:07),前奏弦樂的高音再現,還是一堆木管的鳥鳴聲,豎琴以低音潛伏著(10:40),第二主題前半以木管吹奏(12:07),第一主題則在第一小提琴(12:16),又以長笛吹出第一主題變奏(13:00),前奏的號角旋律由裝弱音器的小號(14:33),氣氛愈來越緊湊,直到小號奏出此一前奏的號角旋律(15:23),到高潮後第一主題像受到激勵一樣再現身(18:41,中提琴&大提琴),再現部開始了,第一主題比在呈示部更加熱情有慶典氣氛,然後是第二主題(16:40),然後很快就結束樂章,乾淨俐落。

第二樂章「強有力的運動,但速度不要太快」。

剛開始是典型的三拍子蘭德勒舞曲(17:22),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以四度下行開始,讓人想到第一樂章的前奏,這裡算是A段,很有鄉村舞曲的感覺。

B段是從法國號獨奏開始的(20:48),但拍號一樣沒變是34拍子,小提琴很快展開了一首優雅的圓舞曲,然後A段又回來了(23:33),但比之前簡短一些,很簡短的導向結束。

這種A-B-A的曲式,滿類似貝多芬及布魯克納的詼諧曲形式~但馬勒並沒稱這個樂章為詼諧曲,這倒是滿有趣的,顯示出他在第一號交響曲,就要展開自己獨創的道路了。

第三樂章「像儀式一樣的莊重威嚴,但不要拖延緩慢」這個樂章風格很像葬禮進行曲,本來也有「卡羅風的葬禮進行曲」這樣的標題,描述的是一個獵人的屍體,被森林裡的動物「扛去埋」的情景,然而後來馬勒把這些標題都刪除了,不過特色仍很明顯,就是往後的交響曲中常出現的死亡氣息。

樂章開始,定音鼓又是奏出四度下行的旋律(24:58),再次讓人想到第一樂章的前奏。

然後由低音大提琴來獨奏第一主題(25:07),但這旋律很耳熟~有點像兩隻老虎?事實上,這是兩隻老虎的小調旋律,聽來哀愁許多,像是死了一隻...但不是啦~兩隻老虎的原曲其實是「雅克弟兄」,是歐洲有名的兒歌,在此是樂章的A段主題。

馬勒的總譜一向以指示鉅細靡遺聞名,第三樂章中間指示大鼓和鈸必須靠在一起,由一人演奏。

低音管(25:35),大提琴(25:41),低音號(25:51)等分別再以此旋律加入,互相模仿,成為有趣的卡農,然後二支雙簧管再奏出哀愁的旋律(27:35),算是A段的第二主題,小提琴又接手(28:25),這個旋律又經過各種變奏,在豎笛靜靜的引導下,B段的主題出現(30:50),一度轉為光明的G大調(32:54),但很短暫,陰沉的兩隻老虎又回來了(32:54),再來仍是A段的第二主題(34:23),只是雀躍的多,但很快卻無聲無息,最後只剩定音鼓四度下行的旋律不斷重複(35:58),漸漸微弱... 第四樂章「像暴風雨一樣激烈的搖動」剛開始就是三個f的強音(36:28),還是不和諧的減七和絃,因為是從上個樂章最後的弱音直接進入,足可把人嚇一大跳,馬勒就曾說有個貴婦在聽到這段時嚇的把手上的東西掉了下來,這又是他的創意,在初演時還有「受到創傷的心突然爆發」這樣的標題,當然後來被刪除了,這與韋伯夫人痛苦的不倫戀有無關係就不得而知了...剛開始這激烈的部分算是序奏,然後是半音階下降的動機(36:38),常常出現,同樣非常激烈,半音階下降的動機又出現在銅管(36:49),木管(36:56),擴及整個樂團(37:32)。

然後是剛健的第一主題(37:32),卻造成了更大的暴亂,直到帶著弱音器的小號再度奏出半音階下降的動機(39:41),才漸漸收斂歸於平靜。

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成為對比(40:21),旋律優美且速度較慢,但仍然是熱情與憧憬的,然後再現部開始(43:17),小號奏出半音階下降的動機(43:33),激烈的序奏又來了(43:49),發展部開始,第一主題卻以雙簧管豎笛等比較安靜的姿態出現(44:29),豎笛吹奏像鳥鳴的旋律讓人想到第一樂章的開頭(44:35),第一主題則幻化成一首輝煌的C大調聖詠曲(44:36),中間雖經過序奏等的干擾,但C大調聖詠曲仍是順利回歸(46:07),卻不小心凱旋過了頭(46:17),跑到了D大調(46:23),第一樂章的四度終於也輝煌回歸(46:35),從而導向第一樂章的序奏(47:16),終於回到了交響曲剛開始那「自然的聲音」了... 序奏的信號樂動機此時以法國號加弱音器奏出(47:44),但本樂章的要素半音階下降的動機也出現了(47:50),再來是第二主題的要素(48:19),這裡同樣異常的安靜,四度的鳥聲仍聽得到(49:31),第二主題正式再現(49:53),並達到浪漫抒情的高潮,然後就是尾聲了,這個尾聲雖長但鋪陳的相當有條理,首先是第一主題(52:21),第一樂章的信號樂出現(53:33),這裡還是用弱音器,接下來半音上升(54:03),以及以小號召喚出高潮的方式(54:16)非常類似他的老師布魯克納。

第一樂章的信號樂終於去除了弱音器,堂而皇之以D大調奏出(54:24),這正是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調性,就像大船歸位一樣,發展部的聖詠也受到激勵,大跨步的前進(54:37),中間還要法國號奏者站起來吹(55:14),並聲明「再加一支小號和長號更好」,以提高聲調,極為堂皇的結束全曲,馬勒的第一首交響曲,多少還是讓人充滿希望的。

延伸閱讀:延伸閱讀:馬勒:第八號「千人」交響曲 文/夏爾克 回覆 推薦引用 有誰引用 我要引用 引用網址 列印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馬勒 上一則:未完成的重要文獻/馬勒:第十號交響曲(附手稿解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的故事與結束(brucknersymphony5&Finale)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明確暢快的悲劇 蕭士塔高維契:第八號交響曲的情境(shostakovichsymphony8) 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的分析與謎題(SchubertUnfinishedSymphonyD759) 舒伯特:第三號&第四號交響曲/悲劇的新道路 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十個問題(JohannBaptistStraussII) 會員登入 += ※請計算輸入數字 送出迴響 加入好友 推薦部落格 訂閱關注 留言給他 夏爾克 prev 部落格推薦:148 等級:8 點閱人氣:1,492,969本日人氣:379 文章創作:249 相簿數:12 歌劇:鮑利斯‧郭多諾夫全劇的音樂與故事(MussorgskyBorisGodunov) 歌劇蝴蝶夫人的故事&原著,與音樂感想(MadamaButterfly)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的故事 EVER-GREEN(寫給女兒) 海那樣深,心那樣淺(2015) 最新發表 最新回應 最新推薦 熱門瀏覽 熱門回應 熱門推薦 布拉姆斯的晚年&最後遺作:十一首聖詠前奏曲(BrahmsElevenChoralePreludes,Op.122) 麥亞貝爾大歌劇:《先知》(或預言者)的嚴重問題(MeyerbeerLeprophète) 布魯克納:第五號交響曲的故事與結束(brucknersymphony5&Finale) 拉羅:伊斯王/難以演出的歌劇傳說(laloLeRoid'Ys)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明確暢快的悲劇 被隱沒的大歌劇:《胡爾達》/紀念法朗克誕生兩百周年(FranckHulda) 【炎夏避暑。

灣潭古道】午後沁涼完勝﹗ 真正的國境之南:恆春墾丁.台灣最南點意象標誌,巴士海峽、台灣海峽交界 德國現代女詩人蘿絲奧斯蘭德(RoseAuslander1901-1988):門 德國現代女詩人蘿絲奧斯蘭德(RoseAuslander1901-1988):山 文木山人〈沁園春.洗盡鉛華〉 落葉歸根,署長常存 「視為遺產」報導疑義之探討 破碎的句點,誰料此後天空寂寞了(三十) 夏至的分隔線—去去,烏雲走 瑞士1 布拉姆斯的晚年&最後遺作:十一首聖詠前奏曲(BrahmsElevenChoralePreludes,Op.122) 馬斯奈:維特/少年維特煩惱的歌劇版(MassenetWerther) 舒伯特第七號交響曲D729(溫加納版)ByFelixWeingartner 高貴的法式悲情~馬斯奈:曼儂manon 普契尼歌劇:「燕子」的輕靈與傷感(puccinilarondine) 精緻的劃時代歌劇~德布西:佩利亞與梅麗桑(PelléasetMélisande) 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的分析與謎題(SchubertUnfinishedSymphonyD759) 布梭尼大歌劇「浮士德博士」:中世紀傳說與序幕(BusoniDoktorFaust) 拉羅:伊斯王/難以演出的歌劇傳說(laloLeRoid'Ys) 舒伯特第五號&第六號交響曲/過去未來的星辰交替 ▲top 本部落格刊登之內容為作者個人自行提供上傳,不代表udn立場。

刊登網站廣告︱關於我們︱常見問題︱服務條款︱著作權聲明︱隱私權聲明︱客服 Poweredbyudn.com 粉絲團 udn部落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