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賽蓮是河神埃克羅厄斯的女兒,是從他的血液中誕生的美麗妖精。

因為與繆斯比賽音樂落敗而被繆斯拔去雙翅,使之無法飛翔。

失去翅膀後的賽蓮只好在 ... 賽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2月9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塞壬"—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墓碑雕刻賽蓮,發現於彌裡娜,公元1世紀 《賽蓮》(約翰·威廉姆·沃特豪斯/畫、1900年)一個被誘惑而溺水的航海者絕望地看著賽蓮美麗的容顏,他不得不崇拜這神秘的海妖,而賽蓮彎著身體彈著琴,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

人魚的尾巴構成的雙腿,使人聯想到安徒生童話中的美人魚。

諸多畫家企圖借古希臘神話題材來表達自己對「女人即惡魔」這一唯美主義觀念的看法。

在希臘神話中,賽蓮(古希臘語及其羅馬化形式:Σειρήν,Seirḗn(單數);Σειρῆνες,Seirênes(複數))是危險的生物,它們用迷人的音樂和歌聲引誘附近的水手在他們島嶼的岩石海岸上觸礁。

也有人說,他們甚至可以魅惑風。

[1]羅馬詩人將它們設置在一些名為Sirenumscopuli的小島上。

在後來的一些合理化的傳統中,「繁花似錦」的Anthemoessa島或Anthemusa[2]的字面地理是固定的:有時在Pelorum岬(今稱Faro岬),有時在被稱為Sirenuse的島嶼、帕埃斯圖姆附近,或在卡布里島。

[3]所有這些地方都被懸崖和岩石包圍。

目次 1形象與名稱 2神話 3相關文學作品/商品 4參考資料 5外部連結 形象與名稱[編輯] 根據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描寫,賽蓮女妖們居住在西西里島附近海域的一座遍地是白骨的島嶼上,她們用自己天籟般的歌喉使得過往的水手傾聽失神,航船觸礁沉沒。

民間的迷信傳說認為,賽蓮最初為美麗的海上仙女,後來被描繪為邪惡的精靈。

她們同樣是女人的頭和鳥的身軀,賽蓮與哈耳庇厄相似,但鳥身女妖多被描寫成凶暴粗野,興災作亂的惡獸;而誘人致命的賽蓮,卻是姿容嬌艷、體態優雅,有時也會被描繪為美人魚的形象。

荷馬史詩《奧德賽》中說賽蓮女妖只有兩位,書中並沒有給出她們的名字。

荷馬史詩的研究學者—薩洛尼卡的歐斯塔修斯(EustathiusofThessalonica(英語:EustathiusofThessalonica))在評點《奧德賽》時,提到荷馬史詩中兩位賽蓮的名字應該是: 阿格勞斐墨(Αγλαοφεμη、Aglaopheme,「華美」之意) 忒爾克西厄珀亞(Θελξιεπεια、Thelxiepeia,「魅惑」之意)。

古希臘陶瓶藝術的繪畫中同樣也提到了兩位賽蓮的名字: 希墨洛珀(Ίμερόπη、Himerope,「柔音」之意) 忒爾克西厄珀亞(Θελξιεπεια、Thelxiepeia,「魅惑」之意)。

有些作家則說賽蓮女妖有三位或者是四位,一般賽蓮女妖以三位而著稱,三姐妹通常一個吹笛,一個唱歌,另一個彈琴。

古希臘悲劇詩人呂哥弗隆的《亞歷山德拉》(Alexandra)中說她們是: 帕耳忒諾珀(Παρθενοπη、Parthenope,「貞音」之意) 利革亞(Λιγεια、Ligeia,「清調」之意) 琉科西亞(Λευκωσια、Leucosia,「白女」之意)。

許癸努斯的著作《傳說集》(Fabulae)中則說她們是四位,名字為: 忒勒斯(Θελες、Teles,「精確」之意) 賴德涅(Ραιдνη、Raidne,「改善」之意) 摩爾珀(Μολπη、Molpe,「歌曲」之意) 忒爾克西俄珀(Θελξιόπη、Thelxiope,「魅音」之意)。

在其它版本中,與上述名字的寫法略有不同,但意思相近,偽阿波羅多洛斯的《書庫》E7.18說她們是: 珀伊西諾厄(Πεισινοη、Peisinoe,「動感」之意) 阿格勞珀(Αγλαοπη、Aglaope,「華音」之意) 忒爾克西厄珀亞(Θελξιεπεια、Thelxiepeia,「魅惑」之意)。

阿波羅尼奧斯引用了赫西俄德給出的名字,說她們是: 忒爾克西諾厄(Θελξινοη、Thelxinoe,「陶醉」之意) 摩爾珀(Μολπη、Molpe,「歌曲」之意) 阿格勞福諾斯(Αγλαοφωνος、Aglaophonus,「華聲」之意)。

神話[編輯] 《奧德修斯與賽蓮女妖》(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畫、1910年)奧德修斯是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但面對海妖賽蓮的誘惑時也因差點迷失自我而讓船員將他綁在甲板的桅桿上。

這群美麗的賽蓮女妖在19世紀末英國唯美主義運動中引起廣泛的爭議,赫伯特就是當時的主要先鋒之一。

賽蓮是河神埃克羅厄斯的女兒,是從他的血液中誕生的美麗妖精。

因為與繆斯比賽音樂落敗而被繆斯拔去雙翅,使之無法飛翔。

失去翅膀後的賽蓮只好在海岸線附近游弋,有時會變幻為美人魚。

用自己的音樂天賦吸引過往的水手使他們遭遇滅頂之災。

賽蓮居住的小島位於墨西拿海峽附近,在那裡還同時居住著另外兩位海妖斯基拉和卡呂布狄斯。

也正是如此,那一帶海域早已堆滿了受害者的白骨。

只有兩位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安全經過了賽蓮的領域,其一是阿爾戈英雄中的俄耳甫斯,他彈奏豎琴令賽蓮亦為之傾倒;另一位是特洛伊戰爭英雄奧德修斯,他讓手下的海員以白臘封住雙耳,為了聆聽賽蓮的歌聲而將自己綁縛在桅杆上,因此賽蓮女妖用自己的歌聲引誘奧德修斯與他的夥伴們失敗後,三姐妹中的老大帕耳忒諾珀(英語:Parthenope(Siren))因為深深地愛慕著奧德修斯。

所以當他的船隻走過後,帕耳忒諾珀與其他姐妹一同投海自盡,化為懸崖岩壁。

也有別的說法是帕耳忒諾珀投海自盡後,她的屍體漂浮到了那不勒斯灣,在那裡人們專門為她修了一座紀念碑。

在其它記載中,賽蓮是冥界的引路人。

相傳賽蓮原本是美麗的山林女仙,是冥王所劫的冥后珀耳塞福涅的玩伴,因未能盡到保護珀耳塞福涅的職責,被農業女神得墨忒耳罰變為人首鳥身的怪形,專為亡魂向冥界引路。

鳥體女妖在某些傳說中是勾魂的使者,進一步顯示了兩者間的可能關聯。

相關文學作品/商品[編輯] 唐娜·喬·娜波莉/著陳瀅如/譯《海妖悲歌》(Sirena)繆思出版臺灣2004.07.30ISBN957-29530-6-0 維克·德·棟德(荷蘭語:VicdeDonder).《海妖的歌》.發現之旅.(#22).陳偉豐/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2017-04-06].ISBN 978-7-20804-447-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夢工場的《辛巴達七海傳奇》中引用了海妖賽蓮的傳說。

PS2電玩死魂曲及其改編的日本電影《死魂曲》,引用海妖賽蓮(Siren)的傳說。

水無月嵩的漫畫作品《天降之物》中水中戰鬥用人造天使η即引用賽蓮這個名字。

弘煜科技的PC電玩《風色幻想5~赤月戰爭~》中水中BOSS引用賽蓮這個名字。

MD遊戲大航海時代系列,航行至地中海範圍內有可能遇到海妖歌唱而來,船上25%的水手會有死亡。

很多玩家誤以為是美人魚,實際上應該是賽蓮。

ABC電視臺影集《童話鎮》中,賽蓮所在的湖泊之水有能夠治百病、破除詛咒之功效。

《獵獸神兵》中的擬神兵部隊成員碧翠絲/朵莉絲,型態會化身成賽蓮。

《聖鬥士星矢》中的海將軍蘇蘭特。

《光速大冒險PIPOPA》中的賽蓮引用了賽蓮(セイレーン)這個名字。

她的歌聲會引發網絡震盪(ネットクエイク)。

《魔法俏佳人》第五期中,神奇飛仙和三妖后都使用的新力量Sirenix就是演變自Siren一字。

GungHo的手機遊戲龍族拼圖寵物圖鑑中,編號091的セイレーン(Siren),及進化後編號202的大海の歌姫・セイレーン(EnchantressoftheSea,Siren),究極進化之後編號1100的綿津見の歌姫・セイレーン(SeaGod'sSongstress,Siren)均引用了セイレーン(Siren)這個名字。

哆拉A夢大長篇《魔界大冒險》中有出現類似女妖 《精靈寶可夢太陽/月亮》中的西獅海壬,為水系御三家球球海獅的最終進化。

《美少女戰士》第五期中,反派的水手鋁賽蓮引用了賽蓮這個名字。

《Suite光之美少女♪》中的大調島歌姬塞蓮引用了賽蓮這個名字。

海洋綺戀(TheSiren)中主角的種族為參考賽蓮海妖。

知名手遊《碧藍航線》中登場的反派種族賽蓮,引用了賽蓮這個名字。

參考資料[編輯] ^ScholiastonHomer,Odyssey12.168withHesiodastheauthority,translatedbyEvelyn-White ^"Wemuststeerclearofthesirens,theirenchantingsong,theirmeadowstarredwithflowers"isRobertFagles'srenderingofOdyssey12.158–9. ^Straboi.22;EustathiusofThessalonica'sHomericcommentaries§1709;ServiusI.e.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賽蓮 賽蓮之鄉人魚起源神話與傳說 閱論編希臘神話中的傳說生物阿耳戈斯·阿拉斯托耳·阿里翁·阿洛伊代·安泰俄斯·百臂巨人·達克堤利·代蒙·狄俄墨得斯牝馬·堤豐·地生人·獨眼巨人·厄客德娜·厄律曼托斯山的野豬·恩浦薩·不死鳥·高加索神鷹·戈耳工·格賴埃·獅鷲·革律翁·癸干忒斯·哈耳庇厄·赫利俄斯的神牛·淮亞·卡律布狄斯·卡呂冬野豬·喀邁拉·坎珀·刻耳柏洛斯·科爾喀斯凶龍·克里特公牛·刻律涅亞山的赤牝鹿·克律索馬羅斯·刻瑞斯·拉冬·拉彌亞·六臂巨人·馬人·彌諾陶洛斯·摩耳摩·摩耳摩呂刻·涅墨亞獅子·寧芙·歐律諾摩斯·皮同·珀伽索斯·薩堤洛斯·賽蓮·雙頭犬·史芬克斯·斯庫拉·斯廷法洛斯湖怪鳥·塔羅斯·特里同·提堤俄斯·美杜莎·透墨索斯惡狐·忒拜巨龍·忒爾喀涅斯·西勒諾斯·許德拉·侏儒族·克律薩俄耳 閱論編奧德賽中的人物(英語:ListofHomericcharacters)奧德修斯家 奧德修斯 佩涅洛佩(妻子) 忒勒瑪科斯(兒子) 拉厄耳忒斯(父親) 安提克勒婭(英語:Anticlea)(母親) 克緹墨涅(英語:Ctimene)(妹妹) 阿爾克西奧斯(英語:Arcesius)(祖父) 奧托呂科斯(英語:Autolycus)(外祖父) 歐律克勒亞(女僕長) 墨蘭托(英語:Melantho)(女僕) 阿爾戈斯(英語:Argos(dog))(寵物狗) 瑙西卡(一說為媳婦) 貴族 埃俄羅斯 阿爾喀諾俄斯 阿雷忒(英語:Arete(mythology)) 丟卡利翁 海倫 伊多墨紐斯 門忒斯(英語:Mentes) 涅斯托爾 墨涅拉奧斯 特拉敘墨得斯(英語:Thrasymedes(mythology)) 珀西斯特拉托斯(英語:Peisistratus(Odyssey)) 奧德修斯逝去的戰友 阿伽門農 大埃阿斯 埃爾佩諾爾 歐律洛科斯(英語:Eurylochus(mythology)) 其他 阿喀琉斯 阿革拉俄斯(英語:Agelaus) 安菲墨冬(英語:Amphimedon) 安菲諾摩斯(英語:Amphinomus) 安提諾俄斯 安提法忒斯(英語:Antiphates) 安提福斯(英語:Antiphus) 阿雷托斯(英語:Aretus) 卡呂普索 喀耳刻 克呂提俄斯(英語:Clytius(Odyssey)) 克忒西波斯(英語:Ctesippus) 得摩多科斯(英語:Demodocus(Odysseycharacter)) 得摩普托勒摩斯(英語:Demoptolemus) 多利俄斯(英語:Dolius) 厄刻弗龍(英語:Echephron) 厄刻托斯(英語:Echetus) 歐墨魯斯 歐珀忒斯(英語:Eupeithes) 歐律阿洛斯(英語:Euryalus) 歐律馬科斯(英語:Eurymachus) 哈利忒耳塞斯(英語:Halitherses) 阿耳奈俄斯(英語:Arnaeus) 喀科涅斯(英語:Cicones) 拉俄達瑪斯(英語:Laodamas) 勒伊俄得斯(英語:Leodes) 拉斯忒呂戈涅斯 墨冬 墨蘭提俄斯(英語:Melanthius(Odyssey)) 珀里墨得斯(英語:Perimedes) 淮阿喀亞人(英語:Scheria) 斐彌俄斯(英語:Phemius) 菲洛提俄斯(英語:Philoeteus) 波呂忒斯(英語:Polites) 波呂達謨娜(英語:Polydamna) 波呂斐摩斯 斯庫拉 卡律布狄斯 賽蓮 斯特拉提科斯(英語:Stratichus)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塞壬&oldid=69891274」 分類:​希臘神話生物有人類頭部特徵的傳說生物女性傳說生物隱藏分類:​自2016年2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Башҡортс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Latina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РусскийSicilianu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