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人生方向、沒目標又迷惘該怎麼辦?我也不知道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而因為這份工作是我目前為止最擅長也最喜歡的工作,所以就一直做到了現在。

在產品三眼怪Medium 分享的文章大多是我成為產品經理後的經驗(廢話),對於我早期其他工作有 ... GetunlimitedaccessOpeninappHomeNotificationsListsStoriesWritePublishedin3PMLAB產品三眼怪實驗室找不到人生方向、沒目標又迷惘該怎麼辦?我也不知道,但我會看這些文章、做這些事最近對人生跟職涯有點迷惘,因此跑去看了以前存的一些文章,順手分享給好友們後沒想到廣受好評,於是也來分享到產品三眼怪的平台。

如果懶得看我長篇大論廢話,可以直接到《我迷惘時會看的職涯&人生相關文章By安安》列表看所有文章。

如果有興趣了解我的人生故事和觀點的話就看下去吧!我會稍微分類一下文章們,並分享一些延伸的想法。

【文章目錄】-我的背景良藥區-找不到人生方向、沒目標、焦慮與迷惘-轉職的選擇、如何做決策?-產品經理的職涯發展雞湯區-理解市場、理解自己、調整與世界互動的角度-讓身邊的人辨識你的能力-沒事去做一些發散的事情-結語:我是迷惘美、你迷上我的迷惘⚠️先打個預防針⚠️:我是個幸運的人,因此有時候過得我行我素一些。

這篇文章適合人生比較無後顧之憂、有良善社會安全網的人參考,也就是有時間、精力、經濟資本去進行職涯探索這件事的朋友們。

▍我的背景職涯早期嘗試過不同的產業、職位,同份工作做滿一年以上的穩定狀態對我來說是奢侈的,直到工作第三年、做到第四份工作才開始產品之路。

而因為這份工作是我目前為止最擅長也最喜歡的工作,所以就一直做到了現在。

在產品三眼怪Medium分享的文章大多是我成為產品經理後的經驗(廢話),對於我早期其他工作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如何設計一場好訪談?從業務、媒體小編、立委助理到產品經理,我學到的訪談策略與技巧》。

至於我是如何探索職涯、到現在稍微有比較喜歡且穩健的職涯方向呢?之前在PTT回過一位網友的文章《Re:[請益]大家都怎麼找到職涯的方向》,後來也將這篇文章稍微整理後發到Dcard《#分享畢業後要做什麼?怎麼找到職涯方向?》讓大學生或畢業新鮮人可以參考。

Ref—LizandMollie以下分享的內容,在我尋找方向與轉換職涯也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我會稍微節錄幾句文章內容讓各位品香,但如果要有完整的體驗,還是點進去看全文吧!▍找不到人生方向、沒目標、焦慮與迷惘▧糖霜與西裝當目標不見了,我們該怎麼辦?—致那個迷惘的自己即使我們瀕臨崩潰的暈船邊緣,我想跟你說,先不要急著否定自己。

因為當你迷惘的時候,代表你的成長和思維已經超越了舊有的環境。

你遊戲已經玩到下一關了,面對的挑戰自然不同。

給沒有夢想的人的職涯指南我們必須要用「點-線-面-體」三種層次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和職業的關係。

如果說個人是一個點,那你所處的公司是線,所在的行業是面,所在的經濟體則是體。

職涯規劃不能只看點。

你還要看到線:所處的公司團隊好不好、老闆待人處事有沒有一套;更上一層樓,你要看到面:整體產業發產有沒有前途、是夕陽產業還是在蒸蒸日上;最高的層面是體:你所在的經濟體,未來前景如何?把你自己活成一個產品吧把自已看成一個產品,意味著放下很多自我的包袱。

那些每天扛在身上的標籤,頓時都不見了:你不再是某某公司的誰、某某人的誰,你就是一隻襪子,一雙球鞋,一台汽車,你的目的,就是成為一雙好穿的鞋襪,一個性能姣好能安全載客的汽車。

理解到這點,你便可以專注於製造並改良自己這個產品。

至於其他,就顯得微不足道。

▧Huli沒有目標也沒有關係「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的前提在於「你的人生是有規劃的」,若是我的人生沒有規劃,我也沒有想要有規劃,自然就回答不出來這個問題。

而且人生本來就不一定要有規劃。

沒有目標也是沒有關係的,不知道自己想幹嘛也是沒有關係的,但重點是要對自己誠實。

關於求職,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要什麼沒有限制是一種自由,但也是一種困擾。

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也改變不了。

在談目標的時候,有滿多公司喜歡談「個人目標」,就是撇除工作不談,你在個人的未來上想要獲得什麼,想要達成什麼事情。

這邊我都直接回答我沒有長期規劃,沒有就是沒有,我不會去思考說我40歲想變什麼樣子,然後再反推回來。

我喜歡隨波逐流,且戰且走,對我來說這樣才比較有趣,所以我也不知道之後會變什麼樣子。

▧頂樓加蓋(Podcast)Ep2:對人生沒有方向的人,我們建議你隨波逐流。

(上集)Ep3:對人生沒有方向的人,我們建議你隨波逐流。

(下集)▧大人學(影片)姚詩豪【人文講堂】20200613—為什麼我們對職涯如此焦慮—姚詩豪張國洋專案管理是你最好的人生指南|張國洋GUO-YANGCHANG|TEDxCGU▧書籍《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DesigningYourLife》byBillBurnett,DaveEvans《工作哲學圖鑑/働き方の哲学》by村山昇、若田紗希Ref—工作哲學圖鑑p.45▍轉職的選擇、如何做決策?▧PTT來路不明的回文們Fw:[心得]努力固然重要,但選擇更重要好的定義是「光譜更細」。

這邊先有一個假設,就是每個人都要做比自己「會做的事情再難一點點」的工作,那麼他進步的速度會是最快的。

求職市場的選擇上,「台北」相對「台南」在工作上的「光譜更細」,意思是如果把前端工程師的難度分成20個等級,台北可能有1,5,10,15,20五個等級,台南可能只有1,10,20三個等級,如果你等級是12,在台北可能可以找到15的工作,剛開始可能會有點挑戰,但久而久之,就知道怎麼達到15的水準,或是公司有人早就已經在20點「管理職」的技能,這個時候他可能可以協助你,用更快的速度達到15、甚至超過。

Re:[心得]為什麼我非常鼓勵年輕人去參與startup?如果你很平凡,那不管是優秀的大企業也好,或是極有潛力的小新創也好,他們都不會要你,跟你想不想去新創沒關係,因為他們根本不想要你。

而沒潛力的新創你也不會想要去。

與其一直看眼前的公司是新創還是企業,不如你先回過頭,看看自己一路走來的軌跡是什麼?回個頭看廣一點,其實重點不是新創不新創,是你自己。

你得先「讓自己有選擇的權力」,這樣討論「怎麼選擇」才有意義。

Re:[請益]台灣軟體業的好公司所謂好的軟體公司:公司策略、職缺需求、徵才訊息、履歷的處理,前面幾個階段就可以開始評分了。

事實上我覺得前面的階段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前面那邊不合格,就算薪水高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沒有絕對好的公司,只有相對好的公司。

▧WenShaw產品經理系列<三>:面對人生和職場,如何做出更好的決定?精進主觀判斷,我認為有兩個方法:一是減少主觀判斷的範圍。

當你可以減少未知,增加已知,你就減少了犯錯的機會。

像是去收集更多資訊、訪問更多人或做更多分析,做假設驅動的實驗(hypothesis-drivenexperiment)就是一個將未知轉換成假設,並以實驗驗證假設,最終增加已知的過程。

二是了解人常犯的錯誤是什麼,進而有意識地避免常見決策錯誤。

很不幸地人心有許多認知偏差,導致我們的決策錯誤。

我們可以透過辨認過去人常犯的決策錯誤,來避免未來的錯誤。

人如何思考和做主觀判斷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有時他甚至違反直覺的。

舉例而言,太過於積極思考反而有時會得出一些容易合理化的決定,但不一定是最好的。

這就是過於仰賴已知,透過已知去合理化一個決定,但忽略未知的常常遠多於已知。

但許多人都沒有足夠多的耐心等待更多已知,或者被迫要做出一個決定。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Gipi商業思維:我到底該學些什麼?讓第二曲線引領我們思考人生重要決策若把自己當成一間企業,你的產品是什麼?你靠什麼獲取主動性收入?你是單一產品,還是有產品組合?你有多種獲取主動性收入的方法嗎?你第一條曲線目前到了什麼階段?何時該啟動第二曲線?該如何啟動第二曲線?第二曲線又該做些什麼呢?▍產品經理的職涯發展▧NanaChiang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產品經理該如何判斷哪些是對職涯有利的「好公司」?我相信每個人都在心中有自己的一把尺,來決定什麼是對現階段的自己是「好」的。

剛出社會的朋友,可能會偏重學習機會多一些、薪水可以接受不到頂規;有人可能不一定要做自己愛用的產品,更注重有挑戰性的機會獲取工作上的成就感;有人可能像我一樣,工作一陣子之後開始更注重Worklifebalance和自我創造的價值,種種情況都是因人而異。

▧PeterSu產品經理如何成長?產品經理職涯軌跡圖【PM總動員】用產品思維來規劃你的產品經理職涯若把自己當作產品,「要到哪裡」就像產品願景,「如何到達」則像「產品藍圖」,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目標,過程中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

公司位於不同階段,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技能也有所不同。

例如草創初期,需要創建型的產品經理,善於打造出從零到一的產品。

成長階段,需要的是善於快速迭代,放大成功經驗的產品經理。

而成熟階段,需要的是思考縝密、控管風險,能讓組織穩健成長的產品經理。

在《3PMLAB產品三眼怪文章列表》中的「🧳產品經理成長&職涯發展」分類也有許多好文章,歡迎大家參考!產品經理學習資源分享-新手與老鳥的自我提升之路文中我會從「沒經驗、想轉職」和「有經驗」兩種角度切入,分享自己在不同階段的自我提升歷程,包含線上課程、推薦書籍、有品質的部落格,以及這些學習資源的使用方式。

medium.com▍理解市場、理解自己、調整與世界互動的角度前陣子在做產品策略的練習,簡單分為三個方向:1.理解市場/使用者2.理解產品與團隊競爭力3.進而決定產品該怎麼切入市場,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取得最高價值人生其實也是這樣,當然細分就是學業、事業、感情、興趣愛好、日常生活等等,但綜觀來說會有一些比較核心的東西,一方面是驅動著我們做那些選擇,另一方面是當我們有意識地想要做改變時,可以去對照的理想生活。

1.理解這個世界2.理解自己3.調整與世界互動的角度、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適合的生活方式我的路徑比較像是1->3->2,就是隱約知道世界要什麼,然後努力給他,但到頭來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迷惘。

最簡單直觀的案例就是:在現在的世界上成績好比較吃香(理解1)我努力讓自己成為成績好的學生(做到3)但是我可能沒那麼愛唸書、感受不到成就感所以活得不快樂(沒注意到2)那相反的有些人可能是很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愛什麼(2),但是可能不理解世界(1)因此無法去對接世界的需求(3)。

或是另外一種是很理解自己(2)、也知道世界的需求(1),但是就是能力不足,沒辦法做到他想像中的完美對接(3),也就是所謂的「實力撐不起理想」的狀況。

所以任一個發展得比較快,可能都不會太快樂,到了人生某個階段,這三者應該要平衡的發展起來。

你的發展路徑是哪一種呢?▍讓身邊的人辨識你的能力對我來說,「理解自己」就是長大後需要漸漸開始面對的課題。

在PTT&Dcard的分享文中我都有提到「朋友對我的評價可能比我對自己的認識還精準」的小故事。

讓身邊的人辨識你的能力,讓他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見你,有時候可以讓你從新的切入點認識自己。

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等等,他們有沒有誇獎過你什麼?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好像比其他同學做的稍微好一點,不一定是專業能力,就是一個小小的點,個性上、特質上都好。

當公司在招募新人時,他們想要找的不總是所有技能都滿分的員工,而是可以跟現在的團隊互補的團隊成員。

如果從「比較利益」的角度來看,只要你做這件事比團隊內其他人(或其他應徵者)更快、更好、或你更有意願做,那就有它的價值所在。

而自己因為本來就擁有這些能力,與之共存多年了,可能當局者迷,看不出自己有什麼特別之處。

因此主動跟朋友聊聊,說不定會有意外的發現。

或至少聽聽他人對自己的讚美總是很爽的嘛!我後來甚至發現滑雪教練、潛水教練這種幾乎算是陌生人,但是在很短時間內要教會我一套東西、很密集看到我受挫折又成長的人,竟然也會給出一些很類似的評價,不禁開始反思自己在和平時期、高壓時期、危機處理時期等不同情境中有什麼樣異同的行為與本能反應。

這就要接到下一點啦——沒事去做一些無用且發散的事情,有時候也會得到一些新的啟發與靈感。

▍沒事去做一些發散的事情我跟身邊的朋友都算是從小就認真唸書而且有點知識焦慮的人,學生時期做事情都很有目的性,被稱為時間管理大師也不為過——書要唸得好、社團要玩得厲害、實習當然也不能少,從小立志成為超強社畜。

畢業後不再有制式的課表,發現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己安排,也不一定總是把工作作為唯一的人生重心,就開始會沒事去做一些看似無用且發散的事情——例如說看展啦、去海邊或山上散散步啦、自己去吃一頓安靜的早午餐、聽沒聽過的歌消磨時間、看一些跟工作無關的漫畫和詩集等等,有時候「焦慮」就默默消失了,心情稍微沈澱了,可能就突然想通了一些人生大道理,讓迷惘的人生濃霧中冥冥中開始出現一些可行之路。

《如何發想解決方案?產品團隊的創意思考流程!》中曾經提到專注模式(Focused)和發散模式(Diffuse)這兩種腦袋的運作方式。

前者會幫助我們用已知的方法、經驗來解決熟悉的問題;後者思想的彈性大、範圍廣、也較隨機,適合在面對陌生問題時,幫助我們產出新的觀點。

因為發現這兩種模式的大腦合縱連橫會是一個強大的工具,我後來也更放心地讓自己偶爾沈浸在閒雲野鶴的發散模式中,去學一些跟工作本業無關的技能、去進行一些沒有明顯目的性的活動,例如前面提到的滑雪、潛水等等,或是寫寫書法、玩狼人殺、唱歌彈吉他。

有時會在這些運動或身體勞動的過程中,發現一些自己過去未曾發掘的人格特質與面向,甚至對事情開始有不同的切入觀點。

舉例來說:前陣子跟工程師朋友聊到他去抱石。

抱石雖然乍看是需要肌力或柔軟度很好的運動,但當你本身體質不是最頂的時候,反而更需要去思考如何運用路徑策略讓自己省力達標。

而在身體習慣用立體維度去思考事情一段時間後,在寫程式或解決複雜的技術問題時,腦袋好像也會開啟一種新的立體維度的思考框架。

聽完就會覺得說,欸,難道賈伯斯說的都是真的?Whatwasthe‘Connectingthedotstheory’ofSteveJobs?—Quora▍結語:我是迷惘美、你迷上我的迷惘我大概到二十多歲才開始迷惘,因為之前根本沒有認真在做選擇,走在社會鋪好的道路上,何來迷惘之有?從小從來沒有好好地練習過打從心底為自己做選擇,即將畢業時,突然發現每個決定都要為自己負責,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怕自己需要承擔無法承擔的重量、怕把爸媽從小安排的一手好牌打爛了。

二十多歲的Nana、Anne與我們的青春💛人生目標固然重要,沿途風景也不能放過。

有時候就像前面胡立的文章寫的呀,好像每條路都可以、都沒有不可以,也許選了一條路走了一陣子才會有感覺——「這個好像行得通呢!」接著慢慢調整自己的人生優先級、工作優先級,目標的形象才漸漸地浮現出來。

(都三十歲了,每次面試被問到怎麼看待三年後、五年後、十年後的自己,我都還是臉不紅氣不喘的亂講一通)要說沒走過一些彎路、沒做過一些看似毫無幫助的事,那那樣的人生可能還算是少數呢!做產品都遇過多少徒勞的改動、A/BTesting結果都不顯著了,更何況是我們的人生。

相信自己,我可以的。

與迷惘、焦慮共處,學會做選擇、為自己負責,這些都是一生的課題。

而《產品三眼怪》這個平台,某種層面來說,說不定也是當時的我們焦慮迷惘下的產物——讓自己可以感受到「人生有在累積」的具象化結果,無論如何還是有些「努力就會有成長」的正向回饋。

我並不覺得自己現在已經找到人生的志向與熱情了,充其量就是有個還算喜歡而且願意努力的目標罷了。

一樣啊都是人生的課題,迷惘或焦慮的狀態不會因為三十歲升主管、四十歲存到一千萬就此結案。

最後點播一首迷惘美,一起迷惘一起美,希望我們都能在花花世界迷航中過著自己還算喜歡的生活❤️學習成為不焦慮的PM:我如何克服低潮與倦怠職業倦怠像是那些時有時無的頭痛,容易被忽視,卻又在不知不覺中一步一步影響我們的生活。

這篇獻給所有對於工作和生活感到無力的朋友們,希望這些心路歷程和撇步可以對大家有一點點的幫助。

medium.com謝謝你的閱讀!如果有任何回饋或有興趣的主題,歡迎留言給我們📒如果單純想給我一點鼓勵,請給我1–10個拍手;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點幫助,請給我11-30個拍手;如果想看更多商業模式與產品心法相關文章,請盡情長按拍手(max50)讓我們知道👏🏻記得追蹤「產品三眼怪實驗室」的粉專(◉◉◉)才不會錯過最新文章和Podcast!歡迎參考「文章列表」並善用標籤來搜尋與篩選我們所有的文章與分類!--1Morefrom3PMLAB產品三眼怪實驗室來自網路圈的三位產品經理,透過【Medium文章】與【Podcast】和大家分享各種網路產品經理的#產品心法#職場合作#數據思維#產業觀察#職涯學習等等。

歡迎追蹤三眼怪加入我們的實驗室,ooohh!👀💡Readmorefrom3PMLAB產品三眼怪實驗室AboutHelpTermsPrivacyGettheMediumappGetstartedAnneHsiao4.1KFollowers//ProductManager//江湖人稱蕭大哥,在網路軟體產業擔任一條龍的專案&產品經理▧LinkedIn@annehsiao▧產品三眼怪文章列表-https://airtable.com/shrxS45CMD7p16Y2I▧Buymeadrink—annehsiao.ethFollowMorefromMediumHaroldTumusiimeEfficientorEffectiveJDHanUsingcustom/personal/thirdpartypackagesontorchservemodelorhandlerBeratDamarIntroductiontoVersionControlPrashantAcaseofcompletefailureHelpStatusWritersBlogCareersPrivacyTermsAboutKnowab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