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慶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曾經擔任國家副主席和代理國家主席,1981年獲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

在國共內戰時期,她堅持孫中山的「聯俄容共」的 ... 宋慶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14日1976年7月6日—1978年3月5日宋慶齡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任期1981年5月16日-1981年5月29日繼任逝世後永久保留名譽主席職銜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代理)任期1976年7月6日-1978年3月5日前任朱德繼任葉劍英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任期1975年1月17日-1981年5月29日委員長朱德→自己→葉劍英任期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18日委員長劉少奇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68-1972年間代行國家主席職權)任期1959年4月27日-1975年1月17日與董必武同時在任主席劉少奇→懸缺(宋慶齡、董必武代行)前任朱德繼任職務廢除→烏蘭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任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任期1954年12月25日-1959年4月27日主席周恩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任期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與朱德、劉少奇、李濟深、張瀾、高崗同時在任主席毛澤東前任職務設立繼任職務廢止 個人資料性別女別名宋慶林、宋慶琳、Rosamond出生(1893-01-27)1893年1月27日(光緒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上海公共租界東有恆路628號C逝世1981年5月29日(1981歲-05-29)(88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宋慶齡官邸墓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園宋慶齡墓籍貫海南文昌國籍 大清(1893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8年) 中華民國(1928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981年)政黨 中國國民黨(1919年-1929年)[1]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8年起)[1] 中國共產黨(1931年7月起)[1][2]配偶孫中山(1915年至1925年,夫逝)父母宋嘉澍(父)倪桂珍(母)親屬宋靄齡(姐)、宋美齡(妹)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弟)居住地上海、重慶、北京及 英屬香港、 美國、 日本等地宋慶齡故居學歷美國喬治亞州梅肯衛斯理安學院文學士職業孫中山的秘書和英語翻譯、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宗教信仰無神論網站新華網宋慶齡簡歷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尊稱宋二小姐或宋慶齡先生,曾用名宋慶林、宋慶琳[3],羅馬拼音SoongChing-ling,曾用英文名Rosamond,廣東省文昌縣(現屬海南省文昌市)人,成長於上海及美國,20世紀中國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是中國革命家、中國國民黨總理及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中國的第二任正式妻子。

宋慶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曾經擔任國家副主席和代理國家主席,1981年獲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

在國共內戰時期,她堅持孫中山的「聯俄容共」的政策,反對國民黨「清黨」。

抗戰爆發後,宋慶齡通電支持國共合作,並和宋家姐妹以「團結合作」的面貌示人,並籌建中國福利會,積極投身社會福利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國家副主席等職務,並曾兩次代理國家元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首位女性國家元首,亦位居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列。

1981年5月,她獲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國家名譽主席稱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獲得這一榮譽稱號的人士。

同月末,她因病於北京逝世。

目次 1榮銜 2生平 2.1早年生涯 2.2結婚與婚後生活 2.3抗戰時期 2.4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2.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2.6逝世 3個人生活 3.1家族 3.2宗教信仰 4藝術形象 5註釋 6參考文獻 7參見 8外部連結 榮銜[編輯] 孫中山去世後,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孫中山先生尊稱為國父,以表尊崇」。

而在中華民國政府及國民黨遷往台灣後,由於中華民國政府並未對中華民國國母有正式定論,台灣民間則另有其他的「國母」說法,如其妹宋美齡因抗日時期赴美演說作出貢獻[4]或者孫中山原配盧慕貞[來源請求]等皆曾被民間人士譽為「中華民國國母」。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宋慶齡曾經代理國家元首的職務,1981年5月,在她彌留之際,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為至今唯一擁有「國家名譽主席」稱號的人士,中共中央政治局也批准她加入中國共產黨。

宋慶齡被中共尊稱為「(宋)慶齡先生」、「孫夫人」;被總理周恩來譽為「國之瑰寶」(後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正式題字;有同名紀錄片);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評價為「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戰士」。

雖然部分官方媒體和民間部分人士稱宋慶齡為「國母」,但實際上,宋慶齡雖然獲得了以上眾多尊稱,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從未授予她「國母」的稱號。

現時,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皆不使用「國父」、「國母」等詞。

生平[編輯] 早年生涯[編輯] 宋慶齡衛斯理安學院畢業照 宋慶齡籍貫廣東省文昌縣(現屬海南省文昌市)。

宋慶齡出生於光緒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1893年1月27日)。

關於出生地點有兩種說法:一種觀點認為出生於上海公共租界東有恆路628號C(今東餘杭路530號)[5];另一種觀點認為出生在川沙廳城[6][7]。

父親是監理會傳教士及富商宋嘉澍,母親倪桂珍[1]。

宋慶齡洋名是Rosamond。

7歲時,她入讀上海中西女塾[1]。

宋慶齡在上海中西女塾(今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高中畢業後,1907年14歲時赴美國留學。

先入新澤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學校學習外語[1],其後考入歷史悠久、位於喬治亞州的衛斯理安學院獲得文學系學士學位[8]。

就學期間,曾先後在校刊發表《受外國教育的留學生對中國之影響》、《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等文[1]。

1913年6月畢業,8月29日到達日本橫濱。

8月30日到達東京[9]:95。

1914年底與父母回上海[10]:121。

結婚與婚後生活[編輯] 1915年10月,宋慶齡與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結婚。

1914年,在日本接替大姐宋靄齡擔任孫中山英文秘書,與孫相戀。

[1]雖然孫是宋家20年的朋友,宋慶齡和孫的婚事遭到其父宋嘉澍等人極力反對,因為孫比她年長27歲,已婚有一個妻子盧慕貞,還有一兒兩女。

只有當時還在美國讀書的宋美齡對二姐表示支持。

宋慶齡被軟禁在上海家中,從窗口逃出後,奔赴日本。

孫中山離婚後,兩人於1915年10月25日在東京結婚[1],宋嘉澍趕到日本,但未能及時阻止婚禮。

婚後,繼續擔任秘書工作。

[1]二人在1916年5月結束流亡後,由日本回上海。

[1]並於1917年7月離滬赴穗,南下參加護法運動。

[1]1918年8月,第一次護法運動失敗,宋慶齡隨孫中山由廣州回到上海,協助其著書立說,總結經驗。

[1]並代其起草電文,處理公務。

[1] 1920年11月,粵軍攻克廣州,宋隨孫中山離滬赴穗,再次組織護法軍政府。

[1]並於1921年夏,在廣州發動婦女組織「出征軍人慰勞會」,任會長,並親臨廣西梧州前線慰問戰士。

12月,為支持北伐,又率紅十字會員抵桂林。

[1]1922年5月,她偕紅十字會會員多人,隨孫中山從廣州到韶關督師。

6月,陳炯明叛變事件中,宋慶齡堅持讓孫中山先走[1],稱「中國可以沒有我,但不能沒有你。

」宋慶齡在逃亡過程中不幸流產,後終身未再有孕。

同月,離穗返滬,用英文寫出《廣州脫險》一文。

[1] 1922年8月,她陪同孫中山與李大釗會晤、參與孫中山與共產國際代表越飛的會談,這次會談確立孫中山「聯俄容共」政策。

[1]2月,隨孫中山離滬赴穗,重建大元帥府。

[1] 1924年11月,宋慶齡陪同孫中山由廣州赴北京,經上海取道日本北上,與馮玉祥舉行會談。

[1]次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1]12月,由滬赴穗。

[1] 1920年宋慶齡在上海 宋慶齡(1927年) 孫中山病故後,宋慶齡於1926年1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12月,先期到達武漢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緊急召開臨時聯席會議,成立臨時的領導核心五人委員會,包括宋慶齡、陳友仁、蔣作賓、吳玉章和鮑羅廷,左派控制武漢國民政府(1927年元旦,國民政府正式宣布遷都武漢)。

[1]1927年1月3日,示威工人占領漢口英租界後,宋慶齡說服陳友仁和鮑羅廷,武漢國民政府迅速收回漢口英租界,而讓法租界和日租界暫時保持原狀[11]。

4月,當時中國國民黨中,蔣中正一系的南京陣營在上海發動「清黨」。

在如何對待中國共產黨的問題上,宋慶齡發表通電,譴責蔣中正,堅持「聯俄容共」的政策,反對「清黨」,[1]並堅決反對其妹宋美齡嫁給蔣中正。

7月份,宋慶齡發表《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1],聲稱「有些領導過革命的人走上歧途」,從此與蔣中正一系決裂,7月15日,汪精衛也發動「清黨」,8月份,宋慶齡和陳友仁赴蘇聯莫斯科[1],以後又旅居歐洲多年。

1928年3月,離開蘇聯前往德國柏林。

[1]1929年5月,回國參加在南京舉行的孫中山的國葬儀式。

行前發表《關於不參與國民黨任何工作的聲明》。

[1]1931年8月因母親去世,宋慶齡回到上海。

早於1933年5月初,宋慶齡由共產國際派駐中國代表發展秘密加入共產國際。

據廖承志回憶,宋慶齡曾代表共產國際與他秘密接頭,調查叛徒名單,並且說「儘管過了將近五十年,但那短暫的不及半小時的每一分鐘,我都記得清清楚楚」[12]。

而且共產國際代表評價她「對秘密工作有著很深刻的理解」[13]。

抗戰時期[編輯] 1938年8月,宋慶齡避走廣州,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獻花圈 1932年1月,「一·二八」事變爆發,宋慶齡到真如、吳淞前線慰問十九路軍將士。

同月,與楊杏佛、何香凝等創辦「國民傷兵醫院」,親任理事,主管醫院事務。

7月,組成「牛蘭夫婦救援委員會」。

8月,被世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委員會推選為名譽主席。

12月,與蔡元培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營救了大批革命者和愛國志士。

1933年年初,幫助越南的胡志明與法國共產黨領導人進行接觸,恢復了胡與越共的聯繫。

2月,在上海寓所與魯迅、蔡元培等歡迎來華訪問的英國作家蕭伯納。

9月,在上海組織召開世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委員會遠東反戰大會,發表題為《中國的自由與反戰鬥爭》的演說,並被推選為遠東反帝反戰同盟中國分會主席。

1934年4月,在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中華人民對日作戰基本綱領》上簽名,呼籲發起抗日救國的民族自衛戰爭。

8月,與何香凝等千人發起組織中華民族武裝自衛委員會,任主席。

1936年初,中共派出李雲,負責宋慶齡與中共地下黨之間傳遞國民黨高層的情報;1936年3月,宋慶齡向毛澤東派去醫生馬海德,6月又派去斯諾,11月借給毛澤東5萬美元[14]。

1936年5月,與馬相伯、沈鈞儒等在上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任執行委員。

12月,西安事變爆發,宋慶齡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1937年7月,在上海寓所會見赴廬山與蔣中正商談國共合作的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等人。

11月,她發表《關於國共合作的聲明》,表明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立場。

12月,從上海赴香港。

1936年底西安事變爆發,宋慶齡主張國共兩黨合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但是國共再次合作後,她也沒有重新加入國民黨。

抗日戰爭期間,宋氏三姐妹再度聯合,在重慶期間,宋美齡與宋慶齡之間有一條特殊電話專線「2080」。

宋氏三姐妹曾多次共同出現在公眾面前,以「團結合作」的面貌示人。

1938年3月,發表《向全世界的婦女申訴》一文。

6月,在香港發起組織「保衛中國同盟」,致力於戰時醫療救濟和兒童福利工作。

1939年3月,在香港的國際婦女節集會上,發表題為《關於援助游擊隊戰士的呼籲》的演說。

11月,發表《真正實現中國的獨立》一文。

1941年1月發生皖南事變,宋慶齡就此事件通電譴責國民政府。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編輯] 1948年,宋慶齡在中國福利基金會的發放處 1945年9月,在重慶同正與蔣中正進行和平會談的毛澤東會見。

12月,離重慶回到上海。

組織中國福利基金會,從事婦幼衛生、文化教育和社會救濟事業。

1946年7月,發表《關於促成組織聯合政府並呼籲美國人民制止他們的政府在軍事上援助國民黨的聲明》。

194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加聘宋慶齡、胡毅生、劉哲、魏懷、陳其采、許崇智、陳樹人、陳策、張鈁、堯樂博士、迪魯瓦、蕭萱、李根源為政府顧問[15]:8336。

4月23日,宋慶齡受聘為世界婦女公民協會名譽主席[15]:8341。

9月,發表聲明,否認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的競選。

1948年1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宋慶齡為名譽主席。

1949年,第二次國共內戰即將結束之際,宋慶齡留在了中國大陸,沒有和宋美齡、蔣中正等一起去台灣。

當年6月,中共中央委託鄧穎超,帶上毛澤東[註1]、周恩來之信[註2]專程至上海,邀請宋慶齡赴北平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建國大計[16]:4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輯] 1949年9月,她應中共中央邀請,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被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0月1日,宋慶齡作為國家副元首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12月,被推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1]。

宋慶齡陪同毛澤東會見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布爾加寧。

右起:楊尚昆、費德林、布爾加寧、毛澤東、蘇聯駐華大使尤金、宋慶齡。

1956年10月,張聞天、毛澤東、宋慶齡、周恩來、陳毅(從左至右)在北京中南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並被推選為中國人民救濟總會(簡稱「救總」)主席、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1]。

1950年代,宋慶齡曾訪問印度、緬甸、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亞[1]。

儘管成為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位出任正國級職務的女性,位列國家主要領導人,但宋慶齡在政治方面並不活躍,而主要活躍在婦幼衛生、文化教育領域。

並繼續籌辦基金會,為世界各地婦女和兒童的福利籌集資金[1]。

1950年4月,宋慶齡當選為中國人民救濟總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8月,將中國福利基金會改組為中國福利會,繼續擔任該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

11月,當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

1951年9月,在北京接受「加強國際和平」史達林國際獎,並將10萬盧布的獎金全部獻出,交給中國福利會作為創辦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之用。

1952年初,創辦《中國建設》雜誌。

10月,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當選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主席。

12月,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1]。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慶齡訪問蘇聯,在莫斯科會見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史達林[1]。

4月,被第二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推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

1954年9月,任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副委員長[1],成為政治排名僅次於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的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

12月,當選為第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

1955年1月,當選為中蘇友好協會副會長[1]。

8月,出席紀念廖仲愷先生逝世30周年大會,並發表講話[1]。

12月,她以全國人大第一副委員長身份訪問印度[1]。

1956年1月,宋慶齡和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廖承志到訪緬甸和巴基斯坦。

8月,又到訪印度尼西亞[1]。

宋慶齡與毛澤東和鄧小平在蘇聯莫斯科 1957年9月,當選為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1]。

11月,國家主席毛澤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宋慶齡到訪莫斯科,會見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布爾加寧,參加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及十月革命40周年紀念活動[1]。

1958年6月,參加慶祝中國福利會成立20周年大會,並發表講話。

1959年4月7日,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與董必武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再次成為國家副元首,在官方報導順序中排名第三,僅位列在黨主席毛澤東和國家主席劉少奇之後[1]。

1961年5月,在其上海寓所會見毛澤東。

9月,任紀念辛亥革命50周年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

1963年4月,從上海移居北京,此後定居於後海北河沿46號官邸[1]。

1964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召開,她與董必武兩人再次當選為國家副主席。

1964年2月,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和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外交部部長陳毅到訪錫蘭,並舉行大範圍會談[1]。

10月,任紀念孫中山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

1966年11月12日,在北京參加紀念孫中山誕辰100周年大會,並發表題為《孫中山——堅定不移、百折不撓的革命家》的講話。

同月,新華社受權發布消息:《宋慶齡選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

1968年10月,國家主席劉少奇被免職及開除出黨,她與另一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代理國家主席的職務。

1972年1月,國家副主席宋慶齡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一起參加原外交部長陳毅的追悼會。

9月,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何香凝的追悼會並致悼詞[1]。

1975年1月,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召開,國家主席職務被正式廢止,她改任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副委員長[1]。

1976年1月,參加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追悼會;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逝世,宋慶齡以副委員長身份代理委員長職務,名義上成為中國國家元首,並參加朱德的追悼會;9月,參加毛澤東的追悼會[1]。

1977年9月,參加毛澤東逝世一周年及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儀式[1]。

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江青指使下,上海的造反派指宋家是資產階級,故把宋慶齡父母的墳墓毀壞,並對宋慶齡進行迫害,令宋慶齡的身心受到巨大傷害。

在周恩來提議下,毛澤東批准了一個「一份應予保護的幹部名單」,主要包括高級民主人士和國務院組成部門主要領導,宋慶齡被列為點名保護的第一位。

文革結束後,她給中共中央寫了一封長信,憤怒地痛斥中共建政以來特別是文革中的錯誤,表示自己的不滿。

關於宋美齡的稱呼也再不直呼其名,改回「美美」,還特別關注宋美齡的新聞。

宋慶齡與宋美齡姐妹在1949年以後沒有公開往來,但在私下仍有聯繫。

宋慶齡曾托人捎帶過絲綢和中醫藥品,宋美齡也回贈過一些珍貴的國外產品。

宋慶齡臨終時還希望宋美齡能來到中國大陸再見上最後一面,但遭到宋美齡拒絕[17]。

1978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常委會第一副委員長、代委員長宋慶齡主持會議,並作開幕講話。

其後,她連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中共中央副主席葉劍英當選為委員長[1]。

6月,參加慶祝中國福利會成立40周年大會。

9月,在中國婦女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致閉幕詞,並當選為全國婦聯名譽主席[1]。

1979年6月,宋慶齡副委員長接見美國知名婦女訪華團、美國夏威夷各界訪華團。

10月,以國家副元首身份在北京寓所宴請柬埔寨施亞努親王及其夫人[1]。

1980年1月,參加全國政協舉行的元旦茶話會。

3月,主持紀念蔡元培逝世40周年大會並致詞。

同月,參加全國婦聯為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70周年舉行的聯歡會,並致祝詞。

5月,參加原國家主席劉少奇的追悼會。

10月,任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籌委會副主任委員[1]。

1981年2月,宋慶齡的貼身僕人李燕娥去世,宋慶齡悲痛萬分,為其立碑安葬於宋氏墓地。

1981年5月8日,宋慶齡接受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授予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並發表講話[1]。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關於宋慶齡病情的公告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中共中央關於接收宋慶齡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的決定 1981年5月,宋慶齡因患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冠心病病危。

5月15日晨,前來探望的原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受中央委派,提及宋慶齡曾於1957年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之事,詢問陷入昏迷的宋慶齡是否願意再次申請入黨,重複三遍得到宋慶齡的肯定[18][19][20]。

同來探望的彭真當即轉告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午召開緊急會議,一致通過《關於接受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的決定》,同時建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其「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

5月1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授予宋慶齡同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的決定》[21]。

逝世[編輯]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宋慶齡訃告暨國葬公告 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宋慶齡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歲。

20時40分,中國中央電視台播發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公告,宣布為宋慶齡舉行國葬。

5月30日,宋美齡函電蔣經國: 「……經國覽:孫夫人逝世,香港及此間謠諑紛紛四起。

月前,廖承志已倩託陳香梅函報:孫夫人病危。

廖得彼方最高層同意,請余赴北平。

陳並告:令侃希得一覆音,余聞後置之不理。

今日又據無線電報告,謂:匪方請台北人士參加喪禮,一切旅行費用由彼方承擔,並參加喪禮人員座機得在平降落。

再者,此間美方報導者大放厥辭,謂:此乃二方面協商之大好機會。

話中有話,無非替此間解決難題也,不闡而明匪方統戰用心之深邃及巧妙、惡毒,值得隨時注意。

《紐約時報》報導我發言人PATRICKCHUNG,謂:不知余是否會去北平。

此人究竟何許人耶?難道其尚不知余五十餘年之堅定立場耶?發言人其模稜兩可之答覆,對余個人人格絲毫無損,但對國內國外之視聽,將有相當之影響也。

他人不諳,以為手足之情或可改轍易幟。

日本蹂躪我國土生靈,為之塗炭千百萬餘。

今共匪為我同血同種,其任性陷害殘殺我同胞,其兇狠千百倍於日虜!余一向詈詆共匪為人面獸心,試問此種獍猻可與交往耶?骨肉雖親,大道為重,我等做人做事須對得起上帝、國家、民族,及總理主義、父親在天之靈,其他均無論矣!母字,五月三十日。

」[22]:152-154 1981年6月1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 「……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大人五月三十日電諭,對母親大義凜然精神至受感動!大人一貫與匪不共戴天之高尚人格,堅毅意志,不但為國人之所共仰,亦實世人之所共知,共信。

匪宣佈大姨病重病逝消息,目的即在製造假象,擴大統戰。

曾切囑黨政方面對此務必嚴正慎重處理,按政府在台北之發言人為新聞局之宋楚瑜、外交部之劉達人,並無如《紐約時報》所稱之PATRICKCHUNG,顯見此一報導不惟決無根據,而且別有用心,除繼續澈底追查外,謹先請大人釋念。

再,匪方於逝世消息發出後,並曾以宋慶齡治喪委員會名義來電,內稱:『蔣經國先生,及閣家沉痛奉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於一九八一年五月廿九日廿點十八分,在北京逝世,這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莫大損失,也是親屬們的莫大損失,為此我們向她的親屬表示沉痛的哀悼!』此種詭詐邪惡,自當置之不理。

又半個月來,匪軍在海峽方面頗有蠢蠢欲動跡象,上週並首次有軍艦五艘編隊通過海峽,此自不可不提高警覺,小心處理,加強防務。

天時已入炎夏,又有大姨噩耗,務懇母親千萬保重!肅叩福安。

兒經國跪稟,六月一日」[22]:155-157 宋慶齡陵園內鄧小平題詞的宋慶齡紀念碑,從中可見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她的高度評價。

1981年6月3日,宋慶齡同志追悼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時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致悼詞。

6月4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在上海市萬國公墓(後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園)隆重舉行宋慶齡同志骨灰安葬儀式,遵照她的遺言,骨灰安葬在她父母墓地的東側。

中國共產黨、全國人大、國務院為她立碑銘文以表紀念:「宋慶齡是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

她為國家和人民所建樹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

」[1] 個人生活[編輯] 家族[編輯] 宋氏三姊妹 主條目:宋嘉澍家族 宋慶齡有一姊、一妹和三個弟弟。

姐姐宋靄齡嫁給了孔祥熙,宋慶齡是孫中山的妻子,妹妹宋美齡嫁於蔣中正,而弟弟宋子文是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部長和中央銀行總裁。

1948年後宋氏姐弟各奔東西: 宋靄齡(1889年7月15日-1973年10月18日),移居美國。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留在上海,後移居北京,終葬於上海。

宋子文(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6日),移居美國舊金山。

宋美齡(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3日),移居台灣,蔣中正去世後移居美國紐約。

宋子良(1899年-1987年5月11日),移居紐約。

宋子安(1906年-1969年2月25日),移居香港。

宗教信仰[編輯] 參見:宋嘉澍、循道宗和孫中山與宗教 宋慶齡青少年時期深切地受到過基督教的影響。

宋家宗教氛圍濃厚,母親每日舉行家庭祈禱,送子女到主日學,並要求他們去教堂聽道。

宋慶齡童年常跟隨母親不求回報外出救濟窮人,體悟基督教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的「博愛」[23]。

宋慶齡婚前一直被教導不可懷疑上帝的絕對權威,與孫中山結婚後,看到了另一個「耶穌基督」。

宋慶齡認為,孫中山「從來沒有感覺到耶穌教義和他自己的主義之間有任何矛盾。

對他來說,社會革命就是把基督教義付諸實施。

」基督教教義中提倡的平等與博愛,成為他們進行革命的武器[24]。

隨著年齡、閱歷和科學文化的提高,宋慶齡愈益淡化宗教觀念而強化國家、民族及社會的意識和責任感[25]。

宋慶齡從1950年代開始有否認基督教的無神論主義言論,這與當時中國共產黨對宗教的態度有關。

1966年,宋慶齡致函友人愛潑斯坦,在信中否認孫中山是虔誠的基督徒,明確表示她和孫中山倆人是徹底的無神論者。

宋慶齡回憶道:「孫中山明確地告訴我,他從來不信甚麽上帝,他也不相信傳教士(他們不是「偽善者」就是「受了誤導」)」[26]。

但基督教教義的部分精神深深地留存於宋慶齡心中。

1978年,宋慶齡致函日本友人仁木富美子坦言:「在我頭腦中,還殘留著《聖經》的博愛思想。

」[23] 藝術形象[編輯] 1997年, 英屬香港:宋家皇朝—張曼玉飾 2009年,中國大陸:建國大業—許晴飾 註釋[編輯] ^ 慶齡先生:重慶違教,忽近四年。

仰望之誠,與日俱積。

茲者全國革命勝利在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志趨前致候,專誠歡迎先生北上。

敬希命駕蒞平,以便就近請教,至祈勿卻為盼!專此敬頌大安!毛澤東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 慶齡先生:滬濱告別,瞬近三年,每當蔣賊肆虐之際,輒以先生安全為念。

今幸解放迅速,先生從此永脫險境,誠人民之大喜,私心亦為之大慰。

現全國勝利在即,新中國建設有待於先生指教者正多。

敢藉穎超專誠迎迓之便,謹陳渴望先生北上之情。

敬希早日命駕,實為至幸。

耑上。

敬頌大安周恩來一九四九.六.廿一 參考文獻[編輯]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陳廷一.附:宋庆龄大事年表.王寶生、韓星(編).宋庆龄画传第1版.北京農展館南里10號:作家出版社.2008年11月:289–295[2014-09-01].ISBN 978-7-5063-4413-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中文(簡體)).  ^宋庆龄的共产党员档案为何锁保险柜70年后才解密.[2021-03-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葛繼聖:《宋慶齡三易其名》,《百年潮》2005年01期,pp. 81–82. ^比較兩個國母生平事跡考略.Blog.boxun.com.[2017-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0).  ^李嘉龍.宋耀如一家早期在滬未去川沙--再析宋庆龄誕生地"川沙說".《上海志鑑》>>2001年第一期>>.  ^宋庆龄上海出生地解谜.News.eastday.com.[2017-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宋庆龄出生地在川沙.Shtong.gov.cn.[2017-0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HistoryoftheCollege:TheSoongSisters.WesleyanCollege.[2013-05-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0).  ^孫中山.葉匡政,編.《孫中山非常言:論道1896-1925》第1版.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ISBN 9787511502537.  ^周谷.〈宋慶齡第一張出國護照及其結婚誓約書〉(下).《明報月刊》1993年2月號(香港:明報報業).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宋慶齡》第8章:1927年的武漢 ^廖承志:《我的回憶》,《人民日報》,1982年5月29日 ^俄羅斯當代歷史文獻保管與研究中心檔案,全宗號514,目錄號2,卷宗號224 ^周幼馬.36年毛泽东向宋庆龄借款险害她暴露党员身份.news.ifeng.com.[2021-04-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15.015.1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2011.  ^《前進的足迹: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ISBN 9789620412936.  ^宋庆龄的北上生涯. [失效連結] ^王光美:永恆的紀念.原載1981年6月2日《人民日報》,《宋慶齡紀念集》1982年3月第1版轉載。

^鄧穎超:《向宋慶齡同志致崇高的敬禮!》.《宋慶齡紀念集》,pp.61-62 ^王光美促成宋慶齡臨終前入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華文摘》. ^宋慶齡與劉少奇一家的友誼王光美幫宋慶齡入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網. ^22.022.1周美華、蕭李居編:《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下,台北:國史館,2009年,ISBN9860195900 ^23.023.1宋庆龄基督教思想之演变《探索与争鸣》2004年07期,朱玖琳.[2012-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3).  ^《斯諾文集》第一卷,第109頁,新華出版社出版 ^宋庆龄与基督教《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2012-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9).  ^1966年4月13日宋慶齡致愛潑斯坦的信,《宋慶齡書信集》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2頁 參見[編輯] 中華民國主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上海主題 政治主題 人物主題 宋嘉澍家族 孫中山 共產國際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中國福利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冠名單位及獎項 中國福利會 宋慶齡幼兒園 宋慶齡兒童發展中心 宋慶齡學校 宋慶齡樟樹獎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正部級單位) 宋慶齡兒童科學公園(北京) 宋慶齡兒童文學獎 上海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理委員會(正廳局級事業單位) 上海宋慶齡故居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園 宋慶齡墓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北京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巨型雕像 冠名基金會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 陝西省宋慶齡基金會 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 江西省宋慶齡基金會 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 海南省宋慶齡基金會 香港宋慶齡基金會 香港宋慶齡金鑰匙培訓基金會 澳門宋慶齡基金會 美國宋慶齡基金會 加拿大宋慶齡基金協會 財團法人日本宋慶齡基金會日中共同項目委員會(原財團法人日本宋慶齡基金會) 匈牙利宋慶齡基金會(2008年由原匈牙利宋慶齡兒童友好基金會與原熊貓匈牙利兒童友好基金會合併成立) 冠名活動 宋慶齡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足球賽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語錄上的宋慶齡語錄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宋慶齡 宋慶齡基金會*澳門宋慶齡基金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上海宋慶齡故居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園(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 前任:劉少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與董必武副主席共同代行主席職權1968年-1972年 繼任: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 前任:朱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委員長(作為第一副委員長)1976年-1978年 繼任:葉劍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榮銜 前任:劉少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1981年5月16日至5月29日 繼任:李先念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新頭銜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先後與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共任)1949年至1981年5月29日 繼任:康克清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前任:朱 德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委員長(作為第一副委員長)1976年-1978年 繼任:葉劍英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前任:朱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與董必武同時在任)1959年-1975年 空缺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烏蘭夫(1983年當選) 新頭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與朱德、劉少奇、張瀾、李濟深、高崗同時在任)1949年-1954年 繼任:朱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排名順序 前任:周恩來(位列第四)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位列第五) 繼任:林伯渠(位列第六) 前任:劉少奇(位列第三) 第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位列第四) 繼任:董必武(位列第五) 前任:劉少奇(位列第二) 第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位列第三) 繼任:朱德(位列第四) 前任:李先念(位列第四)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位列第五) 繼任:聶榮臻(位列第六) 閱論編宋嘉澍家族               韓鴻翼                                                                                           韓政準 宋嘉澍(韓教準) 倪桂珍 韓致準                                                                                                      宋靄齡 孔祥熙 宋慶齡 孫中山 宋子文 張樂怡 宋美齡 蔣中正 宋子良 宋子安 胡其瑛                                                                                                孔令儀 孔令侃 孔令偉 孔令傑 宋瓊頤 宋曼頤 宋瑞頤        宋伯熊  宋仲虎 閱論編孫中山親屬 孫眉 盧慕貞 大月薰 宋慶齡 孫科 孫娫 孫婉 宮川富美子 經歷 四大寇 中國同盟會 辛亥革命 南京臨時政府 護法軍政府 廣州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 創始 興中會→中國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 黃埔軍校 廣東大學 中山裝 思想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振興中華 三民主義 五權憲法 訓政 聯俄容共 著作 《倫敦蒙難記》 《建國方略》 《孫文學說》 《實業計畫》 《民權初步》 《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大亞洲主義》 《孫文越飛宣言》 《黃埔軍校訓詞》 《總理遺囑》 爭議 評價 《國賊孫文》 宗教信仰 演繹 《國父思想》 《鐵拳無敵孫中山》 紀念 中山市 中山陵 孫中山紀念館 國父紀念歌 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中山醫學大學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中山紀念中學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 高雄市立中山高級中學 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中山國民中學 中山國民小學 中國南極中山站 中山博物院 中山圖書館 中山醫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中山公園 南京中山植物園 中山紀念林 孫中山史蹟徑 中山艦(中山艦博物館) 中山門 中山站(台北市) 中山堂 中山樓 中山路 中山橋 逸仙橋 逸仙樓 誕生一百周年紀念 植樹節 閱論編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1926年1月16日-1929年3月26日中央執行委員 汪兆銘 譚延闓 胡漢民 蔣中正 譚平山(1928年2月開除黨籍) 宋慶齡 陳公博 恩克巴圖 于右任 程潛 朱培德 徐謙(1928年2月停止職權) 顧孟餘 經亨頤 宋子文 柏文蔚 何香凝 伍朝樞 丁惟汾 戴季陶 李濟深 林祖涵(1928年2月開除黨籍) 李大釗(1928年2月已故出缺) 于樹德(1928年2月開除黨籍) 甘乃光 吳玉章(1928年2月開除黨籍) 陳友仁 李烈鈞 王法勤 楊匏安(1928年2月開除黨籍) 惲代英(1928年2月開除黨籍) 彭澤民(1928年2月開除黨籍) 朱季恂(1928年2月已故出缺) 劉守中 蕭佛成 孫科 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白雲梯(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毛澤東(1928年2月開除黨籍) 許甦魂(1928年2月開除黨籍) 周啟剛(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夏曦(1928年2月開除黨籍) 鄧演達(1928年2月開除黨籍) 韓麟符(1928年2月開除黨籍) 路友于(1928年2月已故出缺) 黃實(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董必武(1928年2月開除黨籍) 屈武(1928年2月開除黨籍) 鄧穎超(1928年2月開除黨籍) 王樂平(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陳嘉佑(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陳其瑗(1928年2月停止職權) 朱霽青(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丁超五(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何應欽(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陳樹人(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褚民誼(1928年2月遞補中央執行委員) 繆斌 吳鐵城 詹大悲 陳肇英 中央監察委員 吳稚暉 張靜江 蔡元培 古應芬 王寵惠 李石曾 柳亞子 邵力子 高語罕(1928年2月開除黨籍) 陳果夫 陳璧君 鄧澤如 候補中央監察委員 黃紹竑(1928年2月遞補中央監察委員) 李宗仁 江浩(1928年2月開除黨籍) 郭春濤 李福林 潘雲超 鄧懋修(1928年2月停止職權) 謝晉(1928年2月停止職權) 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 國家副主席 國家主席令 最高國務會議 國防委員會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1949年-1954年集體行使國家元首職權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國家主席11954年-1968年毛澤東→劉少奇國家主席缺位時期21968年-1975年宋慶齡代、董必武代(2位國家副主席共同代理)→董必武代(國家代理主席)國家主席廢除時期31975年-198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集體行使國家元首職權委員長朱德→宋慶齡4等人代(副委員長集體代理)→葉劍英國家主席51983年至今李先念→楊尚昆→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注1:1954年憲法下,國家主席主持最高國務會議和國防委員會。

注2:1968年起國家主席缺位,國家副主席代理其職權。

注3: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廢除國家主席職務。

並規定1975年憲法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是:召集全國人大會議,解釋法律,制定法令,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接受外國使節,批准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以及全國人大授予的其他職權。

注4:1981年5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

注5:1983年開始,國家主席的官方英文譯名由意為(主席團或委員會的)主席的「Chairman」改為「President」(直譯為「總統」)。

關於實際上的最高政治領袖,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1954年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1954年8月17日自殺身亡)(1949-1954,6人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54年至今朱德(1954-1959)→宋慶齡、董必武(1959-1975,2人共任)→未設置1(1975-1982)→烏蘭夫(1983-1988)→王震(1988-1993)→榮毅仁(1993-1998)→胡錦濤(1998-2003)→曾慶紅(2003-2008)→習近平(2008-2013)→李源潮(2013-2018)→王岐山(2018-)注1:1975年憲法廢除國家主席、副主席建制,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元首職權;1982年憲法恢復設置。

閱論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第一屆初13人-逝世1人+補選1人 宋慶齡 林伯渠 李濟深 張瀾 羅榮桓 沈鈞儒 郭沫若 黃炎培 彭真(兼秘書長) 李維漢 陳叔通 ·丹增嘉措 賽福鼎·艾則孜 程潛(補選) 第二屆初16人-撤職2人 林伯渠 李濟深 羅榮桓 沈鈞儒 郭沫若 黃炎培 彭真(兼秘書長) 李維漢 陳叔通 丹增嘉措(棄職外逃多年後被撤職) 賽福鼎·艾則孜 程潛 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撤職) 何香凝 劉伯承 林楓 第三屆初18人-逝世6人 彭真 劉伯承 李井泉 康生 郭沫若 何香凝 黃炎培 陳叔通 李雪峰 徐向前 楊明軒 程潛 賽福鼎·艾則孜 林楓 劉寧一(兼秘書長) 張治中 阿沛·阿旺晉美 周建人 第四屆初22人-逝世2人+補選1人 董必武 宋慶齡 康生 劉伯承 吳德 韋國清 賽福鼎·艾則孜 郭沫若 徐向前 聶榮臻 陳雲 譚震林 李井泉 張鼎丞 蔡暢 烏蘭夫 阿沛·阿旺晉美 周建人 許德珩 胡厥文 李素文 姚連蔚 鄧穎超(補選) 第五屆初20人-逝世3人-辭職6人+補選10人 宋慶齡 聶榮臻(辭職) 劉伯承(辭職) 烏蘭夫 吳德(辭職) 韋國清 陳雲 郭沫若 譚震林 李井泉 張鼎丞(辭職) 蔡暢(辭職) 鄧穎超 賽福鼎·艾則孜 廖承志 姬鵬飛(辭職前兼秘書長) 阿沛·阿旺晉美 周建人(辭職) 許德珩 胡厥文 彭真(補選,兼代秘書長) 肖勁光(補選) 朱蘊山(補選) 史良(補選) 彭沖(補選) 習仲勛(補選) 粟裕(補選) 楊尚昆(補選,兼秘書長) 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補選) 朱學范(補選) 第六屆初20人+增選1人 陳丕顯 韋國清 耿飈 胡厥文 許德珩 彭沖 王任重 史良 朱學范 阿沛·阿旺晉美 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 賽福鼎·艾則孜 周谷城 嚴濟慈 胡愈之 榮毅仁 葉飛 廖漢生 韓先楚 黃華 楚圖南(增選) 第七屆初19人-逝世3人 習仲勛 烏蘭夫 彭沖(兼秘書長) 韋國清 朱學范 阿沛·阿旺晉美 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 賽福鼎·艾則孜 周谷城 嚴濟慈 榮毅仁 葉飛 廖漢生 倪志福 陳慕華 費孝通 孫起孟 雷潔瓊 王漢斌 第八屆初19人-逝世3人 田紀雲 王漢斌 倪志福 陳慕華 費孝通 孫起孟 雷潔瓊 秦基偉 李錫銘 王丙乾 帕巴拉·格列朗傑 王光英 程思遠 盧嘉錫 布赫 鐵木爾·達瓦買提 甘苦 李沛瑤 吳階平 第九屆初19人-逝世1人-撤職1人 田紀雲 謝非 姜春雲 鄒家華 帕巴拉·格列朗傑 王光英 程思遠 布赫 鐵木爾·達瓦買提 吳階平 彭珮雲 何魯麗 周光召 成克傑(撤職同年處決) 曹志 丁石孫 成思危 許嘉璐 蔣正華 第十屆初15人-逝世1人 王兆國 李鐵映 司馬義·艾買提 何魯麗 丁石孫 成思危 許嘉璐 蔣正華 顧秀蓮 熱地 盛華仁(兼秘書長) 路甬祥 烏雲其木格 韓啟德 傅鐵山 第十一屆13人 王兆國 路甬祥 烏雲其木格 韓啟德 華建敏 陳至立 周鐵農 李建國(兼秘書長) 司馬義·鐵力瓦爾地 蔣樹聲 陳昌智 嚴雋琪 桑國衛 第十二屆13人 李建國 王勝俊 陳昌智 嚴雋琪 王晨(兼秘書長) 沈躍躍 吉炳軒 張平 向巴平措 艾力更·依明巴海 萬鄂湘 張寶文 陳竺 第十三屆14人 王晨 曹建明 張春賢 沈躍躍 吉炳軒 艾力更·依明巴海 萬鄂湘 陳竺 王東明 白瑪赤林 丁仲禮 郝明金 蔡達峰 武維華 標註:任內逝世 閱論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5人 周恩來 李濟深 沈鈞儒 郭沫若 陳叔通 第二屆初16人 宋慶齡 董必武 李濟深 張瀾 郭沫若 彭真 沈鈞儒 黃炎培 何香凝 李維漢(常務) 李四光 陳叔通(常務) 章伯鈞(常務→停職) 陳嘉庚 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 包爾漢(常務) 第三屆初14人 彭真 李濟深 郭沫若 沈鈞儒 黃炎培 李維漢(常務) 李四光 陳叔通(常務) 陳嘉庚 包爾漢(常務) 陳毅 康生(常務) 帕巴拉·格列朗傑 阿沛·阿旺晉美 何香凝(增選) 第四屆22人 彭真 陳毅 葉劍英 黃炎培 陳叔通(常務) 劉瀾濤 宋任窮 徐冰(常務) 高崇民(常務) 蔡廷鍇 韋國清 鄧子恢 李四光 傅作義 滕代遠 謝覺哉 沈雁冰 李燭塵 帕巴拉·格列朗傑 許德珩 李德全 馬敘倫 第五屆初22人 烏蘭夫 韋國清 彭沖 趙紫陽 郭沫若 宋任窮 沈雁冰 許德珩 歐陽欽 史良 朱蘊山 康克清 季方 王首道 楊靜仁 張沖 帕巴拉·格列朗傑 周建人 莊希泉 胡子昂 榮毅仁 童第周 劉瀾濤(增選,兼秘書長) 陸定一(增選) 李維漢(增選) 胡愈之(增選) 王昆侖(增選) 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增選) 何長工(增選) 蕭克(增選) 程子華(增選) 楊秀峰(增選) 沙千里(增選) 包爾漢(增選) 周培源(增選) 錢昌照(增選) 劉斐(增選) 董其武(增選) 第六屆初29人 楊靜仁 劉瀾濤 陸定一 程子華 康克清 季方 莊希泉 帕巴拉·格列朗傑 胡子昂 王昆侖 錢昌照 董其武 陶峙岳 周叔弢 楊成武 蕭華 陳再道 呂正操 周建人 周培源 包爾漢 繆雲台 王光英 鄧兆祥 費孝通 趙朴初 葉聖陶 屈武 巴金 馬文瑞(增選) 茅以升(增選) 劉靖基(增選) 華羅庚(增選) 王恩茂(增選) 錢學森(增選) 雷潔瓊(增選) 汪鋒(增選) 錢偉長(增選) 第七屆初28人 王任重 閻明復 方毅 谷牧 楊靜仁 康克清 帕巴拉·格列朗傑 胡子昂 錢昌照 周培源 繆雲台 王光英 鄧兆祥 趙朴初 屈武 巴金 馬文瑞 劉靖基 王恩茂 錢學森 錢偉長 胡繩 孫曉村 程思遠 盧嘉錫 錢正英 蘇步青 司馬義·艾買提 侯鏡如(增選) 丁光訓(增選) 洪學智(增選) 葉選平(增選) 第八屆初25人 葉選平 吳學謙 楊汝岱 王兆國 阿沛·阿旺晉美 賽福鼎·艾則孜 洪學智 楊靜仁 周培源 鄧兆祥 趙朴初 巴金 劉靖基 錢學森 錢偉長 胡繩 錢正英 蘇步青 侯鏡如 丁光訓 董寅初 孫孚凌 安子介 霍英東 馬萬祺 朱光亞(增選) 萬國權(增選) 何魯麗(增選) 第九屆初31人 葉選平 楊汝岱 王兆國 阿沛·阿旺晉美 趙朴初 巴金 錢偉長 盧嘉錫 任建新 宋健 李貴鮮 陳俊生 張思卿 錢正英 丁光訓 孫孚凌 安子介 霍英東 馬萬祺 朱光亞 萬國權 胡啟立 陳錦華 趙南起 毛致用 白立忱 經叔平 羅豪才 張克輝 周鐵農 王文元 第十屆初24人 王忠禹 廖暉 劉延東 阿沛·阿旺晉美 巴金 帕巴拉·格列朗傑 李貴鮮 張思卿 丁光訓 霍英東 馬萬祺 白立忱 羅豪才 張克輝 周鐵農 郝建秀 陳奎元 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 徐匡迪 李兆焯 黃孟復 王選 張懷西 李蒙 董建華(增選) 張梅穎(增選) 張榕明(增選) 第十一屆初25人 王剛 廖暉 杜青林 阿沛·阿旺晉美 帕巴拉·格列朗傑 馬萬祺 白立忱 陳奎元 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 李兆焯 黃孟復 董建華 張梅穎 張榕明 錢運錄(兼秘書長) 孫家正 李金華 鄭萬通 鄧朴方 萬鋼 林文漪 厲無畏 羅富和 陳宗興 王志珍 何厚鏵(增選) 第十二屆初23人 杜青林 令計劃(免職) 韓啟德 帕巴拉·格列朗傑 董建華 萬鋼 林文漪 羅富和 何厚鏵 張慶黎(兼秘書長) 李海峰 蘇榮(免職) 陳元 盧展工 周小川 王家瑞 王正偉 馬飈 齊續春 陳曉光 馬培華 劉曉峰 王欽敏 梁振英(增選) 第十三屆24人 張慶黎 劉奇葆 帕巴拉·格列朗傑 董建華 萬鋼 何厚鏵 盧展工 王正偉 馬飈 陳曉光 梁振英 夏寶龍(兼秘書長至2020年5月) 楊傳堂 李斌(兼秘書長自2020年5月) 巴特爾 汪永清 何立峰 蘇輝 鄭建邦 辜勝阻 劉新成 何維 邵鴻 高雲龍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於1949年9月30日下午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 朱德 劉少奇 宋慶齡(女) 張瀾(民盟) 李濟深(民革) 高崗(1954年8月17日自殺身亡)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56人) 陳毅 賀龍 李立三 林伯渠 葉劍英 何香凝(女,民革) 林彪 彭德懷 劉伯承 吳玉章 徐向前 彭真 薄一波 聶榮臻 周恩來 董必武 賽福鼎(維吾爾族) 饒漱石 陳嘉庚(無黨派) 羅榮桓 鄧子恢 烏蘭夫(蒙古族) 徐特立 蔡暢(女) 劉格平(回族) 馬寅初(無黨派) 陳雲 康生 林楓 馬敘倫(民進) 郭沫若(無黨派) 張雲逸 鄧小平 高崇民(民盟) 沈鈞儒(民盟) 沈雁冰(無黨派) 陳叔通(無黨派) 司徒美堂(致公黨) 李錫九(民革,1952年3月10日病逝) 黃炎培(民建) 蔡廷鍇(民促) 習仲勛 彭澤民(農工黨) 張治中(民革) 傅作義(無黨派) 李燭塵 李章達(救國會,1953年12月9日病逝) 章伯鈞(農工黨) 程潛(民革) 張奚若(無黨派) 陳銘樞(民聯) 譚平山(民聯) 張難先(無黨派) 柳亞子(民革) 張東蓀(民盟) 龍雲(民革)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互選產生) 閱論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1948年1月-1949年11月名譽主席宋慶齡主席李濟深主任秘書李章達(梅龔彬代)常務委員 李濟深 何香凝 譚平山 蔡廷鍇 朱蘊山 陳劭先 李章達 陳其瑗 何公敢 張 文 鄧初民 朱學範 李民欣 郭春濤 王葆真 馮玉祥 標註:任內逝世 閱論編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第二屆執行委員會1953年4月-1957年9月名譽主席 宋慶齡 何香凝 主席蔡 暢副主席 鄧穎超 李德全 許廣平 史 良 章 蘊 秘書長章 蘊(兼)副秘書長 羅 瓊 曹孟君 曾憲植 書記處[注1] 章 蘊 許廣平 康克清 羅 瓊 曾憲植 曹孟君 沈茲九 曹冠群 委員 丁 玲 才丹卓朵 王子如 王 雲 王騰波 王竟成 王汝琪 丑子岡 田秀涓 田 華 史 良 白鋒悟 白力行 白 朗 甘 棠 申紀蘭 朱 璉 危秀英 李寶光 李屺陽 李春霖 李淑英 李德全 李文宜 李 泊 李健生 李培之 李伯釗 李 貞 李秀真 沈茲九 沈元暉 沈谷南 拉希達 林巧稚 周婉如 金信淑 阿碩果果 帥孟奇 胡子嬰 胡 朋 胡耐秋 韋君宜 柏 青 俞靄峰 烏 蘭 徐芝寅 梁 虹 夏 菲 倪斐君 郎潔華 郝建秀 馬竹軒 馬依努爾 高鳳琴 許廣平 康克清 康 英 章 蘊 陳少敏 陳修良 陳舜英 陳曼雲 陸士嘉 陸 璀 曹孟君 曹冠群 黃海明 黃 薇 郭明秋 常香玉 降央伯母 袁雪芬 海 濤 張子芳 張曉梅 張文秀 張琴秋 張秀岩 區夢覺 區棠亮 曾憲植 孫文淑 孫孝菊 策仁娜姆 湯桂芬 彭 青 楊蘊玉 楊志芳 楊 純 楊之華 雷潔瓊 董 邊 董 純 董力生 蒙素芬 趙 先 趙 輝 趙世蘭 榮敏之 廖蘇華 廖夢醒 農聚英 鄧穎超 鄧戈明 鄧裕志 劉亞雄 劉 薊 劉清揚 劉王立明 黎 穎 魯 閣 蔡 暢 錢 瑛 錢正英 澤仁卓瑪 譚惕吾 嚴鏡波 嚴仁英 蘇 惠 羅 瓊 羅 雲 羅叔章 關若鸞 龔普生 ^注1:根據中國婦女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章程》規定,1955年4月14日全國婦聯二屆八次常委會通過,全國婦聯成立書記處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聯合會第三屆執行委員會1957年9月-1966年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於1957年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 宋慶齡 何香凝 主席 蔡 暢 副主席 鄧穎超 李德全 許廣平 史 良 章 蘊 楊之華 劉清揚 康克清 主席團委員 才丹卓嘎 鄧裕志 區棠亮 李 貞 沈茲九 拉希達 羅 瓊 胡子嬰 趙明堅 烏 蘭 張曉梅 曹孟君 曹冠群 郭明秋 曾憲植 澤仁卓瑪 書記處第一書記 羅 瓊 書記處書記 田秀涓 李寶光 吳 綪 吳全衡 胡耐秋 曹孟君 曹冠群 曾憲植 楊蘊玉 董 邊 郭 建(增選) 黃甘英(增選) 趙 烽(增選) 閱論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四屆執行委員會1978年9月-1983年9月名譽主席 宋慶齡 蔡 暢 鄧穎超 主席康克清副主席 史 良 羅 瓊 吳貽芳 曾憲植 雷潔瓊 林巧稚 李寶光 郝建秀 黃甘英 林麗韞 關 建 阿沛·才旦卓嘎 瑪依努爾·哈斯木 常務委員 方 蘭 烏 蘭 鄧裕志 田秀涓 李 貞 李 林 李 琴 李長榮 史 良 朱 霖 關 建 瑪依努爾·哈斯木 宋立英 陸 璀 李伯釗 李寶光 李淑錚 楊蘊玉 吳全衡 吳貽芳 應宜權 沈茲九 阿沛·才旦卓嘎 陳琮英 拉希達 林巧稚 林麗韞 羅 瓊 栗秀真 趙明堅 郝建秀 胡子嬰 胡耐秋 胡德華 姚淑平 秦素萍 顧秀蓮 袁 瑢 郭明秋 黃甘英 曹瑞武 康克清 章瑞英 梁柯平 董 邊 韓幽桐 曾憲植 雷潔瓊 戴克宇 徐 光 書記處第一書記羅 瓊→郭力文書記處書記 李 琴(未到任) 李寶光 黃甘英 吳全衡 田秀涓 李淑錚(未到任) 董 邊 林麗韞(補選) 王 雲(補選) 張潔珣(補選) 柳勉之(補選) 梁柯平(補選) 胡德華(補選) 於淑琴(補選) 王立威(補選) 標註:任內逝世 閱論編冷戰相關人物冷戰導航模板 美洲北美洲  美國 哈里·S·杜魯門 喬治·馬歇爾 喬治·凱南 約瑟夫·麥卡錫 德懷特·D·艾森豪 約翰·F·甘迺迪 勞勃·F·甘迺迪 林登·B·詹森 理察·尼克森 亨利·季辛吉 傑拉爾德·福特 吉米·卡特 隆納·雷根 喬治·H·W·布希  加拿大 威廉·萊昂·麥肯齊·金 路易·聖洛朗 約翰·迪芬貝克 萊斯特·皮爾遜 皮埃爾·杜魯道 喬·克拉克 約翰·特納 布賴恩·馬爾羅尼  古巴 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 菲德爾·卡斯楚 勞爾·卡斯楚 切·格瓦拉  尼加拉瓜 安納斯塔西奧·蘇慕薩·加西亞 安納斯塔西奧·蘇慕薩·德瓦伊萊 丹尼爾·奧蒂嘉 南美洲  阿根廷 切·格瓦拉 裴隆 魏地拉 加爾鐵里 阿方辛 梅內姆  巴西 瓦加斯 古拉特 翁貝托·布朗庫  智利 阿連德 皮諾切特  歐洲 英國 喬治六世 伊莉莎白二世 溫斯頓·邱吉爾 克萊門特·艾德禮 安東尼·伊登 哈羅德·麥美倫 道格拉斯-休姆 哈羅德·威爾遜 愛德華·希思 詹姆斯·卡拉漢 瑪格麗特·柴契爾 約翰·梅傑  法國 羅貝爾·舒曼 樊尚·奧里奧爾 勒內·科蒂 夏爾·戴高樂 蜜雪兒·德勃雷 喬治·蓬皮杜 莫里斯·顧夫·德姆維爾 喬治·蓬皮杜 雅各·沙邦-戴爾馬 皮耶·梅斯梅爾 瓦勒里·德斯坦 雅各·席哈克 雷蒙·巴爾 法蘭索瓦·密特朗 皮耶·莫魯瓦 洛朗·法比尤斯 雅各·席哈克 蜜雪兒·羅卡爾  西德 康拉德·艾德諾 路德維希·艾哈德 庫爾特·喬治·季辛吉 維利·勃蘭特 赫爾穆特·施密特 赫爾穆特·科爾  義大利 阿爾契德·加斯貝利 帕爾米羅·陶里亞蒂 朱利奧·安德烈奧蒂 阿爾多·莫羅 恩里科·貝林格 弗朗切斯科·科西加 貝蒂諾·克拉克西  挪威 埃納爾·基哈德森 奧斯卡爾·托爾普 伊翁·呂恩 泰瑞格弗·布拉特利 拉爾斯·科瓦爾 奧德瓦爾·努爾利 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 科勒·伊薩赫森·維洛克 揚·敘瑟  葡萄牙 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查 馬爾塞洛·達斯內維斯·阿爾維斯·卡丹奴 法蘭西斯科·達寇斯塔·戈馬克西 瓦斯科·貢薩爾維斯 馬里奧·蘇亞雷斯 瑪麗亞·德盧爾德斯·平塔西爾戈 阿尼巴爾·卡瓦科·席爾瓦  西班牙 法蘭西斯科·弗朗哥 胡安·卡洛斯一世 阿道弗·蘇亞雷斯 菲利普·岡薩雷斯  土耳其 雷傑普·佩克爾 哈桑·薩卡 塞姆斯丁·居納爾塔伊 阿德南·曼德列斯 傑馬勒·古爾塞勒 伊斯麥特·伊諾努 蘇阿特·於爾居普呂 蘇萊曼·德米雷爾 尼哈特·埃里姆 費里特·梅倫 比倫特·埃傑維特 圖爾古特·厄扎爾 耶爾德勒姆·阿克布盧特 梅蘇特·耶爾馬茲  聖座 庇護十二世 若望二十三世 保祿六世 若望·保祿一世 若望·保祿二世  蘇聯 約·維·史達林(維·米·莫洛托夫) 格·馬·馬林科夫(安·安·葛羅米柯) 尼·謝·赫魯雪夫 列·伊·布里茲涅夫(阿·尼·柯西金) 尤·弗·安德羅波夫 康·烏·契爾年科 米·謝·戈巴契夫(愛·阿·謝瓦爾德納澤 尼·伊·雷日科夫) 鮑·尼·葉爾辛 列·馬·克拉夫丘克 斯·斯·舒什克維奇 華沙條約組織 東德 威廉·皮克 瓦爾特·烏布利希 埃里希·昂納克 埃貢·克倫茨  波蘭 博萊斯瓦夫·貝魯特 愛德華·奧哈布 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 愛德華·蓋萊克 斯坦尼斯瓦夫·卡尼亞 沃依切赫·賈魯塞斯基 萊赫·華勒沙  捷克斯洛伐克 克萊門特·哥特瓦爾德 安東寧·諾沃提尼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古斯塔夫·胡薩克 卡雷爾·烏爾班內克 瓦茨拉夫·哈維爾  羅馬尼亞 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 尼古拉·西奧塞古 揚·伊利埃斯庫  保加利亞 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 維爾科·契爾文科夫 托多爾·日夫科夫 佩特爾·姆拉德諾夫 哲柳·哲列夫  匈牙利 拉科西·馬加什 納吉·伊姆雷 卡達爾·亞諾什 格羅斯·卡羅伊  阿爾巴尼亞 恩維爾·霍查 拉米茲·阿利雅  南斯拉夫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 弗拉尼奧·圖季曼  亞太亞洲東亞海峽兩岸  中華人民共和國 毛澤東 胡喬木 周恩來 陳毅 姬鵬飛 喬冠華 劉少奇 朱德 任弼時 董必武 宋慶齡 林彪 陳伯達 康生 四人幫 江青 張春橋 姚文元 王洪文 華國鋒 黃華 葉劍英 鄧小平 陳雲 胡耀邦 李先念 趙紫陽 吳學謙 楊尚昆 姚依林 李鵬 錢其琛 喬石 江澤民 宋平 李瑞環  中華民國 蔣中正 李宗仁 陳誠 嚴家淦 蔣經國 謝東閔 孫運璿 俞國華 李登輝 李煥 郝柏村  日本 昭和天皇 明仁天皇 吉田茂 鳩山一郎 石橋湛山 岸信介 池田勇人 佐藤榮作 田中角榮 三木武夫 福田赳夫 大平正芳 鈴木善幸 中曾根康弘 安倍晉太郎 竹下登 宇野宗佑 海部俊樹 宮澤喜一 朝鮮半島 北韓 金日成  南韓 李承晚 尹潽善 張勉 朴正熙 崔圭夏 全斗煥 盧泰愚  蒙古人民共和國 霍爾洛·喬巴山 尤睦佳·澤登巴爾 姜巴·巴特蒙赫 彭薩勒瑪·奧其爾巴特 東南亞越南  北越 胡志明 孫德勝 范文同 武元甲 黎筍 文進勇 長征 阮文靈  南越 吳廷琰 阮文紹 阮高奇 潘克丑 陳文香 阮慶 楊文明  印尼 蘇卡諾 蘇哈托  泰國 蒲美蓬·阿杜德 鑾披汶·頌堪 沙立·他那叻 他儂·吉滴卡宗 炳·廷素拉暖  菲律賓 曼紐·羅哈斯 埃爾皮迪奧·基里諾 拉蒙·麥格塞塞 卡洛斯·賈西亞 馬嘉柏皋 斐迪南·馬可仕 柯拉蓉·艾奎諾 荷西·馬利亞·西松 努·密蘇阿里  馬來西亞 東姑阿都拉曼 敦阿都拉薩 胡先翁 馬哈迪·莫哈末  新加坡 李光耀 吳作棟  緬甸 吳努 奈溫  柬埔寨 施亞努 龍諾 波布 喬森潘 韓桑林 洪森  寮國 西薩旺·馮 西薩旺·瓦達納 文翁 梭發那·富馬 蘇發努馮 凱山·豐威漢 南亞 阿富汗 穆罕默德·達烏德汗 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 哈菲佐拉·阿明 巴布拉克·卡爾邁勒 穆罕默德·納吉布拉 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  印度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拉爾·巴哈杜爾·夏斯泰瑞 英迪拉·甘地 莫拉爾吉·德賽 查蘭·辛格 拉吉夫·甘地 維什瓦納特·普拉塔普·辛格 錢德拉·謝卡爾 納拉辛哈·拉奧  巴基斯坦 利雅卡特·阿里·汗 卡瓦賈·納茲穆丁 海珊·沙希德·蘇拉瓦底 易卜拉欣·伊斯邁爾·瓊德里加 阿尤布·汗 葉海亞·汗 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 穆罕默德·齊亞·哈克 穆罕默德·汗·居內久 貝娜齊爾·布托 納瓦茲·謝里夫  孟加拉 謝赫·穆吉布·拉赫曼 齊亞·拉赫曼 艾爾沙德  澳大利亞 班·奇夫利 勞勃·孟席斯 哈羅德·霍爾特 約翰·麥克尤恩 約翰·戈頓 威廉·麥克馬洪 愛德華·惠特蘭 馬爾科姆·佛雷澤 鮑勃·霍克 保羅·基廷  中東及非洲中東 土耳其 雷傑普·佩克爾 哈桑·薩卡 塞姆斯丁·居納爾塔伊 阿德南·曼德列斯 傑馬勒·古爾塞勒 伊斯麥特·伊諾努 蘇阿特·於爾居普呂 蘇萊曼·德米雷爾 尼哈特·埃里姆 費里特·梅倫 比倫特·埃傑維特 圖爾古特·厄扎爾 耶爾德勒姆·阿克布盧特 梅蘇特·耶爾馬茲  以色列 戴維·本-古里安 摩西·夏里特 列維·艾希科爾 果爾達·梅厄 伊扎克·拉賓 比金 伊扎克·沙米爾 希蒙·佩雷斯  埃及 納瑟 沙達特 穆巴拉克  約旦 阿卜杜拉·伊賓·海珊 塔拉勒·伊賓·阿卜杜拉 胡笙·賓·塔拉勒  敘利亞 哈菲茲·阿薩德  伊拉克 貝克爾 薩達姆  沙烏地阿拉伯 阿卜杜勒-阿齊茲 紹德 費薩爾 哈立德 法赫德  伊朗 巴勒維 魯霍拉·穆薩維·霍曼尼  利比亞 伊德里斯一世 穆安瑪爾·格達費  阿爾及利亞 阿巴斯 賓·貝拉 布邁丁 比塔特 賓·傑迪德 布迪亞夫  突尼西亞 哈比卜·布爾吉巴 宰因·阿比丁·賓·阿里 葉門  北葉門 薩利赫  南葉門 阿卜杜勒·法塔赫·伊斯梅爾 阿里·納賽爾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阿拉法特 撒哈拉以南非洲 南非 揚·史末資 丹尼爾·馬蘭 約翰尼斯·格哈杜斯·斯揣敦 亨德里克·弗倫施·維沃爾德 巴爾薩澤·約翰尼斯·沃斯特 彼得·威廉·波塔 法雷迪·威廉·戴克拉克 納爾遜·曼德拉  塞內加爾 利奧波德·塞達爾·桑高爾  幾內亞 艾哈邁德·塞古·杜爾  象牙海岸 菲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  馬利 穆薩·特拉奧雷  上伏塔 / 布吉納法索 湯瑪斯·桑卡拉  加納 夸梅·恩克魯瑪  多哥 納辛貝·埃亞德馬  達荷美 / 貝南 馬蒂厄·克雷庫  奈及利亞 奧盧塞貢·奧巴桑喬  中非 戴維·達科 讓-貝德爾·博卡薩  加彭 哈吉·奧馬爾·邦戈  剛果共和國 / 剛果人民共和國 馬里安·恩古瓦比 德尼·薩蘇-恩格索  剛果民主共和國 / 薩伊 帕泰瑞斯·盧蒙巴 蒙博托·塞科  衣索比亞 海爾·塞拉西一世 門格斯圖·海爾·馬里亞姆  索馬利亞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  肯亞 喬莫·肯雅塔 丹尼爾·阿拉普·莫伊  烏干達 米爾頓·奧博特 伊迪·阿敏 約韋里·穆塞韋尼  坦尚尼亞 朱利葉斯·尼雷爾  安哥拉 阿戈什蒂紐·內圖 若瑟·多斯桑托斯 若納斯·薩文比  納米比亞 薩姆·努喬馬  尚比亞 肯尼思·卡翁達 法雷迪·齊盧巴  羅德西亞 / 辛巴威 伊恩·史密斯 埃布爾·穆佐雷瓦 卡南·巴納納 勞勃·穆加貝  馬拉威 海斯廷斯·卡穆祖·班達 莫三比克 薩莫拉·馬謝爾  賴比瑞亞 威廉·杜伯曼 威廉·理察·托爾伯特 分類 主題 時間表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7007431 BNC:000692370 BNF:cb14474562r(data) CiNii:DA07852982 FAST:73579 GND:12101049X HKCAN:9811105424603406 ISNI:0000000121233477 LCCN:n81060114 LNB:000223094 NARA:10569968 NDL:00534318 NKC:hka2016900345 NLA:36731788 NLP:A2127910X NNL:000227180 NTA:072169648 SELIBR:216727 SNAC:w6446fj8 SUDOC:085893420 VIAF:2052665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宋庆龄&oldid=68976053」 分類:1893年出生1981年逝世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姓上海人文昌人宋慶齡孫中山家族孔宋家族孫中山秘書在日本的中國人衛斯理安學院校友上海政治人物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總統配偶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社會運動者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政黨創始人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女性人物國共戰爭人物前中國國民黨黨員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國共產黨黨員(1981年入黨)共產國際人物女性元首女性副國家元首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女性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名譽主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名譽會長葬於宋慶齡陵園史達林和平獎得主柬埔寨王家勳章獲得者隱藏分類:自2021年12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不同含有英語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KCA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21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語錄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Aymararu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Lietuviųമലയാളംမြန်မာဘာသာनेपाली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РусскийSvenskaไทยTürkçeТывадыл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