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策展平台內容產製研究-以「關鍵評論網專題」為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目前網路新聞盛行,帶來便利卻也衍生出不少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提升新聞價值,利用新聞策展將最佳的網路新聞整理連結匯聚、摘要或評論,並以主題式編排分享給使用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206.189.149.24)您好!臺灣時間:2022/05/0509:50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王乙涵研究生(外文):WANG,YI-HAN論文名稱:新聞策展平台內容產製研究-以「關鍵評論網專題」為例論文名稱(外文):StudyofContentProductiononNewsContentCurationPlatform-ACaseof「TheNewsLensFeatures」指導教授:阮明淑指導教授(外文):YUAN,MING-SHU口試委員:黃昭謀、陳士農口試委員(外文):HUANG,CHAO-MOU、CHEN,SHIH-NUNG口試日期:2017-01-20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世新大學系所名稱: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學門:傳播學門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7畢業學年度:105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05中文關鍵詞:新聞策展平台、關鍵評論網、數位內容策展、內容分析、新聞策展專題外文關鍵詞:NewsContentCurationPlatform、TheNewsLens、DigitalContentCuration、ContentAnalysis、NewsCurationFeatures相關次數:
被引用:0點閱:1837評分:下載:112書目收藏:1
目前網路新聞盛行,帶來便利卻也衍生出不少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提升新聞價值,利用新聞策展將最佳的網路新聞整理連結匯聚、摘要或評論,並以主題式編排分享給使用者是解決方法之一。
本研究探討新聞策展平台-「關鍵評論網」之平台架構、功能及新聞內容呈現特色,並探究新聞策展專題之發展脈絡與論述特色、內容組成、編排與呈現及社群推播之互動情形。
本研究結論如下:一、關鍵評論網平台具有介面設計簡潔,多國版本與提供「唸給你聽」新聞功能,及可依喜好收藏文章或訂閱之特色;二、關鍵評論網新聞策展專題-「川蔡熱線」事件脈絡由英國外電揭露川普團隊回應台灣政府回應川普在Twitter發言各家媒體發表評論,討論內容著重在美中台關係,分別就「一中政策」與「台灣是否為籌碼」進行討論;接著,蔡英文總統回應籌碼問題;最後關鍵評論網以問卷調查,探討台灣人民對此事件看法-美中各自利益考量;三、關鍵評論網之新聞策展專題引用來源多元,新聞網摘主要使用匯聚與精萃兩種方法,策展模式呈現以雜合型與媒體分享為主;影音新聞以精萃製作,策展模式為媒體分享;而專欄作家、精選轉載、讀者投書及編輯(評論)使用洞察搭配內容評論與媒體分享之策展模式;四、在社群互動上,文章發布在FB以軟性內容描述吸引使用者,在台灣新聞網摘互動較多,但讀者投書到平台與使用者互動,似乎未引起使用者間的橫向互動;五、新聞編輯扮演守門人,對網路內容加值,以多元觀點呈現,使用者可訂閱由編輯精選的電子報,避免資訊偏食;六、關鍵評論網力求多元觀點,但在「川蔡熱線」專題中,僅以美台及外媒報導為主,並未加入中國之相關報導,在世界觀上,似乎可以更周延。
本研究彙整出新聞策展內容策展模式與方法、平台設計及社群新聞推播,可供對新聞策展有興趣者參考應用。
Onlinenewsbecomespopularrecentdays.Itprovidesconvenience,butbringsoutproblemsaswell.Inordertosolvetheseproblemsandupgradethevalueofnews,usingnewscontentcurationplatformtoaggretate,organize,andconnectonlinenews,produceabstract,newscomments,andcumulatecollectionsaccordingtosubjectstosharewithusersisoneofthesolutions.Thestudyexaminedtheplatformwebsitearchitecture,websitefunctions,andcontentpresentationofanewscontentcurationplatform–“TheNewsLens”anditsdevelopmentspecialtiesofcommentary,contentsorganization,arrangementandpresentations,aswellastheinteractionwithsocialnetworkcommunications.Themajorfindingsareasfollow:1)“Listen”of“TheNewsLens”containsaclearwebsiteinterfacewithmulti-languageeditiononnewsfunction.Readershaveoptionsforcollectionandsubscription.2)Theissueof“Trump-TsaiPhoneCall”on“TheNewsLens”wasrevealedbyBritishBroadcastingregardingTrumprespondingtoTsaiofTaiwanGovernment,andTrump’spostonTwittertheresponseofTaiwanGovernment–Mediacommentsarefocuson“China-USArelations”,“OneChinaPolicy”and“TaiwanasabargainchipbetweenUSAandChina”;followedbyTsai’scommentsontheissue;Attheend,“TheNewsLens”conductedaquestionnairetoinvestigatetheviewpointsfrompeopleofTaiwantoseetheself-interestofthetwocountries.3)Newscontentcurationplatform–“TheNewsLens”utilizemultipleresourcestoaggregateanddistillatenewscommentsandusemethodsofhybridandmediasharingtocuratethenewscomments;Videoaremadebyelevationandadaptthecuratorialmodelofmediasharing.ThecuratorialmodelofinsightwithcontentcommentsandmediasharingareadaptedtoColumnists”,“SelectedCommentaryReferral”,“LetterstoEditor”fromreadersand“EditingofComments”.4)Forsocialmediainteractions,articlespublishedonFBattractmorereaderswithsimpleandsoftcontents;Therearemoreinteractionsonnewscommentsabstracts.However,articlesfrom“LetterstoEditor”don'tinteractamongotherreaders.5)Newseditorplaysasgatekeepersofnews,value-addingtoonlinenewsandpresentswithmultipleviewpoints.Readerscansubscribetheselectednewscommentsfromelectronicnewspaperstoavoidinformationimbalance.6)“TheNewsLens”endeavoredtocovermultipleviewpoints,however,thecaseof“Trump-TsaiPhoneCall”issue,thecommentaryjuststatedbetweenTaiwanandUSA,tobemoreinclusive,itshouldincludethecommentsfromChina.Thisstudycumulatesnewscontentcurationandcontentscurationmodelsandmethods,platformdesignandnewscommentarycommunicationthatisvaluableforfurtherstudyandapplications.
目次摘要iAbstractii目次iii表次v圖次vii一、緒論1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5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5第四節名詞解釋6二、文獻探討7第一節網路新聞媒體發展7第二節網路新聞策展平台12第三節網路新聞策展內容產製27第四節網路新聞策展推播36三、研究方法37第一節研究流程37第二節研究示意39第三節研究對象40第四節研究方法與工具42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45四、研究結果49第一節關鍵評論網平台架構、功能及內容呈現之特色49第二節關鍵評論網之新聞策展專題分析-「川蔡熱線」56第三節關鍵評論網平台對策展內容呈現與使用者互動之影響83五、結論與建議85第一節研究結論85第二節研究貢獻與建議86第三節後續研究建議87第四節研究者反思88參考文獻89表次表1-1 2015-2016四大新聞媒體網站類型在電腦裝置使用概況3表2-1 網路新聞發展階段8表2-2 關鍵評論網重要事件15表2-3 網路新聞策展平台比較16表2-4 教育內容策展平台服務比較20表2-5 新聞網站品質的評估構面、要項及準則22表2-6 網路新聞媒體與新聞策展平台比較25表2-7 開放式公共新聞產製流程31表2-8 環境科學新聞內容產製五階段32表2-9 環境科學新聞寫作架構33表2-10 懶人包製作流程34表3-1 2013-2016國內外重要新聞事件41表3-2 網站流量分析指標42表3-3 批判論述分析層次、重點及內容說明44表3-4 關鍵評論網編碼表45表3-5 新聞策展內容之類目定義47表4-1 關鍵評論網各版本之網站分析49表4-2 進入關鍵評論網各版本之管道比例50表4-3 關鍵評論網提供的內容類型55表4-4 「川蔡熱線」關鍵字分析57表4-5 「川蔡熱線」編輯(新聞網摘)標題與關鍵字59表4-6 「川蔡熱線」編輯(評論)標題與關鍵字60表4-7 「川蔡熱線」專欄作家標題與關鍵字61表4-8 「川蔡熱線」精選轉載標題與關鍵字62表4-9 「川蔡熱線」讀者投書標題與關鍵字62表4-10 「川蔡熱線」媒體合作標題與關鍵字63表4-11 「川蔡熱線」影片標題與關鍵字63表4-12 「川蔡熱線」文章來源(作者)與文字內容引用來源65表4-13 「川蔡熱線」文章來源(作者)與圖片內容引用來源68表4-14 「川蔡熱線」文章來源(作者)與社群內容引用來源69表4-15 「川蔡熱線」文章來源(作者)與影音內容引用來源69表4-16 「川蔡熱線」編輯(新聞網摘)FB貼文與回應數74表4-17 「川蔡熱線」編輯(評論)FB貼文與回應數76表4-18 「川蔡熱線」專欄作家FB貼文與回應數77表4-19 「川蔡熱線」精選轉載FB貼文與回應數77表4-20 「川蔡熱線」讀者投書FB貼文與回應數78表4-21 「川蔡熱線」媒體合作FB貼文與回應數78表4-22 「川蔡熱線」影片FB貼文與回應數79圖次圖1-1 2015年1月不重複訪客流量前10名新聞機構2圖2-1 由上而下的新聞模式28圖2-2 由下而上的新聞模式29圖2-3 新聞策展產製模式30圖3-1 研究流程圖38圖3-2 研究示意圖39圖4-1 關鍵評論網網站平台架構示意圖51圖4-2 關鍵評論網網站平台首頁示意圖52圖4-3 關鍵評論網首頁截圖(2017年01月07日)53圖4-4 「川蔡熱線」總文章與專題文章發布時間56圖4-5 「川蔡熱線」在關鍵評論網文章發展概況57圖4-6 「川蔡熱線」專題形成前內容策展方法與模式70圖4-7 「川蔡熱線」專題文章內容策展方法與模式70圖4-8 「川蔡熱線」專題後內容策展方法與模式71圖4-9 「川蔡熱線」專題形成前文章來源(作者)資料來源引用呈現71圖4-10 「川蔡熱線」專題文章來源(作者)資料來源引用呈現71圖4-11 「川蔡熱線」專題後文章來源(作者)資料來源引用呈現72圖4-12 整體「川蔡熱線」資料來源引用呈現72
一、中文BusinessWire(2016)。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參加加拿大《赫芬頓郵報》全球議事現場節目。
取自:http://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60308005968/zh-HK/。
檢索日期:2016年5月4日。
Jamie(2010年4月24日)。
Web3.0有什麼不同?。
取自:http://mrjamie.cc/2010/08/24/web3-vs-web2/。
檢索日期:2016年4月10日。
NeolHu(2009)。
不能不傾聽的全球之聲(GlobalVoicesOnline)【部落格】。
取自:http://noelhu.blogspot.tw/2009/04/global-voices-online.html。
檢索日期:2016年4月18日。
Yahoo(2016)。
YahooFlurry2015App年度關鍵報告回顧。
取自:http://ycorpblog.tumblr.com/post/136859022738/yahooflurryces。
檢索日期:2016年7月20日。
牛雪飛、胡建平(2015)。
內容策展平台LessonPaths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初探。
亞太教育,(29),297。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5)。
世新大學傳播資料庫-2015年媒體風雲排行榜。
取自:http://cc.shu.edu.tw/~cjc/pages/7-2.html。
檢索時間:2015年10月13日。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15)。
媒觀可信度調查網路最低報紙最高。
取自:http://mediawatch.org.tw/node/4882。
檢索時間:2015年10月10日。
田智輝、趙璠(2015)。
《赫芬頓郵報》:互聯網報紙的典範。
人民網。
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227/c393916-26606201.html。
檢索日期:2016年4月18日。
有物報告(2014)。
《新媒體高峰會:現在是新媒體時代?》的第一手紀錄。
取自:https://yowureport.com/11500/。
檢索日期:2016年3月12日。
江佳穎(2014)。
從網路社群意識探討新聞媒體的社群經營—以蘋果日報臉書粉絲專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玄奘大學,新竹市。
吳天元(2014)。
知己知彼善用分析工具SimilarWeb主要功能簡介【簡報】。
http://www.slideshare.net/oyag543/similarweb-42032514 吳建伯(2001)。
影音新聞網站之經營與管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台北市。
吳筱玫(2005)。
網路報之概念流變:1995-2005。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Studies(SpecialIssuesinChinese),15(4),1-24。
呂彥男(2005)。
台灣地區財經網路原生媒體內容服務聯盟之研究─以鉅亨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台北市。
呂琦瑋(2013)。
從使用者觀點探究社群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消費意涵: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孟霖(2014)。
性別在網路新聞媒體運動報導之研究-以天津東亞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芳齡(譯)(2016)。
平台經濟模式:從啟動、獲利到成長的全方位攻略(原作者:GeoffreyParker、MarshallVanAlstyne、SangeetPaulChoudary)。
台北市:天下雜誌。
李唐峰(2014)。
鍾子偉從哈佛到HelloKitty到台灣媒體。
看雜誌,(142)。
取自: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4/14629。
檢索日期:2016年1月9日。
杜駿飛(2001)。
網絡新聞學。
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卓逸宣(2014)。
【跨產業】網路新聞=廣告?!2015年不可不知的網路行銷術。
取自:http://tiandiren.tw/archives/10134。
檢索時間:2015年10月13日。
卓逸宣(無年代)。
【跨產業】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媒體-關鍵評論網編輯生活分享。
取自:http://tiandiren.tw/archives/9461。
檢索日期:2016年1月9日。
周慶祥(2005)。
網路新聞理論與實務。
台北:風雲論壇。
林奇伯(2014)。
集氣的力量新聞編輯網站崛起。
台灣光華雜誌。
取自: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06f5e56e-d186-4809-98f9-2f3a12ff22ee。
檢索日期:2016年1月9日。
凃怡如(2015)。
社群網站中的策展行為:以「十二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逢甲大學,台中市。
柯舜智(2014)。
淺談數位資訊時代的科學傳播。
科學月刊,531。
取自:http://scimonth.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7442.html。
檢索日期:2016年1月12日。
胡元輝(2012)。
新聞作為一種對話-台灣發展非營利性「協作新聞」之經驗與挑戰。
新聞學研究,112,31-76。
胡元輝(2013)。
互補或互斥?敵人或夥伴?─台灣專業新聞工作者與公民記者相互認知與評價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期末報告(編號NSC101-2410-H194-071)。
未出版。
胡元輝(2014)。
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編號:NSC102-2515-S-194-001),未出版。
胡建平、孫彥彬(2015)。
內容策展工具支援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探究。
取自:http://www.wdxuexi.com/zx/detail_2015061209530156060088c15005448d806a.html。
檢索日期:2016年5月12日。
倪炎元(2011)。
批判論述分析的脈絡建構策略:TeunA.vanDijk與NormanFairclough的比較。
傳播研究與實踐,1(2),83-97。
唐瑤、余勝泉、楊現民(2014)。
基於學習元平台的教育內容策展工具設計與實現。
中國電化教育,(4),87-93。
柴陽麗(2014)網路時代的“內容策展”及其教育價值。
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1),85-89。
張宗洲(2002)。
東森傳播媒體集團的新聞從業人員評估新聞網站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台北市。
張家瑋、陳光宗(2014)。
HBL三月瘋:NikeBasketballTaiwan社群內容效益分析。
成大體育,46(2),36-51。
張韻姿(2010)。
網路新聞之帕列托法則分析–以交大喀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交通大學,新竹市。
曹亞沿(2014)。
關鍵評論網(TNL)創辦人專訪──Mario楊士範&Joey鍾子偉。
取自:https://vstory.flyingv.cc/2014/05/06/關鍵評論網(tnl)創辦人專訪──mario楊士範-joey-鍾子偉/。
檢索日期:2016年1月9日。
莊文彬(2012)。
線上新聞資源管理系統之設計與實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許文宜(2013)。
形構共有、共創、共用雲端:雲端策展內容優化之實踐模式初探。
「2013年中華傳播學會」發表之論文,輔仁大學國璽樓。
取自:http://ccs.nccu.edu.tw/word/HISTORY_PAPER_FILES/1499_1.pdf許陸展(2008)。
聯合新聞網首頁新聞區塊之內容分析: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佛光大學,宜蘭縣。
郭苑琪(譯)(2012)。
CURATION策展的時代(原作者:ToshinaoSAKAKI)。
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原著出版年:2011)郭慧(2015年10月28日)。
新聞新紀元:「協作新聞」時代來臨。
TEDxTaipei。
取自: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citizen-journalism/陳怡如(2014)。
【記者部落格】學運雖然落幕,新媒體才正要開始。
數位時代。
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1781。
檢索時間:2016年3月28日。
陳信宏(譯)(2016)。
媒體失效的年代(原作者:JeffJarvis)。
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原著出版年:2014)陳威如、余卓軒(2013)。
平台革命:席捲全球社交、購物、遊戲、媒體的商業模式創新。
台北市:商周出版。
陳國明、彭文正、葉銀嬌、安然(2010)。
傳播研究方法。
台北市:威仕曼。
陳湘庭(2013)。
【Meet創業之星】掌握全球時事脈動,圖像式新聞策展網站-地球圖輯隊。
數位時代。
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6431。
檢索日期:2016年4月18日。
陳湘庭(2014)。
【Meet創業之星】關鍵評論網-杜絕台灣媒體亂象,集結多元觀點。
數位時代。
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1254。
檢索日期:2016年1月9日。
陳順孝(2011)。
編輯群眾智慧:新聞網摘的敘事結構和編寫策略。
「媒介生態變遷衝擊下的創新、挑戰與社會參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255-283)。
新北市:輔仁大學傳播學院。
陳順孝(2013a)。
網摘編撰。
阿孝上課:新聞編輯。
取自:http://edit.ashaw.org/wang-zhai-bian-zhuan。
檢索日期:2016年7月15日。
陳順孝(2013b)。
獨立媒體生態系的匯聚與茁壯。
媒體觀察報,(5)。
取自:http://mediawatch.org.tw/node/4624。
檢索日期:2016年4月17日。
創市際(2015年6月15日)。
新聞資訊網站調查與台灣新聞資訊相關網站使用概況。
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reports/創市際雙週刊第四十二期-20150615/。
檢索日期:2016年4月17日。
創市際(2016年3月15日a)。
新聞資訊網站調查與使用概況。
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3Fp%3D12706。
檢索日期:2016年4月17日。
創市際(2016年7月15日b)。
社群服務調查與使用概況。
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reports/創市際雙週刊第六十七期-20160715/。
檢索日期:2016年7月23日。
舒詠平、陳少華、鮑立泉(2006)。
新媒體與廣告互動傳播。
湖北省: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賀政(2007)。
從優生保健法爭議看墮胎新聞的再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黃介璘(2016)。
雲端策展之關鍵成功因素-閱聽人角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黃貝玲(譯)(2012)。
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在內容被淹沒的網路世界,策展才是王道(原作者:StevenRosenbaum)。
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原著出版年:2011)黃昭謀(2014)。
分享的創造性破壞:從使用者自製內容到策展。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5),116-121。
黃哲斌(2014)。
黃哲斌:新聞怎麼辦?從「包薯條的報紙」談起。
天下雜誌。
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940。
檢索時間:2015年10月13日。
黃哲斌(2015年10月27日)。
即時新聞,錯了嗎?。
天下雜誌專欄。
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901。
檢索日期:2016年7月22日。
楊士範(2014)關鍵評論網選文到底有沒有標準啊?關鍵評論網。
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63724/楊志弘(2001)。
新聞網站品質評估準則之研究—台灣地區新聞網站品質的排序之分析。
「首屆兩岸網絡與影視經營研討會」論文,上海大學影視學院。
楊慧娟(譯)(2006)。
網路新聞學:新媒體的應用實務與展望(原作者JamesG.Stovall)。
台北市:五南圖書。
(原著出版年:2003)管中祥(2014年9月4日)。
管中祥:公民「新聞」成了公民「公關」,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1811。
檢索日期:2017年1月16日。
維基百科(2016)。
全球之聲。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全球之聲。
檢索日期:2016年4月9日。
維基百科(2016)。
協作新聞學。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協作新聞學。
檢索日期:2017年1月16日維基百科(2017)。
營運模式。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商业模式。
檢索時間:2017年1月19日。
網站流量指標(2017)。
台灣WORD。
取自:http://www.twword.com/wiki/網站流量指標。
檢索日期:2017年2月18日。
趙敏含(2013)。
以企製為核心談經營雲端影視策展頻道之資訊素養與能力-以9x9.tv策展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劉忠博(2013)。
契合開放精神的新聞學:讀《資料好神,敘說故事百千樣:資料新聞學開講》。
新聞學研究,121,209-218。
劉祐任(2014)。
內容策展平台之設計與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元智大學,桃園市。
劉雲(2014)內容策展對數位化學習資源整合的影響。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3),113-115。
潘立中(2005)。
新聞網站之投資評價與決策分析─以個案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東吳大學,台北市。
蔡淑如(2000)。
新聞網站互動性功能設計與使用者感知行為之初探---以聯合新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鄭保國(2009)。
NEWSY:新聞融合的新視角。
網路傳播,(3),80-81。
賴彥宏(2014)。
台灣、中國、美國與南韓網路新聞報導北韓議題的新聞框架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佑欣(2015)。
從數位內容策展觀點探討懶人包製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謝邦彥(2015年7月28日)。
媒體評論-社群媒體改變了新聞。
中時電子報。
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8000503-260109。
檢索日期:2016年7月20日。
鍾布、黃煜、周一凝(2014)。
新媒體時代的網路新聞研究前沿。
傳播與社會學刊,29,235-265。
顏資霖(2013)。
台灣雲端頻道策展初探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台北市。
蘇愛晶(2007)。
運動新聞網站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蕃薯藤運動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台北市。
二、英文Bhargava,R.(2012).HowCurationCouldSaveTheInternet.CommunicationWorld,29(1),20-23Bowman,S.,&Willis,C.(2003).Wemedia.Howaudiencesareshapingthefutureofnewsandinformation.RetrievedJuly18,2016,fromhttp://www.hypergene.net/wemedia/download/we_media.pdfCarlson,D.(2009).Theonlinetimeline:Acapsulehistoryofonlinenewsandinformationsystems.Retrievedfromhttp://iml.jou.ufl.edu/carlson/1990s.shtmlDeuze,M.(2001).OnlineJournalism:ModellingtheFirstGenerationofNewsMediaontheWorldWideWeb.RetrievedJuly19,2016fromhttp://ojphi.org/ojs/index.php/fm/article/view/893/802Fern,M.,Madsen,T.L.(2012,March5).WhyStartupsShouldCurateContent[Webblogmessage].Retrievedformhttp://blog.intigi.com/why-startups-should-Curate-contentFlew,T.,&Wilson,J.(2010).Journalismassocialnetworking:TheAustralianyoudecideprojectandthe2007federalelection.Journalism:Theory,PracticeandCriticism.11(2),131–147.Guerrini,F.(2013).NewsroomCuratorsandIndependentStorytellers:Contentcurationasanewformofjournalism.ReutersInstituteFellowshipPaper,1-62.Herther,N.(2012).Contentcuration:Qualityjudgmentandthefutureofmediaandwebsearch.Searcher,20(7),30-41.JudithBalea(2015,May2).Platformthinking:howtosucceedintheinternetage.Retrievedformhttps://www.techinasia.com/sangeet-paul-choudary-platform-thinkingKeiyanaFordham(2010).Cannewspaperbesaved?Howcopyrightlawcansavenewspapersfromthechallengeofmedia.FordhamIntellectualProperty.MediaandEntertainmentLawJournal,20(3),940-989.Krippendorff,K.(1989).Contentanalysis.InE.Barnouw,G.Gerbner,W.Schramm,T.L.Worth,&L.Gross(Eds.),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communication(Vol.1,pp.403-407).NewYork,NY:OxfordUniversityPress.Retrievedfromhttp://repository.upenn.edu/asc_papers/226Ming-ShuYuan(2013).Theapplicationofdigitalcontentcuration.2013ConferenceonInformationCapital,Property,andEthics(ICPE).SymposiumconductedatthemeetingoftheTsurumiUniversity,Japan.Pavlik,J.V.(1997).Thefutureofonlinejournalism.ColumbiaJournalismReview,36(2),30-38.PewResearchCenter(2015).StateoftheNewsMedia2015.Retrievedfromhttp://www.journalism.org/2015/04/29/state-of-the-news-media-2015/Proyor,L.(2002).TheThirdWaveofOnlineJournalism.Retrievedfromhttp://www.our.org/ojr/future’1019174689.php.R.DeWolk,(2001).Introductiontoonlinejournalism:Publishingnewsandinformation.Boston:Allyn&Bacon.RobinGood(2011).ContentCurationWorld.RetrievedJuly23,2016,fromhttp://curation.masternewmedia.org/Stanoevska-Slabeva,K.,Sacco,V.,&Giardina,M.(2012,April).ContentCuration:anewformofgatewatchingforsocialmedia.InProceedingsofthe12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OnlineJournalism.TriffettC.&ToiaL.(1999).Onlinenews:Anexaminationofthisnewmediaanditsimplicationsforthefuture.RetrievedDecember21,2009,fromhttp://www.maj.arts.qut.edu.tw/units/mjb336/history/ctriffet/index.htm.Weber,R.P.(1990).Basiccontentanalysis.CA,USA:Sage.Zuk,R.(2011).Contentcuration:Isitstrategicsyndicationorsimplysaturation?PublicRelationsSocietyofAmerica,18.(5),7.RetrievedJanuary7,2012,fromhttp://www.contentcurationmarketing.com/articles/share/57248/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新聞網站互動性功能設計與使用者感知行為之初探----以聯合新聞網為例
2.
東森傳播媒體集團的新聞從業人員評估新聞網站品質之研究
3.
影音新聞網站之經營與管理
4.
網路新聞之帕列托法則分析–以交大喀報為例
5.
從優生保健法爭議看墮胎新聞的再現
6.
運動新聞網站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蕃薯藤運動網為例
7.
從數位內容策展觀點探討懶人包製作
8.
台灣地區財經網路原生媒體內容服務聯盟之研究─以鉅亨網為例
9.
從使用者觀點探究社群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消費意涵:以Facebook為例
10.
以企製為核心談經營雲端影視策展頻道之資訊素養與能力-以9x9.tv策展人為例
11.
台灣雲端頻道策展初探性研究
12.
內容策展平臺之設計與探討
13.
從網路社群意識探討新聞媒體的社群經營—以蘋果日報臉書粉絲專頁為例
14.
新聞網站之投資評價與決策分析-以個案公司為例
15.
雲端策展之關鍵成功因素-閱聽人角度
1.
柯舜智(2014)。
淺談數位資訊時代的科學傳播。
科學月刊,531。
取自:http://scimonth.blogspot.tw/2014/03/blog-post_7442.html。
檢索日期:2016年1月12日。
2.
胡元輝(2012)。
新聞作為一種對話-台灣發展非營利性「協作新聞」之經驗與挑戰。
新聞學研究,112,31-76。
3.
倪炎元(2011)。
批判論述分析的脈絡建構策略:TeunA.vanDijk與NormanFairclough的比較。
傳播研究與實踐,1(2),83-97。
4.
張家瑋、陳光宗(2014)。
HBL三月瘋:NikeBasketballTaiwan社群內容效益分析。
成大體育,46(2),36-51。
5.
鍾布、黃煜、周一凝(2014)。
新媒體時代的網路新聞研究前沿。
傳播與社會學刊,29,235-265。
1.
從數位內容策展觀點探討懶人包製作
2.
懶人包與數位內容策展之研究-型式呈現與主題類型內容分析
3.
演唱會中的視覺呈現對粉絲認同影響研究
4.
紅的有道理!數位內容策展觀點下的網紅現象
5.
視頻彈幕與字幕之情感對比研究
6.
社群網站中的策展行為:以「十二夜」為例
7.
新聞社群編輯的守門與策展實踐
8.
《社群媒介互動與自我策展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
9.
雲端策展之關鍵成功因素-閱聽人角度
10.
內容策展平臺之設計與探討
11.
數位虛實整合策展操作效益與策展人特質探究-以創意生活廊道為例
12.
初探個人化數位內容策展活動之行為與策略模式
13.
速度對新聞專業的衝擊:即時新聞現象的討論
14.
策略策展
15.
台灣網路獨立媒體的品牌化之路-以《關鍵評論網》和《報導者》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
- 2讓陳文茜寧可轉投「綠媒」也要開節目?】... - The News Lens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電視台有什麼吸引力,讓陳文茜寧可轉投「綠媒」也要開節目?】 12月初,陳文茜發了一篇感人肺腑的貼文,感謝《文茜的世界 ...
- 3新聞策展平台內容產製研究-以「關鍵評論網專題」為例
目前網路新聞盛行,帶來便利卻也衍生出不少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提升新聞價值,利用新聞策展將最佳的網路新聞整理連結匯聚、摘要或評論,並以主題式編排分享給使用 ...
- 4關鍵評論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鍵評論網(英語:The News Lens,簡稱:TNL)是創立於臺灣的中英文雙語網路媒體,於2013年8月正式上線,創辦人為鍾子偉、楊士範。關鍵評論網以「獨立評論媒體」作為 ...
-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分享觀點從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