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倫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X射線的發現
威廉·倫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
(2019年7月6日)請加上合適的文內引註來改善這篇條目。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7月6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威廉·倫琴"—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倫琴」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放射性照射量單位,請見「倫琴(單位)」。
威廉·倫琴
WilhelmRöntgen出生威廉·康拉德·倫琴WilhelmConradRöntgen(1845-03-27)1845年3月27日普魯士萊茵省倫內普逝世1923年2月10日(1923歲-02-10)(77歲)德國巴伐利亞慕尼黑國籍德國母校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蘇黎世大學
知名於X射線獎項馬泰烏奇獎章(1896)倫福德獎章(英語:RumfordMedal)(1896)艾略特·克雷松獎章(1897)巴納德獎章(英語:BarnardMedalforMeritoriousServicetoScience)(1900)諾貝爾物理學獎(1901)科學生涯研究領域物理學X射線天文學機構
史特拉斯堡大學
霍亨海姆大學(英語:UniversityofHohenheim)
吉森大學
符茲堡大學
慕尼黑大學
博士導師奧古斯特·孔特(英語:AugustKundt)博士生
赫爾曼·馬赫(英語:HermanMarch)
亞伯蘭·約費(英語:AbramIoffe)
恩斯特·華格納(英語:ErnstWagner)
魯道夫·拉登堡(英語:RudolfLadenburg)
簽名
威廉·康拉德·倫琴(德語:WilhelmConradRöntgen,德語:[ˈvɪlhɛlmˈʁœntɡə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國物理學家。
1895年11月8日,時為德國符茲堡大學校長的他在進行陰極射線的實驗時,觀察到放在射線管附近塗有氰亞鉑酸鋇的屏上發出的微光,最後他確信這是一種尚未為人所知的新射線。
有人提議將他發現的新射線定名為「倫琴射線」,倫琴卻堅持用「X射線」這一名稱,產生X射線的機器叫做X射線機。
倫琴的名字英文一般寫為Roentgen(德文名字Röntgen的另一種拼法),很多英語文獻和資料使用這一拼寫。
1901年,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倫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目次
1生平
2X射線的發現
3影響和榮譽
4參看
5參考資料
6外部連結
生平[編輯]
倫琴出生在德國倫內普(現在屬於雷姆沙伊德的一部分)的一個紡織商人家庭.在他三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荷蘭的阿帕爾多倫。
他在馬爾廷尼斯·赫爾曼·凡·多倫學院(InstituteofMartinusHermanvanDoorn)接受早期教育,後來就讀於烏得勒支技術學校,但是因為給一位老師畫諷刺漫畫被學校開除,儘管他一直堅持他並沒有畫。
1865年,倫琴進入烏得勒支大學讀書,隨後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學習機械工程。
1869年獲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1874年倫琴任史特拉斯堡大學講師。
1875年成為霍恩海姆(Hohenheim)農業學院教授。
1876年他返回史特拉斯堡大學做物理學教授,1879年任吉森大學物理系主任。
1888年他就任符茲堡大學物理系主任。
1900年,在巴伐利亞政府一再請求下擔任慕尼黑大學物理系主任。
倫琴有親屬居住在美國愛荷華州,他曾經也打算移民。
儘管他已經接受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合約而且也真的買了跨洋船票,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改變了他的計劃,他終於還是留在慕尼黑繼續他未完成的事業。
1923年,倫琴死於內臟癌症。
因為他的研究只持續了不長時間,並且是在這個研究領域中為數不多嚴格使用鉛防護屏的倡導者,因此很難相信他的癌症是源於游離輻射。
X射線的發現[編輯]
倫琴
1895年間倫琴使用他的同行赫茲、希托夫、克魯克斯、特斯拉和萊納德設計的設備研究真空管中的高壓放電效應。
11月初倫琴重複著萊納德管試驗,這個萊納德管加入了一個很窄的金屬鋁做的窗口,允許陰極射線從管子射出來,另外有塊紙板覆蓋住鋁窗口保護它不被產生陰極射線的強電場區破壞。
他知道紙屏能夠防止光線逃逸,但是觀察到當他用塗了氰亞鉑酸鋇的小紙屏靠近鋁窗,看不到的陰極射線能夠在紙屏上產生螢光效應。
這讓倫琴想到,比萊納德管的管壁更厚的克魯克斯管可能也會導致螢光效應。
1895年11月8日下午晚些時候,他決定試驗他的想法。
他仔細的做了一個跟萊納德管試驗類似的黑紙屏,並用這塊版覆蓋住克魯克斯管並把電極放到一個感應線圈(舊稱為「魯姆科夫線圈」)中來產生靜電電荷。
在用氰亞鉑酸鋇屏驗證他的想法之前,倫琴把房間弄暗以檢測是不是他的紙板漏光。
當他把線圈穿過管子的時候,確定板子確實不透光,並著手進行下一步實驗。
就在這時,他從距離試驗管幾米遠的地方注意到微弱的光。
為了確定他的發現,他試著重複上面的操作,每次都能看到同樣的微光。
擦燃一根火柴,他才發現是他放在工作檯上準備下一步使用的氰亞鉑酸鋇發光。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倫琴一遍一遍的重複著試驗。
他很快確定出一個距離管子特定的距離,從這裡能夠觀察到比前面的試驗更強的螢光。
他推測可能發現了一種新的射線。
11月8日是一個星期五,倫琴利用這個周末重複試驗並做了第一次記錄。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他在實驗室內吃住,研究了他暫時命名為X射線的新射線的差不多所有性質,並用對未知的部分給出數學表示。
儘管最終新的射線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為倫琴射線,但是他總是首選最初的術語X射線。
倫琴發現X射線並非偶然,他也不是獨自工作。
據調查,當時多個國家不少人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而且,發現時間也很接近。
事實上,2年前賓夕法尼亞大學就已經製造出X射線和和它的影像記錄。
然而,那裡的研究人員沒有意識到這一發現的重要性,只是把他們歸檔了事,因此也就失去了獲得最偉大物理發現的讚譽的機會。
他碰巧在屏上發現的東西把他的注意力從原來的研究中引開了。
他當時已經計劃在下一步的試驗中用那個屏,那之前很短時間他就取得了這一發現。
當他研究不同材料對這種射線的阻擋能力,就把這一小片材料放到射線產生的地方。
可以想像當看到第一張呈現在他製作的屏幕上的X光影像上閃爍的骨架的時候,倫琴是多麼地驚訝。
據說他後來在實驗室秘密的進行這項試驗,因為他害怕如果這個發現是個錯誤會影響他的教授聲譽。
倫琴的原始論文《一種新的X射線》在50天後也就是1895年12月28日被出版。
1896年1月5日,奧地利一家報紙報導了倫琴的發現。
倫琴發現X射線以後,維爾茲堡大學授予他榮譽醫學博士學位。
在1895年到1897年間他一共出版了總計3篇關於X射線的論文。
倫琴治學十分的嚴謹,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他的學術論文裡面存在錯誤。
影響和榮譽[編輯]
倫琴的發現不僅對醫學診斷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影響了20世紀許多重大科學成就的出現。
受倫琴的影響,1896年亨利·貝克勒在發光材料的試驗中偶然發現了一種新射線的穿透性。
這樣倫琴的發現間接地影響了放射性的發現。
因為該發現1903年貝克勒和瑪麗·居禮被共同授予諾貝爾獎。
倫琴射線直到今天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仍然是醫學診斷。
用於診斷的射線強度已被大大降低,同時診斷結果可以顯示更清晰的細節。
在現代數位技術的幫助下,倫琴射線診斷已經可以提供人體內部三維圖像。
除了在醫學上,倫琴射線還應用在微觀世界的觀察和對太空的研究。
另外一個倫琴射線的重大應用領域是材料無損探傷。
使用倫琴射線可以檢測出金屬材料和焊接部位的內部缺陷。
為了紀念倫琴的成就,X射線在許多國家被稱為倫琴射線,而一架利用X射線觀測的太空望遠鏡也被命名為倫琴衛星。
另外第111號化學元素錀(Roentgenium(Rg))也以倫琴命名。
在倫琴的祖國,德國有許多以倫琴命名為學校,街道和廣場。
由於倫琴在物理學的傑出成就,在德國的吉森市,柏林市和倫琴的出生地倫內普(Lennep)(雷姆沙伊德)都建有倫琴紀念碑。
參看[編輯]
X射線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
參考資料[編輯]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關於威廉·倫琴生平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編輯]
威廉·倫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NewMarvelinPhotograp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倫琴訪談記錄,McClure's雜誌,第6卷,5號,1896年4月,摘自古騰堡工程(ProjectGutenberg)
閱論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1901–1925
1901年:倫琴/
1902年:勞侖茲、塞曼/
1903年:貝克勒、皮耶·居禮、瑪麗·居禮/
1904年:瑞立/
1905年:菲利普·萊納德/
1906年:湯姆森/
1907年:邁克生/
1908年:李普曼/
1909年:馬可尼、布勞恩/
1910年:凡得瓦/
1911年:維因/
1912年:達倫/
1913年:昂內斯/
1914年:勞厄/
1915年:勞倫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1917年:巴克拉/
1918年:普朗克/
1919年:施塔克/
1920年:紀堯姆/
1921年:愛因斯坦/
1922年:波耳/
1923年:密立根/
1924年:西格巴恩/
1925年:法蘭克、赫茲
1926–1950
1926年:讓·佩蘭/
1927年:康普頓、威耳遜/
1928年:理查森/
1929年:德布羅意/
1930年:拉曼/
1932年:海森堡/
1933年:薛丁格、狄拉克/
1935年:查德威克/
1936年:赫斯、安德森/
1937年:戴維孫、湯姆森/
1938年:費米/
1939年:勞倫斯/
1943年:斯特恩/
1944年:拉比/
1945年:包立/
1946年:布里奇曼/
1947年:阿普爾頓/
1948年:布萊克特/
1949年:湯川秀樹/
1950年:鮑威爾
1951–1975
1951年:考克饒夫、沃爾頓/
1952年:布洛赫、珀塞爾/
1953年:澤爾尼克/
1954年:玻恩、博特/
1955年:蘭姆、庫施/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
1957年:楊振寧、李政道/
1958年:契忍可夫、法蘭克、塔姆/
1959年:塞格雷、張伯倫/
1960年:格拉澤/
1961年:霍夫施塔特、梅斯堡/
1962年:朗道/
1963年:維格納、梅耶、延森/
1964年:湯斯、巴索夫、普羅霍羅夫/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溫格、費曼/
1966年:卡斯特勒/
1967年:貝特/
1968年:阿爾瓦雷茨/
1969年:蓋爾-曼/
1970年:阿耳文、奈爾/
1971年:伽博/
1972年:巴丁、庫珀、施里弗/
1973年:江崎玲於奈、賈埃弗、約瑟夫森/
1974年:賴爾、休伊什/
1975年:波耳、莫特森、雷恩沃特
1976–2000
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1977年:安德森、莫特、范扶累克/
1978年:卡皮察、彭齊亞斯、威爾遜/
1979年:格拉肖、薩拉姆、溫伯格/
1980年:克羅寧、菲奇/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1982年:威爾森/
1983年:錢德拉塞卡、福勒/
1984年:魯比亞、范德梅爾/
1985年:克利青/
1986年:魯斯卡、賓寧、羅雷爾/
1987年:比得諾茲、米勒/
1988年:萊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貝格爾/
1989年:拉姆齊、德默爾特、保羅/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爾、泰勒/
1991年:德熱納/
1992年:夏帕克/
1993年:赫爾斯、泰勒/
1994年:布羅克豪斯、沙爾/
1995年:佩爾、萊因斯/
1996年:戴維·李、奧謝羅夫、理查森/
1997年:朱棣文、科昂-唐努德日、菲利普斯/
1998年:勞夫林、施特默、崔琦/
1999年:胡夫特、韋爾特曼/
2000年:阿爾費羅夫、克勒默、基爾比
2001–今
2001年:康奈爾、克特勒、威曼/
2002年:戴維斯、小柴昌俊、賈科尼/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茲堡、萊格特/
2004年:格婁斯、波利策、韋爾切克/
2005年:格勞伯、霍爾、亨施/
2006年:馬瑟、斯穆特/
2007年:費爾、格林貝格/
2008年:南部陽一郎、小林誠、益川敏英/
2009年:史密斯、博伊爾、高錕/
2010年:海姆、諾沃肖洛夫/
2011年:珀爾馬特、施密特、里斯/
2012年:阿羅什、瓦恩蘭/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2015年:梶田隆章、麥克唐納/
2016年:索利斯、霍爾丹、科斯特利茨/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2018年:阿什金、穆魯、斯特里克蘭/
2019年:皮布爾斯、奎洛茲、梅爾/
2020年:潘洛斯、根策爾、蓋茲/
2021年:真鍋淑郎、哈塞爾曼、帕里西
註: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7年、1918年、1921年、1924年、1925年、1928年、1932年、1943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閱論編馬泰烏奇獎章獲得者1860年代
1868年:赫爾曼·馮·亥姆霍茲
1870年代
1875年:亨利·維克托·勒尼奧
1876年:第一代克耳文男爵威廉·湯姆森
1877年:古斯塔夫·克希荷夫
1878年:古斯塔夫·海因里希·維德曼
1879年:威廉·愛德華·韋伯
1880年代
1880年:安東尼奧·帕奇諾蒂
1881年:埃米利奧·維拉里
1882年:奧古斯托·里吉
1887年:托馬斯·愛迪生
1888年:海因里希·赫茲
1890年代
1894年:約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立男爵
1895年:亨利·奧古斯塔斯·羅蘭
1896年:威廉·倫琴
菲利普·萊納德
1900年代
1901年:古列爾莫·馬可尼
1903年:阿爾伯特·邁克生
1904年:瑪麗·居禮
皮耶·居禮
1905年:儒勒·昂利·龐加萊
1906年:詹姆斯·杜瓦
1907年:威廉·拉姆齊
1908年:安東尼奧·加爾巴索
1909年:奧爾索·馬里奧·科爾比諾
1910年代
1910年:海克·卡末林·昂內斯
1911年:讓·佩蘭
1912年:彼得·塞曼
1913年:歐尼斯特·拉塞福
1914年:馬克斯·馮·勞厄
1915年:約翰內斯·史塔克
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1917年:安東尼諾·洛蘇爾多
1918年:羅伯特·威廉士·伍德
1919年:亨利·莫斯利
1920年代
1921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923年:尼爾斯·波耳
1924年:阿諾·索末菲
1925年:羅伯特·密立根
1926年:恩里科·費米
1927年:埃爾溫·薛丁格
1928年:錢德拉塞卡拉·拉曼
1929年:維爾納·海森堡
1930年代
1930年:阿瑟·康普頓
1931年:佛朗哥·拉塞蒂
1932年: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禮
伊雷娜·約里奧-居禮
1950年代
1956年:沃爾夫岡·包立
1970年代
1975年:布魯諾·陶舍克
1978年:阿卜杜勒·薩拉姆
1979年:盧西恩·梅安尼
1980年代
1980年:吉安·卡羅·威克
1982年:魯道夫·佩爾斯
1985年:亨德里克·卡西米爾
1987年:皮埃爾-吉勒·德熱納
1988年:列夫·奧昆
1989年:弗里曼·戴森
1990年代
1990年:傑克·施泰因貝格爾
1991年:布魯諾·羅西
1992年:阿納托爾·亞伯拉罕
1993年:約翰·惠勒
1994年: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
1995年:李政道
1996年:沃爾夫岡·帕諾夫斯基
1998年:奧雷斯特·皮喬尼
2000年代
2001年:特奧多爾·亨施
2002年:尼古拉·卡比博
2003年:曼努埃爾·卡多納
2004年:達維德·呂埃勒
2005年:約翰·李爾普羅斯
2006年:喬治·貝萊蒂尼
2010年代
2016年:阿達爾貝托·賈佐托
2017年:馬爾科·塔瓦尼
2018年:吉安路易吉·福吉
2019年:費德里科·卡帕索
Category:馬泰烏奇獎章獲得者
閱論編拉姆福德獎章獲得者1800年代
1800年:班傑明·湯普森
1802年:未頒發
1804年:約翰·萊斯利
1806年:未頒發
1808年:威廉·默多克(英語:WilliamMurdoch)
1810年代
1810年:艾蒂安-路易·馬呂斯
1812年:未頒發
1814年:威廉·查爾斯·威爾斯(英語:WilliamCharlesWells)
1816年:漢弗里·戴維
1818年:大衛·布儒斯特
1820年代
1820年:未頒發
1822年:未頒發
1824年:奧古斯丁·菲涅耳
1826年:未頒發
1828年:未頒發
1830年代
1830年:未頒發
1832年:約翰·弗雷德里克·丹尼爾
1834年:馬切多尼奧·梅洛尼(英語:MacedonioMelloni)
1836年:未頒發
1838年:詹姆斯·戴維·福布斯(英語:JamesDavidForbes)
1840年代
1840年:讓-巴蒂斯特·必歐
1842年:威廉·福克斯·塔爾博特(英語:WilliamFoxTalbot)
1844年:未頒發
1846年:麥可·法拉第
1848年:亨利·維克托·勒尼奧
1850年代
1850年:弗朗索瓦·阿拉戈
1852年:喬治·斯托克斯
1854年:尼爾·阿諾特(英語:NeilArnott)
1856年:路易·巴斯德
1858年:朱爾·雅曼(英語:JulesJamin)
1860年代
1860年: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
1862年:古斯塔夫·克希荷夫
1864年:約翰·丁達爾
1866年:阿曼德·斐索
1868年:鮑爾福·斯圖亞特(英語:BalfourStewart)
1870年代
1870年:艾爾弗雷德·德克盧澤(英語:AlfredDesCloizeaux)
1872年:安德斯·埃格斯特朗
1874年:約瑟夫·諾曼·洛克耶
1875年:約翰·威廉·德雷珀(英語:JohnWilliamDraper)
1876年:朱爾·讓森
1878年:阿爾弗雷德·科爾尼(英語:AlfredCornu)
1880年代
1880年:威廉·哈金斯
1882年:威廉·德維弗萊斯·阿伯尼(英語:WilliamdeWiveleslieAbney)
1884年:Thalen,TobiasRobertusTobiasRobertus·Thalen
1886年:塞繆爾·蘭利
1888年:彼得羅·塔奇尼(英語:PietroTacchini)
1890年代
1890年:海因里希·赫茲
1892年:尼爾斯·克里斯多福·杜奈爾
1894年:詹姆斯·杜瓦
1896年:菲利普·萊納德
威廉·倫琴
1898年:奧利弗·洛奇(英語:OliverLodge)
1900年代
1900年:亨利·貝可勒爾
1902年:查爾斯·阿爾格農·帕森斯
1904年:歐尼斯特·拉塞福
1906年:休·朗伯恩·卡倫德(英語:HughLongbourneCallendar)
1908年:亨德里克·勞侖茲
1910年代
1910年:海因里希·魯本斯
1912年:海克·卡末林·昂內斯
1914年:約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立男爵
1916年:威廉·亨利·布拉格
1918年:夏爾·法布立
阿爾弗雷德·佩羅
1920年代
1920年:羅伯特·斯特拉特(英語:RobertStrutt)
1922年:彼得·塞曼
1924年:查理士·凡而儂·波伊斯
1926年:亞瑟·舒斯特(英語:ArthurSchuster)
1928年:弗里德里希·帕邢
1930年代
1930年:彼得·德拜
1932年:弗里茨·哈伯
1934年:萬德·約翰尼斯·德哈斯
1936年:歐尼斯特·喬治·科克爾(英語:ErnestGeorgeCoker)
1938年:羅伯特·威廉士·伍德
1940年代
1940年:曼內·西格巴恩
1942年:戈登·多布森(英語:GordonDobson)
1944年:哈利·里卡多(英語:HarryRicardo)
1946年:艾爾弗雷德·伊格爾頓(英語:AlfredEgerton)
1948年:弗朗西斯·西蒙
1950年代
1950年:法蘭克·惠特爾
1952年:弗里茨·澤爾尼克
1954年:塞西爾·雷金納德·伯奇(英語:CecilReginaldBurch)
1956年:法蘭克·菲利普·鮑登(英語:FrankPhilipBowden)
1958年:托馬斯·拉爾夫·默頓(英語:ThomasRalphMerton)
1960年代
1960年:艾爾弗雷德·戈登·蓋登(英語:AlfredGordonGaydon)
1962年:杜德利·莫里斯·紐伊特(英語:DudleyMauriceNewitt)
1964年:亨德里克·范德胡斯特
1966年:威廉·朋奈(英語:WilliamPenney)
1968年:加博爾·德奈什
1970年代
1970年:克里斯多福·辛頓(英語:ChristopherHinton)
1972年:巴茲爾·約翰·梅森(英語:BasilJohnMason)
1974年:阿蘭·科特雷爾(英語:AlanCottrell)
1976年:伊利亞·普里高津
1978年:喬治·波特
1980年代
1980年:威廉·法蘭克·維埃納(英語:WilliamFrankVinen)
1982年:查爾斯·戈里·韋恩(英語:CharlesGorrieWynne)
1984年:哈羅德·霍普金斯(英語:HaroldHopkins(physicist))
1986年:丹尼斯·魯克(英語:DenisRooke)
1988年:菲利克斯·溫伯格(英語:FelixWeinberg)
1990年代
1990年:沃爾特·埃里克·斯皮爾(英語:WalterEricSpear)
1992年:哈羅德·內維爾·瓦澤爾·坦珀利(英語:HaroldNevilleVazeilleTemperley)
1994年:安德魯·凱勒(英語:AndrewKeller)
1996年:格倫維爾·特納(英語:GrenvilleTurner)
1998年:理察·弗蘭德(英語:RichardFriend)
2000年代
2000年:威爾遜·西貝特(英語:WilsonSibbett)
2002年:戴維·金(英語:DavidKing)
2004年:理察·狄克遜(英語:RichardDixon)
2006年:讓-皮埃爾·漢森(英語:Jean-PierreHansen)
2008年:愛德華·海因茲(英語:EdwardHinds)
2010年代
2010年:吉爾伯特·隆扎里奇(英語:GilbertLonzarich)
2012年:羅伊·泰勒(英語:J.RoyTaylor)
2014年:傑里米·鮑姆伯格(英語:JeremyBaumberg)
2016年:奧爾特溫·赫斯
2018年:伊恩·瓦姆斯萊(英語:IanWalmsley)
Category:拉姆福德獎章獲得者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0098248
BNE:XX1097343
BNF:cb11941222s(data)
CiNii:DA06538370
CONOR:315936099
FAST:16084
GND:118745743
HDS:031642
ISNI:0000000110500656
LCCN:n50046876
MGP:52900
NDL:00621332
NKC:jn20000720265
NLA:35460898
NLP:A17745573
NNL:000115111
NSK:000058299
NTA:068760884
RKD:384019
SELIBR:236311
SNAC:w6cr5xrr
SUDOC:027351521
VIAF:30332202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威廉·伦琴&oldid=68484798」
分類:1845年出生1923年逝世德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德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慕尼黑大學教師維爾茨堡大學教師吉森大學教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校友烏特勒支大學校友蘇黎世大學校友北萊因-西發里亞人馬泰烏奇獎章獲得者拉姆福德獎章獲得者萊茵省人隱藏分類:自2019年7月缺少註腳的條目自2019年7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含有簽名的傳記作品含有hCards的條目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含有德語的條目生卒模板的分類索引未使用catIdx作為參數名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S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RKDartist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23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KotavaअवधीAymar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BoarischŽemaitėšk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Corsu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NordfriiskFryskGaeilgeGàidhligGalegoगोंयचीकोंकणी/GõychiKonknni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lokano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igure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مازِرونیPlattdüütsch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uormandOccitanLivvinkarjalaOromooଓଡ଼ିଆਪੰਜਾਬੀ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PortuguêsRunaSimiRumantschRomânăРусскийसंस्कृतम्СахатылаSicilian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Yorùbá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倫琴射線_百度百科
倫琴射線又名X射線,它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輻射,其波長約在0.001納米到10納米之間。倫琴射線具有很高的穿透力,能透一些不透明的物質,如墨紙、木料等。
- 2X射線的發現
X射線的發現. 十九世紀末,陰極射線研究是物理學的熱門課題。許多物理實驗室都致力於這個方面。在德國的維爾茨堡大學,倫琴(Wilhelm Konrad Rontgen,1845~1923)教授 ...
- 3發現X射線|最新文章 - 科技大觀園
1895年11月8日,德國物理與數學家倫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在進行陰極射線實驗時,偶然發現了這種尚未為人所知的新射線,因此將這種射線稱為X射線。而他以此為妻子拍 ...
- 4為何是倫琴發現了X射線? - 物理雙月刊
X射線(X光)於1895年11月8日被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C. Röntgen, 1845–1923)意外發現,他因此在1901年獲得史上第一個諾貝爾物理獎——瑞典化學 ...
- 51901 年諾貝爾物理獎:為什麼X 射線不叫倫琴射線? - 泛科學
由於這是一種未知的射線,他就用數學之中代表未知數的「X」去命名這種射線。這就是X 射線名稱的由來了。後來其他人提議要用他的名字去代表這種射線時,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