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 美國佛教會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此處告訴我們不修念死,有什麼害處;第二「修習勝利」,反過來說,修了念死有什麼殊勝的好處。
《廣論》上說的勝利,不是指打仗打勝了,而是說最殊勝的利益,這個勝相當於 ...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日常法師 釋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下士道
念死無常
※﹝第二、正取心要分三: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三、於上士夫道次修心。
初中分三:一、正修下士意樂,二、發此意樂之量,三、除遣此中邪執。
初中分二: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
對道的總體認識清楚以後,接著進一步要趣入細部,也就是第二正取心要所要講的內涵。
透過前面的總體建立,我們已經曉得,要達到成佛必須從下士開始,然後中士再到上士,循著這個次第漸進。
下士又分三部分:第一是正修下士意樂,我們內心的認知及心理狀態要改變,第二說明修這個意樂必須達到的程度;前者是講質,後者是講量。
第三「除遣此中邪執」是令我們避免或去除錯誤。
簡單說個比喻,我們每天要吃飯,燒飯時要注意幾件事,第一個需要米,而且一定要拿到足夠的量。
所以第一質要對,第二量要足夠;第三是預防裡邊的錯誤,例如稻田裡長了很多稗子,稗子跟稻子長得很像,往往會分不清楚。
或者有時吃飯會咬到小石子,因為混在白米裡邊,你看不見,諸如此類的很多錯誤,我們要把它去除。
修行也是一樣,所以下士分成三部分,照著次第來說明。
第一是正修下士的意樂,這個「士」跟世間的無知之士有個根本的差別,現在一般的人都是只圖眼前這一世的安樂,學佛法的人不一樣,我們要努力的是未來,不是這一世。
簡單地說,這是因、果的必然性,我們了解之後,真正重要的是種因,眼前現起的都是果,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了,真正要改變是在因地當中,現在努力種因將來自然感果。
因此現在我們跟隨佛菩薩以及祖師們的引導,真正了解世間的真相之後去修行,從下士或者共下士開始,第一是修意樂,要改變內心當中只求現世之心,轉成希求後世;第二部分依止後世安樂方便,了解了以後,重心是從果認得因,依止使得我們後世得到真正安樂的正確方法。
※﹝初中分二: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
初中分四:一、未修念死所有過患,二、修習勝利,三、當發何等念死之心,四、修念死理。
今初﹞
怎樣才能生起希求後世之心呢?第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我們沒辦法長久住,一定要死的,這一部分就告訴我們要修念死。
這又分四點來說明:第一是「未修念死所有過患」,好端端的為什麼要念死呢?此處告訴我們不修念死,有什麼害處;第二「修習勝利」,反過來說,修了念死有什麼殊勝的好處。
《廣論》上說的勝利,不是指打仗打勝了,而是說最殊勝的利益,這個勝相當於前面所說的大,是絕對的而非相對的。
曉得了不修的害處及修了的好處,那要發什麼樣的念死之心呢?如果我們不懂內涵,念死會念錯的,所以先說明要什麼樣念死的心才對。
最後再告訴我們修念死的方法、軌理。
【如是於其有暇身時,取心藏中有四顛倒,於諸無常執為常倒,即是第一損害之門。
】
要修行先要依止善知識,這是外緣,而我們必須得到暇滿的人身,要內外配合。
我們所忙的事情當中,有很多是虛假的,或不重要的,得到了暇滿人身真正該做的是「取心藏」,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不要說一般的人不知道,就算我們跨進佛門了,仔細想一想,心裡面真正緣的,到底是應修的心要,還是在空忙。
這不是從事相上看,而是在認知上面。
比如拜佛,有人說拜佛會健康,只是為運動而拜,那就完全錯了。
又如吃飯,修行人如果只為了口腹之欲而吃飯是不對的,但是修行必需藉重身體,所以吃飯時要食存五觀,「為成道業,方受此食」,如果你能夠存著這樣的心去吃那就對。
修行人做任何事情,內心要怎樣才是跟法相應?修行過程當中的中心是什麼?輔助的是什麼?這些都是在「道總建立」和「正取心要」裡告訴我們,這才是我們得到了有暇身,應該真正努力照著去做的精要。
在整個修行過程當中難免會有錯誤,原因是由於我們認知的顛倒,而最主要的顛倒有四種--常、樂、我、淨。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的就是世間的真相,佛告訴我們世間的真相是苦諦,真真實實是苦的。
為什麼是苦的呢?因為是無常的。
真正進入修行,第一步要修的就是三十七道品當中的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我們總把身體看成是乾淨的,其實這是最髒的東西;然後我們所貪圖的快樂的感受,實際上都是苦的,這到後面會細說,所以這裡不講。
四顛倒當中,最嚴重、也是我們應該先對治的,就是執「常」的顛倒。
明明世間是無常的,可是由於我們無知,執著它以為是常的,這是第一個顛倒,這就是損害我們最嚴重的。
【其中有二,謂粗及細,於其粗劣死無常中,分別不死是損害門。
此復僅念今後邊際,定當有死,雖皆共有,然日日中,乃至臨終皆起是念,今日不死,今亦不死,其心終執不死方面。
】
無常有兩種,一種是粗的,一種是細的。
粗的無常是我們看得見的,例如這個身體是會死亡的,是會變壞的。
細的無常是心理狀態,四念處當中有觀心無常,現在並不馬上去觀,但是我們了解心的特徵是剎那生滅。
剎那並不是真的有這樣一個時段,實際上這是形容它永遠在生滅變化當中,根本找不出任何停住的時段,這個才是真正細的無常相。
現在我們只講粗的,先有了粗的認識,照著去修行,一定能夠步步深入,體會到細的。
粗的無常就是我們的死亡,平常因為顛倒不了解,總以為我們是恒常不變的,也不會想到死,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損害。
我們會說:人人都會死啊!哪有不知道的!但這樣不算念死。
雖然知道人生最後的結局一定要死,但是實際上我們平常每天都不會想到會死,即使老了或生病快死了,心裡面還是不會想到會死,總是執著「今天不會死」,這就是我們平常的實際狀態。
想一想我們好像並沒有執著不會死,可是都很執著眼前的快樂,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今天不會死」這個常執的緣故,所以它對我們的傷害是很大的。
【若不作意此執對治,被如是心之所蓋覆,便起久住現法之心。
於此時中,謂須如是如是眾事,數數思惟,唯於現法,除苦引樂,所有方便,不生觀察後世、解脫、一切智等大義之心,故不令起趣法之意。
設有時趣聞思修等,然亦唯為現法利故,令所修善勢力微弱。
復與惡行罪犯相屬而轉,故未糅雜惡趣因者,極為希貴。
】
心中執著不死的這種習慣性的顛倒,如果不去對治改變它,自然還是被這個顛倒心所引導,結果把應該認識的都蓋住了,因此我們總覺得好像可以永遠安住在這裡。
由於這一種心理,會希望住的地方要舒舒服服,覺得這個不好就換一個,一天到晚都是忙這些生活上的事情,我們起心動念數數思惟的,就只有眼前的快樂。
要特別注意,這數數思惟是個關鍵問題,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業是決定一切的,造業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思,思是業的主宰,因此如果平常不斷地去想怎樣使生活改善,怎麼讓錢越來越多,地位越來越高,都是忙這些名利,不會想到後世,死的時候會非常後悔。
事實上我們真正要求的不是現世,而是後世。
修行人要思惟觀察:怎樣才真正能夠種離苦得樂的正因,達到解脫乃至於究竟成佛。
我們該求的分成三部分:第一、希求後世安樂,就是現在種樂因,將來得樂果,這是增上生;第二是得解脫,因為增上生也不究竟,故要跳出生死輪迴;第三、跳出生死輪迴也不圓滿,所以要成就一切種智。
這才是我們該要的,也才有真正絕對的意義,然而由於執無常為常的顛倒,偏偏只忙眼前的安樂,不會動腦筋想辦法去修行。
即使有時候也會生起想要修行的心而去聞思修,但是目標還是為了現世。
我們現在很多人由於常顛倒沒有破除,被它所覆蓋,即使修行仍舊是為了現世,所以修善的力量很弱,而且還夾雜著其他的罪惡業,能不混雜惡趣因而純粹修善的,實在非常少,這就是沒有念死很明顯的過患。
【設能緣慮後世而修,然不能遮後時漸修延緩懈怠,遂以睡眠昏沈雜言飲食等事,散耗時日,故不能發廣大精勤,如理修行。
】
就算能夠想到後世安樂而修行,也只是三分鐘熱度,時間久一點就慢慢地塌掉了,總是拖延懈怠,不好好認真地修,不是想睡覺就是散心雜話,或為飲食而忙,不能策發廣大的精勤,如理修行,於是就毫無意義地把最珍貴的暇滿人身消耗掉了。
【如是由希身命久住所欺誑故,遂於利養恭敬等上,起猛利貪。
於此障礙,或疑作礙,起猛利瞋。
於彼過患蒙昧愚癡。
由利等故,引起猛利我慢嫉等諸大煩惱及隨煩惱如瀑流轉。
】
這就是執常的過患。
由於我們不知道無常的特點,被「常」的顛倒所蒙蔽,以為可以恒常住在世間,所以就對名聞利養這些東西生起很強盛的貪心;萬一自己得不到,被別人障礙或者懷疑別人障礙,便生起強烈瞋心;這些對我們有絕大的害處,而我們對這種種的害處卻蒙昧愚癡,看不見真相。
對自己的長處,就生起猛利的我慢,處處瞧不起別人。
貪、瞋、癡、慢、疑都是根本煩惱,由於這些根本煩惱,下面嫉妒等隨煩惱就跟著來了。
在法相上把煩惱分成根本煩惱和隨煩惱,根本煩惱有六種--貪、瞋、癡、慢、疑、不正見,不正見分開來又有五種,下面會細說。
由根本煩惱所引生的叫隨煩惱,隨煩惱有二十種,分大、中、小,這裡就不細說,諸位如果要了解,可以去看唯識法相、百法明門,上面有很明確的說明,後面在中士的地方也會講一些。
【復由此故,於日日中漸令增長,諸有勝勢,能引惡趣猛利大苦,身語意攝十種惡行,無間隨近,謗正法等諸不善業。
又令漸棄能治彼等,善妙宣說甘露正法,斷增上生及決定勝所有命根。
】
又因為被種種的煩惱所使而造惡業,由於煩惱跟惡業每天不斷地增長,將來一定會在三有當中感果。
所以總說「諸有」,這個「有」就是我們輪迴生死的因,也就是十二因緣當中的「有支」。
我們由於顛倒,明明是無常的,卻執著為常,所以不會如法去修行,由煩惱所使而造種種惡業,造了業,就會感得生死輪迴的果報,這個叫「有」。
這裡為什麼不講十二因緣當中的「有支」而講「諸有」呢?因為三界輪迴有各種名稱,或者叫「三有」,或叫「四有」、「九有」、「二十五有」,這裡不細說,眼前我們也沒有了解這個的必要,諸位如果將來深入的話,對這些都會有正確的認識。
由於被煩惱蒙蔽,以致我們造了在諸有輪迴生死的業,這是很強盛的力量,由於這股業的力量,一定會引發將來感生惡趣,受猛利的大苦。
由於煩惱的驅使,我們身語意不但會造十惡業,也會趨近造作「謗正法等諸不善業」。
正法告訴我們世間的真相,是無常、苦、空、無我,可是我們現在顛倒了,壞的(惡業)拼命造,好的(正法)反而捨棄它。
好的方面是我們應該照著這個正確的方法去做的,這個正確的方法另外有一個代名詞叫做甘露。
甘露是不死之藥,在世間是不可能有甘露的,實際上只有佛法才能夠使我們真正從生死輪迴當中解脫出來,所以我們稱它為「甘露正法」,這個才是好的、妙的。
修學佛法,我們才能夠獲得增上生跟決定勝,這個最殊勝的命根。
可是現在由於常顛倒,把這個唯一能對治煩惱及業的正法放棄了,這是多麼地可惜,這都是不念無常的過患。
【遭死壞已,為諸惡業引導,令赴苦痛粗猛,炎燒非愛諸惡趣處,何有過此暴惡之門。
】
我們現在得到了這個前世造善淨之業所感得的暇滿身,應該好好地努力,但是我們卻被常顛倒所蒙蔽,所以造了在諸有輪迴生死的業,如果增上生及決定勝的命根一旦斷了,就會被這一生所造的惡業牽引到三惡道中。
「炎燒非愛」是形容地獄裡的極端痛苦,絕對不是我們喜歡去的。
所以說「何有過此暴惡之門」,再沒有比這個更糟糕的了。
所以修行的第一步應該了解無常,古人也一再告誡我們「痛念無常」,不但要念,而且是要痛念,因為當我們感覺到痛的時候,就會逼迫我們,不痛就不會有逼迫感;如果我們真正了解無常的話,實際上這的確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平常有很多痛苦的事是痛一下停一下的,但是無常從來沒有停過,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我們現在被常顛倒蓋住了,如果不努力的話,還有比這個更嚴重的嗎?
【《四百論》亦云:「若有三世主,自死無教者,彼若安然睡,豈有暴於此。
」】
《四百論》這個偈是說,三世當中根本沒有人能做得了主的,只有一樣東西可以做主│-「業」。
在生死輪迴當中,唯一能主宰的是業,而業是每個人自己造的,一切都是業所感的。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世間是個無常相,而唯一能做主的是業,業又是我們自己造的,所以「自死無教者」,業緣成熟時,死主不請自來,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或教唆。
我們得到了暇滿的人身,真正唯一該做的就是好好努力修行,現在我們居然不去做,還高高興興地吃飯睡覺,天下再沒比這個更糟糕的了。
如果能真正了解這一點的話,就不會再追求世間的東西。
就世間的享樂而言,現在我們是進步了,但以佛法來說是徹底的錯誤,不過這是以深一層的概念去看,一般世俗不大容易了解。
【《入行論》亦云:「須棄一切走,我未如是知,為親非親故,作種種罪惡。
」】
《入行論》也說一旦無常到來的時候,沒有一樣東西保得住的,所有的東西都要捨棄,但是我們並不了解,因此一直忙世間的事情,愛的就貪,不喜歡的就瞋,而造種種惡業。
這裡引用祖師、佛菩薩的論,重新再點醒我們,不修念死有這麼大的害處。
但光知道不修念死的過患還不夠,還要進一步了解修念死會產生什麼效果,修念死是有好處的,而且是絕對的好處。
【第二、修習之勝利者。
謂若真起隨念死心,譬如決斷今明定死,則於正法稍知之士,由見親屬及財物等不可共往,多能任運遮彼貪愛,由施等門樂取堅實。
】
現在看修念死無常有什麼好處,假定我們心裡真的能夠想著快要死了,譬如確定明天或今天就會死了,請問在這種狀況之下,你還會去忙世間的東西嗎?沒有一個人會去忙了。
通常世間人曉得要死了,慌張得要命,非常苦惱,這個不是我們所要修的念死。
修行正法的人,如果真正了解了一定會死,就會發現一個事實--死的時候周圍的親戚朋友乃至所有的財物,沒有一樣能帶得走,所以對這些帶不走的、對我們死的時候毫無意義的事情,就不會去貪愛了,因為它們對我們一點用處都沒有,可是布施有很大的好處,於是本來非常貪愛拼命追求的,現在不但不會貪愛,反而願意捨出去,這就念死的特點,讓我們自然會這樣做。
講個小故事,這是世俗一個譏諷的笑話。
有一個人欠人家債不肯還,有一天債主找上門來,實際上他有很多錢,但他不肯還,兩個人就吵架。
正在那個時候來了一個強盜,他知道身上的錢保留不住了,就馬上把錢全部還給債主。
這個故事多可笑!因為他曉得放在身上根本留不住,現在還掉了,就不欠債了。
說不定他還要放債,如果被搶了是搶別人的,會不會這樣啊?
這雖是個笑話,但是可以告訴我們,假定我們眼光看得遠大的話,應該會這樣去做。
世間人以為學佛法的人是迷信,實際上佛法是有正確的道理的,只是我們的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見事實的真相;當真正看見真相的時候,一定會照著這樣的方法去做,不但能遮止貪,還會進一步去布施持戒。
「施等」就是從布施開始,還有持戒、忍辱、精進等等,這些才是真正堅固的、實在的利益,世間的都是虛假的、騙人的、不實在的。
【如是若見為求利敬及名稱等世間法故,一切劬勞皆如扇揚諸空穀
延伸文章資訊
- 1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 The Qi New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一). 日常法师释. 宗喀巴大师所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完整勾划出佛法修学内涵,统摄三藏十二部经的佛语心要,引导佛弟子到成佛的正确圆满 ...
- 2廣論淺釋| TheQi Org
- 3《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四) - 美國佛教會電腦資訊庫功德會
- 4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樂活 - 隨意窩
200905052216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 修行是在改變自己,不是改變別人 · 七十空性論頌 · 佛教徒應該如何看待算命 · 清除牙齒表面的污點 · 懂得付出的人最幸福 · 自己做好是應該的...
- 5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 The Qi New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一) ... 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完整勾劃出佛法修學內涵,統攝三藏十二部經的佛語心要,引導佛弟子到成佛的正確圓滿次第,是可以實修的 ...